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常对此没有意见,不赞同也不反对,总负责此事的也不是他,他只是负责协调内阁的。
而在场的五军都督府的人却为之一喜,内阁与他们分化出两条线,道不同,不相为谋,平常还好,但是一旦涉及预算,财务的时候,就到了俩者谁也看不上谁了。
本来他们来皇宫的时候,知到那个不同意这个方案时,有些愤愤不平,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不是我方不努力啊,奈何敌方有皇帝这张王炸。
但是现在,意外之喜来的如此之快,皇帝不但批准了,还给了他们继续发展的机会,整个军演就是给他们五军都督露脸的机会,由不得他们不开心。
“那陛下,我们可就说定了,臣下去后就立马去安排,绝不让陛下失望!”
徐辉祖眼前一亮,趁热打铁的说道,可不能让事情有了反复。
朱允文含笑的看着他点点头,国库里钱财不缺,到了现在是时候解决一些军方的问题了,不能真的和军方有了隔绝的状态发生。
安抚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臣谢陛下!”徐辉祖赶忙站起身,代军方的人谢过,军方期待沐浴圣恩的想法溢于言表。
目前这种情况,新贵们还没和军方有过脱离的迹象,他做魏国公还是有这个地位来代表的,在场的爵位他最高,官也做到了正一品都督,说这话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记得你答应朕的话,到时军演的时候,可别和朕说有什么意外发生啊!朕不想听到类似的话!”
看他们这喜形于色的劲,朱允炆忍不住敲打道,这个还真不一定。大明朝还是第一次举行这种军演,在历史上还要一直等到朱棣造反成功后,才有机会!
谁都有第一次,朱允炆我也不确定他们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毕竟是涉及到两万人的军队各方面牵扯到的人更多。
徐辉祖也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臣到时亲自盯着,战场上千军万马都指挥过的,没道理这么一次假的,还通不过来了。”
“那就好,有信心就好。”
朱允炆目光又看向众人,想了想,笑着说到:“在场的大部分都是我大明的勋贵,父辈都有跟着皇爷爷打过仗的,以后有机会咱们还是要多亲近亲近啊!”
“后天皇后准备办一场宴会招待籓王们,你们没事的话就都过来吧,带着夫人一起!”
他们与文官不一样,文官只需要给利益,给地位就好,他们这些人家里都是和大明绑定在一起的,还是要多多笼络,维系感情才行啊!
太祖起兵之时,一无所有,能够拉到这么多人,靠的还是感情,人格魅力,他作为基础人这光荣传统,肯定不能忘了。
众人面面相觑,有种终于苦尽甘来的感觉,皇帝想起他们了,没让文官专美于前,他们这些人对大明的忠心哪里是那些文官能比的。
皇帝之前的作为让他们有些难受,现在终于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了。
内心这么想,众人反应却不慢,闻听此言,赶紧起身,齐声应道:
“臣等谨遵圣命!”
今天会见的目的全部达到了,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
又是絮絮叨叨了一阵子,朱允炆亲切的表达了来自皇帝的问候,双方之间的会面氛围俞加融洽,皇帝充分肯定了五军都督府的工作,再次重申了大明以忠君为民的建军思想,大殿内欢声笑语不断!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人都已经走完了,大殿内又只剩下他和徐瑾两个人。
想到徐辉祖,朱允炆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太祖把他留下,是留了一笔最大的财富,有了他,军方的态度他是不用愁了,刚才的会面,一直调和气氛的是他,基本朱允炆说什么,他都是在帮腔,属于无条件的支持了!
有威望、有能力,又忠心,这种勋贵爱了,爱了,朱允炆也不能例外!
