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袁祥仁又对阿彪提出了一些要求,那就是加重增肌。
“虽然你已经很壮了,但还不够,我需要你到时候脱掉上衣,以拳脚对刀剑,所以必须强的可怕。”
预计最早拍摄时间也要到七月份了,所以彪子最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他和魏明商量了一下,接下来也要顿顿吃肉,天天练块。
现在的动作明星没有彪子这样身高体壮的,基本都是以灵活和技巧取胜。
如果彪子能练成施瓦辛格或者巨石强森那种块头,把上衣一脱就会给人一种“这人打不过”的感觉,不说演主角,演给主角当垫脚石的大反派是足够了,以后没准还能去香港甚至好莱坞赚外汇呢。
最后魏明也把这几天给袁祥仁拍的照片送给他,袁祥仁非常开心,回去之后可以让老爹看了。
把人送走后,魏明又去了一趟电影学院,找到柳如龙,让他画《古今大战秦俑情》的插图。
阿龙现在哪还有心思画插图啊,他只想知道昨天在魏明家看到的漂亮大姐姐是怎么回事儿。
“漂亮吗?”魏明反问。
“漂亮啊!”
“漂亮就对了,所以以后少不打招呼就往我那跑,有事先打电话。”魏明嘿嘿一乐。
“你小子啊!”阿龙感慨了一句。
好在阿龙现在一心在事业上,对女人兴趣不大,也没多说什么,他现在只想搞钱,于是随手翻阅起魏明的。
“秦朝的故事啊?”
“有难度吗?”
“当然有了,我连秦朝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不清楚,我也得查查资料。”他只说有难度,但没有拒绝这明显很麻烦的插图约稿。
魏明:“不急,七月份才用呢,时间充足,至于资料,我那里有一些秦朝和兵马俑方面的资料,改天拿给你。”
这时张易谋朝他们走来,魏明对阿龙道:“主角是老秦人,你就照着老张的脸再优化一下就差不多了。”
阿龙点点头。
张易谋跑过来首先握住魏明的手:“魏作家,谢谢,谢谢啊!”
“此话怎讲?”魏明奇怪道。
张易谋道:“因为你的引荐我认识了吴天明导演,这段时间一直有通信往来,他跟我说暑假期间可以去山东的《牛与牛二》剧组找他,包吃包住!”
虽然没提工资的事,但张易谋太渴望进真正的剧组学习了,不让他倒贴就能干得过。
关键是跟吴天明导演搞好关系,将来就算没法留在燕京,去西影厂落叶归根也是好的啊。
魏明鼓励了几句又道:“那咱们到时候没准还能见面呢。”
改编他的,而且自己老爹也要进组,他怎么也要去看看。
跟阿龙交代清楚后,过了两天他又来了,除了一些资料书外,还有一本《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出版。
昨天他收到了何成伟寄来的十本样书,让他送人。
没想到动作这么快,虽然制作粗糙了些,跟《动物凶猛》没法比,但价钱是实实在在的。
基础稿费千字十块,这就是400块。
另外印了25万册,加印稿费200块。
还有就是《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稿费也到了,四万两千字,拿到了420块钱。
现在魏明手上的人民币现金流再一次超过了千元大关。
只不过一千多块对于他来说也就是吃喝自由,想要给家里添置几样电器都费劲。
他空有彩电票,却没有买彩电的钱。
所以还是得靠香港那边,看能不能爆出一些金币。
一晃到了六月份,魏明收到了阿敏的包裹,这次的包裹里有一张磁带,还有一份黑胶唱片。
现在发专辑基本都是唱片和磁带共存的,现在两种音乐媒介还能势均力敌,再过几年唱片就彻底没市场,只能作为音乐发烧友收藏之用了。
阿敏在信里说:“明敏大哥亲自给我送了过来,市场上马上就能看到了,他特意送了两份,你一份我一份”
她还说:“等下个月看销量会给你分红的,我相信肯定会很好卖的。”
她写信的时候是五月底,也就是六月底魏明有望拿到唱片销量分成。
不过荣宝斋那组画只给他留了一个月,肯定是等不及了,所以还是得靠他前阵子发过去的和新歌啊。
事实上几乎在魏明收到这个包裹的同一时间,老鬼和阿敏也收到了魏明的包裹。
这天老鬼和周妈妈正在一起出摊卖煎饼和鱼蛋丸,这时旁边的一家杂货铺的老板突然放起了国语歌。
他们在这里出摊有日子了,平时那个老板都是听粤语歌的。
第一首歌老鬼还没什么感觉,不过当听到第二首“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的时候,老鬼心中微动。
看他听得认真,有人过来买煎饼都没反应过来,周妈妈忙提醒了他一句。
“哦,双蛋双肠是吧。”老鬼心想真能吃。
等客人走后,周妈妈问:“你喜欢这首歌啊?”
