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窥探人心的高手
万安回到内阁值房。
刚进文渊阁大门,就被刘吉上来拦住去路,问道:“陛下那边可是发生什么大事?为何今天见到每个人神色都不太对劲?不会是要变天了吧?”
换作以前,万安把刘吉当成手下头马看待,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现在嘛……
要想跟张峦合作,就必须要选择掉牺牲身边人,最先要被他抛弃的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就很让他厌恶的同僚。
“不知道啊!”
万安先说了一句,随后又觉得不对,太子监国的消息迟早要泄露,又改口道,“陛下吩咐,让太子于文华殿内听朝。”
“又是听朝?”刘吉皱眉。
这话术听起来就很熟悉,好像曾经历过一般。
万安摇头道:“这次可不是简单应付一下就能了事的,乃陛下长期卧榻不起,无法理政,太子殿下别无选择,只能出来撑住朝中局面……太子乃我大明社稷基石,再怎么慎重对待都不过分!”
“啊?”
刘吉一听。
你万老头不讲理也就罢了,还没有原则,之前信誓旦旦说要把太子给撤换了,成就一番功业,怎么现在却全都在褒奖太子?
就因为皇帝安排太子文华殿听朝,大局已定?
刘吉问道:“万阁老,敢问一句,这次太子以何名义听朝?”
“当然是监国。”
万安道,“如此才名正言顺。”
刘吉皱眉不已,压低声音问道:“可没听说陛下如何,为什么要安排太子监国?陛下的病情究竟怎么样了?”
万安怒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我要是懂得看病,就不用自行请辞……如今陛下以太子为监国,我能做什么?听着呗!难道你还有意见不成?”
刘吉可说是非常郁闷。
先前万安自知被皇帝冷落,觉得前途暗淡无光,再加上被罚俸,以及被韦泰和李孜省等人联手针对,让他无力支撑,都快要自暴自弃了。
刘吉本以为自己马上要迎来春天,不管是兴王或是太子登基,他都可以顺理成章成为首席顾命大臣。
谁知这会儿居然横生枝节,跑出个以太子为监国的事情。
“老夫还有事,先不留在这里了。”
万安说完马上又要走。
他不想跟刘吉过多纠缠。
曾经的盟友,在正式翻脸前,万安还没想好应该怎么把脸变过来,以至于现在说话尚保持着一种客气,但不自觉依然表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谁让他现在还是首辅,而刘吉只是他的手下呢?
“您……有事要忙?”
刘吉大感意外。
心说,这可真新鲜,就凭你?
作为万岁阁老,过去这几年,除了吃喝玩乐你顾得上别的?你给皇帝的上奏,十次有九次跟朝事无关,就这样你还有正事要办?
鬼才信呢!
万安不悦地反问:“用你管吗?”
一句冰冷的话甩出去,万安再不理会惊讶立在那儿半天回不过神来的刘吉,径直往文华殿去了。
万安要去拜码头。
先彰显一下自己太子近臣的身份,为将来拥戴太子上位做好铺垫。
等他赶到文华殿时,发现几个东宫讲官早一步就到来了,万安走过去问道:“不是说最近不给太子授课吗?你们随便来此作甚?”
谢迁本要近前插科打诨几句,却被刘健一把拦下。
刘健迎上前恭敬说道:“乃太子传话,让我等前来。万阁老,您到此地来所为何事?”
“哦,陛下不是……让太子于文华殿行监国之事吗?我来看看,太子有何不懂的,也可尽绵薄之力。太子殿下……”
远远的,万安向朱祐樘行礼。
但朱祐樘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起身迎接或者微笑以对,似乎对这位首辅大臣不太待见。
这就要提到之前张峦父子对他一番洗脑了,朱佑樘意识到,阁臣不可信任,到这会儿还想着推动易储,等于说要置他于死地,既然是敌人,为什么要给好脸色看呢?
“万阁老,对于朝事,我的确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才把诸位先生请来。但人到了,又不知应该如何替父皇分忧,你能指点一二吗?”
朱祐樘态度谦和,却带着几分冷漠。
万安像是明白什么,笑道:“内阁奏疏,回头我就让人给太子送过来。有事的话,太子最好不要自行决定。既然您是监国,有关视朝等事,是否应该……做一些安排?比如说,明日应该找什么大臣前来朝见?”
朱祐樘道:“我想今天就接手。”
万安一怔。
本来以为太子来日再开始监国就已经很积极了,谁知太子根本不跟他玩虚的。
说要打理朝政,马上就开始,跟他万安要权要人。
万安看了看四下这群东宫讲官,心说,你们也就是仗着有点儿清名罢了,朝事你们哪样能插手的?
换作李孜省,能顶你们一群!
