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四百零三章 都在等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寒门国舅   作者:天子  书名:寒门国舅  更新时间:2025-01-13
 
深夜。

张峦睡了一觉起来后,精神状态好了许多,进到乾清宫内殿时,发现汪机还守在那儿。

随后,汪机便和张峦一道出了内殿。

汪机介绍情况:“陛下先前醒过来一次,但已经完全糊涂了……照此情况发展下去,有些事该提前做准备了。”

“唉!”

张峦叹道,“你与我说也没用啊。这种事,我哪儿敢过多牵扯?你也不想想,现在宫里上下都在等这边的消息,咱做点什么,都容易被人非议。”

汪机心想,你现在都已经是太后委命的顾命大臣了,还怕招惹麻烦?

要不是因为太后和太子都把你当自己人,我有事干嘛与你说?

“怎么样了?”

正说话间,刚刚睡醒的韦泰走进殿来,看着正在对话的二人,紧张兮兮地问道。

张峦道:“陛下的病情,不容乐观。”

汪机听到这话,对张峦平添几分敬佩。

这老小子刚才还一脸回避,似乎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但现在却不加遮掩立即把实话跟韦泰说了,这说明你还有那么点儿担当。

“那该怎么办呢?”

韦泰非常着急,“干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有没有什么特效药?诸如……可以让陛下清醒过来的药?”

张峦听完后不由皱眉。

他心里在想,皇帝就这么迷糊着死去,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真让他清醒过来,就算不提出易储,也可能会对为他治病之人进行一番问责。

也就你韦泰似乎有别样的心思,竟还想着让皇帝清醒过来!

别说我没办法,就算我有这种灵丹妙药,也不会给皇帝服用。

此时罗祥也进去查看了一下皇帝的情况,出来后说道:“陛下这两天都没怎么进食水米,这……能行吗?”

张峦道:“几位,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陛下病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我就算想做点儿什么,也挺难的。几位其实可以征求一下太医院众人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

韦泰急忙道:“张太常,咱这些人不是不信您,只是……您赶紧给想个办法啊!”

“暂时……没什么好办法。”

张峦摇头道,“要不,再施针试试?”

汪机道:“先前我已经施过一次针了,可惜没取得什么效果。”

张峦一听,心说在我睡觉的时候,你居然施针想让皇帝醒来?

你小子也没安好心啊!

此时的张峦非常敏感,随时都会考虑人心险恶,说白了他没有可以真正信赖的对象,面对每一个皇帝身边的人他都会觉得,这人正打算害他。

“张太常,还有一件事。”韦泰提醒道,“明日一早,太子要在文华殿行朝议之事,届时想让您一并过去。”

张峦为难道:“这边我哪里抽得开身?”

韦泰劝慰道:“您还是亲自走一趟吧……太子对您非常倚重,您要是不去的话,只怕会令太子失望。”

“失望就失望吧。”

张峦果断地回绝,“此等时候,我用心为陛下治病,就是对陛下和太子最好的报答,皇恩浩荡,我可不能在关键时刻当逃兵。”

“张太常您真是大仁大义。”

韦泰听到这话,不由发出感慨。

张峦心想,我不去,不是因为什么大义。

而是因为,我真没那能耐给太子提供更多的朝政参考,这事让我儿子来干或许还行,我亲自上阵,很容易露怯。

再就是,我深刻铭记我那便宜大姑跟我说的,要时刻盯好这边,如此就算是对太子继位最大的保障!

不能让某些人趁机去皇帝跟前提什么易储之事,所以此时此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在这里,雷打不动。

一直到清晨。

皇帝终于醒了过来。

韦泰和罗祥等人,赶紧去给皇帝进食。

朱见深没什么胃口,且他现在仍旧很糊涂,好像连人都认不出来了,也不说话,就坐在那儿喝了一点粥,随后就又躺了下去。

“陛下,您要见什么人吗?”

韦泰关切地问道,“宫里很多人知道您生病,都想过来探望。”

张峦心想,来了来了,你这厮又想闹事。

朱见深摇摇头,他这会儿好像已经完全糊涂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自己要干什么。

困倦了,也就顺从本能躺下来接着睡。

等张峦出内殿时,外面奉命在这里守着的御用监太监陈贵近前问道:“张先生,怎么样了?陛下有吩咐什么吗?要不要去把太后老祖宗请过来?”

“不用。”

张峦摇头道,“陛下起来后,吃了点东西,随后又睡了。”

“这……怎会这样呢?”陈贵神情也很紧张。

张峦没说什么。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夫,根本不知道皇帝的病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陈公公,你有办法能通知到宫外吗?我想让犬子,知道这边发生的情况。”张峦小声问道。

“是要……告诉二公子吗?”

