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不是太监,胜似太监
张峦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辅政大臣”。
虽然他出身低微了点,入朝的时间短了点,资历也浅了点,甚至在朝中还没什么人脉,做事也马马虎虎……奈何就是能撑得起大局,连周太后都觉得这个“大侄子”本事超群,一定能辅弼好她的孙子。
关键是,在这种时候,除了张峦外,实在想不到还有谁会全心全意帮太子。
指望李孜省?
还是墙头草一般的万安?
周太后决定让张峦上位,主要是看在张峦跟自己关系不错,且一心帮太子的份儿上,且也因为周太后看得上张玗,觉得太子妃是自己亲手选出来的,那肯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
太后马上就要当太皇太后,总要为自己的将来筹谋一下,要是新皇后的娘家人太过斤斤计较,把太子给拿捏了,很可能会把自己这个皇祖母给丢过墙,所以一切还是得小心点,提前做好收买人心的事。
众人退出殿外。
李孜省凑到张峦跟前,一脸激动之色:“来瞻,我早就说过你行的。现在你还不在内阁,但我觉得,你快了……”
“这怎么可能呢?”
张峦叹息道,“我不过是帮陛下治病,再就是帮太子出谋划策,要说我能入阁……这也太不现实了。”
李孜省点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一定是怕朝中那些臣僚说三道四吧?尤其是所谓的清流。
“来瞻,你看今天那姓李的……我是说吏部尚书李裕,看起来他是在反对你,但我却知道,他其实就是站在你这边的。”
“啊!?”
张峦很惊讶。
他很想问,你是咋看出来他站在我这边的?
就因为他公然反对让我当辅政大臣?
“陛下的病情……”
李孜省没有解答张峦的疑问,继续问道,“现在是彻底没辙了,是吗?”
张峦摇头道:“我不知道。”
李孜省本来想笑,但最后忍住了,小心提醒:“你留在这里,一会儿保国公和英国公就要来,肯定还得跟他们巧妙周旋一番。
“咱这位太后可不是什么善茬,你小心着点为好。”
张峦心说,不用你来提醒,我早就看出老太太是个狠角色。
这种时候,一介女流主动站出来稳定大局,说她没野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什么是我女儿通知到她的?
难道乾清宫这边,她就没安插个眼线什么的?
“来瞻,过来过来……”
此时周太后刚出殿门口,回头朝张峦招手。
张峦用征询的口吻道:“你看……?”
李孜省道:“快去快去。这边你不用管,反正今儿我是哪里都不去,怎么我都要守在这边。除非有人把我架着硬抬出去!”
说完,困倦不堪的李孜省打了个呵欠,连忙跑去找韦泰,让韦泰给他找个地方暂时休息一下。
周太后把张峦和朱祐樘叫出乾清宫门口。
“孙儿,哀家不是非要替你做主,但你是大明的储君,有些事就应该由你出来承担重任。”周太后道,“你可知晓,其实在你来之前,邵妃也曾来过?她是想替她儿子筹谋。”
朱祐樘回道:“孙儿知道了。”
周太后问:“你知道当下是什么状况吧?”
“知道。”
朱祐樘道。
周太后白了孙子一眼,道:“就怕你不知道……我让来瞻跟你说,他是你的岳父,如今朝廷上下,真心实意帮你的,除了你岳父外,应该没旁人了。当然,还有我这把老骨头,但在朝中,我根本说不上话。”
朱祐樘看了眼张峦,好似在问,我这岳父似乎也说不上话吧?
周太后似乎能洞悉孙子的内心,道:“你岳父入朝是没几天,但他有一点好,就是在朝中人脉广泛……你看那万安和李孜省,现在就很支持他。并不是说他与那二人是一党,而是靠自身的能力折服他们,让他们不得不听话。”
张峦听到这儿,心说一声卧槽。
大姑,你对你侄儿我,还真是信任和推崇,你说的这话,我自己听着都觉得惭愧得紧。
你确定我真像你说得那么优秀?
周太后道:“且你岳父能做到一件……当下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
朱祐樘问道:“皇祖母,您是说……?”
“他能一直守在你父皇跟前。”
周太后正色道,“因为这几天给你父皇治病,只有由来瞻负责,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内侍太监,再或是邵妃等人,都必须得承认这一点……来瞻是你父皇指定的总医官,谁都不敢忤逆他的意见!”
朱祐樘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说法。
但他内心还是很不解。
“皇祖母,那岂不是说,我在文华殿理政的时候,岳父不能时刻为我筹划……我有事,也不能来问他吗?”朱祐樘道。
周太后道:“傻孩子,你不知道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时刻盯紧你父皇。”
“啊?”
朱祐樘大吃一惊。
张峦腹诽不已,你这当祖母的,就这么教导你孙子?
什么叫盯紧?