如果太子以后听你们的,那现在这帮朝臣没好日子不说,且大明一定会乱,毕竟朝中事务还是得找有能力的人来做,而不是找名声好的。
光有品德,有个屁用啊?
万安道:“殿下,臣是这么想的,您看,直接把六部尚书叫来,让他们把手头上的事跟您讲讲,您看如何?”
“这动静,会不会闹得太大?”
朱祐樘惊讶地问道。
万安心说,你还知道闹出的动静大啊!
你应该知道,你的监国之责可不是你老父亲赐予的,而是你祖母,要是你父亲醒过来,且清醒了,知道你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文华殿搞小朝廷,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万安道:“要是太子觉得事情闹得太大的话,不妨先由臣去跟六部部堂会面,听听他们手头上有什么事……若是有悬而未决的,不妨拿到这里来商议,您看如何?”
“不好。”
谢迁出列道,“既有事,那就应该召集群臣当众进行商议,而不应该单独面见。廷议乃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以在下看来,就算是六部尚书全到,规模还是太小了,不妨朝廷正四品以上官员都来文华殿,且形成规制。”
万安皱眉不已:“谢于乔,你这是要闹哪出?陛下现在抱恙在身,又不是说就此以后便不能打理朝事,不过是临时让太子监国而已。你把场面铺得太大,可不是在帮太子……你们都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此时的万安虽然被人鄙夷,但要说政治觉悟,眼前这群人还真没一个有他高。
想他万安在朝中沉浮这么多年,早看清楚一切,已过了意气用事的年龄,且他所说也是充分为太子的利益着想,并不为过。
在场有些人听了马上就一阵羞惭。
为了帮太子,让东宫跟皇帝搞对立?
眼前的万岁阁老,并没有说错,这种犯忌讳的事绝对不能干!
但问题在于,朱祐樘的脑子一根筋,说白了就是个轴人,我觉得对的事情,你非说不可,还要跟我讲什么黑白灰这种有的没的,我要是知道什么是禁忌,也不至于这些年都被老父亲瞧不起。
“我觉得谢先生所言在理,既要商议事情,就应该摊开来说。”
朱祐樘道,“否则就是闭门商议,肯定无法接纳更多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如上朝一般,把能说的事,都尽量展开来说清楚。”
“这……”
万安没想到,太子如此不开窍。
不过随即想到,自己以后得跟着太子混,若公然跟太子唱反调,对自己没好处。
他心里恼恨不已……你说张来瞻怎就没过来,好好跟他的笨拙女婿讲讲这朝廷的规矩呢?
皇帝只是病了,除非确定他必死无疑,否则你这个太子就是在触你父皇的逆鳞,这道理怎就讲不通呢?
一群迂腐书生,教出来的也是榆木疙瘩一块,要不是来瞻劝我回头,我才懒得搭理呢。
“太子,是这样的。”
万安解释道,“若要推行廷议,就应该提前有所准备。眼下六部及各司寺之人,都在衙门办事,临时征调过来,反倒弄得鸡飞狗跳。且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朝议,朝臣们一时也不知应该说点儿什么才好。”
朱祐樘想了想,不由点点头。
他还是比较讲道理的。
突然就说要举行朝议,还马上进行,连准备时间都不留,这不是给别人添乱吗?
恰恰,朱祐樘心善,不喜给人找麻烦,只打有把握的仗。
“万阁老,那现在应该做什么?”
朱祐樘问道。
“事情应该放到明天。”
万安建议道,“您看不如这样,今晚通知到各位大臣,让他们明日一早到文华殿来,有事说事,要是当时谈不拢,就召集更多朝臣进行廷议,到时各抒己见,您看如何?”
“这……”
朱祐樘似不太想接受。
给你们准备时间,但也不用准备这么久吧?
这怎显得我有孝心,能为父皇分忧呢?
谢迁道:“先让人来,把事说上几件,当即就办了,不好吗?”
朱祐樘赞同道:“谢先生所言极是。”
万安心说,你们这群人,没完没了,是吧?
我这是没法跟你们讲道理是吗?
非要今天办,今天办不成就不行?
“可是今日……张太常正在给陛下诊病,陪伴君侧,实在走不开,有事的话……也没法与他商议。你说这第一次他就不在,不太好吧?”
万安是个懂得窥探人心的人精。
谢迁等人听了不由纳闷。
这事儿跟张来瞻有什么关系?
朱祐樘一听,却好像是把握到问题关键一般,连忙点头:“此话倒也有几分道理。皇祖母让我有事跟岳父商议,岳父不来,我的确……等于是没有完成她老人家的嘱托……既如此,那就明天一早,文华殿见。”
第四百零一章窥探人心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