“内阁那边还没结束吗?”朱允炆转头看向徐瑾,随意开口问道。
“陛下,结束了,不过情况有些复杂,”徐瑾沉吟了片刻道,刚才朱允炆接见都督府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外面,已经接到了汇报了,正准备说与皇帝听。
“陛下还记得背后算计郁尚书的人吧,内阁会议看情况,那些人的手脚已经触到了内阁了,郑阁老一直在和万阁老打擂台。”
“打擂台?”朱允炆有些疑惑,现在只是事件的初始,就已经出动阁老这个层次了吗?
至于是郑赐,他倒是不意外,本身把他放进去就是看中他的阶级属性,平和下的,他不管针对谁,出了什么事,都和他这个皇帝无关的,反正又没有人敢坏自己的事,内阁争不争都无所谓!
徐瑾看了眼朱允炆,小心翼翼的回答道:“郑阁老的意思是,案件要偏向于那个士绅,对审理此案的人选提出了想法,不过王阁老不同意,两人差点当场争执起来,最后还是郑阁老赢了,引入内阁,把方孝孺牵扯进了本案,案子交给他审理,三法司配合!”
方孝孺?
朱允炆皱着眉头琢磨这个名字,偏向于士绅,朱允炆倒不在意,郑赐要是不偏向士绅,那才叫有鬼了。
只是他也没想到,最后安排了方孝孺去审案了,他能懂这个?
不过……这也代表不了郑赐的立场是和那些人一伙的呀!
摇摇头,朱允炆坐在躺椅,身体缓缓倾斜,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又问道:“还有呢?仔细给朕说一说!”
徐瑾斟酌了下用词,道:“郑阁老的态度很可疑,他提出的任用方博士看着很有些胸有成竹的意思,那既然如此,他是如何在内阁会议前知道此事的,又是如何安排方博士这个后手的呢?”
朱允炆看着徐瑾,正色道:“提前知道,不意味着他的嫌疑,有可能是碰巧当时就在现场,再不行,府上下人在现场,或者那伙人在事成之后通知了他,这些都会让他提前知道,提前做好准备!”
说完,他语气又加了些严厉,“再说,他是内阁阁老,有没有问题,不是你能质疑的,朕可以允许大胆假设,但是不代表你可以随意构陷一个正二品阁老,说吧,你和他是有隔阂嘛?”
他在朱允炆这里,作用仅仅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在这件事上,就算要找人商业,分析,也轮不到他徐瑾的头上,朱允炆也不需要!
徐瑾内心一惊,朱允炆的话问的很突然,让他没有丝毫准备。
不过,他反应也不慢,双腿一软,徐瑾直接就跪下了,带着点哭腔道:
“臣万万不敢啊,陛下。臣只是想把自己琢磨到的一些方向说与陛下听,没有任何私心的,听与不听也全在陛下的决定!”
朱允炆认真的盯着他,注视了一会,突然,展颜笑道:“没事儿,无所谓的,你是收了钱也好,是和他有间隙也好,还是说真为朕着想,朕不深究。
不过以后要记得,这种毫无意义的猜测放到心里就好,就算要说,也要抱有疑问的态度,不然朕真要是被你给误导了,后面发现是错误,你觉得你还能有命在吗?朕也是为你好的!”
徐瑾内心捏了一把冷汗,还好还好,这次是第一次,还有挽回的余地,至于陛下所说的不深究,他权当放屁,真要是查到有问题,他不相信陛下会不去处理他!
朱允炆也不在意他相不相信,本身就只是日常敲打,防止他有别样心思而已。
犹豫了下,觉得还是要培养一下他的,以前读的书太少,政治觉悟太低,朱允炆用着都不大方便,于是解释道:
“郑赐本身就是士绅出身,所以他偏向士绅没人会有意外,谈不上和那伙人勾结,而且你要给人定罪,最重要的还是证据,而不是揣测。”
况且,就算他真是和那些人一伙的,对朱允炆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有他的参与,这局钓进来的人会更多,更大了,这才是朱允炆不允许徐瑾诋毁的原因。
郑赐目前对他还是有用的!有用处的人在没失去价值前他都会百般去呵护的!
