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问道  第287章 权力

类别: 仙侠 | 古典仙侠 | 青仙问道 | 中原五百   作者:中原五百  书名:青仙问道  更新时间:2025-02-25
 
第287章权力

京师,吏部尚书王巩的府邸。

这片府邸在京城的喧嚣繁华中,却透着压抑的静谧。

自从草原大军退去,玉亲王的声望如日中天,已然达到顶点。

大虞朝历史上,有两次监国守京师的前例。这就像两道无形的绳索,牵引着众人的目光与心思,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皇位,汇聚而去。

当年,本朝仁宗皇帝,在成祖皇帝靖难时期,以燕王世子的身份,肩负起守住尚未成为京师的平城的重任。那时的他,虽未正式获封「监国」之名,却以坚定意志和卓越智慧,为成祖皇帝稳固了大后方。这份功绩,成为他日后登上皇位的重要基石。

百年之后,景皇帝在监国期间,面对草原大军的汹汹来势,毅然登基上位,力挽狂澜,击退强敌,成功守护了京师,也书写了一段帝王篇章。

这两段历史,犹如两座巍峨丰碑,矗立在众人心中。

如今留守京师的百官丶勋贵,以及那些前来勤王救驾的边镇将士,至少有九成都纷纷倒向了玉亲王。

玉亲王深谙人心之道,他大开国库,将白花花的银币赏赐出去。这些银币可不是形同废纸的宝钞,实实在在能够在市面上换到货物。

在北方,诸多新式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这些银币,正是它们得以运转的血脉;即便放眼南方,凭藉这些银币,也能轻松购置到所需之物。

尽管此时南北隐隐呈现对立之势,但在货币这件事上,却默契地达成了统一。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货币统一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倘若此时京师贸然更换货币,那无疑是一场财政灾难,经济将瞬间崩溃,整个北方地区也会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

为了进一步巩固货币统一,南北二京在铸币一事上保持高度一致,并共同公布了一项政策:在明年年底之前,白银换银币会收取火耗费。

这一政策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将北方勋贵豪绅藏在地窖深处的白银纷纷逼了出来,助力京师铸币。

毕竟,谁也不愿意白白承受损失。

不仅如此,朝廷的钱庄还出台了颇具吸引力的政策,储存在钱庄的银币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而若是储存白银,反而要收取利息。

这一系列举措,是玉亲王为了维持朝廷正常运转而不得不推行的政令。

毕竟,充实的财政收入是朝廷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只有财政稳定,他才能真正掌控北方,哪怕这些政令隐藏着一些巨大的隐患。

这看似是玉亲王的谋略,实则也是徐青的阳谋。

徐青深知,只要货币保持统一,南北就难以持续分裂,最终必将走向一统。

因为南方凭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在经济战中拖垮北方。

就如同前宋时期的岁币策略,大宋通过大量输出岁币,使得北朝不得不依赖南方的货物,从而进行着一场无形的经济战争。只是可惜,前宋的这一策略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实现其战略目的,毕竟,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一切经济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

而最早运用这一策略的齐国,也是因为其作为诸侯盟主,拥有强大的实力,才得以成功实施。

王巩,这位出身大家族,身处朝廷中枢的大佬,凭藉着多年积累的政斗经验和对各方局势的深入洞察,洞悉了南北之争的内在本质。

他清楚地认识到,玉亲王难以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不仅仅是因为徐青的存在,更在于老皇帝的强大影响力。

太和山一战,老皇帝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王巩坚信,这绝非陛下全部的力量。在天下顶层的力量格局中,陛下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独树一帜。

无论是神秘莫测的雪域活佛,还是权势滔天的慕容太师,在陛下的面前,都难以与之抗衡。

陛下真正的对手,或许只有那传说中神秘无比的黑山老妖。

然而,在王巩看来,黑山老妖虽然强大得令人胆寒,却欠缺最重要的一点——取天下丶治天下的雄心。

王巩作为大家族出身,又身处朝廷中枢,能够接触到许多常人难以知晓的秘密资料,其中就有关于黑山老妖的记载。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他判断出黑山老妖最大的弱点便是无心于天下。

