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238章 监国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大宋为王十三年 | 方知是天龙 | 幽燕倦客   作者:幽燕倦客  书名: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更新时间:2025-03-27
 
东京城,燕王府中,赵调正与黄裳对坐饮茶。

小黄寞则在一旁同大雕戏耍,他如今和大雕混熟,大雕许它触碰,但他却总想骑上雕身,雕不高兴掀翻他几次,他乐此不疲,两个滚打到一起。

黄裳见状气道:“没见我与王驾说话还不一边儿玩去。”

赵倜笑道:“无妨,莫管他们,黄学士继续说好了。”

黄裳道:“这孽子真是气死下官了,下官说到哪里了......对了,下官如今观看经书愈多,想要集众家所长,集撰一部出来。”

赵倜点头:“集撰一部,当有偏倚,不然道经浩如烟海,工程浩大,只凭黄学士自己,恐怕皓首穷经都未必能够完成。”

正常发展,黄裳编撰万寿道藏乃是受赵信所命,前后历经八年时间,集数名官员,各地道士,足足几百人一起,方才完成这部著作。

如今他想一个人编经书出来,没有朝堂支持,没人从旁协助,若不有所侧重,那就是到死也完不成。

“王驾,下官想过这点,所以下官......”黄裳思索道:“决定侧重内丹修行之法。”

赵调笑道:“内丹外丹,不过是从法门上将丹道修行分成两半,同样也是不计其数,车载斗量。”

黄裳道:“下官决定集撰内丹的内雷之法。”

赵倜看着他道:“虽然又细分了一些,但依旧不少,不过却未必不能行了,林灵素的神霄道也专修法,内外皆有,你可参考参考。”

“神霄道......”黄裳犹豫道:“下官觉得此人夸夸其谈,行事浮而不实,似无真正本领,不过是想靠此敛财博名。”

赵倜微微摇头:“这人武功不错,你既然是想自悟武学,不妨也看看他神霄道编的那些经书。”

“王驾,他武功很好吗”黄裳讶异道:“莫非也是从道家经书之中感悟出来”

赵倜道:“这却不知了,或许有关,但既然专擅雷道,内外雷皆有,黄学士不妨他山之石,以为参详。”

“下官明白了。”黄裳道:“多谢王驾提点。”

赵倜笑了笑,看着他悠悠道:“黄学士的路还要自己走,本王其实帮不上什么忙的。”

他说着起身,出去亭外,冲大雕招了招手。

大雕晃晃悠悠,行走似跳,奔了过来,赵调将小黄寞抱上雕身,然后轻轻一拍,这雕跑出几丈后竟是直接飞起。

小黄寞在雕身上只觉得“忽忽悠悠”脑袋一阵发晕,下一刻仔细看去,竟然已经是几层房高,不由兴奋得一阵高声大叫.......

转眼秋去冬来,天气渐渐寒冷,东京飘下了第一场雪。

整座京城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景色清新脱俗,叫人看了不胜欣喜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洁白的雪景洗涤一空。

朝上这时也接到了来自陇右的捷报,熙河大军已经将青唐城四周障碍全部扫空,团团围困,估计不久便将拿下这座高原明珠。

其间赵倜前往军狱看过慕容龙城数次,却都一点动静没有,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苏醒过来。

城外的军马日日依然在操训,有的军队已经轮到了第二,赵倜嘱咐王恩、种朴、章缜几人一定不能懈怠,哪怕禁军再叫苦不迭,也不许偷懒,其实这些军兵并非不能承受,只是养成了不愿吃苦的习惯,只要坚持下来就好,

世上事都贵在坚持二字。

渐渐时间又过去一些,已经进入了腊月里,赵这日在府中沐房练功,原本外面就是天寒地冻,里面又有幻阴真气鼓荡,更加如同冰窖一般冷寒。

两只小蚕却无比欢喜雀跃,在沐房之内来往穿梭,仿佛两道白光,不见具体身形。

阿朱小脸冻得通红,抱着水晶瓶,看着赵在水池之中变成了一块大冰坨,眼睛眨也不眨。

赵倜在冰中道:“还不回房去,若冻出病来,还得我来医治。”

阿朱道:“冰蚕会吸走寒意,不会得病。”

赵倜不再言语,继续行功,如今他幻阴真气已经在十二层楼第一层来往自如,内力愈发深厚。

而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如今也窥得了门径,这门功法份属至阳,乃为极阳攒气之功。

