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1027生路
八月下旬,泾河南岸,晋阳城。
当秦王陆沉的仪仗入城的那一刻,城内外无数将士发出热烈又汹涌的欢呼声。
这些精锐虎贲遵照陆沉的安排,已经潜心磨砺将近三年时间。
这三年来十支主力大军看似没有大动静,实际上在陆沉的密切关注下,他们一直在进行非常严苛的内部甄选。
新式火器优先供应,每月一次内部考核,每半年一次多部联合考察,优者上劣者下,没人能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要求严格自然也会有对应的待遇,各军每月饷银准时足额发放是基础,陆沉对这一点抓得非常严格,三年时间里一共收拾了四名副指挥使和十二名都尉,其中不乏当年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官。
在这样的磨砺打造之下,长刀一旦问世,必将惊艳整个人间。
而如今将士们终于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入城之后,陆沉并未直接召集各军将领进行军议,因为他在入城前便收到一条密报,北边有使者求见。
帅府正厅,陆沉接见了这位敢于只带着两名随从、直接渡河求见的景国使臣。
“外臣韩先,拜见齐国秦王殿下!”
这位使臣年近五旬,气质清雅,眼神坚定,一看便知是饱读诗书之辈。
他似乎根本没有看见两侧的剽悍武将和护卫们,眼中唯有上方高居帅座的陆沉一人。
“韩先?”
陆沉打量了他一眼,微微挑起眉头。
韩先显然早有准备,恭敬又不失分寸地回道:“启禀殿下,外臣是景廉人,并无齐人血脉。”
“本王一想也是,你们的摄政王应该不会特意派个齐人过来恶心人。”
陆沉语调平淡,继而开门见山道:“说吧,你求见本王有何贵干?”
韩先原本准备的寒暄之语派不上用场,但他的反应非常快,当即直截了当地说道:“外臣奉摄政王之命前来,希望能够得到秦王殿下的允准,推进齐景两国建立友好邻邦之盟约。”
这一刻堂内杀气陡然盈盈,如徐桂这种猛将用刀子一般的眼神盯着韩先的面庞。
景国先前占据优势的时候,动辄挑起战端,肆意欺凌齐人,将大齐江北十州以及河洛地区视作永远不会枯竭的血包,利用各种手段抽干齐人的骨血用以滋养强大的景军,犯下的血债堪称罄竹难书。
如今大齐国力强盛武备整齐,景军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就想搞一个劳什子友好盟约拖延时间,这世上哪有如此便宜的美梦?
“别急。”
陆沉简简单单两个字就让堂内恢复平静,他似笑非笑地说道:“先听听庆聿怀瑾能拿出什么条件。”
听到他直呼景国摄政王的名讳,韩先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心中悄然叹息一声。
表面上陆沉并未直接拒绝韩先的提议,但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意味着他根本没把议和当成一回事,甚至都不屑于给韩先制造一些心理压力。
即便如此,韩先想起临行前庆聿怀瑾的谆谆叮嘱,只能强打精神说道:“启禀殿下,我国为了促成议和一事,愿意付出以下几项诚意。其一,往后齐景便为兄弟之邦,齐为兄,景为弟,我国摄政王殿下尊秦王殿下为兄。”
对于数十年来横行无忌的景廉人来说,这样的条件确实称得上耻辱,做出这个决定的庆聿怀瑾也会长时间受到朝野上下的指责和非议。
然而陆沉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其他人更是面带冷笑。
韩先见状便垂首道:“其二,为了弥补贵国在过去二十年蒙受的各种损失,我国愿意赔偿白银一千万两,黄金五十万两,战马一万匹,牛羊各三万头。”
陆沉淡淡道:“这个价码比我的预想要低不少。”
韩先琢磨不透他的心思,虽然庆聿怀瑾给他设定的赔偿额度确实要高一些,但是他总不能一上来就将自己的底牌漏个干净,因此继续说道:“其三,若是秦王殿下肯同意两国签订友好盟约,我国愿意每年进贡白银二百万两,黄金五万两,战马两千匹,牛羊各五千头。”
陆沉望着这位胆气不俗的景国使臣,忽地轻声笑了起来。
韩先曾经出使过已经灭亡的赵国和苟延残喘的代国,从来都是居于上位者的心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那些异国君臣,如今终于轮到他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
陆沉并未表露出明显的怒意,韩先就得绞尽脑汁思考对策,如何才能说服这位堪称战神的南齐权贵。
问题在于主动权不在他手中。
