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六十一章 巨无霸

类别: 科幻 | 超级科技 | 我看到了一切 | 岭南仨人   作者:岭南仨人  书名:我看到了一切  更新时间:2025-02-21
 
与此同时。

连续引爆了七艘实验飞艇的民勤飞艇工厂,终于搜集到了各种实验数据。

他们也知道了飞艇爆炸、燃烧、泄露的临界点。

在近200次测试过程中,飞艇氢气气囊泄露会导致爆炸的概率非常小,特别是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艇氢气气囊泄露了,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要么直接泄露到空气之中,然后飘向更高的大气层。

要么在泄露过程中不断喷气燃烧。

之所以不容易出现爆炸,原因就是氢气爆炸需要特定的浓度,以及和氧气混合之后,形成一定的混合比。

而这种特殊的比例,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是很难形成的。

毕竟空中飞行过程中,空气流动速度非常快,氢气很难在一个区域形成特定的浓度。

反倒是燃烧,才是氢气气囊泄露之后的最大风险。

为了应对飞艇飞行过程中,万一出现氢气泄露的情况,以及泄露之后,出现燃烧的情况,飞艇公司进行了技术改进,同时也制定了各自应急方案。

比如在气囊和蒙皮之间的,布置一大片环型气囊,这些气囊内部填充了二氧化碳,用来隔绝氢气和氧气接触。

哪怕是氢气发生泄露了,在不幸中点燃了,也会第一时间烧穿二氧化碳气囊,然后导致二氧化碳从烧穿的位置溢出,从而和燃烧的氢气对冲。

而且二氧化碳气囊还有另一个用途,那就是通过液化和气化,调节气囊的浮力大小,方便飞艇调节整体的浮力。

同时二氧化碳气囊的液态二氧化碳储存罐中,一旦收到内部的氢气气囊燃烧的信号,或者二氧化碳气囊破裂的情况,会开始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飞艇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挤压周围空气的氧气靠近,给驾驶员提供应急的时间。

当然,这些氢气飞艇都是无人驾驶的,因此驾驶员都是通过远程控制飞艇,遇到突发状况,他们需要时间来处理。

随着一个个改进方案完成。

第一艘可以进行实验飞行的运输飞艇:蓝鲸1型1001号终于在十一月底完成。

这艘飞艇长度两百米出头,高度五十多米。

其内部有27万立方米的氢气气囊,可以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空域,实现200吨的有效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为320吨,最大有效载荷200吨。

最高飞行高度海拔1.2万米,巡航飞行高度海拔3000米以下。

最大飞行速度150公里每小时,巡航飞行速度60公里每小时到120公里每小时。

最大续航里程13500公里,在最大载重情况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4500公里。

飞艇工厂的飞艇船坞内,随着一个个氢气气囊被充满氢气,为了以防万一,船坞内部此时并没有人员,还充满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来隔绝氧气。

蓝鲸飞艇总设计师候鑫,飞艇公司总经理万高峰都在附近的地下掩体基地内。

“报告,飞艇氢气气囊充气完毕。”

“报告,系留缆绳承受拉力为308吨,不符合起飞浮力。”

“报告,飞艇外夹层氢气浓度为零,符合起飞指标。”

“报告…”

万高峰看了一眼手表的时间,随即吩咐道:“开始回收船坞内部的二氧化碳。”

“收到!”

硅丝结构建造的轻质穹顶上,大量空气被吸进来,同时船坞底部的吸气通道也打开,将内部的二氧化碳抽走。

“报告,飞艇系留缆绳拉力下降…”

随着船坞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飞艇浮力也在下降,因为二氧化碳在近地面的密度比较高,大概比空气重了54左右,这会导致飞艇浮力提升54。

很快船坞内部的二氧化碳被正常空气取代,而飞艇的浮力也下降为200吨。

“飞艇浮力符合起飞指标。”

万高峰再次下令:“打开穹顶。”

穹顶顶部的一个个气密锁自动打开,然后穹顶底部开始随着两侧的轨道缓缓移动,看起来是几百米长度,上百米高度的庞然大物,实际上由于大量采用了轻质的硅豆丝复合材料,其整体重量大概只有钢材的15左右。

通过轨道可以缓缓拉动。

随着穹顶结构整体向两侧移动,中间的船坞也露出庐山真面目。

一艘上半部分覆盖了黑色碳化硅光伏板,下半部分涂装了蓝灰色的巨大飞艇,出现在摄像头中。

而路过附近外太空的遥感卫星,也可以看到这个庞然大物。

“报告,穹顶已经完全打开。”

