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森不想他妈烦心,指着屋外面那堆砖转移话题:“谁家的砖放那了?太奶奶家的吗?”
一般来说放砖在某块地附近就等于准备在那地上盖房子,可这一片块地都是他们几兄弟的宅基地,还有一块是太奶奶家的,所以周承森才会有此一问。
周母听了就道:“那是阿磊买回来准备加高院墙的。”
周承森不由看了一眼院墙,已经够高了吧?而且墙头都插满了玻璃碎了,还加高?难道……
“最近遭贼了?”
周母:“没有,天天有人在家,哪个贼敢来。阿磊想加高那一堵墙,挡住那个窗口。”
周承森就明白了,他也见过两三次周国华的媳妇从那个窗口看过来。
那个窗口又正对房子的二楼,透过阳台和窗户就可以看见二楼的客厅的情况,所以二楼客厅那边的窗帘一直都是拉上的。
自家四弟又是一个走出房间门就将风纪扣都扣上的人,怎么受得了时不时就被人偷窥?
之前天气冷还好,那个窗户总是关着,现在天气逐渐热了,开窗的时间就会多,所以阿磊才会买砖回来将院墙加高吧?
“是明天加高院墙吗?正好五一放假,我在家,也不用请人干了,我们三兄弟一天就能搞定。”
“不用,周兵强媳妇说她自己将院墙加高,怕我们加高院墙压着她的财运。他们要是不加高,我们再加高。”
周承森嘴角抽了抽,不做评价。
江夏提醒道:“二哥,阿磊说砖头又升价了,贵了一厘一块,砖厂的厂长说迟点还会升,你不是想回村里盖房子?要不要订一批砖?要是钱不够,我们这里有。”
周承森:“不用,订砖的钱够的。”
周母:“那你先定三万砖也好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涨价。”
现在一块砖头已经涨了一厘,一厘听着不多,可是盖一层楼要两万块左右的砖,算起来那就贵两百块了。
这还不算院墙的砖呢?院子要是盖得大,砖也需要不少。按三万砖来算吧,那就是三百块。
三百块,如果二儿子没有渔船,只靠两夫妻的工资存下来也要三四个月吧?
江夏:“除了砖,沙子,钢筋和水泥那些也比我们当初买的时候贵了一点点,早点盖早划算,二哥要是不够钱,可以出声,我们这边有。”
周承森:“我知道,谢谢四弟妹,不够我再问你们。”
如果小管鱿的旺汛能坚持到这个月月底,那应该也差不多了。
晚上差不多七点的时候,周承磊才回来。
江夏问:“都搞定了?”
周承磊点头:“全部搞定了。”
明天五一放假,他打算明天去砍些竹子,晚上或者后天和江夏回去陪江父江母吃顿饭,顺便运些竹子去市里的房子搭架,到时候西瓜长出藤需要架子往上爬。
江母出差回来还没有去过,制衣厂的事情不知道解决好了没,怎么也得过去关心一下。
晚饭的时候,周承磊也问周承森要是打算盖房子,要不要先订一批砖。
江夏的厂房五月中就开始动工,周承磊打算这两天就去订二三十万块砖,他要的量大,看看能不能便宜点,周承森要是订砖,可以一起订。
周父听了就道:“订吧!迟早都要订,你不够钱我和你妈先帮你出了。”
周承森听了就道:“不用,够钱,这段时间出海打渔的收入都不错。到时候我和阿磊一起去订。”
第二天周承磊一早起床就去砍了一些竹子,然后又和周承森去了一趟砖厂订砖。
因为周承磊一口气订三十万块砖,可以便宜一厘,按没升价前的价格给他们。厂长:“你们的砖什么时候要?你要这么多,没有这么快烧出来。”
周承磊:“二十天之后。”
动工后还要挖地基,挖地基也要好几天。
厂长:“那行,那没问题。我尽量赶出来。”
“谢谢。”
交了订金,约好了大概的送货时间,两兄弟就离开。
刚出砖厂不远,就遇见了骑着自行车过来的周兵强。
周兵强和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彼此就擦肩而过。
周兵强进了砖厂,和砖厂厂长打了声招呼,顺口问了句:“周永福的二儿子过来订砖盖房子吗?”
他猜这次是周承森准备盖房。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厂长:“不是,是阿磊准备盖厂房,订了三十万砖,啧啧,那小子真有本事。三十万砖,也不知道盖多大的厂房。”
厂长的儿子和周承磊一样大,就是没有周承磊有本事,所以忍不住感叹。
周兵强:“……”
他家婆娘还怕人家加高院墙压着自己家的财运,硬是要将自己家的院墙加高,压对方的财运!
人家都准备盖厂房了,怎么压?
不过周兵强还是买了些砖回去,将院墙加高。
周承磊回到家,正好可以吃午饭,吃完饭他就拉着几捆竹子和江夏一起出发去市里。
他们得先将竹子运去新房子那边放下,然后才开拖拉机回江家。
回江家的路上,路过市戏剧院时,大概是五一放假,许多人。
周承磊就将拖拉机放慢速度。
戏剧院的门口,李秀娴和廖瑞祥买好了票,正准备买些瓜子进去吃,然后她听见拖拉机声,下意识扭头看了一眼,吓得赶紧走进戏剧院。
廖瑞祥见了,赶紧跟着进去,搂上她的腰:“怎么了?不买瓜子了?”
李秀娴低声道:“你别碰我,我小叔子两口子,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来看戏。”
廖瑞祥闻言松开了手,离李秀娴几步远,看出去:“哪个?”
“他们开着拖拉机,算了我不看了,我回家。”李秀娴心里害怕死了,也不知道周承磊和江夏有没有看见他们。
廖瑞祥看出大街:“拖拉机走了,没有停下,今天这么多人,他们看不见我们的。”
“不行,我要回去……”她好怕。
廖瑞祥:“好,好,好,那咱们不看了,等拖拉机走远了,再出去,好不好?”
李秀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