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夏在吴县城外扎下临时军营,一千士兵同时接管了吴县东城门,不到半个时辰,司马李启亮慌慌张张跑来了,怀中抱着一个很大的档案袋,他直接跪在军营外。
不多时,幕僚房玄龄走出军营,笑问道:“可是李司马?”
李启亮战战兢兢道:“卑职正是,这是一份留底的钱粮以及物资财产清册,不是卑职怠慢晋王殿下,卑职早就提交给韦刺史,他一直压着不签字,卑职也没有办法!”
房玄龄接过档案袋,“里面你有签章吗?”
“每一页卑职都盖章了!”
“你去吧!我会告诉殿下你的难处,你只要态度好,不是恶意和殿下对抗,殿下不会杀你!”
李启亮哭丧着脸道:“一定要替我解释,我是没有后台的小官,哪里敢和晋王殿下对抗?”
“放心去吧!晋王殿下从来就不是杀人魔王,只要你认认真真做事,不对抗总管府,那你什么事都没有,殿下要先看一看清册,明天会召见你!”
李启亮连声感谢,站起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
房玄龄转身回到军营,走进大帐,将档案袋交给萧夏,“殿下,这是司马李启亮送来的留底清册,他说他早就提交了,韦刺史一直压着不签字,他也没有办法!”
萧夏取出清册看了看,各种物资财产很多,光官船就有几百艘,还大量官田和房宅。
萧夏点点头,“明天让长史和司马来见我,你安排一下,明天抽十个仓库进行清点,重点是钱粮仓库。”
“卑职明白,这就安排!”
迟疑一下,房玄龄小心翼翼问道:“殿下真要杀韦约?”
萧夏淡淡道:“我已经给他机会了,如果他今天滚蛋,那他不会死,如果他不走,三天之内,他会被仇家刺杀,他聪明一点就赶紧滚蛋。”
房玄龄叹息道:“这下子,江南道没有人再敢和殿下唱对台戏了,但殿下也把韦家彻底得罪了!”
萧夏笑了笑道:“那倒未必,韦家可不止一房!“
郡衙内,韦约将刺史印放进盒子,放在桌案上,他的幕僚低声道:“韦刺史可以把印带走,直接去朝廷告状。”
韦约摇摇头,“你不了解那个杀人魔王,他把吐谷浑和党项贵族赶尽杀绝,可见他的冷酷血腥,我若不给他面子,我就会不明不白死在运河内,先活下来再说吧!”
“使君走了,那些盐商怎么办?”
韦约重重哼了一声,“我只是暂时避避锋芒,他若敢动盐商,那就是鱼死网破了!”
这时,长史顾长卿走了进来,韦约连忙给幕僚使个眼色,两人都不再说话。
顾长卿关切问道:“使君真要走吗?”
韦约假惺惺叹口气道:“不走怎么办?让他杀我震慑江南道官场?我惹不起他,只能躲了,以后吴郡就交给顾长史了,顾长史应该很高兴吧!”
“使君言重了,刺史之位哪里轮得到我。”
韦约冷笑一声道:“那长史来做什么?怕我把刺史大印带走?”
顾长卿淡淡道:“我只是来提醒使君,晋王心狠手辣,他若发现大印不见了,恐怕使君性命难保!”
“说到底,你还是来取大印的,我就成全你吧!”
“这不是成全,这是规矩,刺史离任,大印交给长史暂管。”
韦约重重哼了一声,只得很不情愿把官印交给顾长卿,“你好好去讨好他吧!说不定顾长史就能达成心愿,成为吴郡刺史呢!”
“朝廷的规矩,我们江南世家只能出任副职!”
“你明白就好!”
韦约让幕僚提起行李,快步走了。
顾长卿对韦约背影微微笑道:“祝使君一路顺风!”
韦约没有理睬他,一个时辰后,韦约带着幕僚和家人离开了吴郡,坐船返回了洛阳。
次日上午,萧夏来到了郡衙,顾长卿带着众官员一起拜见。
萧夏看了看官印,随即收了起来,对司马李启亮道:“你的态度还可以,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我且问你,你拿来的清册是否准确?是否还有内部清册?”
李启亮连忙躬身道:“回禀殿下,没有内部清册,卑职特地核对过,实物和清册能对应!”
“吴郡这么大,各个县的仓库都核对了?”
“卑职能保证吴县的仓库,其他各县仓库卑职都要求他们核对过了,但卑职没有抽查。”
萧夏点点头,“我就信你的话,今天我要抽查部分仓库,你配合我的手下!”
“卑职一定配合!”
房玄龄上前打个招呼,两人一起走了,又叫上了郡衙仓曹和吴县主管仓库的官员。
萧夏又问顾长卿道:“你是本地人?”
顾长卿点点头,“回禀殿下,先祖是三国名臣顾雍,世代居住吴郡。”
萧夏笑道:“刺史走了,你就暂代吴郡刺史,把我交代的事情做好,我不会亏待你!”
顾长卿一惊,“按照朝廷规矩,我们江南世家只能任副职,刺史只能空缺,卑职不能暂代。”
萧夏冷冷道:“现在是我的规矩!”
顾长卿有点明白过来,连忙躬身道:“卑职一定遵从殿下之令!”
“第一件事就是清产核资,你们郡衙和各县是怎么分配额外收入的?”
“对半分!”
萧夏点点头,“以后改为二四四,郡衙和县衙各拿一成给总管府,我只要两成。”
“卑职遵令!”
“然后我看你们仓库内有很多物资,比如药材、油料、木材、铜器等等,量还不小,怎么得到的?”
“都是积累下来的,有的是违法没收,有的是无主财产等等,几十年慢慢积累下来,好多都没有帐!”
“钱粮布匹除了朝廷税赋外,有多余的吗?”
“肯定会有多余的,但应该不多,殿下可以拿走一半。”
萧夏笑道:“看数量吧!如果数量不多,我就不拿了,但里面好像有十万石黑豆,我全部要了,我需要养马,然后除了钱粮以外的物资,都要转到总管府。”
顾长卿点点头,“卑职一定照办!”
萧夏又道:“前几天你们应该接到一份晋王令吧!关于撤销关卡。”
“有!有!”
顾长卿连忙道:“听说各县也同时接到了,卑职保证,三天内全部拆除,城门也不会再设士兵。”
“最好是这样,下月初,我会派军队赶赴各县检查,如果都没有拆除,县令直接免职,如果只拆除一部分,县令当年给下下考评,你应该知道下下考评意味着什么?”
“卑职知道!”
一般官员考评最低就是中,中下都极少,几乎没有下中和下下,所谓下下就是所有考察项目都是差评,不适合出任县令,县令就要被免职,就算朝廷有很硬的关系,也必须降职。
“这件事我就点到为止,你自己提醒各县吧!不要阴奉阳违,和我作对。”
“卑职明白!”
萧夏喝了口茶,不慌不忙又道:“第三件事就是本月底或者下月初来总管府,高长史要和你们商议疏浚运河之事,吴郡是江南运河大头,我建议你最好把各县县令都一并带来,当然,你自己来也可以,这不是强制要求,但我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顾长卿怎么不明白,带着县令们去一趟江都,回来后,县令都得听他的话了。
“卑职监督各县撤销关卡,就会立刻赶来!”
萧夏随即写了一份临时刺史任命书,交给顾长卿,便结束了这次谈话。
有些话说得太早不行,萧夏只能点到为止,就看顾长卿背后的江南世家上不上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