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一身狗皮
张峦怕回家受到金氏刁难,只是去宫门附近的别院走了一圈,甚至没等到儿子回来就又离开了。
大概是怕张延龄当面问上几句,把他此行的目的给逼问出来,到时再嘲弄他一通,或是干脆不让他去。
所以张峦只是给儿子留了一张便条,遣人往家里边送去,便在中午前兴冲冲往李孜省的别院去了,毕竟接下来他还要跟着李孜省出城去“大开眼界”。
如此行色匆匆,为的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像是在办“正事”。
张延龄拿到便条时,已是下午了。
与此同时,沈禄亲自登张府门拜访。
“今日乃太子登基的大日子,很多人想给你父亲送礼。”
沈禄道,“但因为不太方便,就都往我那儿送去了,想让我转交。我不知来瞻态度如何,只能过来问问,谁知……他竟不在府上。”
张延龄道:“也许家父是在衙门办差呢?”
“是吗?”
沈禄很好奇。
他眼中的大舅子,根本不是个务正业的人,成天在朝中见不到人影,现在太子登基,正是各府衙官员挣表现的时候,竟然也难见上一面。
本来他还想借助张峦的威势,帮忙运作一下,大大扩充一下他的资源和人脉,谁知张峦压根儿就没给他机会。
张延龄笑道:“家父做事力求低调,不喜欢与人应酬。再说,如今他所担差事,属于是闲差,多认识几个朝臣,或者少认识几个,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妨碍……姑父,您就不必为他操心了。”
沈禄迟疑道:“那……那些礼物应该如何处置?”
“该退还是退了吧。”
张延龄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本身收下礼物也没法很快建立起太过深厚的交情,反倒会惹来麻烦……如今那些御史言官都盯着家父,等他犯错呢……至于以后能用到谁还指不定呢,等车到山前再说吧。”
沈禄感慨道:“退了倒也可,就是不知你父亲他以后打算走什么路数?现在朝中人都在议论,说是太子……也就是当今陛下有意让他入阁,还说再怎么样也会给他个礼部侍郎之类的实缺,却不知现在……”
张延龄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要不等回头,你当面问问他?”
“那……”
沈禄从张延龄这里打听不出什么名堂,起身便告辞。
走的时候沈禄犹自不忘提醒:“等你父亲回来,一定知会他一声说我来过,再就是有时间的话,让他到我那儿去走走,有些事我得当面跟他问清楚。
“以后在朝为官,少不得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你说我现在连他未来当什么官都不知,只知道他是国丈,怎么跟人引介?如今谁都想从他这里……得到点什么,却又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你知道吧?”
张延龄笑道:“姑父不必如此殚精竭虑,你就跟那些前来巴结的人说,家父当下还没有结党的打算,也无心做什么大事……或许等他将来羽翼丰满些,会滋长出些许野心,不过还是要看那会儿朝中的情况,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
“好,好。”
沈禄如今热衷于帮张峦结党。
要是以后张峦在朝中独来独往,肯定成不了事,连带着他这个妹夫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可是传统文臣那边,人家根本就不待见张峦,那能如何?
自然是要在朝中找一些没啥背景和资源,位置很尴尬的相对边缘的大臣,往张峦这边引介。
偏偏张峦眼下对于结党什么的根本就不热衷,真是把沈禄这个想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人给急坏了。
“爹去哪儿了?”
张鹤龄从房里走了出来,身上穿着麒麟服,腰间佩着绣春刀,盯着张延龄问道,“不是说好了,这两天就带我去锦衣卫衙门?我可是锦衣卫千户,官再大,也得当过后才知道有没有权力吧?”
张延龄笑着道:“没事,回头我带你去就行。”
张鹤龄叹道:“不行啊,老二,以后你得听我的话,我让哪天去就哪天去。大哥现在跟你不一样了,大哥是官,而你只是个民,以后就算你智计再多,咱俩也不是一路人了。”
“啥意思?”
张延龄皱眉。
这大哥,才刚当上官,连职位还没去衙门认领呢,就开始目中无人了?
张鹤龄一脸嘚瑟地道:“我把我当上锦衣卫千户的事,跟下面的人一说,他们都说我以后是张家的顶梁柱……话说以前就算万家再牛逼的时候,也没出个正职的锦衣卫千户,我以后走到哪儿,那都是……万人敬仰。”
“咳。”
张延龄咳嗽一声,提醒道,“大哥,你以后说大话最好悠着点儿。以前万家三兄弟虽然没正经履职过锦衣卫,但人家在朝中有大把代言人,他们的家仆有好些个在锦衣卫中混得风生水起。”
“啊!?”
张鹤龄目瞪口呆,不解地问道:“啥意思?他们自己没当锦衣卫千户,家里的奴仆都当上了,是吗?”
“嗯。”
张延龄点头道,“人家不需要亲自出来当,你之前也说过,天天去衙门坐班,不累得慌吗?所以就安排家仆去锦衣卫供职……那会儿他们在京师,算得上只手遮天,横行无忌。”
“我靠,这么厉害吗?”
张鹤龄瞪大眼,向往地道,“那我是不是也要找几个弟兄,把他们安插进锦衣卫,让他们帮我干活?到时我在背后指点,让他们抓谁就抓谁……哎呀哈,你这倒是提醒我了。”
说完转身就走。
“你干嘛去?”
