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  第670章 前朝皇子

类别: 古代言情 | 经商种田 | 边关小厨娘 | 茶暖   作者:茶暖  书名:边关小厨娘  更新时间:2025-02-17
 
会吃到滋味奇怪,而且奇怪到超出想象的吃食。

若是运气好吃到夏云集做得十分成功的吃食,那夏云集会因此沾沾自喜,接连做上许多次,直到所有人吃到腻……

也不肯罢休!

今日,夏云集做的是包子。

是按着夏明月所教的皮薄馅儿大,肉汁四溢的灌汤包子做法来做的,做出来的包子卖相称得上不错,滋味也尚可,唯独不好的一点是,这量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不但早饭是包子,午饭是包子,晚饭是包子,就连闲暇时候还要满足嘴巴寂寞的零嘴,夜晚腹中空空时想要吃的夜宵,也尽数都是包子。

而且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还不止一日。

在这日清晨,夏明月和陆启言起床洗漱之后坐到饭桌前,看到那盘子里面堆得小山一般的包子时,这原本已经在胃中蠢蠢欲动的馋虫,在那么一瞬间瞬间销声匿迹,没有了任何踪影。

就连乌金看到瓦罐盆中堆放的数量颇多的包子,都忍不住把头扭到了别处,连看都不想看上一眼。

话说,连狗都不想理的包子,叫什么来着?

但夏云集却仍旧是兴致勃勃,一边督促所有人抓紧时间吃他做的包子,一边继续做包子,一边又抽了空,将一些包子不断地给范家送去。

以至于范家的饭桌上头,几乎也出现了与夏明月家中一样的状况。

顿顿不离包子!

这些包子十分符合范静兰的胃口,她吃得可谓不亦乐乎,倒是苦了范家的其他人,终日看着这些包子,快到了味如嚼蜡的地步。

甚至连素日觉得浪费食物最是可耻,再难吃乏味的饭菜也可以吃得下去的范弘裕,在面对这样频繁出现且量大的包子时,也是胃口全无,只硬着头皮和范静兰一起吃。

一边吃,一边不住地点头,“不错。”

不错?

范夫人似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只急忙将自己跟前的包子热络地放到了范弘裕的碗中,“既是裕儿喜欢吃,那便都吃了吧。”

范弘裕,“……”

可是他说的不错,不是说包子,而是说夏云集这个人啊!

一个大老爷们,能够每日潜心研究厨艺,对范静兰投其所好,还不知疲倦,可以说夏云集对范静兰当真是十分用心。

如果说自家小妹往后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那范弘裕觉得,嫁给夏云集这样的,他应该是最放心的。

只不过,这大舅兄永远都不能摆出来一副对其认可的态度,以避免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范弘裕面上没有说明自己的心思。

沉默不语,只一味地将那包子往口中塞。

这边,与金卫国议和之事,正式开始。

由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牵头,朝中元老重臣一并参与,连同陆启言和夏云集等一同,与李君诚为首的金卫国使团开始洽谈、协商。