“好了,你继续说,朕听着!”没给时间让徐瑾去品味,朱允炆就接受说道。
“郁尚书好像在陛下这里出去后,只是和王阁老沟通了下,而没有去张阁老那,所以会议开始的时候,张阁老对他的意见很大!”
徐瑾收拾了下心情,把刚刚有的一丝收获压在心底,他也意识到了,郑赐对皇帝来说,还有着某种特殊作用的,随意诋毁都是没用的!
朱允炆很意外,郁新这么莽的嘛?在现代,随意一个职场人,都知道的顶头上司最大的道理,他居然直接莽了上去!
从中也意味着郁新在政治上还是不大成熟了,要慎用!这个错误是致命的,他若不是户部尚书,而只是一个小官,有这种事情基本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结束。
“还有就是三法司的态度,他们倒是不偏不倚,都是要求按证据说话,两方都给抓进大牢审一审!
再就是朱阁老,内阁对闯入郁尚书府邸的百姓的处罚是流放云南,他有些不认同,会议一结束就向宫里提报了申请,想见陛下一面。”
朱允炆若有所思,不排除他是真的同情那些人,但是怎么样他都会防着一手的。
“你找个理由帮朕回绝了,朕不见他!”
见他没有一丝好处,朱允炆自然不会去的,同意他的请求,名声全给他占住了,不同意又会显得他这个皇帝不近人情,名声还是被他得到了。
不管朱高炽是有意还是无意,他还是不见的好!
“是,陛下”
徐瑾轻声说道,伴君如伴虎,他现在是深刻体会到了戏文里的这句话了!不敢有丝毫大意!
估计他已经讲完了,内阁总共就那么多人,朱允炆挥挥手示意他先退下,他还要再好好琢磨琢磨。
郑赐是朱允炆安排进内阁的,是向左还是向右,都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暂时不用考虑,有趣的还是方孝孺这个人。
刚才和徐瑾没说,方孝孺能联系到郑赐,这里面的关系才是值得好好琢磨的,时间这么紧,就像朱允炆说的,事情原委很有可能是算计郁新那伙人告诉郑赐的,
既然如此,那方孝孺很明显就是他们的人了,是他们在方孝孺和郑赐之间牵桥搭线,朱允炆在意的是起用方孝孺这个人,到底是有意拿他做些什么?还是说真的就是无意的,没人看可用了。
他对方孝孺的态度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推荐他,就不怕朱允炆直接给否定了嘛?不给发挥的机会?
朱允炆想了想,发现正常来说,他还真的不会去阻止他,方孝孺好歹也是新君前邸之臣,没有理由,他这个太孙晋位的人,还真不好去拦截他。
只是这么一想,朱允炆却觉得很不舒服,被别人算计的死死的,怎么能舒服呢?
他们不明白自己对方孝孺的恶感是怎么来的,估计最大的概率,应该还是想推着他上位,看看能不能从新迎合住自己的心思,毕竟在朝廷大臣看来,方孝孺最近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更有可能的是只是一时生气。
未必没有挽回的余地!
朱允炆呼出了一口气,深感这朝堂上的险恶以后盯上自己的人绝对不上,谁让他在这大明朝的核心位置呢!
以后他的喜欢,习惯,想法估计都会被这些别有用心的反复揣测,琢磨,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方案来,直接针对他的弱点来打,自然就会事倍功半!
到现在就有这种苗头了,估计这种事情以前不少见,后面也不会看不到!
朱允炆敲起腿,左腿放在右腿上,悠哉悠哉,脑中瞬间有了答案,当内阁的文件报上来后,他要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
既然你们觉得正常来说会这样,那我就偏不如你们的意,打掉这份申请,不批红!
就算没有好处,不让臣子们猜到自己的用意,这就已经是最大的好处了,以后行事也要这样,让人无迹可寻,渐渐的要把他们善于“揣摩圣意”的习惯给打掉。
那他们以后想到不敢想,这些都是有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