“嗯,蛮不错的,尤其是对我们这种飘零在外的人。”
周妈妈:“这首歌叫《梦驼铃》,我可以把这盒磁带借给你听。”
“你有啊?”
“阿敏有,”周妈妈显摆道,“而且这首歌是她笔友写的。”
“笔友?什么笔友啊?”
“一个大陆的笔友,他的这些歌还是阿敏帮他找公司发表的,阿敏也能赚点辛苦费,人家还是北大的老师呢,北大你知道吧”
老鬼明显一怔,又问:“写这首歌的人叫什么啊?”
“阿明啊。”
“阿明!”老鬼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乖孙在跟自己的通信的同时还成了阿敏那丫头的笔友,还通过阿敏发歌赚钱。
为什么他不找自己呢?为什么宁愿让阿敏赚这个钱也不让自己赚呢?是担心我找不到发歌的门路吗?
魏明:对啊,你看着就不像是很懂流行音乐的样子。
不对!老鬼突然想到一种可能,脸上立即露出慈祥的笑容,自己好像懂了。
虽然阿敏才13岁,但性格温柔,长得漂亮,而且再过几年也可以拍拖了,而自己孙子也才19岁而已。
合适,太合适了!
“阿芬啊,你以后还是不要叫我阿鬼了,就算不叫鬼伯,叫一声鬼叔也是应当的吧。”
周妈妈哼了一声:“死阿鬼,占我便宜是吧!”
收工之后老鬼还逛了一下音像店,买了一盒《溜溜的她》磁带,因为这首歌已经很有名气了,所以直接以此为专辑名。
听音像店老板说,卖的相当不错:“我都打电话补了两次货了,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卖的国语专辑了。”
而能卖的这么好,魏明的五首歌功不可没,尤其是《溜溜的她》和《梦驼铃》这两首,在香港电台上点播率很高,张明敏现在再出去唱歌价格翻了好几倍。
老鬼买了磁带回去还没听,又收到了孙子新的包裹。
他先把收录机打开,一边听歌一边拆包裹。
这小子真是太能折腾了,写了这么多歌,又写了一篇,叫什么《古今大战秦俑情》,让自己帮忙投稿。
哼,有本事找你的阿敏啊。
老鬼想着,已经开始翻看起来。
和《自古英雄出少年》相比,这一篇虽然不是武侠,但创意更优秀,故事更奇诡,看的老鬼都有点欲罢不能。
虽然爱情戏份占比有些高,但忍一忍就过去了,他就想看蒙将军吃完长生不死药活到现代的奇遇。
其实魏明真想过让阿敏帮自己发表的,她这么爱看言情,应该知道这种故事发到哪更容易过稿,说不定看完之后还会成为自己的书迷呢。
不过想到阿敏也就是个中一学生,帮自己投稿歌曲已经很辛苦了,学业重要,所以就还是苦一苦老爷子吧。
这次他有经验了,没提稿费让老爷子随便花之类的话,不过等稿费寄给自己,如果自己买了画还有富余的话,倒是可以寄给老爷子一些。
因为是同时给两人邮的包裹,所以这会儿阿敏也正在拆包。
让她惊喜的是,阿明竟然真的会画画。
他说:“上次发完信之后才发现里夹着一幅我的画像,画中男子虽然比我差点意思,不过阿敏你还是有些天赋的。”
阿敏耸耸鼻子:哼,臭屁!
不过她的画确实不如照片好看,就是不知道真人跟照片比哪个更好看一些。
“其实我也喜欢画画,尤其擅长漫画,给你画一个我创作的童话形象吧,它是黑猫警长,是一座森林警局的骨干力量,它的本名则是叫咪咪。”
魏明给小姑娘秀了一把,画了一幅黑猫警长给她。
这让阿敏对魏明更加好奇起来,他怎么连画画都能画的这么好啊!
而且黑猫警长是哪位啊?咪咪这个名字给它用也太好笑了吧。
为什么自己在他的文集里没有看到呢?所以他还有别的作品?
童话,他竟然还会写童话故事!
是不是每个大陆人都这么全能啊?
阿敏的小脑袋瓜里闪过了很多念头,但最想知道的是:他就不好奇自己长什么样子吗?
