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人不老,心也老了!
吕华戏耍了陈恒昌一番后离开了江南,他们跨越了万山岭来到了大安新朝控制的地方。
此时大安新朝和陈恒昌的地盘划分就是以方山岭为边界的,万山岭以南是陈恒昌的地盘,万山岭以北则是大安的疆土。
万山岭东部山峦此起彼伏,虽然没有险峻的高山,但地形极为复杂,而穿越万山岭的官道只有三条,这三条官道本来就是大荣南北重要通道。
如今双方以万山岭为边界,只需要将这三条官道堵死,就能将对方的大军堵在万山岭的另一侧。
当然,万山岭内还有很多小路小道,吕华他们肯定是无法走管道,而是沿着崎岖的小路跨域了万山岭。
他们所走的道路其实就是从道宫山附近进入万山岭,然后翻山越岭靠近翠霞谷。
翠霞谷本来就是官道旁边,而现在翠霞谷几乎成为了余通海的大本营,足足有五万将士驻扎在翠霞谷周围。
不过这些将士不是守护翠霞谷的,只是为了阻挡陈恒昌的大军北上。
而翠霞谷内也有一千将士守护,同时还有四位先天武者坐镇,纪甄丶牛角老人吴安酬,阳谷婆婆周青,茗山老人陆瑾四人。
这四位都是杨正山的熟人,除了纪甄外,其馀三位都是散修,以前吴安酬就在翠霞谷内驻守,后来一众先天武者离开了翠霞谷,吴安酬也就回了自己的老家牛角山。
杨家占据京都之后,杨正山亲自手信一封,又将吴安酬给请回来了。
同时杨正山还将周青和陆瑾也请来了。
吴安酬丶周青和陆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隐居在万山岭内的先天武者,所以想要请到他们三位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也就是杨正山与他们有些交情,这才能将他们三位请到翠霞谷坐镇。
当年吴安酬能够驻守翠霞谷,还是杨正山安排的。
而周青和陆瑾两人还曾随军征讨过星月门,所以他们都与杨正山相熟。
有四位先天武者坐镇,还有五万将士驻扎在周围,翠霞谷和这条官道可谓是固若金汤。
至于另外两条官道,则比较靠西,一条连通江南西部区域,一条更是连通云桂和陇南,当然陇南和巴蜀之间也有官道穿过万山岭,不过那些官道就与江南没有什麽关系了。
三条官道,临近翠霞谷的这一条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杨承业才让余通海亲率五万将士驻扎在这里。
吕华逃离江南的方向也大体上是循着这条官道走的,只是他们没有直接走官道,而是翻山越岭跨越过去的。
等吕华带着千馀属下抵达翠霞谷附近的时候,早已收到消息的余通海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此起彼伏的绿海波涛中,吕华身穿黑色劲装站在一棵大树下,望着山坡对面的营地。
那片营地是大安新军的营地。
所谓的大安新军就是余通海魔下的军队,以北海水师为基础组建的新军。
虽然大安新朝已经重建了水师都督府,也设立了三海水师,但实际上自前还是只有北海水师,因为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的驻地还在陈恒昌手中。
这支新军就是为了的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其中的将士大多都是重新招募的,包含刚刚投军的青壮和武者,以及曾经的卫所兵丁,曾经的禁军将士和皇帝亲军将士。
大梁攻下京都后,不少禁军将士和皇帝亲军的将士都被打散了,现在大安新朝又将他们重新召集了起来,经过甄别选拔之后,才组建出这麽一支新军。
这支新军还处于磨合训练时期,具体有多少战斗力还不确定,但有北海水师的将土作为基础,他们只需要训练一段时间就能成为一支强军。
吕华带来的人都在他身后的山坡上,双方虽然已经碰面,但泾渭分明的驻扎在两侧的山坡上。
在吕华逃离江南之前,他就先给余通海传了信,约定在此碰面。
其实昨日他们就已经到了,却被对面的新军挡在了这里。
当然,余通海也不是没有准备,已经在山坡上给他们准备了粮食丶水和帐篷,甚至还安排了一些军医,只是不让他们继续北上而已。
余通海这麽处理也没有错,毕竟吕华身后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神阳教的教徒,这些人可不是什麽好人。
也不能用好坏来划分,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被逼无奈加入神阳教的,他们也是一群可怜人,特别是那些从云岭大山走出来的神阳教徒,他们是真的没有选择。
但是他们也修炼过续灵炼血功,也曾吸食过人血。
他们可怜,可也做过恶事。
所以在收到吕华的传信之后,余通海也很头疼该如何处理这些人。
吕华等了一天一夜,余通海终于是姗姗来迟。
只见余通海身穿一身绛紫色麒麟服,身姿挺拔从山林间飞而来。
余通海,大安一等辽海侯,水师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少保,加授龙虎将军。
如今余通海在大安新朝可谓是位极人臣。
大安新朝有六位国公,其中曲少宫丶梁谨言和周元辰继承的都是大荣之前的爵位,如果梁谨言为平国公,其实就是之前常平侯的爵位。
而薛平的昌国公同样是继承的大荣海昌伯的爵位,表面上看薛平似乎走在了余通海前面,但是别忘了这里面还有一层姻亲关系。
至于谢林轩和韩飞,他们的位置其实来自谢渊和韩承。
谢渊和韩承是从安源城开始追随杨正山的,而谢家和韩家这麽多年一直都以杨家马首是瞻,他们代表的是早起追随杨家的将土。
余通海是从腾龙卫开始加入杨正山魔下的,论战功,论能力,其实给他一个国公之位也没有什麽问题,可惜杨正山之前定下的国公之位就六位,所以只能给他封侯了。
不过杨正山已经跟杨承业商量过,等大安新朝坐稳天下之后,还会大封功臣,到时候余通海必然能捞到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
山林之中无法骑马,所以余通海是一路走过来了。
这里距离翠霞谷还有一段距离,再加上现在余通海真的很忙,因此才来的晚了一些。
「哈哈哈~~吕大人,好久不见!」
人未至,爽朗的笑声就先传遍了山林。
「拜见大都督!」
山坡上的新军将士闻声,立即齐声拜道。
洪亮的声音在山林中阵阵回荡,听起来颇有气势。
大都督是指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官职没有改,但称号上却改变了,这是杨承业故意为之的结果。
