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先冷静一下,我父亲好像出去了。”
朱瞻壑不着痕迹的拦在朱瞻基的面前,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朱瞻壑看出了朱瞻基的想法,也不敢让朱瞻基与朱高煦见面。
“老二你给我闪开,要不然我连你一起打!”
朱瞻基故作生气的瞪了朱瞻壑一眼,只不过表演的痕迹很重就连李蕙玉都看不下去了。
“大哥你还想打人?”
好在朱瞻壑心中担忧朱高煦的安危,并没有看出来朱瞻基那尴尬的演技。
“赶紧告诉你爹我二叔让他出来,就说他大侄子我要来找他决斗!”
朱瞻基恶狠狠的瞥了朱瞻壑一眼,然后一把推开朱瞻壑就要闯进汉王府。
就在朱瞻基往里面冲的时候,汉王朱高煦就出现在了朱瞻基的眼前。
“大侄子!听说你在找你二叔我,这怎地如此的气势汹汹难不成是要对你二叔我怎么样吗?”
汉王朱高煦一脸的微笑,看样子是一副对朱瞻基毫不在意的样子。
其实朱高煦心中很慌,他已经想要赶紧入宫跟朱棣哭诉朱瞻基的所作所为了。朱高煦对朱瞻基心中的害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不过叔叔对侄子可不能太虚,这样会让别人瞧不起的。
“二叔啊二叔,你最近是不是又对父亲大人口出恶言了?”
朱瞻基走到朱高煦的身前,一边握着腰间的佩刀一边拧着眉头看着朱高煦。
“大侄子你这话就不对了,俗话说能者居上。你二叔我乃是国朝之良将,父亲之忠臣。太子之位,自古以来都是有德者而居之。大哥他无才无德,自然是需要你二叔我这个德才兼备之后来者怎地不可以争一争?”
朱高煦已经毫不掩饰他的夺嫡之心了,进来朱棣理由朱高煦去对付朱高炽给了朱高煦很多宠爱。所以说朱高煦又飘飘然了,对于夺嫡的想法又一次升起了。
朱瞻壑听着朱高煦的话都懵圈了,他万万没想到朱高煦能这么嚣张。
而朱高煦则是一副自满的样子,他以为他的话能够镇住朱瞻基。而朱高煦这样的嚣张,也是在掩盖他心虚的事实。
不过朱瞻基岂能怕了他朱高煦?
只见朱瞻基将脸贴近朱高煦,然后一字一顿的说道“后来人更有后来人也!”
朱瞻壑看着剑拔弩张的二人,心中慌张还有一丝无奈。
“父亲您不是说还要入宫面见大父,这耽搁了时间可就不美了。
大哥你也先入宫,这回来不告诉大父一声可不好呢。”
朱瞻壑拦在朱瞻基与朱高煦中间,脸上还挂着微笑。
“你给我让开,这是我跟二叔之间的事情用不着你插手。
还有二叔啊,您最好也别那么嚣张。如果这种事情再有下一次,就休怪小侄不客气了!”
朱瞻基一边说一边晃了晃腰间的金刀,言语间满满的都是威胁。
“老子能怕你?小子我告诉你,不行咱俩就摆开阵势斗一场。不管是骑射刀剑还是近身搏击,你二叔我还能怕你不成?”
朱高煦反将朱瞻基一军,差一点让朱瞻基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了。
因为朱瞻基只是来作秀了,可没打算真的跟朱高煦打架。
尤其是朱高煦这种沙场悍将,揍朱瞻基不是轻轻松松?
好在朱瞻壑这小子立马就拉住了朱高煦,并且朱瞻壑还十分贴心的把朱高煦给拉出了汉王府大门。朱瞻壑一边拉,一边还在嘴里嘀咕道“父亲您快些入宫面见大父吧,待会子大父要是等急了可是要怪罪与于您的。”
而朱高煦当然也没有跟朱瞻基决斗的打算,一旦真的打起来了他俩谁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在朱瞻壑的助攻之下朱瞻基与朱高煦全被拉进了皇宫。
此时朱高炽一家、朱高燧一家都已经在宫中等候了,就连因年老而被特许留在京城担任宗正的周王朱橚也被叫进了宫来。
虽说这一次朱瞻基与朱高煦没打起来,但是皇太孙殿下大闹汉王府的事情也传的是满城风雨。
京城里的戏班子一度把这件事情写成了戏本,而且还广为流传。
“要说那汉王爷持宠而娇,于金銮殿上不尊太子爷。太子爷仁厚孝悌,本不愿与那汉王爷纠缠一二。
可汉王爷得寸而进尺,这便是要夺了太子之位妄图颠覆江山!
