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护驾!  第419章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类别: 玄幻 | 王朝争霸 | 娘子 | 护驾! | 荣小荣   作者:荣小荣  书名:娘子,护驾!  更新时间:2025-02-20
 
第419章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御驾亲征的陛下忽然回宫,立刻在长安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任用奸佞,谋害忠良,昏庸无道,怠政懒政……,之前百姓对他的评价并不好,如果要评选一位大夏有史以来最昏庸的君王,恐怕绝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是当今陛下。

但人们对他的一切看法,都随着他击杀魏国皇帝,覆灭魏国,御驾亲征,亲自带领大夏将士攻城略地,将大夏版图扩张到极致而改变。

如今,大夏所有百姓,每天都在盼望着陛下能带兵吞并楚国,消灭齐国,将大夏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却忽然回宫了,让人百思不解。

更令人不解的,还在后面。

多年以来,陛下身居宫中,几乎不管国事。

然而,此次回宫的第二天,他便给三省下了一道圣旨,命攻打楚国的大军原地扎营,按兵不动,同时,命已经攻占齐国小半国土的右相等人,暂时放弃攻齐,转而向赵国方向行进。

这道圣旨,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虽然赵国和大夏是几百年的友邦,但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大夏想要一统天下,不可能独留赵国,迟早要将兵锋转向他们。

只是,齐国和楚国尚未拿下,陛下就对赵国动了心思,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况且,这样一来,大夏将三线受敌,很难想象,陛下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左相和兵部几位官员进宫面见陛下,试图劝他收回成命,但却连陛下的面都没有见到,随后不久,陛下的第二道圣旨就传了下来。

自此以后,明镜司之事,将直接向他汇报。

明镜司本来就是只对陛下负责的,这道圣旨,看似没什么意义,但一些嗅觉敏锐的朝臣已经察觉到,朝廷,似乎要变天了。

陛下不可能没来由的下这么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大理寺卿李玄靖,已经不再执掌明镜司。

一个大理寺卿,是不可能让几大世家,满殿朝臣忌惮的。

李玄靖能在朝中叱咤这么多年,一靠手中的明镜司,二靠陛下的袒护,如今,明镜司已失,意味着皇恩也离他远去。

而失去了这两样东西,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当然,说他是普通人,还是有些勉强的,毕竟,普通人可没有一位法家半圣的儿子。

不过,法家半圣,听着厉害,但在如今的陛下面前,整个李家,哪怕再加上和他们关系匪浅的三清宗,都还不够看。

虽然不知道大理寺卿为何失宠,但他的失宠,毫无疑问意味着,淳王已经离皇位越来越远。

淳王府中。

因为淳王醉心厨艺,从来不主动和其他的皇子争些什么,王府之内,也不招谋士,想要给淳王出谋划策的谋士,须得先练就一手不凡的厨艺,才能入他的眼。

这些谋士的政治嗅觉,自然异于常人。

在大理寺卿失宠之后,他们就没有留在淳王府的必要了,淳王和恭王之中,很明显,恭王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淳王府内,为数不多的假装成厨子的谋士,已经迫不及待的赶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管家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我恭王府,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当初不见他们,如今大势已成,才跑到王府来要好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被谋士团队拒绝,这些人也不气馁,纷纷开口。

“我们不是来应聘谋士的,我们是想问一问,恭王府招不招厨子?”

“对对对,我等厨艺,哪怕是御厨也比不上,管家可先试试菜……”

“我们的手艺,绝对让您满意!”

不多时,终于被恭王府后厨录用的几人,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两年在淳王府,虽然没有帮上淳王什么忙,但却和他学了不少厨艺,要不然,今日怕是会被恭王府拒之门外……

王府某殿,恭王靠在椅子上,食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

李玄靖失宠,虽然是他早已料到的事情。

从二十年前起,他就是父皇的一把刀,父皇不好做的事情,他做,父皇不好杀的人,他杀……,当父皇不需要这把刀的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但他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发生的这么突然。

这其中,定然有着某种他不知道的缘故。

淳王已经不足为虑,他看向身边之人,问道:“睿王那里有没有什么动静?”