所以,无论黑山老妖在一时之间多麽强大,只要他没有取天下丶治天下的决心和能力,那麽他的胜利都只是短暂的,迟早会在历史的舞台上退场。

而徐青和陛下,始终秉持着天下一体的理念,即便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失败,也会有继承者将这一理念传承下去,这种政治理念,犹如一盏明灯,永不熄灭。

玉亲王本可以通过耐心隐忍,等待时机,继承陛下和徐青所开创的局面,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然而,他却选择了依靠外力,这一决策,让他的根基变得不稳。

历史上的儿皇帝,无一不是在依靠外力的过程中,失去了自主的权力,最终沦为他人的傀儡,无法成就真正的大业。

而且,如今玉亲王唯一在世的儿子,当今皇孙,正在应天府。这一事实,就像是一把高悬在玉亲王头顶的利剑,成为玉亲王无法修补的隐患。

何况玉亲王自皇孙诞生之后,虽然在王府中不断耕耘,却始终未能让妃嫔再有身孕,这无疑让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北方的豪绅勋贵以及边镇将门,并非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之所以选择支持玉亲王,实在是因为别无选择。

陛下和徐青致力于创造一个盛世,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就成为了他们改革路上的垫脚石。

王巩深知,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南方的态度,将成为决定他命运的关键因素。

他满心期待着族弟能够在与南方的交涉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他带来转机。

「老爷,老家来人了,说是有重要的东西交给您。」管家匆匆走进书房,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紧张。

王巩心中猛地一凛。他快步迎上前去,从管家手中接过家书和画像。

他的手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先拆开书信,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族弟与徐青会面的经过,以及徐青的叮嘱。王巩逐字逐句地研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着南方的态度和意图。

在阅读的过程中,王巩格外留意族弟对徐青的称呼。如今徐青已被封为冠军侯,但族弟在书信中却称呼他为「徐大人」。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暗示。

作为文官中一股强大势力的王家,始终认可徐青在文官的权力和地位。族弟的筹码开得不低。

显然从徐青后面的态度来看,对方也认可了王家的筹码。作为勋贵的徐青,从作用来说,自然是不如文臣领袖的。

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尤其是徐青推行的变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加强了臣的力量。

文臣又是「臣」之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自然获益。

经过长时间的反覆揣摩,王巩从这封书信中推测出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一直悬着的紧张情绪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随后,他的目光缓缓落在送来的画像上。

当看到那似曾相识却又分明是徐公明面容的重阳祖师像时,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疑惑丶敬畏交织在一起,仿佛眼前的画像不再是一幅简单的画作,而是蕴含着某种神秘力量的圣物。

「老爷,这画像……」管家忍不住问道。

「莫要多问,你去准备一间清净的静室,我要参拜画像。」王巩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养成了谨慎行事的习惯,对于这种神秘的事物,他更愿意独自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管家虽满心疑惑,但也不敢多言,匆匆去安排了。

王巩将画像小心翼翼地挂在静室中,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团上,开始参拜。

起初,他只是按照徐青的叮嘱,秉持着心诚则灵的信念,试图从画像中领悟到一些启示。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竟感觉这画像中的徐公明仿佛活了过来,目光深邃而又充满智慧,似乎在向他传递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引导他走向一条未知的道路。

不知何时,王巩感到一阵强烈的疲倦袭来,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最终沉沉睡去。

在睡梦中,他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空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徐公明。」王巩下意识地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惊讶和敬畏。

「王大人,好久不见。」徐青意态闲适地出现在王巩面前,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出入世间丶无拘无束的独特气质,深邃的目光仿佛洞悉了世间一切真理,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信任和敬畏。

