寒门国舅  第四百四十五章 都想上位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寒门国舅   作者:天子  书名:寒门国舅  更新时间:2025-01-12
 
第四百四十五章都想上位

皇陵定址定名,并定下玄宫完成的期限,等于是昭告天下人,这件事已经不需要再行商议了。

怀恩道:“另有各处来京吊唁和贺先皇登基仪式之人,会同馆将做妥善安置,由礼部右侍郎张峦全权负责打理……倪岳空出来的位子,暂时由张峦接替,毕竟同为礼部右侍郎。至于内阁入阁人选,也当早做商议,由翰林院、吏部和礼部共同推举,等下次朝议时定夺。”

关于张峦的礼部右侍郎之位,皇帝似乎不想节外生枝,直接就以皇命委任的方式,把官职交给了张峦。

这件事看起来不太合理,毕竟新皇的政治主张,乃朝事应该在朝堂上进行商议,最后廷推得出结果,而不应该由皇帝自个儿武断做出决定。

但委命张峦,却有其合理性。

本来张峦就已经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且还是先皇朱见深钦定的礼部右侍郎,之前属于虚衔,用来提升身份用的。现在倪岳犯事卸任,把张峦这个挂职的礼部右侍郎给扶成正,就显得合理许多。

毕竟怀恩也说了,眼下因为各地来京恭贺的人实在太多,包括番邦和藩属国的使节到来,这都都需要有人去安置和接待,此时若再临时廷推个礼部右侍郎出来,那多麻烦?

反观直接用张峦就不一样了。

张峦既有丰富的为官经验,本身还是礼部右侍郎,再加上他马上就是国丈,甚至可以说已是事实上的国丈,由他去接待各地的藩王和藩属国使节,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接下来没有政务议题。

主要涉及到礼数,跟朱见深的葬礼有关,涉及到朝中改服等事宜,皇帝没做太多安排,只是大致制定了一个期限,让各衙门的人回去商议,等拿出结果再到朝堂上来说,然后廷议做决定。

今天朝会最大的受益人可说就是张峦。

张峦以贡生出身,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蹿升到了礼部右侍郎的高位,看样子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朝议结束后,万安和刘吉都不自觉往张峦那边靠拢过去,嘴上一边说恭喜,一边表示在入阁等事情上,会坚定地站在张峦这边,支持张峦入阁云云。

而别的大臣或羡慕、或期冀、或鄙视地看着眼前这一切。

成化朝留下来的政治遗毒,就是朝中顶级官员的名声基本都不太好,说白了就是在成化朝时,只要你晋升高位,基本都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换个说法,你光靠能力,不靠点钻营的技巧和手段,可爬不上高位。

这也导致目前朝中能参加朝议的这群达官贵胄,多数都为人所不耻,在朝中那些清流看来,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拉出去杖毙,好给他们让路,腾出位置来。

本来这一场朝议,吏部尚书李裕想继续上疏请辞,但被皇帝以朝事繁忙为由,给顶了回去。

然后李裕成为在场最不受待见的那个……别人都一门心思想要留在现在的位置上,就你一心挂冠求去,怎么显得你清高,别人都厚颜无耻?

“来瞻,我说什么来着?”

李孜省笑道,“恭喜,恭喜……礼部右侍郎,你这官可是实职,比我风光多了……接下来各地的朝贺人员你基本都能见到,甚至包括外邦使节,别人都会感佩你的才能,见识到你运筹帷幄的一面。”

张峦听到这番恭维,脸色很尴尬。

那糗糗的脸色好似在说,你这形容的是我吗?

再拍马屁也不用这么明显吧?

恶心!

李孜省本想跟张峦多聊几句,恰好万安在宫门口招手,便踱步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吏部右侍郎徐琼往这边靠拢过来,看了看左右,小声对张峦道:“来瞻,眼下不少人对你入阁之事表示了关切,我且问你……你先前跟陛下提出请辞,并有意推掉入阁人选之事,是否出自你的真心?”

张峦点头道:“确实是真心,我并未有入阁的打算。”

徐琼看了看宫门处正在跟万安说话的李孜省,回过头,悄声问道:“你不入阁,是打算在礼部继续走下去?”

张峦叹道:“以我的出身,能当个礼部侍郎,已属难得,我可不敢妄求再进一步。话说,我这职位能让我混个几年,让我老来能在人前吹嘘一下,已经很不错了。”

徐琼闻言皱眉。

心说你这是什么心态?

你当官就是为了等年老时在人前吹嘘?

“那你准备力挺何人?”

徐琼用试探的口吻问道,“听说是徐溥?”

“是。”

张峦点头道,“不过我与此人交情不多,甚至没什么机会见面,但听闻他德才兼备,乃入阁的不二人选。”

徐琼摇头道:“这人不行。”

张峦好奇地打量徐琼。

意思是,我支持谁,关你什么事?难道你想跟我支持同一个人?还是说你有更好的人选?

“来瞻,你回去后好好琢磨下,看看是否有更为合适的人选。”

徐琼一脸神秘地道,“要知道,你手上那一票极为关键……你自个儿不入阁,只要偏向谁,对其就有莫大的帮助。在这节骨眼儿上,就连太皇太后也会过问,你得把握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喔!”

“把握时机?”