因为大安新朝要强化六军都督府的领兵权,所以特意做出了一些形式上的改变。
看到余通海来了,吕华心中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之前还是很志志的,生怕杨正山这边出了什麽么蛾子。
万一杨正山不愿意收留他,那以后他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了。
吕华露出淡淡的笑容,只是他现在的笑容有些难看,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满身贵气镇北司提督了。
「见过余侯爷!」
眨眼间,余通海就飞掠至吕华近前,笑道:「吕大人无需如此客气,我这边已经得到了老侯爷的回信!」
「哈哈,老侯爷的意思是先安排一个地方给他们住下,让他们先安分的呆上两年再说,如果他们两年后没有任何问题,那他们以后就是大安秘武卫的缇骑!」
余通海直入正题,说明了对那些神阳教徒的安排。
这些神阳教徒属于不安分的因素,大安新朝可以接纳他,但也要观察一番才行。
对于续灵炼血功,大安肯定是禁止修炼的。
这些神阳教徒以前如何修炼的事情,大安新朝可以不计较,但以后肯定是不能继续修炼续灵炼血功。
两年的时间算是一个考察期,只要这两年他们能够放弃续灵炼血功,那他们就可以成为大安秘武卫的缇骑。
「这样也好!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他们以后绝对不会再修炼续灵炼血功!」吕华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余通海点点头,随即看了一眼那些神阳教徒。
这些神阳教徒既然愿意跟着吕华背叛神阳教,那就说明他们自身并不愿意用邪恶的方式修炼。
「走吧,我们先回去再说!」
「他们居住的地方我也已经安排好了,就在翠霞谷西边的山谷中,那边可以作为他们的修养之地!」
「不过那边还是一片荒地,需要他们自己建造房屋之类的。」
「粮食什麽的,你们可以放心,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不会饿着他们的。」
说着,余通海就带着吕华朝着翠霞谷的方向走去,同时那些神阳教徒也跟着前往,当然新军的将士们还在戒备着。
一边赶路,余通海一边跟吕华说着话。
他将这边的安排都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同时也将杨正山的意思告诉了吕华。
杨正山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吕华回京都为大安重组秘武卫。
秘武卫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它是皇帝的耳朵和眼睛。
而除了秘武卫之外,杨正山还会为杨承业组建皇卫司。
不过按照杨正山的想法,以后秘武卫和皇卫司会做出一些改变,秘武卫和皇卫司将会分开,成为两个情报机构。
一个对外,一个对内,秘武卫的主要责任是收集大安周边各方势力的情报信息,而皇卫司则负责皇城的安全和皇朝内部的情报监控。
秘武卫负责对外收集情报,所以交给吕华也无所谓。
而皇卫司负责京都和皇朝内部的情报监控,就需要一个更加值得信任的人来负责,所以杨正山打算让丁秋来负责此事,同时从杨家护卫中抽调一部分人手。
不过丁秋只是临时人选,等过几年丁秋还是要回杨家的。
吕华在余通海的帮助下将那些神阳教徒安顿下来之后,这才前往京都。
翠霞谷距离京都并不远,快马加鞭的话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是抵达京都。
来到京都,吕华自然是先去拜见杨正山。
靖安侯府内,杨正山还是在茶室中接见了吕华。
杨正山一边斟茶,一边看着吕华。
此时的吕华与曾经的吕华判若两人,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吕华时的样子,那时候吕华面容冷俊,双眸狭长,
自带一身贵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高冷的贵公子。
可现在的吕华完全就是另一个人,脸上的伤疤让他看起来格外的挣恐怖,
一双狭长的眸子给人一种阴狠的感觉,身上的气质也变了,不再是贵气逼人,而是阴气森森。
整个人就如同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一般,浑身散发着阴寒的气息。
「哎~」
看他这副样子,杨正山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老夫还是喜欢你以前的样子!」
吕华一,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老侯爷倒是一直没变!」
可不是吗?
如今的杨正山跟以前真没有太大的变化,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看起来跟三十多年前没有太大的差别。
杨正山摆摆手,「老了,人不老,心也老了!
以前的杨正山喜欢忙碌,喜欢整日呆在衙门和军营中,不是处理公务,就是训练将土,可现在杨正山变懒了,不像以前那般操心了。
除了在大事上拿拿主意外,其他的事情早就交给了其他人。
空间内的长寿村有杨明诚,神木岛有杨明志丶杨明浩和姜贺,大靖王朝那边的事情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过问了,也就是大安新朝这边还没有安稳下来,他还无法抽身,否则他早就带着郁青衣游山玩水去了。
说了一会儿闲话,杨正山这才将话题转到正事上。
「秘武卫你就多操操心,再重新组建起来,等过几年,新朝安定下来,你想做什麽都行,是继续执掌秘武卫,还是逍遥自在的四处游历都可以。」
吕华重重的吐出一口气,「那就五年吧,五年之后我就隐退,在三山谷找个院子住下,再收个徒弟!」
他也老了,这三十年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让他都感到有些疲惫。
如今他想做个含怡弄孙的富家翁,可惜他没有儿孙,只能收个徒弟继承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