那老者道:“回殿下,睿王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这几个月,他没有踏出过府邸一步……”

恭王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不管他了,他已经读书读傻了,父皇不会让一个傻子继承皇位的,至于淳王,呵,一个厨子,没了李玄靖,他算什么东西……”

大理寺卿和明镜司剥离,最开心的,莫过于世家豪族了。

李玄靖失势,大夏便没有人再和他们作对。

虽然还有他的儿子,但陛下既然已经开始对李家动手,就不会轻易停下。

果然,仅仅半日之后,三省便奉旨对李诺的职位做出调动。

以前的李诺身兼数职,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巡查御史、国子监司业,这些官职大都是正四品,这次,他连升两级,为鸿胪寺卿,和他父亲一样,成为正三品的九寺寺卿之一。

不过,在大夏,鸿胪寺卿手中的权力,远不如中书舍人等,这是属于明升暗降,将他从朝廷决策的中心踢到了九寺的边缘衙门。

如今的大陆,只剩下四个国家,极有可能马上就变成一个,鸿胪寺是负责外交的部门,大夏连邻国都没有了,鸿胪寺也快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无非是李家一朝得宠,一朝失势而已。

但陛下要做的,似乎还要否定李家父子所做的一切。

李诺的律法改革,被他彻底废止,旧的大夏律,则被重新启用,大夏的官员、权贵,又一次拥有了以银免罪的特权。

户部筹建书院,国立医馆的款项被叫停。

由李诺一力推动的土地改革政策,也将逐步废止……

对于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来说,这是好事。

这几年,随着朝廷的不断变法,他们身为官员的特权,在一件一件的失去。

读书那么苦,他们坚持了十几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不就是为了做人上人?

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却不让他们做人上人了,说什么官民平等,他们心中到底是有几分不满的。

但左右二相都是儒家,朝中由儒家官员主导,他们也只能顺从。

陛下这次,不仅打压了李家,也是对儒家的一次狠狠打压。

皇宫。

御书房内。

望着面前的一份份卷宗,夏皇面色阴沉。

原来这几年,儒家已经发展到了这般程度。

李家父子,儿子不听君命,让他在越国拥立新君,他全然无视,真以为自己忘记了吗?

父亲阳奉阴违,在他身边多年,欺君罔上,诱骗他杀死同族权贵,不是为了给他延寿,而是为了实现儒家追求,他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扶持淳王上位……

那三位纵横家固然不是为了他,但儒家,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皇族的心腹大患!

他们想做的,是要像那些小国一样,彻底架空皇权!

随着陛下再次亲政,整个长安,都处在一种暴风雨将至的平静中。

和振奋的某些朝廷官员们不同,百姓的心中,笼罩着一层阴霾。

大夏正处于立国以来最强大的时候,甚至马上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可身为大夏百姓的他们,却一点儿都不感到高兴。

陛下在一天之内,就否定了这几年朝廷的所有变革。

回来了。

他们要回来了。

赎银法要回来了,权贵要回来了,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要回来了,苛待百姓的地主和商人们……,都要回来了,他们将再次骑到百姓的头上。

这两年所经历的一切,对长安百姓来说,如同是一场梦。

梦虽美好,但终有醒来的一日。

可昔日种在他们心中的某颗种子,已经开始了生根发芽。

心怀百姓的儒家官员,这么多年的经营,才有了今日之大夏,却因为皇帝一个人,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天下,如果没有皇帝,百姓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各大书院之内,无数学子陷入沉默。

旧法之重现,对他们是有利的,只要能够科举高中,就会立刻成为人上之人。

但有一个人让他们明白,对读书人来说,有些事情,是比成为人上人更为重要的。

那便是,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是所有儒家学子毕生想要践行的理想,原以为,待到天下一统,这个梦想很快就会实现,但现在,有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拦在了他们面前……

长安各大衙门,官员们的心情则各不相同。

有人喜不自胜,李玄靖终于要倒台了,他若倒台,这朝堂之上,便再也没有他们畏惧之人。

终于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活的小心翼翼的。

也有些人,得知这些消息之后,变得沉默寡言。

京兆府衙。

京兆少尹裴哲,坐在衙房之内,看着上面刚刚下发,废除这些年诸多政令的文书,低下头,悠悠的叹了口气,喃喃道:“终究还是失败了吗?”

