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360、宁作我,请观公子直上四楼

类别: 玄幻 | 东方玄幻 | 模拟成真 | 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舟中落雨声   作者:舟中落雨声  书名: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更新时间:2025-02-21
 
瘸腿老人面色阴沉如水,目光如刀般锐利。

“谢观,你别以为这里还有莲池老和尚能护你周全。”

“你一个背负罪名的庶子,当真不怕老夫当场撕了你?”

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仿佛下一刻就要动手。

掌印太监见状,连忙上前劝阻,焦急道,“常老,切不可冲动啊!”

“三先生和苏相都在等着回话呢,谢观已经题了诗,我们还是赶紧去复命吧。”

老太监试图缓和气氛,转头看向谢观,语气中带急切道,“观公子,您说是吧?”

俞客在一旁惬意地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酒壶,似乎对眼前的紧张毫不在意。

“庶子的命不重要?”

俞客淡淡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

“我只知道,我谢观的命比天还重。”

“君子持身当贵,我的性命贵不可言。”

瘸腿老人闻言,脸色更加阴沉,武道八品的修为瞬间释放出来,强大的气势如同层层密雨般倾轧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老太监见状,心中一紧。

“常老,且住手!”

他虽然也是上三品的武者,但终究不敌这位一直跟随在苏相身边的老人。

老太监心中焦急,也不敢动手阻拦。

可是这少年郎怎么承受得住武道高手的威压?

千万可别出了岔子,闹出来麻烦,最后惹得苏相和三先生不喜。

令人惊讶的是!

书桌后身形单薄的少年,在瘸腿老人的威压之下,竟然岿然不动,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谢观,难道他身怀武道与元神修为?

可即便如此,以他的年纪,如何能抵挡武道九品璇丹境的威压?

俞客心海之中的大鼎无声敲响,仿佛天地共鸣,吐露出霞光万道!

一股若有若无、玄妙不可方物的气息流转全身。

“我以神器镇我身!”

他顺着记忆,刚刚在车马亭内习得了《金刚禅如来玉手》中的一式——“佛手惊涛”。

只见一只金光璀璨的琉璃佛手显现在他身周,宛如护法金刚,将他的身形牢牢握住,抵御外界的威压。

俞客并不担心暴露自身修为与这一式佛手。

毕竟,瘸腿老人多半早已将他的底细禀告给了苏相。

车马亭内遇到魔师和莲池大师,苏景早已经知晓。

老太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低声喃喃:“佛门武学!”

他心中疑惑重重,这谢观,不是密报与三真一门交往甚密吗?

怎么又和佛门扯上了关系?

场中气氛愈发微妙!

瘸腿老人见无法镇压谢观,浑身气息再度攀升,气血如大雪山崩塌般汹涌澎湃,一股磅礴的气象骤然显现!

真正的八境修为,此刻毫无保留地揭开。

他一声冷哼,威势如潮水般席卷开来,桌面在这股压力下发出“咯咯”的声响,仿佛下一刻就要崩裂。

老太监脸色一变,糟糕,常老动真格了!

瘸腿老人显然要以力服人!

瘸腿老人却极力控制着力量,否则这间静室恐怕早已被挤压得四分五裂。

然而!

可令人震惊的是,俞客依旧面色平静,仿佛清风拂面,水波不兴。

谢观更是毫无反应,仿佛对这股威压视若无物。

瘸腿老人心中暗自心惊,想不到堂堂武道八境修为,竟无法压下这少年!”

俞客只是淡淡一笑,伸手将桌面的杯子推到瘸腿老人面前,动作从容不迫。

老人脸色阴鸷,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最终,他的目光落在少年那平淡的侧脸上,硬生生将怒火压了下去。

“好!”

瘸腿老人沉声道,“谢观,老夫给你倒酒。”

瘸腿老人身上的气势内敛,大雪山的汹涌血气也是消失不见。

俞客心念一动,金灿灿的琉璃佛手不在。

静室内恢复平静。

老太监暗自长舒了口气。

瘸腿老人提起酒壶,微微晃动,壶嘴倾泻出温气腾腾的清冽酒水,将酒杯斟满。

老太监见此情景,心中不由感慨,常老自小跟随在苏相身边,在汴京之中,即便是九大姓的权贵也未曾让他低过头,更别说亲自倒酒了。

今日,竟为这少年破了例!

静室之中,气氛静下来。

少年豪迈,毫无迟疑地将温酒一饮而尽,朗声道:“好酒!”