“解除船坞系留缆绳。”

“船坞系留缆绳解除完毕。”

万高峰看着控制台的数据,只剩下飞艇自身四条自带系留缆绳,这每一条缆绳都可以独立承受70吨左右的拉力,可以确保将飞艇牢牢固定住。

“解除飞艇系留缆绳。”

随着飞艇自身的系留缆绳被解除,飞艇缓缓向上漂浮,直到飞艇通过内部的浮力调节系统,将浮力调节好,飞艇才稳定漂浮在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

很快飞艇在驾驶员的远程控制下,飞向民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部的民勤空港。

民勤空港的工作人员,通过雷达探测到了飞艇的靠近。

飞艇本身携带了通信系统、定位系统等,由于体积庞大,载荷同样庞大,因此可以携带的设备比较多,控制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加上飞艇飞行时速不快,也便于驾驶员远程控制。

虽然此时民勤的西北风非常大,但面对体积庞大,而且重量惊人的飞艇,狂风并不能让飞艇发生巨大的偏移。

而且现在的自动化设备,和风力调节系统,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了,风力带来各种干扰,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修正。

“这里是民勤空港,编号1001号飞艇收到请回。”

“收到,这里是1001号飞艇,我方请求停泊。”

“1001,你方请求通过,请停泊在第5号泊位…”

比起斤斤计较的飞机,飞艇上面的各种控制设备、定位设备更加密集,很快这艘飞艇就准确停泊在民勤空港的5号泊位上方50米的位置。

拉着6个20尺集装箱的快速货架牵引车,将货架拉到了飞艇正下方。

然后几个工作人员快速将飞艇抛下来的拉货缆绳拉起来,固定在货架上。

“1001飞艇,货架缆绳固定完毕。”

“收到,请你方尽快撤离。”

三分钟后。

牵引车和工作人员撤离到了安全区域。

“1001飞艇,我方工作人员和设备已撤离,可以起吊。”

飞艇的电机启动,将货架连同集装箱拉上去。

很快集装箱和货架一起被拉入飞艇腹部的货仓内固定起来。

过了一会,飞艇解除了系留缆绳,快速向秦省的渭城方向快速飞行。

由于飞艇是从西北向东南飞行,刚好顺风飞行,其速度很快就提升到了120公里每小时。

为了方便这一次测试,在飞行沿途,飞艇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好几个通信中继站,还派出了跟踪车队。

不过在驾驶员远程控制没有失效之前,地面车队是不会介入控制的。

从民勤直飞渭城,全程为750公里左右。

先通过腾格里沙漠西南部。

荒无人烟的腾格里沙漠西南部,此时已经被改造成为一个个大豆农场,不过冬天的大豆农场,从高空中看下去,就是一个个大方块,加上点缀其中的农场工厂和宿舍区。

直到通过黄河黑山峡附近的河道,才开始看到地面有明显的人烟。

进入城镇比较密集的区域,为了避免进入城市上空,飞艇不得不进行机动,专门挑选了荒郊野岭作为航线。

平川区附近的共和镇。

正在猫冬的王大力,刚刚从车上下来,他瞅了瞅自家的田:“呼,好冷呀!”

突然他瞪大眼睛。

只见一片蓝黑色的庞然大物,从西北方向快速飞过来。

“什么东西?”擦了擦眼睛,再次定睛一看,王大力喃喃自语起来:“这是U什么O?”

虽然不清楚,但他还是拿起手机拍了视频。

很快周围的居民也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

绕过附近的屈吴山,便抵达了复兴镇上空。

一路上,这艘飞艇吸引了大量目光。

由于要绕开城市和大山,因此飞行距离增加了大约70公里左右。

全程一共飞了820公里,平均飞行速度为116公里每小时,只飞了7个小时,就成功抵达了渭城附近的渭城空港。

渭城城区的人,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漂浮在半空中的庞然大物。

“靠!什么东西?”

“飞艇?”

“好大。”

特别是空港附近的居民,抬起头来就可以看到飞艇,在下方观看,那才是真正的震撼人心。

满满的压迫感。

不过飞艇并没有停留太久,将6个集装箱的人工蚕丝卸下,又拉上6个集装箱的热带水果,飞艇又马不停蹄飞回去民勤。

整个航行、停泊、卸货、装货过程中,地面车队并没有进行引导和辅助操控,都靠民勤空港附近的远程控制驾驶员自己驾驶。

虽然这条低空航线是临时申请的,但途经的各个地区都非常给面子。

而这一次测试飞行,也很快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