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术谁来帮帮我

类别: 历史 | 秦汉三国 | 慢着 | 请别叫我昭烈帝 | 世间一点咸   作者:世间一点咸  书名: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更新时间:2025-02-18
 
建安二年(197)五月二十八日,太史慈率军南下攻打成德县,乐进向东攻下蔡县,在庐江安丰已遭管亥占据的情况下,要是这两城一破,寿春就成了座孤城。

届时就算寿春怎样城高墙厚,囤积粮草军械再多,也难以守住。

面对如此凶险的局势,袁术治下主簿阎象建言趁夜突围前往庐江郡。

袁术虽有意动,再三思虑过后,还是否决了此策。

此刻想率部突围极其危险,寿春四面皆是汉军,袁兵野战根本就打不过,能坚守到现在,几乎全靠寿春加固城墙的功劳。

见兵卒如此不堪,袁术麾下诸将更对汉军望而生畏,惊神破胆,不敢轻易率军出击。

袁术也不敢将自己性命,交到一连数败的苌奴与刘详手上。

迫于无奈之下,只得一边催促庐江太守刘勋率部来解救成德与合肥之围,一边差遣心腹幕僚李业,偷偷跑出寿春,走小道渡江向曹操求援。

要能说服对方来救淮南,什么代价他都愿意承受。

临行前叮嘱李业,定要耐心劝说曹孟德,先前两家虽有间隙,那皆是因袁绍的缘故,如今袁本初已不在人世,大家应该放下芥蒂,共抗大敌。

万万不能因成见而耽误了大事。

袁术亲自将李业送出府邸,用手轻抚其背,细声交代道:“拜会阿瞒须用尊称,曹孟德与袁氏多有交情,曾为本初攻打过青州平原郡,又与刘玄德在聊城交战,两人交恶甚多,若是归降,焉知那刘备有无来日算账的心思。

那时与其担惊受怕,惶恐不已,不如此刻两家同心协力,向西尊奉天子,共抗宗室之贼。君可用此话劝之。”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袁术只能放低姿态,求助于曹孟德。

当在江东曹操打开书信观看时,忍不住笑出声,顾不得李业在一旁脸色涨红,随手把袁公路的求援信,递给了左右掾吏互传观看。

坐在床榻上的曹操露出探究目光,轻笑问道:“袁公路当年趾高气扬,在雒阳屡次轻慢于我,怎么今日言辞如此谦卑,为何前倨而后恭也?”

低头故作沉思了片刻,曹操若有所悟,遂拊掌笑道:“莫非是那汝南已失,淮南首当其冲,再无遮挡,袁术这才翻然悔悟,想要求救于操,未免也太晚了吧?”

“若二袁能早齐心协力,这天下哪有汉王奋起之事,现今袁氏大势已去,却要我率军前去淮南解围,乃欲置操于炉火上也?!”

曹操用手指着李业,不由冷笑说道。

他并非袁氏之奴,仅以言语谦卑,就想让人过江搏命,袁公路想得也太好了。

当初他来扬州之时,袁公路下令孙伯符屯军历阳数次引兵攻打江东。

若非他略懂用兵,早就遭受驱赶或者擒杀了。

眼下竟然还有脸面来找他求救,简直痴心妄想。

想到过往旧事,曹操不觉更厌恶袁术几分,愠怒道:“袁公路谋逆之心人所皆知,汉军征讨贼名正言顺,我为汉家扬州牧,绝无助贼之意。”

一旦江东向汉军交战,那便是牵一而发动全身,如今广陵太守陈登与李典、高顺,在长江北岸虎视眈眈,已让他感到颇为棘手。

水军还在操练当中,且扬州极度缺马,淮南又为平原易野,更利于骑兵纵驰。

下邳相太史慈还擅长马战,即便仅有数百匹战马,也不容小觑。

荆州刘表宁愿舍弃南阳,也不愿与刘备作对,他曹孟德凭什么要为袁术凑上去交战。

何况汉军合攻淮南,摧枯拉朽,成破竹之势,他在江东都听说袁术连番惨败,官吏皆作鸟兽散。

他若率军前去解围,那便是单独与汉军交锋,还要承担汉王的怒火。

曹操纵然知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去帮袁术。

而听见曹公断然拒绝,李业顾不得被嘲讽激起的怒火,连忙拱手说道:“孟德公,且慢!”

“袁公一直心向汉室,西面尊奉天子,淮南流传的谶语,仅是外人凭空捏造的谣言罢了。”

“公不可因此而轻看袁氏,刘备名为汉王实为贼也,眼下天子尚在,孝灵皇帝并未绝嗣,天子为先帝之子,幼冲得以承统鸿业,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以诏书解自桓、灵以来所犯禁锢,又屡次大赦天下,每闻郡国或有水灾,妨害秋稼之事,便忧心忡忡,此明君之象也。”

“孟德公当年讨董奋力向西,不也为救天子于危难之间,如今有宗室造逆,为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岂能称得上汉室忠臣?”

李业出声反驳道。

心中却暗自窃喜,幸好天子刘协与三公九卿还在关中长安,哪怕朝堂被凉州贼子操控也无妨。

这是唯一能对抗刘备的旌旗,能让袁公在名义上尊奉天子,以此抗衡刘玄德,称其为汉家宗室之贼。

紧接着,李业又笑道:“当年七国之乱,宗室诸侯王反叛汉室,欲想自立为帝,幸得周亚夫安定天下,剿灭刘氏逆贼。”

“周亚夫为周勃之子,曹公亦为曹相国之后,此危亡之际,靖匡汉室,舍君其谁?”

“倘若孟德公愿出兵相助,袁公可表曹子孝为九江太守,将九江郡送给孟德公,以表谢意,不知公意下如何?”

说完后,李业悄悄打量了曹操的神色,不想身旁的官吏却在仰头失笑,直言不讳道:“袁公路为汉家之贼,此刻却诬蔑汉王为贼,令天下为之发笑。”

陈宫见袁术使者在堂内当着众多官吏的面,悍然颠倒黑白,淆乱是非,忍不住出言嘲笑道。

李业脸色蓦地一僵,仔细打量了陈宫几眼,行礼问道:“还未请教君之姓名,不知足下有何高见?”

陈宫冷冷一笑,拂过衣袖,瞥着他回礼道:“在下兖州陈公台见过长吏,高见谈不上,只不过愚见罢了。”

“听得长吏如此指鹿为马,不觉想起赵高旧事,故而发笑,还望恕罪。”

陈宫虽表现得恭而有礼,但脸上的嘲讽,任谁都能看出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