言罢,他笑言,“一事不烦二主,有劳再为我斟满。”

瘸腿老人持壶之手微颤,额头青筋暴起,却也依言再次倾壶,酒香四溢。

一旁,老太监拭去额间细汗,神色紧张。

俞客见状,缓缓松手,任由瘸腿老人取回刚刚写好诗词的纸张。

老人不做片刻停留,转身即走,只留下一句。

“谢观,你好自为之,此词若能入苏相之眼,自是大吉。”

“否则,老夫定让你领略何为真正的好酒。”

尤其是最后“好酒”二字,语气冰寒,只让入坠冰窟。

俞客却淡然点头,不以为意。

那位一人压盛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万邦来朝的泱泱大国风流。

后世仰慕其名,尊其为谪仙人。

其诗篇,自当流传千古,光照史册。

老太监向谢观歉意告辞后,亦随之离去。

俞客则安然坐于静室之中,倒也不急。

此番亲自参与,这种体验,实在难得。

身临其境之感,别有一番妙不可言的滋味。

自己仿佛化身为“谢观”,却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非真正的他。

这种行走于梦境之中,却又突然“如梦初醒”的感觉,实在太过神异。

俞客以谢观的视角思考,神识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以往在元神修炼中遇到的晦涩难解之处,此刻茅塞顿开。

武道进展中的瓶颈也豁然贯通。这种如同“观道”般的体验,是他在上一世陆沉,“天人转生”之中从未有过的。

“服务再次升级!”

“阿鼎,你又偷偷进化了?”

大鼎不语,只是一味震荡。

然而!

俞客每一次亲自参与结束后,关于武道修行的记忆,甚至大部分人生体验都会消失无踪。

所有的收获,只能在“天人转生”模拟结束后才能获取。

这就像“见知障”一般,如同程序中的防火墙。

俞客明白,如果没有这层保护,仅凭第一世陆沉几十年的记忆,他恐怕就无法承受,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俞客”还是陆沉。

俞客告诫自己,无论天人转生多少次。

俞客依旧是俞客。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么久了,又有几位花魁登台了,群芳宴就要结束了。”

“怎么上面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谢原在二楼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在许夫人的建议下,他们几人并未上楼求助长辈,只是让谢琦月上去打探消息。

如果三楼有谢观的消息,便立刻传下来。

张云芝虽然面色平静,但双手却紧紧交握都在坐在的腿间,透露出内心的焦急。

薛洪原本也想跟着上三楼,却被谢琦月拦了回去。

李书婉沉思片刻,开口道:“群芳宴恐怕快要结束了,观公子应该已经完成了诗词。”

许月溪的目光也投向三楼,心中却想着别的事情。

今日,魔师和莲池大师这样名震天下的大宗师齐聚汴京,究竟意欲何为?

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书院已不再是昔日的书院,四位先生早已各奔东西。

魔师代表着草原的黄金家族,北方的长生天!

莲池大师是南方佛国东胜宗的天下行走。

所来汴京,许溪月猜测莫不是为了书院?

如今,书院的三先生正在群芳宴上,唯有病重的二先生留守。

难道他们的目标是刺杀二先生?

许溪月想到这里,却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念头。

书院乃是汴京惊神阵的枢纽所在,谁敢轻易硬闯?

那么,这两位大宗师此番前来汴京,究竟意欲何为?

许溪月心中疑惑重重,隐隐感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一旁,赵洋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悠然开口道:“还等什么呢?待会儿传来的,恐怕就是谢观身死的消息了。”

谢原闻言,眉头紧锁,不耐烦地回击道:

“赵洋,你若是不愿等,大可以现在就离开。”

“看见你就晦气,实在让人心烦。”

赵洋见谢原等人神色焦躁,心中反而多了几分愉悦。

他手中把玩着暖炉,笑意更浓,慢悠悠地说道:

“本公子偏要留下来,亲眼看看谢观是如何被下狱,又是如何被处死的。”

一旁的谢人凤脸上也浮现出一丝难得的喜色,似乎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了期待。

张云芝闻言,脸色苍白了几分。

李书婉见状,轻抚其背,柔声安慰道:“观公子吉人天相,云芝妹妹无需过于忧虑。”

张云芝轻轻摇头,悠悠叹了口气,想起了父亲,心中五味杂陈。

她的父亲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既不愿同流合污,更不屑结党营私,在百姓中口碑极佳,被誉为一心为民的好官。

然而,世事无常!