此次和谈,金卫国处于劣势,大周国这边便没有过分客气,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

先前西陲军所占领的金卫国城池、土地等尽数归大周国所有,金卫国每年进贡牛羊马匹若干作为朝贡,向大周国称臣,但大周国不干涉金卫国内政之事。

而金卫国作为附属国也并不吃亏,每年大周国会赏赐与牛羊、马匹价值匹配的粮食、布匹等物,好帮扶金卫国解决粮食和布料容易短缺之事。

此外,两国恢复贸易通商,友好往来。

对于大周国开出的条件,金卫国大部分能够接受,唯独作为附属国一事,李君诚不敢做主,只着人送信回金卫国,汇报此时的和谈状况和进度。

且对于此时的金卫国而言,心底接受是接受,面上却也是据理力争,打算以进贡牛羊马匹为条件,从大周国的手中将先前金卫国丧失的城池土地重新要回。

大周国自然对此不肯接受,甚至在和谈上放出了若是想要回疆土,便派兵来拿的话。

金卫国和谈使团中的大臣自然是怒不可遏,与大周国的臣子唇枪舌战,谩骂不休。

和谈陷入了争吵阶段,不得不暂停几日,供双方好好思虑谋划。

陆启言和夏云集因与李君诚熟识,这几日便要承担起周旋的重任,日日都呆在驿馆之内,早出晚归,颇为忙碌。

夏明月这几日也没有闲着。

一是要做些不同的吃食,好安抚一下前几日不停吃包子,此时颇有微词的胃和乌金。

水煮肉片酥油饼,剁椒鱼头裤带面,大煮干丝肉夹馍……

几个完全不属于同菜系的吃食,混到一起吃的时候,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这般吃了两日之后,夏明月觉得自己的胃才算慢慢活了过来。

第二件事情呢,是按照年前的计划,开始做棉花种子的育苗。

此时刚刚二月,春寒料峭,室外的温度并不适合,夏明月便专门收拾出来了一间屋子,做成小型温室,在地面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土,喷洒水分,使得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但也不能过分潮湿。

将这些略有些潮湿的土壤塞进圆形的模具之中,做成一个一个顶部带些许凹槽的圆柱形,再将棉花籽以三四个一组,分别放入这些圆柱形的凹槽中,再在上面铺上一层浮土,再次喷洒水分。

无需覆膜,只需确保温室里面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剩下的便是静静等待。

等收拾完这些,夏明月见温室里面还有不少空闲,便干脆着人找寻了一些蔬菜种子,在里面种上一些蔬菜。

土豆,黄瓜,番茄,豆角……

夏明月忙碌,陆启言回来后一边帮着搭把手,一边笑道,“后院里面还有一处空地,等开了春,我给你翻一翻地,也一并都种上一些菜蔬。”

“好啊。”夏明月满口答应,用力点头,片刻后却又摇了摇头,“不成。”

“怎么了?”陆启言诧异。

“咱们未必能等到夏天才会离京,就怕到时候我菜种好了,也长出来了,却吃不到嘴里面,那就太遗憾了……”

夏明月一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便满脸都是遗憾和痛心。

她不是圣人,这种满都是付出,到最后却尝不到一丁点成果的事情,她的小心脏会有些受不了。

“那就……”陆启言笑了笑,“等回到金丘县城,再种菜!”

“好。”这次夏明月答应的更加干脆,满脸都是明媚的笑。

“不过咱们金丘县城那边的院子似乎有些小。”陆启言道,“不如换上一个跟这里一样大的?”

又或者更大一些的?

他现如今是定远侯,夏明月是安乐乡主,以两个人目前手中的银钱也好,权势地位也罢,置办上一个颇具规模的房舍,皆是十分轻松之事。

若是金丘县城之中没有合适的,也可以买下一块地皮,盖上一处。

“听着是不错。”夏明月有些迟疑,莞尔一笑,“只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先前的房屋。”

那处房屋虽然外表看起来比较破旧,但已经完全修缮过,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属于毛坯的外表,精装的内在,住起来十分舒适。

再者,那处房屋,是她和陆启言新婚时的房屋,承载了许多记忆,她与街坊四邻相处也十分融洽,犹如家人一般。

若是重新置办房舍,反而更加麻烦。

“也是。”陆启言点头,“我也喜欢那处地方。”

温馨、和睦、人情味十足,更是他和夏明月开始的地方。

“那就还住在那里。”

陆启言和夏明月忙碌完,洗手的时候,陆启言将夏明月拥在怀中,“就是地方小了一些,我怕到时候家里人越来越多,会住不下。”

“不会的。”夏明月说着自己的计划,“范娘子有自己的院子,依云集这性子,只怕一日三趟往那边跑,根本不沾家,即便两个人想要回来住,再在院子里面东山墙那起两间东厢房就行,绝对够住的。”

“那……”陆启言将下巴放在夏明月的肩窝里面,“要是再加上孩子呢?”

孩子?

