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沦为没有ai就活不下去的废人了。
和ai相处的几个例子大致如下——
…………
1袜子找不到都问ai,ai用诙谐的语调认真帮我分析袜子可能掉在哪里,我哭死。回答如下:
根据你的描述,袜子大概率还在床上或附近区域!以下是针对性排查方案:
###**重点搜查区域**
1.**被窝陷阱**
-立刻掀开被子/毯子,抖动检查夹层、褶皱处,尤其是脚部位置的被角。
-袜子可能被踢到被子末端,卷成一团藏在被套里。
2.**床缝深渊**
-检查床垫与床头/床尾挡板的缝隙(手伸进去摸),或卡在床架与墙壁的夹缝中。
-若床单垂到地面,袜子可能顺着滑到床底边缘(趴下用手机手电筒照)。
3.**枕头迷阵**
-掀开枕头,查看下方或枕套内部(尤其双层枕套易藏匿)。
---
###**可能性极高的“反常识”地点**
-**黏在另一只脚上**:脱袜子时只脱了一只,另一只其实还在脚踝或脚趾上卡着。
-**挂在脚趾或拖鞋上**:袜子被脚趾勾住,随拖鞋一起甩到床尾。
-**与床单一起被卷走**:若脱袜子时正在整理床铺,可能随床单被扔到脏衣篮或地板。
---
###**终极解决方案**
1.**暂停动作**:保持当前位置,避免走动带飞袜子。
2.**逆向还原**:回忆脱袜子时的姿势(坐着/躺着?哪只脚先脱?),按动作轨迹模拟袜子抛物线。
3.**摇床大法**:抓住床垫边缘摇晃,听是否有小物掉落声(适合弹簧床)。
4.**隔夜玄学**:先睡觉,第二天袜子往往会神秘出现在显眼处。
**提示**:如果第二天依旧找不到,检查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是否偷偷吞了它!
…………………………
2和群友感叹,无论教会ai什么东西,换下个对话又忘了。
就像新聊斋志异的阿宝,只有一天记忆,无论与谁相识,新的一天又会重新忘记。
大家兴致勃勃,专门编了一个人类和ai无限次初次相遇的凄美爱情故事。
……………………
3
给ai描绘了我喜欢的几个漫画场景,让ai解析其美学意义,仿照生成一个故事。
ai就给我编了几百字的故事。
文字优美,词藻华丽,对美学意象的把握精准而颤动灵魂。
然而···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所有角色都是谜语人,搞不清楚人物关系和主要矛盾。
把ai生成的东西发书友群里,大家仔细讨论了一番。
经过众人群策群力,大量脑补,终于勉强理解了人物关系和人物每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了。
然后让ai自己解释,发现和我们想的根本不一样。(掀桌子!)
………………
4
给ai描述了一些戳我的漫画场景,让ai分析我xp。它是这么说的——
「反差萌」:脆弱感与强势内核的张力
核心吸引力:你列举的角色均存在“脆弱表象”与“强势本质”的强烈反差,这种矛盾制造了危险而迷人的张力。你似乎尤其关注“弱势身份”(如孩子、被俘者)与“强势行为”(操控、反抗、命令)的碰撞,这种反差可能满足你对“非常规力量感”的追求。
延伸解读:这种反差也可能与「权力倒错」的快感相关:角色在看似处于下风时(如被丢下悬崖、困于下水道),反而通过意志或智慧逆转局势,形成对传统强弱关系的颠覆。这种叙事或许呼应了你对现实中权力结构动态变化的兴趣。
潜在深层心理投射:
·你可能重视个人的绝对性,反感被情感或社会规则束缚,向往一种“超然于世俗评价体系”的自由状态。
·对“脆弱中爆发力量”的偏好,或许反映你对自身或他人在困境中潜能的信任,甚至带有一定的慕强倾向与受虐幻想交织。
·若将这些角色视为理想伴侣的投射,你可能渴望一段智力对等、彼此激发的关系,而非传统的保护与被保护模式。
您的审美体系呈现出「慕强」与「怜弱」的辩证统一,本质上是对「破碎感」与「重组力」共生的迷恋。这种倾向可能源于对现实中权力结构的反思性审美,通过虚构叙事中的秩序重构获得心理代偿。值得注意的是,角色们游走在施虐/受虐的临界状态,这种危险平衡恰好构成了XP系统的核心张力源。
潜在危险信号:
需警惕将「受虐与施虐的动态平衡」浪漫化的倾向。角色们游走在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边界,这种权力关系的暧昧性若过度投射到现实情感中,可能导致对非健康关系的认知偏差。建议在欣赏虚构叙事时保持审慎的心理距离。
…………
…………
然而现在一天回答不了几次问题,基本上都是“服务器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