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那是因为我们有傲慢的底气!
安西镇,总兵府。
周兰的传令官杨继祖在一名土卒的引领下来到了前堂。
堂内主位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而老者身后还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孙云波,孙云波身后的中年男子则是孙安阳。
说起孙安阳,他跟杨正山还有一份恩怨呢。
孙安阳就是当年那个在演武阁顶替包朗的纨,杨正山回京后还因为孙安阳大闹了一通,逼迫孙家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还在吏部大闹了一场。
那时候孙安阳才二十多岁,而现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杨继祖没有关注孙安阳,他进入大堂之后,注意力都放在了孙云波身上。
孙云波外表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须发皆白,但面容红润,身材挺拔,目光锐利,气势不凡。
孙云波与张栾是同个时代的人,如今都差不多已有百岁,而且两人都是领过兵,打过仗的将领。
只不过张栾比孙云波更早成为先天武者,而且成为先天武者之后就退隐了,
孙云波成为先天武者后,虽然对外说想要请辞,但他却赖在安西镇十多年,一直没有离开安西镇。
到了后来,孙云波虽然辞去了所有官职,但是他依然呆在安西镇,名义上他是坐镇安西镇,实际上他就是放不下安西镇的权势。
简单来说,孙云波就是一个权势心很重的人。
不过他的能力并不算强。
仔细算算的话,他已经在安西镇待了五十多年了,可是他依然无法掌控安西镇。
相比之下,郭英却能牢牢地掌控中云岭镇,这一点就要强过孙云波。
「禁军奋武营指挥使杨继祖见过孙前辈!」杨继祖抱拳一礼,拜道。
杨继祖,杨承泽长子,今年三十六岁,原北原镇镇标前营游击将军,现任大安新朝禁军奋武营指挥使。
周兰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之后,她魔下的原北原镇镇标五营也就跟着改编为禁军。
按照杨正山对大安军制的设想,大安未来的军队会分为五种,第一种边军,
即保留原有的镇标营丶援兵营和守备营的编制,不过会编制进行缩减,如重山镇,未来可能只会保留四个援兵营,原本的东路丶南路和中路四个援兵营会被撤销的,当然,一应官职也会被撤销,包含参将。
因为重山镇东路丶南路和中路已经不算是边疆了,重山镇如今的北方边境在雪原之地的边缘,距离重山关足有近千里,所以不但东路丶南路和中路会被裁撤掉,可能连重山关也会被裁撤。
未来大安的边军会保持在六十万兵力上下,不会想以前大荣那般拥有百万边军。
第二种军队则是驻守军,即各省驻守军,每省两至三万,负责维护各省内部的安稳。
第三种为守备军,守备军主要负责城防,算是代替了以前卫所兵的职责,但不再进行屯田,只负责诸多城池的城防任务。
第四种为禁军,未来大安的禁军不再局限在京都,而是按照需求驻扎在大安各地。
边军负责边防,驻守军负责地方安稳,守备军负责城内的城防和治安,而禁军就是朝堂的机动部队,一部分负责守护京都,一部分负责驻守在重要的关口出。
如蓟州,未来肯定会有禁军驻守。
而第五种就是皇帝亲军,也可以称之为皇卫军,主要负责皇城的安危以及一些重要地方的驻守任务,如三山谷丶翠霞谷,还是由皇帝亲军驻守。
水师也属于边军序列,他们驻守的是大安的海疆。
以后边军只有总兵,没有巡抚,也没有都指挥使之类的,因为边镇也会被取消掉,所以以后的边军只是军队,不再是边镇。
而原本的边镇则会设立行省和府县,也就是说未来的重山镇会变成重山省。
驻守军和守备军依旧由都司衙门管辖,不过守备军受都司衙门和府县衙门双重管辖。
这也代表着府衙县衙拥有了一部分兵权,虽然他们的兵权很少,但确实是能调动守备军的。
当然,府衙县衙受到的监管也变得更多了,大安新朝会增强按察使的权力,
同时还会在六军都督府设立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各军的军纪军法。
杨继祖是禁军奋武营的指挥使,其实就相当于以前奋武营的提督,为一营主官,魔下有一万将士。
这次周兰派他来安西镇,一是因为杨继祖的能力很强,二就是因为杨继祖的特殊身份。
「杨继祖,你是辽东杨氏的子弟?」
孙云波先是上下打量了杨继祖一番,尔后声音平静的问道。
杨继祖笑道:「没错,家祖正是辽东杨氏的族长杨明辉!」
此话一出,孙云波锐利的眼眸微微变幻,而站在他身后的孙安阳眼中也闪过了一抹异色。
辽东杨氏如今可谓是盛名于天下,哪怕孙云波偏居一隅,消息落后,也知道如今辽东杨氏的强大。
而辽东杨氏一些重要的人物他也是听说过的。
首先就是杨正山,杨家也属于辽东杨氏,虽然如今杨家已经独成一体,甚至超越了辽东杨氏,但无法否认的是杨家是辽东杨氏的一份子。
其次就是杨明辉这个辽东杨氏的族长,别看杨明辉修为不咋样,而且一直待在安宁县很少出门,但他的名声可比杨明武丶杨明镇丶杨承泽等人大多了。
因为他是辽东杨氏的族长,对外他才是辽东杨氏的话事人。
「哦!没想到你竟是杨明辉的孙儿?」孙云波有些惊讶道。
不过他也就是惊讶了一下,随后直奔主题的问道:「说说你此来的目的吧!」
杨继祖笑了笑,说道:「末将奉征北大将军周兰之命前来传令,大将军有令,命阁下在一个月内必须出兵讨伐大月王朝,若是不从,按军法处置!」
孙云波双眸一眯,「军法?什麽军法?」
杨继祖神色一正,肃声说道:「抗命者斩,违令者杀,逆反者灭族!」
此话一出,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的凝重起来,冷肃的压力宛如排山倒海般压下。
然而杨继祖却毫无所动,只是面色平静的看着孙云波。
两人对视,孙云波的目光格外的锐利,而杨继祖的目光却是平静无波。
「你不怕死?」孙云波冷声道。
传令?