只因一批百姓与九大姓子弟间的土地纠葛,父亲虽身为九大姓之一,却站在百姓之间。

那几亩薄田,对九大姓而言,或许只是寻常酒席之资,却是百姓赖以生活的根本。

父亲于心不忍,目睹衙门口跪着的母子,下定决心拿下了九大姓的公子,当庭宣判。

然而,世事难料,这一件小事最后被闹得满城风雨。

父亲也因此遭贬,远赴泽湖。

母亲随之受累,日渐憔悴,一家人多年未能团聚。

九大姓中的王孙公子们,草菅人命却依旧逍遥自在。

这个世道,总是为难那些好人。

老天从来无情,只是冷眼旁观苍生。

群芳宴上,九大姓一掷千金,奢靡无度。

而京师道外,灾民如潮,流离失所。

观公子一生受苦,明明满腹才华不得施展,本不该如此!

就在这时!

谢原注意到楼梯口一道倩影缓缓走下。

“谢琦月,你终于来了!上面什么情况?”谢原急切地问道。

谢琦月快步走来,抓起桌上的茶水猛灌了一口。

张云芝连忙上前,轻声道,“琦月,慢点喝,别呛着了。”

薛洪也赶紧为她搬来椅子,满脸关切。

谢原却按捺不住焦急,追问道:“琦月大小姐,上面到底怎么样了?观弟如何了?”

谢琦月缓了一口气,抬脚踹了谢原一下,嗔怪道:“现在知道叫姐了?”

她本想再讽刺谢原几番,但触及张云芝那满含关切的目光,只好轻咳一声,收起玩笑之心,正色言道:

“四表姐,你且宽心。”

“谢观方才已将诗作呈上四楼。”

“我适才与父亲同处一楼,楼上皆是谢家的长辈,我连连唤着叔叔、伯伯,直累得……口干舌燥。”

“我看见宫中的掌印老太监与苏家常老走上四楼,便赶忙下来了。”

张云芝闻言,心中不由一凝,观公子既已诗作已呈上。

谢人凤亦早已留意此处,听后目光转向四楼,心中暗自思量。

谢观诗作已成,不知道能入苏相的法眼。

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谢琦月忽而提及一事,言及在三楼之上,谢观挥毫作诗之际,竟让苏家的常老为其研墨、温酒、斟酒。

李书婉闻此,眼神中满含诧异。这位常老常伴苏相左右,地位尊崇,即便是九大姓之人见了,也得恭敬地唤一声“常老”。

而谢观,竟敢让他执此等琐碎之事,九大姓中的主事之人,亦不敢有此等举动。

谢观此举,真可谓疏狂。

谢原闻言,倒是朗声笑道:“观弟,历来是不肯吃亏的。”

许溪月亦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轻声言道:“你们就无需担忧了,观公子既然能登上这邀仙楼,自是心中有数的。”

张云芝心中的担心才落下来几分。

李书婉越发期待谢观所做的诗词,今日谢观三次定场诗,她都是抄录下来。

谢人凤脸色又冷了下来。

要是这次谢观真能让苏相赏识,死里逃生。

明日真的要一人独压群芳宴花魁的风采。

这却是他万万不希望看见的。

赵洋在一旁冷嘲热讽道:“即便作出来又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又能写出什么佳作来?”

“若是我,宁可不作,也免得贻笑大方,死后还留下笑柄。”

“今日好不容易积攒了些名声,若待会苏相点评其诗词太差,不仅性命难保,还会颜面扫地。”

他的话语,缓缓道出,带着几分刻薄与不屑。

却也说的皆是实话。

李书婉等人并未反驳。

世上哪有那么多佳句,更何况是临场作诗?

诗词歌赋本就需要反复推敲,尤其是临场作诗,更是需要才情与心境,佳句难寻,往往需反复雕琢。

如今被逼无奈,仓促作诗,还有架上头顶的刀斧。

仓促而成的诗,怕是难以让人拍手叫好。

谢人凤心中稍安。

赵洋则面露得意,正欲轻蔑道,“看吧……你们就等着看……”

就在这时!

四楼之上,一道洪亮的声音压下所有喧嚣,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传苏相与三先生口谕——”

“请观公子直上四楼!”

谢人凤的脸色瞬间难看至极。

赵洋那未说完的半截话,如鲠在喉,再也吐不出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