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竟在我身边  第78章 周,清

类别: 都市 | 异术超能 | 仙人竟在我身边 | 江北梧桐树   作者:江北梧桐树  书名:仙人竟在我身边  更新时间:2025-02-11
 
转眼间,一老一少上路已有近两月。

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从关东穿过荆州,一路往南而去。每到一个人息尚存的地方,老周头便稍作停留,以术法行医或做活换得些粮食,用以维持二人的生计。

补充粮食的机会并不多。

旱灾与瘟疫之下,整个中原已经没了几块净土。两个月来,路上见的最多的便是饥饿,有死于饥饿的人,亦有活在饥饿中的人。

似乎是在清身上得到了启发。每到一个有灾民聚集的地方,老周头都会拿着那柄剑,满怀希冀地去让饥民触碰,检验人群当中是否有身怀灵根之人。

看上去,这倒像是某种传道。但他并非想要留下什么传承,他做这一切只是出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

在这饥荒之年,多找到一个人,或许就能少一具饿殍。

他只是一个底层的炼气修士,人微力薄,改不得世道、救不得天下,于是他只想要尽量多救下几个人。

可是事与愿违,一路走来,他们见到的人数以千记,却连一个有资质的人都没有找到。

每一次失败,老周头都会重重叹息一声,而后将包中所剩不多的干粮悄悄留给那些饥民几块,避着人,免得引发哄抢再出了无辜人命。

结果就是这一路走来,二人的粮一直都显得紧巴巴的,他将绝大多数都给了清,自己只留下将将够维持生命的一点。

一路上都是坏消息,唯有清的天赋让他感觉到了一丝慰藉。

自第一次成功引气入体后,才一两个月的功夫,这个少年便已经开全了气海、已经能熟练地催发灵力。

这个速度堪称惊人。哪怕在那宗门之中,大多数修士稳固气海的时间也是以年计算,而当初的他做到这一点用了足足二十年。

在灵气的滋养下,少年的身体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尽管身形依旧瘦削,但那因饥饿而造成的干瘪正在一日日地褪下去,独属于少年人的精气再度在他身上显现,哪怕只穿着一身破布衣,依旧无法遮掩那股溢出的生命力。

这是这些日子以来,老周头为数不多的欢喜之事。在这个名为清的少年的身上,他久违地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小子,今天我再教你门功法。”

在途径一处驿站作休息时,老周头开口道:“你如今气海开全,再加强一下周天循环,便能稳固境界了。”

听到这话的清凑了过来。这两个月来,他已经摸透了老周头的脾性。虽然说是神仙,但平日里的老周头却不像个修士,更像个温和的教书先生。

乱世之中,这样的人不多见。清开始还始终提着几分警惕,但日子久了,他也逐渐习惯了这个老头儿的存在,习惯了与他一同修习功法,听他讲那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煌煌大汉”。

在老周头的描述中,那是个平民百姓都能吃上饭的年代,一天甚至能吃到两顿。鳏寡孤独不但不会遭到抛弃,还会得到来自朝廷的特别关照。那时人人都以大汉子民的身份为骄傲,连外来的流民都抢着想要得到汉人的头衔。

这些描述对他来说就像是天方夜谭,完全想象不出。但老周头总时不时提起,他便也就当个话本听了。

老周头从灵囊之中抽出一支写满字的竹制简牍:“这是周天运转之法的进阶,是稳固炼气之境的基础,你且先看看这个……”

说到一半,他发觉少年并不接那简牍,又问道:“怎了你不想学么”

“我不认得字。”清说。

老周头怔了怔,同行数日,这少年的天资一直让他惊异,甚至让他忘记了这只是个不识字的流民。

自百年前光武帝再造大汉、重整朝廷起,汉室上下便极重教育。尤其到了明帝与章帝时期,学风达到极盛,人皇甚至会亲自涉足太学为学生讲书。

而除却在帝都兴办太学之外,那时候朝廷还会定期派人去乡野教人识字,他为官时便做过不止一次,后来世人将那段时期称为“明章之治”,是与百年前“文景之治”其名的伟大治世。

直至今日,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初那学风盎然的王朝初年。得了清这一番提醒,他才想起如今的大汉朝廷内已然衰败,早已没了当初的兴学之风,连让平民百姓吃上饭的赈灾钱都掏不出来,更别说教人认字了。

老周头沉默片刻,收起了那简牍。

“认字……还是要认的。”

“往后你去了宗门当中,免不了要阅读修行典籍。以往宗门中不乏贫贱出身的弟子,宗门中会有专人教习识字,不过如今时局大乱,也不知这一传统是否沿袭了下来....我便先教你些吧。”

他手指抚上储物囊,从中抽出一页两掌大的薄片来。看上去像布帛,但比布粗糙的多,似乎其中混合了树皮一样的东西。

“说起来,我也许多年没用过这蔡侯纸了。”

老周头抚摸着那纸,眼中露出一丝怀念。

“想当初,蔡伦蔡太仆钻研出那造纸之术’时,雒阳城中可着实掀起了一阵风,大伙都追随蔡太仆的脚步,将造纸坊开满大街小巷...放眼天下,也只有我大汉才有这等造物。”

“曾经的大汉...真真是十分辉煌的。”

他自言自语一阵,思索道:“让我想想这第一个字教你什么好...唔,先教你写自己的名罢。”

老周头运灵力于指尖,在那蔡侯纸上轻轻划过,留下淡淡的灰痕。清凑前去看,只见纸上一个符号缓缓成形。

“这便是你那清平的“清”字。”老周头将纸放在他面前,“我手中无笔,你便先以指临摹一遍。写的习惯了,便也认得快了。”

清依照他说做了,手指划过那灰痕,勾出淡淡的一个“清”字。

这是他第一次真切地看到自己的名长什么样,一时感觉颇为新奇。临摹几遍,便已将之记在心里。

“那你的呢”他抬头问,“你姓的那个‘周’要怎么写”

老周头微微一怔,随即失笑。

“好吧,你既想学,便写与你看看。”

他重又拿起纸来,在“清”字的旁边划上几下,将之还与清。少年接过纸,只见原本的“清”字边又多了一个“周”形的符号。

周,清。

清用手指一遍遍地临摹着,这是他最初认识的两个字,自然会牢记于心。

直至一生。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