这传的是什麽令?
周兰也好,大安新朝也罢,都没有资格来命令他。
倒是陈恒昌还有点资格,因为名义上孙云波还是大荣的臣子,而陈恒昌是大荣的皇族。
「怕死?」杨继祖不屑的笑了笑,「我若是怕死,就不会来这里了,也就不用投军了!」
「家祖杨明辉,家父杨承泽,晚辈可是辽东杨氏的嫡脉长孙!」
要说不怕死那是不可能的,怕死是人之常情,哪怕是先天武者,也都是非常惜命的,但是怕死不代表没有勇气。
当勇气能压制住怕死的情绪之后,那就是不怕死的精神。
杨继祖有自已的骄傲,他的名字还是杨正祥给他起的,在他心中,杨正山是他的偶像,那杨正祥就是他最崇拜的人。
事实上,在辽东杨氏内部,杨正祥的地位是与杨正山相当的。
或许杨正山的实力更强,地位更高,很具有传奇性,但是辽东杨氏内部对杨正祥的敬仰一点也不比杨正山低。
因为杨正祥才是真正带领杨氏一族崛起的族长。
杨正山已经很久没有回杨家村了,现在很多年轻的杨氏子弟都没有见过杨正山,当然他们也没有见过杨正祥,但是他们都是在杨家村长大的,他们从小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在杨正祥带领下发展壮大的杨家村。
杨继祖说这些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他只是让孙云波明百自己的重要性。
杀他容易,可是杀他的后果绝对不是孙家能承受起的。
辽东杨氏的嫡脉长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
这个身份比之大安新朝的重臣还具有威力。
孙云波嘴角微微抽动,好吧,这个人他还真不敢动,
他可以想像到一旦他动了杨继祖的后果是什麽。
辽东杨氏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也不会放过他们孙家。
灭门都是轻的,最少也是个灭族。
他已经放弃了动杨继祖的想法。
「大安可以给我什麽?」
「看你表现!」杨继祖说道。
「呵呵,你们还真是够傲慢的!」孙云波被气笑了。
杨继祖平静的说道:「那是因为我们有傲慢的底气!」
「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现在没有跟我们谈条件的资格,你们已经错过了谈条件的机会了!」
孙云波微微低了低头,是啊,他们已经错过了谈条件的机会。
其实孙云波也是很后悔。
后悔当初的犹豫不决,致使现在他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而此时孙云波依旧很纠结,他不知道他是该投靠大安,还是该继续拥兵自重,坐观其变。
投靠大安,他没有谈条件的资格,只能任人安排。
可是不投靠大安,他还能如何?
难道等着陈恒昌夺得天下?
算了吧,他现在对陈恒昌一点信心也没有。
而且周兰这是给他下最后的通,错过了这次机会,他连最后选择的机会都失去了。
沉默了良久,孙云波才抬起头来,「老夫会出兵讨伐大月王朝!」
杨继祖没有感到意外,只是淡然的点点头,说道:「前辈应该明白大安能给你多少,全看你这次出力多少!」
孙云波最终做出了一个还算明智的决定,虽然他的自光不够长远,他的能力也不算强,但是他明白如今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其实就算是杨继祖没有来,他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杨继祖的到来只是逼迫他提前做出了决定。
讨伐兀良王庭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安西镇这边就先一步对大月王朝开战了。
大月王朝位于以前大荣的西方,与肃州镇丶庭州镇和安西镇都有接壤,只是与安西镇接壤的边界比较短,只有不到百里而已。
安西镇的实力不算强大,但也有十馀万大军。
而在孙云波宣布向大安新朝投诚后,那些本来还上下跳的将领,也纷纷老实了下来。
有了安西镇的加入,大月王朝的处境立即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大月王朝本想先拿下肃州镇和庭州镇,所以将主要兵力都放在了进攻肃州镇和庭州镇上,并没有在安西镇外布置太多的兵力。
现在孙云波骤然出兵,大月王朝立即出现了节节败退的情况。
而孙云波既然做出了决定,自然要拼尽全力,他还想在战场建功立业,以图在大安新朝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重视。
因此他机会是调动魔下所有调动的兵力去征讨大月王朝。
如此一来,周兰就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的应对元良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