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镇,高府。高素和朱绰正在品茶。
高素是刚从京口来的,大冬天里北上,吃足了不少苦头。自从刘牢之北上之后,高素在京口每日里不过是跟几个朋友喝酒吹牛,甚是没意思。听说刘牢之在陈留一场大战,全歼慕容德一万多人,还把击败了北伐军的慕容垂赶回了河北。刘义之的夫人孟氏来信,让族人遴选子弟到司州军府参军事,又把这些刘家的故旧闹得心里痒痒。高素心里羡慕,便在家里待不住了,想要到寿春来看看。
高素本要邀请何靖一起北上的,哪知道这小子从江北回来之后,便窝在家里,陪着夫人王氏一起调理身体,一心想着生孩子的事。高素无奈,只好独自北上。
刘牢之开医馆和学校的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小镇。淮南附近的商人都要到这里批发刘家的特产往外发卖,渐渐地也有商人把从外地运些有特色的东西来卖。这一来二去的人多了,这小镇竟然发展到客栈、酒楼、妓馆等等产业一应俱全了。因刘家最早在这里设置医馆和学校,所有此地就被百姓们称之为医馆镇。
豫州刺史府眼看着此地兴旺起来了,就想要在此设立官府管理此地。奈何这地方是刘家的地方,并不为官府所有。刘家只同意豫州刺史府在这里设立税监,监督刘家派出的人收市易税。至于其他的苛捐杂税,刘家的人一概不征收,袁家的人气的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刘牢之早就发话了,宁肯关掉这些商铺,也不会允许官府在这里肆意搜刮钱财。这处小镇虽然不大,每年收到的税却着实不少,看在这些税的份上,袁真也只能对刘家的跋扈容忍了下来。
高家是较早在这里买地盖宅子的,有了高家的带头,何容、王侠这些军将以及寿春的蒋家、郑家和胡家等寿春的大族都开始在这里修建别院,就连朱绰家也在这里修建了一处院子。朱绰喜欢刘牢之的训练办法,刘牢之不在,朱绰不好总到刘家的军营里面去。如今高素来了,朱绰便找上门来,跟他一起切磋拳脚。
两人品着茶,一起说起晋军北伐的事来。
“这次北伐失败,真是可惜。大司马积蓄多年的力量,这才能全军北伐。在要等这么一次机会,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高素道。
高素北上,不光是在家里无聊的缘故。十月的时候,高衡曾经借由刘家的船队写信给他,让他准备北上,到军中历练。这些年高家依托刘家,做糖、盐和海外奇珍的生意,积攒下了不少的钱财。高衡有意学习刘家,占据更大的地盘,来发展自己的势力。毕竟比起钱财,这些将军更加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高素这些年,学着刘牢之训练侍从,也有五十多个精壮的侍从作为护卫。不同于刘牢之的侍从,他的这些人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
朱绰也觉得可惜,说道:“
都是淮北过于残破。若是大军能直接从青州、兖州和豫州直接发兵,粮道不受制约,想来这次北伐也就不致于败北了。不过话说回来,阿全能带兵击败慕容德,说明了平日多训练的重要性。豫州这些士兵,不作战的时候,连饭都是吃不饱的,又哪里是能奋力厮杀的!”
“饭都吃不饱?”高素吓了一跳,“不能吧?如此苛待士卒,岂不是自寻死路!”
朱绰叹道:“豫州残破,仅有四五个郡的地方,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钱粮来养活两万多的大军?何况加上安丰郡等地的兵马,战前的时候豫州有近三万兵马!没有那么多的钱粮,中郎又不肯削减兵马,最后可不就成了这个样子!”
高素摇了摇头,没想到豫州失败的根子在这里。刘牢之养兵他是知道的,便是家中普通的部曲,也要一天三顿饭管饱,天天训练,所以刘家的部曲个个精壮。“皇帝不差饿兵”是刘牢之的一句口头禅,怎么到了袁真这里,却要克扣士卒的口粮呢!自从和袁家兄弟闹过一场之后,高素对袁家就毫无好感。最近疯传袁真已经被大司马贬为庶人,高素听了就觉得很是痛快。
“还是道坚说的是,兵贵精不贵多,战场上从来就不是比较兵力多寡的地方。”高素叹道,“军中是至阳至刚的地方,不能对士兵加以折辱。只有内心强大的士兵,才敢于迎难而上!”
朱绰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问道:“才卿这话说得有道理,这……也是阿全说得?”
高素点了点头:“这还是跟他一起合练侍从的时候,他告诉我的。看看他身边的那些侍从,明明是下人,却一副眼高于顶的样子。除了道坚,也没有别人能容得下他们!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人,每次作战奋不顾身。他们对上擅长骑战的鲜卑精兵,丝毫不落下风!”
朱绰听了,也是连连赞叹。刘牢之年纪虽轻,却已经在淮北立下了不小的功绩。看来他的那一套,还真是很管用的。
两人正说着,门外侍从来报:“有大批骑兵从镇中穿过,打得是刘家得旗号。”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摆手让侍从退出,朱绰对高素道:“史动是刘氏庄园的部曲将,他现在回来,恐怕是怕寿春发生战事,影响到寿春庄园的安全。阿全身在淮北,厉兵秣马,真要有刘氏庄园受到攻击的消息,只怕很快就可以带着精兵杀回来了!”
高素被朱绰一席话说得云山雾罩的,连忙问道:“祖明,怎么寿春这里要发生战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