唐皇旧事犹在耳,玄武门前古今传。天家今朝言古事,汉王何不做秦王?”
一段《大闹汉王府》,可是把朱高煦的脸都给都到家了。
幕后推手,自然就是朱瞻基和李蕙玉了。
不过现在的朱高煦还没工夫去想这些,朱高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面对朱棣的质疑。
在朱棣听说朱瞻基是单枪匹马的只带了二十个护卫回京之后,不光没有责骂朱瞻基反倒是夸朱瞻基有孝心。
“说说吧,老二你是怎么惹到基儿了?
基儿一向是仁厚而爱人,若是没有理由断不会去大闹你的王府!”
“父皇!儿臣冤枉啊!这大侄子就是感觉儿臣在朝堂之上欺负了大哥,于是乎就要替大哥找场子。还跟儿臣说让儿臣打消了夺嫡之心,说什么再想夺嫡就要废了儿臣!
父皇您说这大明帝国的皇帝之位,不是应该由父皇您来决定?
大侄子他有什么权力去干涉立储?又有什么权力去大闹儿臣得府邸?
大闹叔父府邸,乃是不孝不悌!
干涉国朝立储,乃是不忠不义!”
朱高煦的话开始诛心,一字一句都是奔着朱瞻基的要害而去。
不过朱棣似乎没有什么不快,在听完朱高煦的话之后反倒是呵呵一笑。
“说完了?”
朱高煦听见朱棣那不咸不淡的声音,就知道他今天是撞朱棣的枪口上了。
“说完了!”
“那就这样吧!老二你也别总说别人,你看看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基儿说的也没什问题,这大明帝国的储君不就是老大么?
你小子天天在老子耳边嘀咕老大得不是,意图夺嫡争储这不也是干预国朝立储吗?
怎地就许你汉王也防火,不许人家皇太孙点灯了?
再者说了,就算老大哪里不好不能胜任储君之位。那储君不还有基儿可以担任么,你这个传国藩藩主有什么资格觊觎皇位?”
朱高煦:?
“要不然你就回封地,替国朝看守一下西大门。
四川那边本来有蜀王藩镇守,不过我看蜀王藩根本不积极参与下西洋活动。这蜀王系传国藩能不能再往下传还是个问题,如果不能那四川可就缺少宗亲的力量了。
不如你现在就去成都或者渝州就藩,正好顶替蜀王一系统御四川军政事务!”
朱高煦:??!
朱高煦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要诛心朱瞻基结果被朱棣给内涵了。
朱高煦终于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被朱棣给利用了。
朱棣自始至终都没有想立他朱高煦的想法,一直都是想要朱高炽一系继承这大明帝国的皇位。
或许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是真心的。不过当朱瞻基成长起来之后,朱棣的想法就彻底的改变了。
但是朱高煦还是不甘心让位给朱瞻基,大明帝国的皇位他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朱棣百年之后,他朱高煦若是不造反肯定事不可能的。
既然你不给,那我就自己抢!
“儿臣愿意去四川就藩,替国朝把守西大门也是儿臣的福分。”
现在地方积蓄实力,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就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二叔您可是说错了,国朝的西大门现在是乌斯藏边境。四川都是内地当中的内地了,您去四川呢能镇守个什么?
不如二叔您就去乌斯藏就藩,一边控制乌斯藏诸公侯一边替国朝镇守边疆怎么样?”
朱瞻基话中夹杂着嘲讽,这让朱高煦很是恼火。
“俗话说的好,边疆处处赛江南。二叔您到了乌斯藏,也要把乌斯藏建设的如同江南一般的富庶哦!”