片刻过后,陆沉平静地说道:“韩使,本王素来不喜拐弯抹角,你今日既然是奉庆聿怀瑾之命前来求和,理应知道本王原本不需要给你这个见面的机会。”
韩先低头道:“外臣明白。”
“本王的时间很宝贵,不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试探和扯皮上,所以本王不想再听你在这里讨价还价。”
陆沉坐直身体,眸光锐利了几分:“现在本王就告诉你,如果景国想要求和,必须答应本王三个条件。”
“请殿下明示。”
“第一,从六十二年前景国第一次出兵南下侵扰开始,你们景廉人手上便沾满齐人的鲜血,这笔账肯定要算清楚。简单点说,已经死去的人暂且不算,只要还活着的、参加过齐景战争的景廉贵族和将士,有一个算一个必须处死。”
徐桂等人听闻此言自然觉得解气,韩先却是第一次流露出艰难的表情。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陆沉提出的这个条件虽在情理之中,对于景国来说显然无法接受。
庆聿怀瑾若是真敢答应下来,恐怕她见不到第二天的阳光。
陆沉继续说道:“第二,从签订盟约那一天开始,景国必须裁撤所有军队,本王会派兵维护庆聿氏的权威,保证你们依然在国内享有超然的地位和权柄。如果让本王知道你们还保有一兵一卒,盟约立即宣告失效,本王会随时起兵北伐。”
韩先的脸色登时如生嚼苦瓜一般。
这会连齐军悍将们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景国若是答应这样的条件,那和直接亡国有什么区别?
陆沉面色如常,淡淡道:“第三,为了赔偿大齐在过去几十年战争中的损失,景国应当割让山东路和庆元路给大齐。至于金银牛马之类的赔偿,前面三条确定之后再由两边大臣商议即可。”
直到此刻,韩先依旧处于沉默之中。
虽然谈判就是漫天开价落地还钱,但是陆沉提出的三个条件实在太过苛刻,他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且以他对陆沉的了解,这样的条件有可能还是陆沉稍稍降低标准的结果,毕竟这位南齐权贵挥军北上的目的就是直接灭亡景国。
良久,他神情黯淡地说道:“外臣已经记下殿下的要求,将会如实转达给我国摄政王殿下。”
“转达与否,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陆沉哂笑一声,缓缓道:“庆聿怀瑾不是软弱无知的小女人,她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早已学会将荣辱置之度外,因此所谓求和不过是她用来拖延时间的手段。即便我开出更加苛刻的条件,她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无非就是来回扯皮而已,毕竟使者一来一去就得花很长时间。若是能拖到明年春夏之交,说不定本王会被迫退兵。”
韩先心中颇为无奈,这就是受制于人的结果,无论庆聿怀瑾如何舍得脸面,她的一举一动在陆沉看来都将鲜明的意图写在脸上。
当然,他能被庆聿怀瑾选中南下,多少会有几分能耐,因此解释道:“殿下容禀,我国摄政王殿下深知秦王殿下用兵如神,贵属骁勇善战悍不畏死,我国唯有据城坚守到底。若是能免去这场战争,能少一些流血牺牲,我国愿意付出代价平息秦王殿下的怒火,故而求和并非缓兵之计,实乃真心诚意之举。”
“口才不错。”
陆沉一言以带过,继而直白地说道:“庆聿怀瑾不会答应本王提出的三个条件,本王接下来也没有耐心继续等待她的回复,不过你回去之后可以告诉她,本王给她留了一条生路。在本王率军攻破大都之前,她都可以考虑是否接受本王的提议。”
韩先微微一怔,似乎在揣度陆沉这番话几分真几分假。
陆沉站起身来,缓步走到韩先身前,堂内所有人几乎同时起身,目光炯炯地盯着韩先,只要他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必定会在刹那之间被剁成肉泥。
“你告诉庆聿怀瑾,拖延时间没有任何意义,我朝大军的脚步不会停下。本王知道她也要面对很多阻力,边打边拖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因此本王会亲率大军碾碎一切阻碍,等到那个时候想必她能完全做主。”
陆沉微微一顿,正色道:“本王给她留下的这条生路,虽然不能让她保住景国的宗庙,但是应该可以让你们的族群留下一条血脉。如果她愿意接受这条路,让她亲自来见本王。”
韩先听得云里雾里,对上陆沉清亮锐利的目光,他猛然间心头一震,垂首道:“外臣领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