夏明月怔了怔。

是啊,孩子。

她和陆启言成婚这么久,在一起也有些年头,她的肚子好像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

如果有孩子的话……

夏明月脑海中浮现出来粉雕玉琢的娃娃,咧着嘴角挂着笑,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朝着她求抱抱的模样。

夏明月不自觉抿嘴笑了起来,更打趣道,“若是真有了孩子,就让孩子睡你的那张炕。”

房屋里面的两张炕一直保留,只是现如今整齐堆放着一些东西,被夏明月当成了置物架使用。

眼见夏明月在听到孩子这个话题后笑容多的几乎要溢了出来,陆启言知道她也是喜欢孩子的,笑容满面,“只是咱们现在还没有孩子……”

“是不是为夫还不够努力?”

“哪儿有……”夏明月的话还不曾说出口,便被陆启言硬生生地堵了回去。

身子一轻,夏明月觉得自己失去了重心,不得不伸手环住了陆启言的脖子。

犹如挂件一般,夏明月被带回了房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紧闭房门的房屋之中,燃起的烛火摇曳,如海面上亮起的灯塔,指引船只不断向前航行。

直到后半夜,烛火才熄灭,呼呼的风声此时也戛然而止,再吹不动任何的树枝。

怀中的人早已疲累的紧闭了眼睛,陆启言在她的额头上亲了又亲,这才将其紧紧抱住。

抬眼瞧着窗外的一片漆黑,感受着周围的静谧,陆启言的嘴角这才微微翘了起来。

待和谈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他所做的事情,只是率军镇守边关,日常不过只是领兵操练。

到那个时候,他的闲暇时间会比从前多上许多,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陪着夏明月。

陪她种菜,陪她做饭,陪她打理生意……

一切一切,都围绕着她一个人转。

陆启言忍不住笑了又笑,再次亲了亲夏明月,这才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翌日,晨光微熹。

崇阳殿如从前一般早朝。

萧洛安的伤势已是大好,现如今每日跟随皇上上朝,学习各种政务处理。

今日如从前一般,陆续有人上奏事项。

御史上谏朝臣频繁出没烟花之地,不问家室儿女,引得其妻子怨言载道,影响极差,需严惩为戒。

工部申请单独铸币,方便工事修建,避免银钱使用时来回运输的不便和成本增加。

礼部上报昨日驿馆李君诚等人的状况,请求皇上允准驿馆这段时日对李君诚所率领的金卫国议和使团要持以冷淡态度,好代表大周国认为和谈可有可无的态度,好对金卫国施压。

刑部审理曹州知府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之案,请皇上定夺降罪……

吏部郎中卜永瑞突然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要事启奏。”

吏部之事,通常皆由吏部尚书统一汇报,此时吏部郎中竟然站了出来,其所说的,通常是与吏部尚书不一致的意见。

为广开言路,避免有人大权在握,闭塞皇帝消息,皇上允准底下人直言进谏。

让皇上挺直了后背,“准奏。”

“启禀皇上,定远侯陆启言与其妻安乐乡主二人与前朝皇子来往密切,更刻意隐藏其身份,定远侯和安乐乡主包藏祸心,为臣不忠,还望皇上明察!”

卜永瑞这话一出口,崇阳殿上的众臣皆是一片哗然。

前朝皇子?

大周国建立之时,皇上并不曾定都,直到将前朝的都城也就是现如今的京城完全占领,前朝才算彻底覆灭。

前朝皇帝昏庸,残暴不仁,才导致民不聊生,诸侯割据的局面,而前朝皇帝在亡国自尽之时,不过二十五六岁。

根据前朝宫中档案记载,前朝皇帝共生有五子六女,在皇帝自尽之前,尽数斩杀。

但据传,皇上率人攻破皇宫之时,底下人清点之时,只发现了前朝皇帝四个儿子,最小的皇子下落不明。

但事后皇上发话,说此事乃是讹传,并不曾发现有前朝皇子幸存,前朝皇帝、妃嫔、皇子、公主等无一幸免,尽数身亡。

现如今,有人再次提起前朝皇子之事,而且还说其与陆启言和夏明月来往密切……

这事儿,有点意思。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