周惠敏已经想好了,如果阿明想要自己的照片,她就画一幅自画像给他,画的时候把自己的脸蛋画瘦一些,胸脯画鼓一些,腿再画长一些。
然而阿明似乎对此并不关心,提都没听。
你就这么不关心跟你写了这么久信的笔友长什么样子吗?
在信的最后,阿明表示他又写了三首歌,并附上了简谱。
“温拿乐队时期我就很喜欢阿伦的声音,听你说他上一张唱片拿到了白金唱片的成绩,所以特意写了三首歌,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发行国语专辑,阿敏可以帮忙投一下吗。”
在谈及香港流行音乐的时候,周惠敏确实提了一嘴“阿伦”谭咏麟,不过也就一嘴。
今年30岁的谭勇麟在香港乐坛只是一个小卡拉米,在周惠敏眼里跟许冠杰、罗文等歌坛大佬没法比,不过唱片销量还真不错。
去年谭勇麟发布第一张个人粤语专辑《反斗星》拿到了金唱片成绩,今年年初又发了第二张专辑《爱到你发狂》,拿到了白金唱片销量。
国际唱片协会IFPI刚刚把香港的金唱片标准确定为25000张,而白金唱片的标准是50000张。
五万张的销量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毕竟香港才500万人口,相当于每一百个人就有一个人买。
这些标准也会跟着市场热度而更改,像以前金唱片和白金唱片的标准是一万五和三万。
而到了21世纪,唱片业凋零,标准又重新变回了一万五和三万。
别说白金唱片了,能卖到金唱片就足够吹嘘了,现在阿敏最期望的就是《溜溜的她》能卖上金唱片。
至于谭勇麟会不会发国语专辑,阿敏就不清楚了,只是听说他最近在台湾发展,要是阿明会写粤语歌就好了,在香港绝对通杀。
她先看附在后面的三首歌。
第一首歌叫《水中花》,这首歌因为谭勇麟在春晚上演唱而在内地闻名,有粤语和国语两个版本,魏明用的自然是更熟悉的国语版。
周惠敏首先就被绝美的歌词吸引住了。
“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蓦然回首中欢爱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
写得好好啊,不愧是大才子阿明!
接下来第二首叫《难舍难分》。
第三首叫《不灭的爱》。
为求一定卖出去,魏明直接拿出了谭勇麟三张国语专辑的主打歌出来,就不信你不心动!
就算谭勇麟和宝丽金目前没有做国语专辑的想法,看到这三首歌估计也要把国语专辑提上日程了。
阿敏看的心潮澎湃,好歌,都是很好的歌啊!
不过阿明怎么能写出这么多优秀的爱情歌曲啊,他虽然说现在没有女朋友,那以前呢?
周惠敏感觉没失恋两位数以上都写不出这么深刻的爱情歌曲。
不行,自己回头得问问他。
这时周妈妈回来了,她刚回来首先摸了摸电视机,凉的。
不错不错。
最近TVB播了一部新剧《京华春梦》,改编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主角还是阿敏很喜欢的汪明荃和刘松仁,所以周妈妈担心这丫头偷看,今天倒是很乖。
“阿敏,我回来了!”
“哦,妈妈辛苦了,我已经做好饭了,我们吃吧。”
吃饭过程中阿敏告诉妈妈阿明又写歌了,这次准备投给宝丽金。
“我又能赚钱了,妈妈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当然,我也休息半天。”
燕京。
在收到阿敏寄来唱片后,魏明首先想到的就是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于是他再次骑着摩托车出现在朱霖单位。
两人有几天没见了,朱霖对那天自己的初吻被魏明醉醺醺夺走这件事还耿耿于怀呢。
跟对象谈了一年都没让他得手,稀里糊涂就被魏明得逞了,气得她一宿没睡好。
不过看到魏明热情洋溢地跟自己打招呼,朱霖又生气不起来。
他有什么错,他只是喝多了,而且他还小,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生理本能罢了。
于是她走了过来,但并没有上车。
“干嘛啊?”
魏明:“邀请你听歌。”
“什么歌?”朱霖突然想起来,“是你在香港发表的那些歌?”