这不仅仅是李家的失败,也是儒家的失败,他曾经天真的以为,这个世界终究会变成他们理想中的样子,但无数人努力才换来的成果,仅仅因为一道圣旨,就化为了泡影。

同样是京兆府衙,京兆尹张尚负手而立,望着墙上一副写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字画,默然无语。

刑部。

刑部尚书看着桌上的旧《大夏律》,面色冷冽,缩在袖中的双拳,不由握紧。

御史台。

自陛下回宫之后,连发数道圣旨之后,整个御史台的气氛,就变的格外压抑。

时而有御史控制不住体内的浩然之气,愤而摔桌,或破口大骂,其内容不堪入耳,污秽至极……

同一时间。

户部。

礼部。

太常寺。

光禄寺……

有官员不理会三省文书,摔门而去。

有官员将自己关在衙房之内,望着墙上的儒圣画像出神。

有官员将官服官帽放在案头,脱下官靴,留下一封辞呈,悲笑几声,毅然离开。

李府门口。

在踏进家门之前,李诺回头看了一眼。

长安,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他体内的浩然之气,冥冥中有了一些感应。

这几日,长安出现了许多儒家力量,他们有些还很微弱,有些却已经成长到不低的境界。

这些气息十分隐晦,非儒家半圣不能察觉。

李诺也是此刻才发现,原来长安还有这么多藏在暗处的儒家弟子。

也就是在这时,长安外的天际,蓦然出现了一道流光,几乎是在瞬间,一道强大但却令人心安的气息,便降临到了长安。

“右相回来了!”

感受到这道气息,无论是百姓还是书院学子,又或者是朝中儒家官员,心中都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有着儒家儒家半圣修为的右相,俨然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中书省。

一夜之间,仿佛又苍老了许多的左相,看着右相,低头道:“裴浩,你回来了,对不起,是老夫无能,没能劝谏陛下……”

得到朝廷暂时停止攻打齐国,发兵赵国的命令之后,他就将军权交给了淳王世子李允,第一时间赶了回来,还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

从左相口中得知事情的原委,右相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之色。

左相握着他的手,说道:“你回来的正好,如今,恐怕只有你能劝说陛下……”

右相摇了摇头,说道:“没用的,你还没有看出来吗,陛下这次针对的,不只是李玄靖,还有我们儒家,他要将儒家这些年在大夏所做的一切,全都抹去……”

左相身体一颤,长叹一声,默然无语。

这些年,无数儒家弟子付出生命,多少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换来的这一切,因为陛下的一个念头,便全都化为了泡影。

这时,右相的目光望向左相,沉声说道:“好不容易才走到今日,崔俭,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左相断然道:“当然不愿,但如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右相眼神深邃,缓缓吐出一口气,开口道:“这天下,未必要有一个皇帝……”

左相目光微微一凝,并没有立刻开口,深思许久之后,缓缓点头,说道:“你说的对,这天下,本不需要皇帝……”

李府。

李诺走进家门,看向吴管家,问道:“父亲呢?”

吴管家道:“老爷在书房。”

李诺来到书房,一道身影正背对着他,李诺走进来之后,李玄靖没有回头,而是道:“给这些叔叔伯伯们上一柱香吧……”

李诺走上前,从他手里接过三支香,对着一个打开的柜子拜了拜,然后将香插在下方的香炉之中。

李诺脑海中有关于这个柜子的记忆,在他小的时候,这个柜子就在书房中了,但却一直锁着,他整个童年的记忆中,都没有关于柜中之物的印象。

今日他知道了。

这柜子中,是满满一柜子的灵牌。

柜子共有四格,每格四面灵牌,共有十六面灵牌。

当年父亲带着一群新科进士游行抗议,试图推行新法,十七位新科进士,只活了他一个,其余的十六人,被以谋逆罪处斩。

谢明远、沈清晏、苏澹、林鹤、楚怀谦、江闻韶……,这些名字,李诺在父亲那一届的新科进士名单中,都曾经看到过。

李玄靖背着手,说道:“你不是想知道,我和你娘,为什么给你取名李诺吗?”

他看着这些灵牌,轻声说道:“因为我对这些人,有过一个承诺。”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