王巩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青年时期,在翰林院一位大儒身旁,殷勤伺候,讨教学问时,瞧见大儒目光的那种感觉。

在这一刻,他仿佛领悟到,眼前的徐青,就如同那位大儒一般,掌握了「理」,世间一切艰难险阻,在他面前都可以从容应对。

对了,那个大儒姓「方」。

「真没想到,如今的你已经能和诸子并列,且即将开创出一个新的时代。我先前还试图与你为敌,真是自不量力。」王巩感慨地说道。

「王大人是绝顶的聪明人,所做选择都是时下最优的选择,这一点,徐某也是深深佩服的。现在我需要王大人的帮助。」徐青诚恳地说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徐大人有什麽吩咐,尽管说便是。」王巩毫不犹豫地说道,此时的他,已经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决定全力支持徐青。

徐青肃然道:「我需要王大人全力配合玉亲王的改革变法。」

「啊。」王巩不禁发出一声惊讶的呼声,他浑然想不到,徐青的要求竟是这样。在他的预想中,徐青应该会要求他反对玉亲王,或者采取一些其他的行动,却没想到是配合玉亲王的改革变法。

徐青微笑着解释道:「现在北方的反对势力,为了抵抗南方,势必要拥护玉亲王,这也是玉亲王的机会,他可以凭藉南方的威胁,做一些大胆的改革。但玉亲王毕竟经验不够老道,这时候更需要王大人这样老成持重的重臣来在旁辅助。无论如何,我都希望王大人能为国分忧。」

王巩先是一脸不解,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陷入了沉思。

很快他便反应过来徐公明的深沉用意。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寒意,徐青的谋略实在是太可怕了。

北方的反对力量集结起来,徐青非但没有感到害怕或者麻烦,反而要藉机利用玉亲王,对北方进行深入变法。

这个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因为北方那些保守势力为了求生,势必会和玉亲王达成一些妥协。而玉亲王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也势必要进行一些变法。

关键在于「度」的把握。玉亲王在变法的过程中,既要满足保守势力的利益诉求,又要实现自己的改革目标,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无论怎麽变法,北方保守势力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太过受损,故而最终的受害者只能是北方百姓。

这一系列的变革,无疑会动摇玉亲王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民望。

可是玉亲王没得选。

在北方百姓饱受新政之苦后,南方的朝堂肯定也完成了更进一步的变法,届时再打着济世救民的旗号,重新接管北方。

王巩几乎能想像到,一旦徐青开始北伐,必然使华夏再归于一统。大军所到之处,定是民众竭诚欢迎,占尽天时。

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仿佛出现在王巩眼前。

徐青这哪里是公明,分明是孔明。在战略上的布局,绝对是古今一流。

而且徐青还是当世除张太阿以外,最优秀的施政者。其执行能力,甚至还在张太阿之上。

王巩绞尽脑汁,现在都想不出玉亲王还有什麽翻盘的馀地。

「徐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就看王某的表现吧。」王巩坚定地表了决心。不管最后胜出的人是陛下,还是徐公明,反正不会是玉亲王了!

他也不是当二五仔,因为王巩忠君之心,日月可鉴。

玉亲王再是多年的事实储君,那也是臣。君臣大义,乃是人活在世上的根本。他王巩誓死维护到底。

「如此,有劳王大人了。」徐青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事如梦境,了无痕迹。王巩在静室醒来,面前的画像赫然没了徐青的面孔,变回重阳真人的模样。

可是徐青的精神印记,已经深刻印在他的心中,无法抹除。他接着,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人啊,一旦有了希望,就会努力坚强地活下去。

就怕日子没盼头!