朱高煦闻言一愣,刚想对着朱瞻基破口大骂就感觉不对。
这个声音明显不是朱瞻基的,而是朱瞻墡的。
老八朱瞻墡终于是成长起来了,现在的朱瞻墡已经可以踢朱高炽抵挡朱高煦的明枪暗箭了。
而且就在朱瞻基回去之前,朱瞻墡已经与秦王系的亲信吴景添之女吴氏定了亲。
定亲之后的朱瞻墡,便被朱棣封为南海郡王。
而南海郡王这个爵位,暗示的成分也跟明显。
只要朱高炽一登基,反手一个越王之爵位就封下去。
这样大明帝国的传国藩,也就差不多凑齐了。
“父皇您可不能把儿臣扔去乌斯藏那边啊,高原苦寒之地可不是儿臣该去的地方!
而且四川那边也有蜀王系镇守了,这传国藩父皇您也不能说废就废不是?
儿臣感觉还是山东更适合儿臣,乐安这个地方就不错!”
朱高煦不要脸是人尽皆知的,一听说朱瞻基要把他封去乌斯藏那还了得?
这连四川他都不去了,只想着要去山东就藩。
可是朱棣能让朱高煦去山东那个好地方?
当然不,朱棣不光不能让朱高煦去山东还要让他去南洋。
“要不然老二你就去海南岛吧,那个地方挺适合你的!”
朱高煦:?
“开玩笑了,老二你还是留在京城吧。这你要是远走海南岛,我着心里也怪想你的。”
朱棣可不能把朱高煦真的放去地方,一来是还要靠朱高煦去敲打朱高炽、二来也是怕他在地方积攒实力日后造反。
那朱高煦还会当朱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威慑朱高炽吗?
当然会。
朱高煦就是这样记吃不记打,只要朱棣稍微给点权力他就会义务反复的去对付朱高炽。
朱棣深谙人心,尤其是在玩弄他这二儿子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而朱棣之所以要威胁朱高煦让他去就藩,无外乎是让朱高煦给他自己定好位。
朱棣要让朱高煦知道,他只是朱棣手中的利剑而已。朱棣能给他权力去对付朱高炽,那他也随时能收回朱高煦的权力。
“多谢父皇!儿臣也觉得留在京城陪在您老人家身边好一些!”
“二叔您这一会子要去四川,一会子要去山东的。现在又要留在京城,如此多变也不知道您心中真正的想法!”
“你二叔我能有什么想法?父皇的想法就就是我的想法,父皇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那大父还让你去海南岛呢?”
朱瞻基三两句把朱高煦说的是哑口无言,朱高煦想要反驳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基儿你也别闹了,你这擅自回京城我还没追究你的责任呢。”
朱棣看着朱瞻基慈爱的笑了笑,看的出来朱棣是发自内心的宠爱朱瞻基。
“大父您可是冤枉孙儿了,孙儿之前收到了母亲大人的来信说父亲大人晕厥于朝堂之上。所以说才心急如焚,立马就从顺天府赶了回来。”
“那你怎地就带了二十个护卫,也不带着你的亲军回来呢?”
“回大父的话,孙儿的亲军可是有足足三万五千人呢。擅自调度这些军马回京,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
朱瞻基回答的很完美,一方面说明了朱瞻基是尊重朱棣这个皇帝的。没有你的召令,我还真不敢调度军队回京。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朱棣发牢骚,想要尽快的回京城。
朱棣听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但是朱棣是不会让朱瞻基回京城的。
“基儿你现在看见了,你父亲可是什么事都没有的。
既然如此那你就赶紧回顺天府吧,晚上大家一起吃个饭之后你明天就走!”
朱瞻基:?
“不用惊讶,明年大父也要去顺天府了。
你今年就监造一下皇宫的修建事务,还有顺天府军卫的整编。这些都是头等大事,可千万怠慢不得!”
“大父您这是要迁都了?”
朱瞻基听着朱棣话中的意思,立马就明白了朱棣这是已经等不及要迁都回顺天府了。
南京应天府金陵城再怎么好,那也不是朱棣的老巢。
只有在顺天府北平城内,朱棣才能真正的心安。
或者说,北京这个名字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