张峦道:“太后,臣也没太听懂您的意思。”
“哼哼。”
周太后瞥了张苑一眼,道,“来瞻,这会儿不需要在哀家面前装糊涂,其实你心里最清楚不过,现在唯一要防备的就是韦泰和邵妃勾连,趁着其他人不在的时候,诓骗皇帝留下什么遗诏,等群臣聚集时,突然宣布。
“别人可不会管这遗诏是怎么得来的,但凡有这么一份东西,皇位更迭就可能会出现大的变故。”
听到这里,不但张峦,连朱祐樘脸上都多了几分紧张之色。
周太后道:“不过你们放宽心,哀家会再把韦泰等人叫过去,好好提点一番……御马监太监罗祥,还有宫中侍卫,怎么说也不敢乱来……但若是有了皇帝的手谕,那一切又将会有所不同!”
这下张峦算是彻底明白了周太后的意思。
如果是韦泰、罗祥或是朱骥,甚至是英国公、保国公想造反,以当年大明的政治形态,一定能镇压下去,邵妃想易储,推动她儿子上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周太后会出面替朱祐樘把局面稳住。
怕就怕皇帝突然醒过来,交给邵妃母子一道遗诏,一旦这遗诏被证明真实有效,那就算是周太后本人也很难说什么。
到时谁继承皇位,就会成为大问题。
周太后笑道:“来瞻,你做得很好,提前做了准备,一下子就把万安和李孜省给安抚住了……这二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尤其是万安,他毕竟是内阁首辅,只要他坚定地站在太子一边,其实朝中多数大臣都不敢说什么。”
朱祐樘道:“皇祖母,现在还是要尽快给父皇治病。只要父皇身体好了,就啥问题都没了!”
“傻孩子。”
周太后摇头叹道,“到现在你都还没看明白情况吗?你父皇他……唉!多半是没剩下几天好活了!命该如此,你也不必太难过,一切要向前看。真正难过的是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张峦心想,你这一副捋起袖子干大事的架势,哪里像是哀伤的样子?
怎么你儿子行将驾鹤西去,你反倒表现得很兴奋,甚至想出来跳脚啊?
周太后道:“我会让陈贵随时都在这边盯着……来瞻,你与他熟识,有事的话直接让他去清宁宫传话,尤其是邵妃和韦泰等人若想搞事情,你要第一时间通传过去,知道吗?”
“知道,知道。”张峦点头。
周太后这才满意地道:“要是皇帝醒来,有些事,他糊涂了,你未必劝得住,但只要你告诉哀家,哀家就一定能给太子遮风挡雨。”
“皇祖母……”
朱祐樘听到这里,内心十分感动。
周太后道:“我也让皇后,把东西六宫的人都召集起来,由她去传话,让这些人都老实一点儿。
“毕竟现在众多皇孙年岁都不大,还没有一人就藩,此时一定不能出事……来瞻啊,幸好有你在。连哀家都觉得,你能办大事。太子,谁你都可以不信,但你岳父,你是非信不可!”
“孙儿明白。”
朱祐樘这次倒不蠢,连忙点头。
不为别的,就在于自己在家里,本来他就听妻子的话,现在岳父又殚精竭虑帮自己顺利当皇帝,哪里有不听从的道理?
且在朱祐樘看来,朝堂上都是一群豺狼虎豹,自己根本应付不了,有岳父替自己冲在前面,实在是再好不过。
“太后娘娘走之前,与张太常说了什么?”
周太后带着朱祐樘离开乾清宫后,张峦回到大殿,正想找个地方坐下打盹儿,这边韦泰急忙过来问询。
张峦道:“没什么。”
韦泰苦笑道:“张太常,您如今地位非比寻常,宫里但凡有事,的确都会询问您的意见,但您也别对我们这些人隐瞒啊。”
一旁的罗祥也在往这边瞅。
“太后娘娘怕这会儿……有人跳出来搅局。”
张峦把心一横,直言不讳道。
“搅局?”
韦泰先是一惊,随即意识到什么,连忙摇头,“不会的,陛下现在情况危急,谁敢造次?”
张峦心想,这不是巧了么?
在太后眼中,你就是最危险的那个。
说的就是你!
此时有太监进来禀报:“韦公公,贵妃娘娘请求带皇子来见。”
“这……”
韦泰皱眉,他自己似乎也意识到,现在自己手头的权力太大了。
皇帝重病,虽然没昏迷,但其实跟昏迷了没多大区别。
而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必须要站出来主持一切,且最重要的面圣权是由他来决定的。
张峦也在打量韦泰,似乎在说,现在就要看你是否真要跳出来搅局了!你要是同意邵贵妃的提请,我马上派人去太后那儿告状。
韦泰道:“陛下正在休息,谁都不见。再则说了,这事儿谁来见都要先请示陛下才可……陛下说谁可以见,才会放行谁。否则的话……没有否则,都得等!除非是张太常,因为他……要给陛下诊脉治病。”
第四百章不是太监,胜似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