张延龄问道。
张鹤龄一副急切的样子,说道:“我得去看看哪个小弟比较合适,抓他们回来给我当打手啊。”
张延龄白了他一眼,道:“你自己才刚混了个锦衣卫千户,就开始为手下的小弟操心了?咱爹以后可是走正经文臣路线的,你想闹事也得分场合。你以为咱们家再牛逼,有昔日人家万家牛逼吗?”
“老二,之前说咱姐是皇后的人是你不?你也说了,皇后家的势力,那肯定是大过天的。”
张鹤龄一副不服输的模样,梗着脖子道,“咱家的将来得看我,谁让我才是老大,以后老张家的家业也是由我来继承呢?
“总之我的事,你别管了!
“等下我去拎几个小弟回来,看看他们谁更忠诚,谁又更能干活……这种事情我很在行,用得着你来给我指手画脚?走了走了!”
张鹤龄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离开。
张延龄对这个大哥非常无语。
之前还觉得混世魔王张鹤龄转性了,有机会的话可以栽培一二,关键时候或可以推出来独当一面。
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是老样子,不靠谱的人再怎么样他也靠谱不起来。
“老大干嘛去了?”
金氏气呼呼地从内院走了出来,却只看到自家大儿子一个背影。
张延龄道:“不知道,他说要出去拎几个小弟回来,好好培养!大概意思是,他在外面养了一群人,听从他的吩咐办事,准备回头栽培几个进锦衣卫,为他所用。”
“臭小子,穿了身狗皮,就真以为自己是条狗了?”
金氏张嘴便骂。
张延龄闻言不由咧嘴直乐。
还是老娘比较实在,骂人的话都这么准确动听。
“你爹呢?”
金氏随即将矛头对准小儿子。
张延龄摇摇头道:“不知道,他给我送了一张字条来,说是跟李孜省有重大事情商谈,然后就……”
“又出去鬼混了,是吗?”
金氏黑着脸道,“你且跟为娘说说,那个李孜省到底送了多少女人给你爹?那些女人又被他安置在哪儿?你给为娘揪出来……老娘就不信撕不烂那群小狐狸精的嫩脸皮……”
张延龄闻言打了个激灵。
老娘难道想动真格的?
以前就觉得老张家最狠的人是金氏,可后来金氏或是因为老张家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性格开始变得温婉贤淑起来。
结果现在感觉到自己在家中地位不保,于是老娘身上那股张家大妇的野性又被激发出来。
张延龄故意装糊涂道:“娘,你说的话,我不太明白。什么女人不女人的,我年纪小,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在老母亲面前,张延龄只能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
金氏盯着儿子的眼睛看了几眼,没发现什么异常,不由挠了挠头,皱眉道:“屁大点儿的孩子,确实啥都不懂……有闲暇的话你陪为娘去城外的别院看看,他一定是在那边金屋藏娇了。
“哼,这个老不死的,成天说忙忙忙,一直都不着家,肯定是在外边花天酒地……以后非得让他收心养性不可!”
张延龄心想,果然还是古代女人的思路比较“简单”。
遇到男人在外面胡来,也不说什么离婚之类的话,就只想着怎么管教丈夫。
但问题是,你丈夫现在都快权倾朝野了,见过的世面太多,人生经历也很丰富,你去劝说他,还有机会?
谁让你作为女人,在这个封建愚昧的时代不能出来做事呢?
不然你儿子我培养你这个狠人出来辅佐太子或是太子妃,肯定比不思进取的便宜老爹效果好多了。
嗯,看来以后得让你这个诰命夫人,也就是大明皇后之母多参与到朝廷事务中来,毕竟老张家以后还得指望你。
不然指望张老头吗?
按照历史来说,张老头没几年活头了,也不知他得的什么病,能不能治还两说呢。
城外。
李孜省购置的院子里,张峦坐在摆满酒菜的餐桌边,一边品茗一边耐心等候。
李孜省正在跟几个男子说话,并不见女人的身影。
张峦故意没靠近旁听,他觉得可能是出现了什么意外,人没带过来。
“李尚书,怎么了?”
等李孜省折返回来,张峦才起身问道。
“没事。”
李孜省气呼呼地道,“乃秋粮之事,这不是我在京城有几百亩田地么?收了点租子回来……回头打算把地全给卖了。”
“为何?”
张峦很好奇。
你没事卖什么地?
这年头,不都是想积累田地,堆砌家业么?
李孜省摇头道:“如今我已是众矢之的,不得不防备一下。来瞻,你或有不知,我这个道士出身的官员,以后想在朝中有所作为,会非常困难,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要想不被人攻讦,就得让自身干净些。”
“哦。”
张延龄问道,“那我呢?”
李孜省叹道:“你以后肯定田产无数啊……不用你去购置,陛下自然而然就会赏赐给你。来,咱喝酒……哎呀,看我都糊涂了,到现在还没把人请出来。”
张峦笑道:“不着急。”
“哦,你说不着急是吧?那咱就继续等等。”李孜省接着道,“这是我给你列的可用人员名单,你看完后,记下来,稍后咱就把名单给烧了。”
“啊?”
张峦心想,今天是来办正事的还是来凑雅趣的?
别给我整这出啊!
李孜省道:“倪岳的事或许马上就要有结果了,不过之前的案子还没着落,我说的是通州仓亏空案。
“先皇没把事定下来,如今陛下登基,你就该继续把案子往下抻一抻,只要把一些人给拉下马来,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这朝堂……就有你立足之地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一身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