魏明点点头:“要不要去我家听听,我自己都还没听,想让你成为大陆第一个听到的。”
朱霖今天本来想回家吃饭的,最近爸妈拿自己没辙了,反正分手已成既定事实,他们也开始慢慢接受了。
不过还是魏明新歌的吸引力更大,而且这次是港台音乐呢,现在想听点新鲜的港台音乐多难了,邓丽君她都快听吐了。
于是朱霖果断上了魏明的贼车,至于那天的亲吻两人也都闭口不提。
到了魏明家,他竟然已经提前买好了饭,在长城食堂点了菜用饭盒装了回来,还温着呢。
“你可真会享受。”朱霖其实是想说他懒的,没有自己连饭都不做。
这算啥,你是没经历过外卖时代,这还要自己去取。
魏明按下了收录机,让她边吃边听。
他家里没有唱片机,不过他知道龚樰家里有,唱片机对于老魔都人太重要了,不亚于咖啡。
所以魏明也没留着那玩意儿,直接给雪姐寄了过来。
虽然不能让她成为大陆第一个听到这张专辑的人,但她绝对是大陆第一个听到《溜溜的她》黑胶唱片的人。
这张磁带10首歌,前面五首都是魏明的,后面五首就是收来凑时长的口垃圾歌或者翻唱歌了。
一般一张专辑能有一首好歌就可以带动专辑的销量了,如果能有三首,那可称之为神专。
再多就不合适了,毕竟冲榜的话,一张专辑好歌太多容易分散粉丝的能量,反而让几首好歌没法得到更好的名次。
而《溜溜的她》这张专辑里魏明的五首歌质量都非常强,尤其是《溜溜的她》和《梦驼铃》在香港爱听国语歌的群体里大受好评,也是购买专辑的最大驱动力。
但其实《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北风》的品质也非常高。
尤其是对没怎么接触过流行音乐的内地人。
朱霖听着收录机传来的音乐筷子都没动,就一直听,第一首好听,第二首好听……第五首也那么好听!
甚至就连凑时长的那几首,虽然不如魏明的原创,但在她听来也有可取之处。
“快点吃吧,今晚你想听几遍都行。”魏明言下之意,她今晚可以在这里睡。
朱霖有些心动,下班前已经跟舍友说过不回去睡了。
不过她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道:“我想要你那五首歌的歌词。”
“等着,我早就给你复印出来了。”魏明早有准备。
朱霖非常开心,离开的时候还搂着他的脖子抱了抱。
她还是走了,看到魏明早早开始刷牙她赶紧就溜了。
朱霖不仅带走了歌词,还带走了磁带,她要回家跟爸妈分享,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这种小布尔乔亚的东西还是很喜欢的。
“那你回头可得给我还回来啊,我就这么一盒。”魏明满嘴泡沫地千叮万嘱。
朱霖回家之后撒了个谎说跟朋友出去吃饭了。
朱爸爸赶紧问:“男性朋友还是女性朋友?”
“女的。”会演戏就是任性。
父母大失所望,朱霖赶紧拿出《溜溜的她》请二老欣赏。
第一首《溜溜的她》又像是讲友情,又像是爱情,歌词曲调都还算有意思。
第二首《梦驼铃》就非常戳老父亲的心。
前阵子《驼铃》在国内大火,没想到香港人又搞出一首《梦驼铃》来,旋律更加时尚,歌词也非常大气,父亲直接要求又听了一遍。
听到爸爸夸奖写歌的人大才,朱霖就忍不住想笑,这是一种自豪的笑。
至于后面三首,《北风》同样广受好评,另外两首讲爱情的他们就觉得一般了。
一场音乐赏析会让朱霖和父母的关系又缓和了不少,她抱着妈妈的脖子撒娇。
“如果我将来没人娶,那你们会不会养我一辈子。”
朱妈妈不想听这种丧气话,这么漂亮的女儿只要降低一些标准怎么会嫁不出去呢。
但看着女儿认真询问的表情,她还是紧紧握起女儿的手:“养,养你一辈子!”
妈妈对女儿的话都是真情实意,不过魏明却骗了朱霖。
他说要让朱霖成为大陆第一个听到这些歌的人,但她并不是,彪子和小梅都比她早。
这俩货从南方回来了,除了带了电子表这种常规货外,这次还带了十盒磁带回来,而且带的就是《溜溜的她》。
“枫哥,明哥,这里面的歌真的好听,你们听了就知道了,我们打算卖十块钱一盒!”梅文化雄心勃勃道。
魏明翻了翻,好家伙,这么快就流进大陆了!
张明敏这是要提前红遍大陆了?
然而并没有这么容易。
太平洋影像公司很快也注意到了这盒来自香港的国语专辑,一听,里面五首歌都不错,还都是原创,尤其是那首《梦驼铃》,旋律好,歌词含意也好。
于是立即组织歌手,准备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