徐府,书房。

这里是徐青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布置简洁而不失庄重,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公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冯芜从外面轻盈地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名单,

「夫君,这是江宁商会近期的合作计划,你看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在这安静的书房中回荡。

徐青接过名单,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如今江宁商会在冯芜的精心打理下,已经成为南方一股庞大的商业力量,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拓展,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根系遍布整个南方地区,为徐青的变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阿芜,你做得很好。」徐青抬起头,看着冯芜,眼中满是赞赏。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柔,这是他在面对家人时才会展现出的一面。

在他心中,冯芜不仅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在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她的智慧和努力,为他分担了许多压力。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冯芜微微一笑,接续道:「对了,魏国公世子在讲武堂的表现也很不错,看来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做出一番成绩了。」

徐青用人可谓不拘一格,恰到好处。

遥想当初,这位小公爷用了许多狠毒手段往徐青身上招呼,试图打压他。而现在,徐青不过是略施小计,就让这些暗中的反对势力尝到了徐青当初被打压的滋味。

其实以徐青现在的地位,杀死一个魏国公世子,不过是举手之劳,不会伤筋动骨。但他深知,这样做并没有什麽好处,反而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如让这个小公爷当自己的一把刀,为之前的事赔罪。

有了冯芜对国公夫人的暗示,现在小公爷在讲武堂中十分卖力。因为小公爷魏博心里清楚,若是不卖力,世子之位都保不住了。

哎,世上的事,真是奇妙。当年的小公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有朝一日得靠自己憎恨不已的徐青来保住他的世子之位。

可以说,徐青现在一个念头,就能将他打入地狱,永劫不复。故而小公爷认清现实之后,根本没有选择的馀地,只能尽心尽力帮徐青铲除异己。

关键是这些异己,有不少还是小公爷的旧识。可他没得选!总不能为了故旧,把魏国公的位置让给外面的野种吧。

在利益和权力的面前,友情和旧识显得如此脆弱。

「爱黄金还是爱兄弟!」

「爱兄弟!」

讲武堂的训练场上,喊叫声此起彼伏。一条条鞭子通过小公爷的手,击打在讲武堂的学员身上。

他从一个养尊处优的败家子角色,已经蜕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特务头领。不得不说,这似乎激发了他某种潜能。

现如今调教这些新加入的讲武堂学员兄弟,使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变态快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疯狂和痴迷,仿佛在享受着这种掌控他人命运的感觉。

毫无疑问,一个比内厂丶绣衣卫更恐怖的特务力量正在这一批讲武堂学员中成形。小公爷俨然成了其中的头目之一,他的地位在这个新兴的特务组织中逐渐稳固。

鞭笞血肉带来的快感,令他愈发变态疯狂。他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极端,对待学员的手段也越来越残忍。

他似乎已经迷失了自我,沉浸在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中无法自拔。

经过一番特殊的士气鼓舞之后,小公爷带着「兄弟」,再度出发。

他们的目标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反对势力,他们的行动如同鬼魅一般,迅速而果断。

在路上,他意气风发。如今内厂丶绣衣卫不敢干的事,他们讲武堂敢干。上至百官,下至豪绅,没有他们不敢抓的。如此大权在握丶鞭笞庙堂的快感,远非做一个魏国公能比。

他终于也体会到了一点徐公明做人做事的滋味。

隐忍,低调,以及一丝难以觉察的疯狂欲望在他眼中闪现。

魏国公家的小公爷,心里想着某一天,如果徐公明倒台,那他也会继承徐公明的一切,成为第二个徐公明,鞭笞天下!

若是徐公明在,他就要努力做徐氏麾下最锐利的爪牙。

努力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可以说,现在的他,才真正明白了「权力」的含义。

徐青办公的值房。

小公爷魏博恭敬而顺从地站在徐青面前。

「世子请坐。」

「大人,这里没有什麽世子,请叫我的名字。」魏博拱手道。

徐青满意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魏博,你们最近干得不错,我打算成立一个军事统计调查司挂在军机处的名下,由你来做这个司长,你可有信心做好。」

「王命所在,唯以死相报!」魏博大声回应道。

徐青:「好,这才是万寿朝的好男儿,你下去吧。接下来我会和军机处将此事定下来,你回去等候命令。」

「唯!」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