而这门功法需要吸饮鲜血,是因为修炼者全身布满真气,气为阳,血为阴,气太多而血相对不足,会导致阳盛阴虚,为了调和阴阳,童姥选择了吸饮鲜血这种极端的方式。

但赵不须如此,他本来修炼的就多为至阴功法,都不须动用幻阴经,只用寒冰真气便可以调和长春功的阳气,修炼起来比童姥简直快上十数倍。

至于这门功法最大缺陷,每三十年返老孩童,功力全失,在他这里也不算什么。

所谓还童,是容貌身形恢复至初炼功法有成之时。

童姥六岁练功,八九岁有成,所以她是回复到八九岁时候的形貌。

而后来她已经摸到门径,能逆转此事,却被李秋水吓了一下,走火入魔,才一直在那时的身材不变。

而若三十年后,赵倜经历此事,也是返回成眼下模样,不会向前向后多上半分。

至于功力全失的事情,在他这里也并不存在,他可不是只修炼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一门功法,这门内功全失,还有其它。

就算此功霸道,到时会压制其它功力,但可以幻阴经幻化经脉,隐藏旁的功力,骗过它也就是了。

待天色将晚的时候,赵练功完毕,阿朱取来衣物换上,随后出了房,往堂中吃饭。

接下又过去几日,就在小年的时候,陇右的战报再次到了,青唐城已经夺取。

这天朝会足足议了一天,赵煦兴奋无比,传下数道圣旨,赏赐前方有功帅将,随后把对西夏用兵之事提上朝堂。

众臣都对此没有太多异议,毕竟就在上个月西夏又骚扰环庆路边境,杀了人抢了东西跑走。

但是对兴多少兵,如何制定作战步奏,是闪电之击,是大军压境,还是寨推进,层层吞之,却存在了不少矛盾,朝臣分成几伙,彼此争论不休,直到天黑也没有个章程,最后赵煦只好罢朝。

不过赵调却没有走,和赵煦出了紫宸殿,前往御书房坐下。

赵煦此刻兴奋之意犹未消散,道:“燕王以为如何对西夏哪种用兵最佳”

赵倜道:“臣的意思还与上次相同,取得陇右是要行大军四方压境之战,一举奏功,不然真若打闪电一击,或者堡寨推进,也不用拿下陇右了。

赵煦点头道:“闪电之战难以实现,至于堡寨之法虽然稳扎稳打,但越是缓慢越容易生变,毕竟还要防备辽国插手,而朕......也不想等那么久的时间了。”

赵倜道:“既然如此,陛下心中可有具体部署”

赵煦笑着点了点头:“自然,此番必然要倾西军将官全力,比先皇五路伐夏更要多重布置,前车之鉴,断然不会叫那时的错漏再次重演。”

赵思索道:“臣以为,此事当慎,毕竟百密一疏,下西夏的功劳远比下青唐大上无数倍,如无合适人选平衡压制,难免内斗再生,西夏之事,并非杨戬等无威望者能够制衡。”

赵煦微微沉默几息,然后道:“朕已经想好了统领诸军之人,这般大事,官高未必得行,功高也未必服众,名留青史之下,只怕个个怀揣心意,不服眼红,难以从中协调,不保各怀心事。”

赵倜道:“正是如此,陛下既然已经想好人选,不知要派人为帅宣抚弹压西军骄兵悍将”

赵煦望着赵倜,缓缓说道:“燕王觉得朕如何”

赵闻言双眉扬起,之前从西方回到京城见赵煦,赵煦就说过想要出外走走,看看外方世界,又言当年太宗真宗御驾亲征,十分羡慕,没想并非只是说说罢了,居然是真要御驾亲征。

他站起来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陛下万金之身,坐不垂堂,哪里好外出。

赵煦道:“有何不好的,太宗真宗都能做,朕为何不能何况......二位先皇败了,朕却未必会败。”

赵倜看着赵煦神情间一丝寂寥,隐隐还有兴奋与跃跃欲试,不由再道:“陛下怎好出京,虽然说大军往去西夏,朝中可以拖延辽国,叫其未必在边境擅动,但总不保齐一,陛下若在还好,陛下若不坐镇京师,辽国未必能够拖

延得住。”

赵煦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朕御驾亲征,燕王监国便是。”

监国!赵倜闻言微微一怔,眉头攒起,刚想开口就听赵煦继续道:“燕王监国,朕自放心,即便辽国因朕不在,于边境胁之吓之,燕王难道就没有应对之法吗”

赵倜吸了口气,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拒之。”

赵煦看了看他,摇头道:“燕王拒也无用,朕意已决,年后大朝会便会下旨,朕乏了,燕王也回去歇息吧。”

他说着打了个哈欠,起身从御书房后门而出,转瞬不见了踪影。

赵在书房中半晌不动,谭走过来道:“王驾,圣意已决,还是请回吧。

赵倜轻轻吐出一口气,方才缓缓向外走去,神情之间无比凝重。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