张峦一时间很疑惑,压根儿就没想明白徐琼的用意。

出了宫门,张峦实在疲倦不堪。

按理他本该先去礼部衙门报到,跟礼部的人熟悉一下,顺带接手一下倪岳的差事。

但因为昨夜没睡好,再加上之前他就没有去衙门坐班的经验,这次他也是毫不犹豫就选择先回家,睡饱再说。

由于害怕跟发妻起冲突,没法休息,他回的并不是自己的老宅,而是直接去了长安左门附近自己的新家。

昨夜荒唐近一宿,虽然遗憾得等入夜后再去补上未尽的遗憾,但在自己家里,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儿,再去安歇,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结果等他满心期待回到宅子,却发现张延龄正坐在堂屋里写东西。

“你咋来了?”

张峦好奇地望着儿子。

张延龄反问道:“我不能来吗?”

张延龄叹息:“前些日子,我让你在这里等消息,你经常来没问题,可现在……”

“爹,娘昨天问我,知不知道你在外面乱来。你让我怎么回答?我是不是告诉他,其实在她眼皮底下,还有这么个院子,让她这个女主人过来接收一下,看看咱家的家底儿现在如何了?”

张延龄笑着问道。

张峦厉声喝斥:“你敢!”

张延龄耸耸肩,好似在说,你看我敢不敢。

张峦瞬间怂了,以哀求口吻道:“儿啊,你年岁虽然不大,但有些事你也该懂了,为父这么做并不是背叛你娘,相反,这是因为尊重她啊。”

“啊?”

张延龄显得很惊讶。

张峦道:“你说,我要是真胡来的话,直接把人接回家就行了,干嘛要放在这里?”

“我可听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呢。”张延龄道。

“你咋什么都知道?”

张峦道,“行行行,你以后想来就来,反正你是这里的小主人,我让她们都巴结你,这下总行了吧?

“吾儿,为父最近实在很忙,你看我这操劳过度,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你看看我眼睛是不是红的?”

“是有点儿红。”

张延龄点了点头。

“我这几天,都没睡好。”张峦开始叫苦。

张延龄好奇地问道:“你没睡好,确定是因为操劳过度?而不是夜夜笙歌,风流快活?”

“你……”

张峦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这会儿他也发现了,自己以前那套装糊涂或是装孙子的办法,在儿子这里起不了丁点儿作用,毕竟在他看来,儿子就是个能掐会算的妖孽。

在这前提下,自己的气势先天就弱了,好像做什么事都会被看透,索性也就不装了。

“你既在此,我也就跟你说,为父现在正式晋升为礼部右侍郎,陛下让我去礼部当差。”张峦道,“出宫前,你姑夫徐琼还与我说,让我不要支持徐溥入阁,说那个人不行……还让我要把握好时机……我也不知道他是几个意思。”

张延龄笑道:“他是不是得知你不想入阁,非常欣慰,马上就说了这番话?”

“你怎么知道?”

张峦脱口而出,随即又道,“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你就明说呗。”

张延龄道:“这你还用得着问么?稍微想想就知道……咱这位姑夫他自己想入阁,或者说是想接替你入阁,当你在内阁的话事人……等万安和刘吉退下去后,他想当首辅呢!”

“啊?”

张峦很惊讶。

张延龄皱眉问道:“怎么……这个很难猜出来吗?”

张峦摇头道:“不可能,你姑父在南京当了那么多年的官,一个边缘化的人物,凭啥就觉得自己有资格入阁?还想当内阁首辅?翰林院那么多人,几时轮得到他?”

“爹,你是糊涂了吗?徐姑父在南京当的什么官?”张延龄问道。

“他……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嘿,好家伙……好像跟我是同一个官,不过我是负责北边翰林院的。”

张峦恍然大悟,笑呵呵道,“这么说起来,他也算是馆阁出来的人,想入阁好像很正常……好家伙,这么多弯弯绕,原来是这样……那你说,为父要支持他入阁吗?”

张延龄摇头:“不行,不能支持他入阁!”

“啊!?”

张峦惊讶地问道:“为何?我不入阁,找个进士出身且德高望重,以后遇事能与我商议的亲近之人入阁,有何不好呢?”

张延龄道:“就算徐姑父想入阁,也得排在某些人后面……就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太子登基,你以为什么都能搞定吗?”

“啥意思?”

张峦茫然地问道。

“我这么说吧,太子倒是想把朝廷上下都换上他自己觉得可托付重任的人,也就是亲信,但你觉得可能吗?”

张延龄道,“就说万安和刘吉,他二人身为文臣之首,虽支持太子,但他们担任阁臣多年,背后编织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中各派势力交织纠缠在一起,你得一点点,小心翼翼往外拆,一旦动作大了,就容易把吸收营养和水分的根系挖断,导致整棵树枯死,而朝廷就是这棵参天大树。”

张峦道:“你的意思是说,让徐琼入阁,等于是刀子挥得太狠,属于自毁长城,实不可取?”

“对。”

张延龄道,“之所以让你支持徐溥,是因为徐溥不但是朝中翰林院体系所支持的对象,也是万安和刘吉所能接受的人选,其可说是左右逢源。

“反观姑父徐琼,长居南京,离开中枢太久了,在朝中没什么根基。他一上来就想入阁,跳过那么多人、那么多股势力,这一步迈得太大,朝廷非得出乱子不可……

“真要扶持他上位,还不如爹你自个儿上呢。至少你作为国丈,又在多个衙门供职过,那些所谓的奸党、佞臣,都会投靠到你门下,寻求你的庇护,可以自成一党,你上位的话更顺理成章些。”

第四百四十五章都想上位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