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张学舟修运术只是想借用大汉王朝气运之力,而后让自己改运改命寻觅契机,韩焉这种伴随修行运术几乎是如吸血虫一般。
张学舟过往自嘲自己属于寄生的莬丝子,可只要与韩焉对比一下,他无疑是小巫见大巫。
他屏息静气,呼吸深长,宛如一个正常睡眠者,又将眼睛睁开一线,注视着韩焉的一举一动。
“如果没有气运眼,抓修运术者的把柄还真不好抓!”
韩焉的行为能被张学舟所判别,但很难被其他人所清楚。
若没有气运眼,新帝唯有祭祀发动运战才能判定韩焉的虚实,而这其中又充斥着与韩焉运战的风险,也有可能被淮南王察觉的高风险。
张学舟没有跳出来检举韩焉,但他无疑有一些小不爽。
蛋糕就这么大,他还没吃多少,而韩焉已经吃了数年。
他想了想自己心中的不爽,又想了想被攀附的新帝,只觉对方知晓真实后的心情应该会很糟糕。
“陛下,你别怨我修这种法门,你是天子乘龙一飞冲天,如我等下里巴人如何能稳稳跟随在您身边,只有您走多远,我们跟多远,我们才能长久在一起!”
仿若是心中有些愧意,韩焉还低念了一声。
等到话说完,他面色一紧,而后低哝了一声,将自己的脑袋贴近了新帝。
念念有词中,张学舟只见新帝额头有金芒浮出,而韩焉则是在鼻孔的一呼一吸之中吸纳着新帝的气运之力。
“陛下能以低年龄入神通境借用了太多条件,有皇太后之助,有陛下自身苦练,有丹药之功,有我上贡的泰阶六符聚合灵气,韩焉如何能凭借扯平气运之力就获得同等的修为!”
气运会带来契机,但气运不是万能,难于去弥补差距上的鸿沟,这充其量只是辅助修行的有利条件。
新帝踏入神通境借用的条件太多,神通境也并非轻松便能踏入,韩焉想借用气运之力入神通境的难度不低。
韩焉这种行为应该不是一次两次,而可能是发生了多次。
张学舟觉得韩焉当下应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帝,大概率造成了对方修行的运术停滞,甚至有可能倒退。
“我和陛下相处时极为犯冲,也不知韩焉是怎么和陛下融洽相处?”
张学舟对韩焉有些小不爽,但他更多是好奇韩焉如何与新帝相处,从而避免了彼此的冲突。
他寻思着伴随君王的长久计划,最终又不得不回到针对黄道仙的刚需。
如同点烟借火,张学舟短短思索时间后目光一凝,而后盯紧了韩焉所吸食的气运。
金光的浮动中,张学舟借了气运之力,眼中也渐渐浮现氤氲紫气,将黄道仙战后的一切浮现。
被斩杀的九瓣花残身,宁缺被击穿坠落的黑龙残骸浮现在周身,又转化成氤氲紫气和罗浮王朝的气运金光沉沉浮浮,不断缠绕旋转。
张学舟摇了摇身体,他只觉身体难于摇动,也感触不到自己身体。
“我就知道出问题了!”
鱼龙气运之躯被斩成两截,又不曾用正常的方式结束运战,张学舟回归这方世界后也经历了种种不同于寻常的事,甚至让他觉察出怪异。
张学舟不会将所有事都归结于气运的混乱,但他觉得气运在这其中必然产生了作用。
他也较为迫切想清楚自己的状态。
但在查阅过后,张学舟只觉自己连运体都没看到。
他能感觉到自己,但他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这是一种极为怪异的感觉。
“难道我运体被锁在另一方世界的身体里了?”
如果让张学舟找一个理由,他也只能这么想。
两方世界的不同带来了种种特殊,而域外天魔转移三魂七魄的穿梭性更是带来了未知性。
在这种事件上,他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也欠缺判断的经验。
一番胡乱猜测下,张学舟没确定答案。
他清楚了自己的情况,倒也没持续纠缠,他正欲退出这种气运观测状态时,只觉周身又有一道金光如纽带一般飘荡而来。
“似乎是韩焉!”
顺着金光纽带远远注目,张学舟只觉尽头似乎有一尊白玉虬龙翻滚,也让他有隐约的熟悉感。
判断下来,张学舟只觉自己很可能牵引到了韩焉的运体。
这道纽带就像扯到了毛衣上的一根线,白玉虬龙越翻滚,被拉扯掉的部分就越多。
对方吸食新帝气运似乎成了一道引子,而吸食成长的运体终究不是什么稳固形态,被牵引后引发了层层剥离。
“我只是借气运金光牵引运术形态查看自身情况,并没有主动攻击韩焉,哪来的这种情况?”
张学舟修行了运术多年,他向来注重的是运体基础的强大,从而试图寻觅机缘突破重围。
涉及如何开启运战、运术咒等相关都不曾钻研,他更多是被动承受牵引运战,从未有主动打击其他人。
哪怕张学舟不爽韩焉,他也没有在运术争锋中打击韩焉的念头。
这种拉扯韩焉的情况极显怪异,也并非张学舟主动的行为。
“如果并非我主动,那就只有被动!”
张学舟查看着纽带尽头的韩焉,又看向牵引着氤氲紫气的九瓣花残躯,而后扫视着黑龙残躯浮现的气运金光。
他来来回回仔细思考,最终想起了一件很久远的事情。
那是他记忆深处的内容,也涉及了他出生成长的那一刻。
他更是想到了黄道仙和玄冥的交流。
“我似乎在被重塑!”
鱼龙运体被击成两截,张学舟原以为粘吧粘吧凑合打发一下,他没想到自己还会在运战后吸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重塑。
如同一个存储在母体中的婴儿,他利用九瓣花、黑龙、甚至是他自身化成的鱼龙气运体,如今则是拉扯了运体脆弱的韩焉。
一切所能吸收的营养和资源都被源源不断吸收,又重塑着张学舟的运体形态。
诸多事陷入了尾声,又似乎形成了新的起点。
在运体蜕变重塑时,现实中的诸多事也与之部分牵连对应。
张学舟只觉隐约中多了一些抓握奥妙的感触。
那仿若就像董仲舒此前介绍的轨迹,只要踩踏在轨迹中,就能承受运术影响,从而用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