陈贵看了看左右,谨慎地问道。

张峦点头:“正是。这孩子机灵得紧,遇到事情能帮我参谋,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他帮我参详一下,看看现在我能做点儿什么。”

陈贵道:“其实不用问,陛下都这样了,您还能做什么呢?不过既然您有所请,咱家一定会派人把话带出宫去,让令郎知晓。”

朝议开始。

文华殿好像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内阁两位大学士,加上六部尚书、侍郎以及三法司的正副主官全都入宫来参加了这次朝议。

太子监国,就是要展现出新气象。

朱祐樘似乎也在用这种方式让大臣知晓,他跟他父亲不一样,他是可以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能力高低不重要,但他一定会采纳大臣的意见。

对于朝中某些清流来说,太子如此勤政,刚当上监国就这么在意朝事,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但多数人对于太子举行朝议还是心存顾虑。

一切便在于,太子毕竟没有实权,就算你做出什么决定,或是廷议得出了什么结果,也做不得准,毕竟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你父亲。

别说他现在重病或者怎样,只要他一天没死,你就得忍着。

“太子殿下,张太常怕是来不了。”

万安介绍目前的情况,“他正在乾清宫那边给陛下诊病,实在是脱不开身。今日陛下醒过来一次,但只是用了点膳食,随后就又睡了过去。”

朱祐樘为难道:“岳父不在,有事的话,我应该问谁呢?”

“太子,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问臣便可,另外在场的人也都可以为您解答。”万安道,“还有就是……今日司礼监的人一个都没来,臣也不知他们有何想法,看样子,他们对您举行朝议之事,或……保留意见。”

此等时候,万安犹自不忘中伤一下韦泰等人。

毕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最好太子从此失去对内官的信任,将来登基以后有什么事都听我们内阁的意见。

朱祐樘敷衍地一笑,随即道:“万阁老你提前给我看过的那些待商议事情的奏疏,都太过平素了,好像就没什么要紧事商议。难道说,最近大明都没有什么政务需要我替父皇处理吗?”

“这个……”

万安有点不太好解释。

他心想,还不是因为你突然说要举行朝议,朝中人把不准你的脉,不敢随便把要紧事拿出来?

再就是,现在的人都精明得紧,想看看别的衙门有什么事说,回头看看商议得出的结果是否能贯彻执行下去,再决定是否把要紧事拿来跟你商议。

再或是,你父皇突然醒过来,一切都恢复原样,那我们不就竹篮打水么?

现在肯定只会拿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你。

“万阁老,你想说什么?”

朱祐樘很不喜欢万安这种欲言又止的交流方式。

万安赶忙道:“臣认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乃大好事,正说明当下四海升平,乃陛下和太子的福荫所庇,您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朝臣不愿意把事拿来与您商议。”

这会儿的万安,体现出一定的“坦诚”态度,不时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以获得太子的信任。

朱祐樘道:“朝事拿来商议有什么不好?我不会独断专行,会认真听取大家伙儿的意见。”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

万安道,“太子您看,您第一次监国,也是第一次上朝,遇到事情,别人对您的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信任,这就导致他们还持观望态度。

“要不……太子您今天先应付一下,把不太着紧的事情办好,那他们就会觉得,太子不是简单应付了事,那以后他们就会把大事拿出来,不再遮掩。”

“哦,是这样吗?受教了。”

朱祐樘在虚心求教方面远超父辈,姿态做得很足。

“太子殿下,您要记得,一定要在大臣面前保持威仪,好似平时那般和和气气,不太可行,因为朝臣多欺软怕硬,你要是表现得太过柔弱了,他们会以为你好欺负……”

万安继续撺掇。

朱祐樘却丝毫不在意,摇头道:“我身为太子,要保持什么威仪?身为朝臣,就要为朝廷做事,在他们面前我需要伪装自己吗?故我不会刻意保持什么威仪……

“好了,既然人基本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宫外,张府新宅。

陈贵的人到这里传话时,张家两兄弟都还在呼呼大睡,是丫鬟把兄弟二人给叫醒的。

“啥事?”

张鹤龄揉了揉惺忪睡眼,“不知道我们兄弟俩熬到很晚么?老二,你也是,没事就喜欢熬夜。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你不一样,折腾死个人!”

张延龄道:“应该是爹从宫里传话出来了。”

“等等,我也去听听。”

兄弟二人一起出来,见到一名小太监。

小太监道:“两位就是张家小公子吧?令尊有些事,想跟您二位说。但涉及宫中机密,又不能说得太过明显,只让说了几个……关键词,还望您能听明白。”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