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1016【师徒】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九锡 | 上汤豆苗   作者:上汤豆苗  书名:九锡  更新时间:2025-02-03
 
第1018章1016师徒

钟怀自忖今日自己是怀着一腔热血前来,不掺杂任何私心。

他知道朝中既有丁会和高焕这样的秦王拥趸,也必然会有人暗中串联,哪怕是以卵击石也要给秦王造成一些麻烦。他不屑于做这种阴私之事,但又无法对如今的朝局视若无睹,所以拼着触怒陆沉,他也要尽己所能。

钟怀有预想陆沉可能会出现的反应,譬如假意敷衍亦或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却没想到在这位权势显赫的王爷看来,自己的举动仅仅是愚蠢而已。

想到这儿,钟怀无比失望地摇摇头,沉声道:“不知在王爷心中,究竟怎样才算是聪明人?”

“钟少卿不妨先回答本王两个问题。”

陆沉面上古井不波,淡淡道:“你今日来此是代表你个人,还是代表整个钟家?”

钟怀毫不犹豫地答道:“下官只代表自己,与钟家其他人无关。”

“好。”

陆沉又问道:“那你是受何人挑唆而来?”

“王爷,下官虽非才智卓绝之人,却也不至于被人蛊惑利用,给他人做刀来触犯王爷的威严。”

钟怀眉头紧皱,朗声道:“王爷功勋卓著,对大齐有再造江山之恩,新政更是利国利民之策,如是观之,王爷总揽大权并不为过。然而古往今来,权臣善终者寥寥无几,王爷对此应该早有预料,为何还要步步向前?莫非王爷已经打定主意问鼎之轻重?”

其实一个太常寺少卿根本没有资格对陆沉这样说话,陆沉就算直接让亲卫将其赶走,旁人也不好说什么,而且肯定会有御史弹劾钟怀尊卑不分妄议朝纲,但是陆沉没有这样做,甚至都不曾让钟怀闭嘴。

陆沉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知道除了支持他和反对他的两种人,还有很多人站在中间,他们很难完全抛弃自己的忠君之道,却也不赞同算计陆沉。

他们怀有一种朴素甚至是天真的念想,他们渴望两年前景国大军压境、朝堂内外万众一心的状态能够一直持续。

这种人不在少数,大部分都只敢站在岸上看着,不敢轻易卷入这个深不见底的漩涡,但是也有人敢于挺身而出,用这种看似幼稚可笑的方式,希望那些暗流可以消失,希望不再看到流血和杀戮。

钟怀便是后者之一。

陆沉干脆坐在车辕上,饶有兴致地问道:“钟少卿认为本王不忠于朝廷?”

钟怀答道:“非也。王爷之忠人尽皆知,过去这些年您为朝廷付出的一切足以证明您的忠心,只是——”

“先别只是。”

陆沉笑着打断他,继而道:“本王其实不是很明白你的来意。既然你认为本王忠于朝廷,又说不愿危言耸听,那么你这不是在浪费本王的时间?钟少卿,你能否直截了当地告诉本王,你究竟想让本王怎么做?”

钟怀叹道:“方才下官已经说过,如果王爷肯稍作退让,便可让朝野上下安心,不至于发生不忍言之事,如此众志成城定能让新政的效力全部发挥,难道这不是王爷想看到的结果?”

“本王当然希望有这样的结果。”

陆沉坦然承认,然后好奇地问道:“你希望本王如何退让?”

钟怀稍稍迟疑,最终还是以杀身成仁的勇气直言道:“只要王爷肯交给朝廷一部分军权,必定可以改变当下这种局面。”

陆沉微微偏头看着他,再度笑了起来。

钟怀的脸色有些难看,艰难地说道:“下官见识浅薄,让王爷见笑了。”

“钟少卿别误会,本王不是在嘲笑你。”

陆沉摆摆手,悠然道:“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但是他们只敢躲在暗处鼓捣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敢于在本王面前直接说出来的,你是第一位。冲你这份刚直忠勇的性情,本王不会计较你说的对与错。”

钟怀心里舒服了些,愈发坚信自己没有看错,面前这位年轻的王爷其实也是被局势推到这一步,他并非那种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的奸臣。

故此,他缓和语气,诚恳地说道:“若是下官说错了,还请王爷训示。”

陆沉想了想,淡然道:“你觉得军权是本王强行攥在手里的?”

钟怀很想说是,又觉得这样不太合适,因而只能沉默。

陆沉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在你们看来军权就像是一个物件,我陆沉可以拿着,别人为何不可?张旭不行?陈澜钰不行?刘守光不行?甚至是李景达也可以嘛。只要宫里出一道旨意,军机处再行文各处,虎符将印一给,谁还当不了主帅?当初哲宗皇帝也是这样想的,而且韩忠杰好歹是将门子弟家学渊源,其父东阳郡王更是一手建立了当初的大齐京军,韩忠杰出任主帅还不是理所当然?结果如何?相信钟少卿不需要本王提醒吧?”

钟怀怔住,随即陷入长久的沉思。

陆沉抬头看了一眼天幕,缓缓道:“一直以来,本王都信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本王不通文墨,所以从来不会干涉你们著书立说,哪怕一些官员非议新政违背圣人之道,本王也只当没有听见。相反,你们不能横加干涉行伍之事,因为你们不懂,就是这么简单。”

钟怀愧然道:“王爷,下官并无此意,只是觉得国朝军权握于一人之手,此例亘古罕见——”

“你觉得军权是别人施舍给本王的?”

陆沉一句话就让钟怀闭上嘴,他依旧平静地说道:“本王并不否认,这些年有很多人给了本王提携和帮助,如高宗皇帝,如忠义郡王和荣国公。但是你要知道,从八年前广陵之战开始,本王无数次出生入死与敌拼杀,一次次带领麾下将士为国建功,因此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与追随。换句话说,关于你所说的军权,就算本王愿意给,你如何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韩忠杰?”

钟怀不禁语塞。

这种事根本无法证明,何谈保证?

再说了他一个太常寺少卿,哪来的资格向陆沉做出保证?

“钟少卿,人贵有自知之明。”

陆沉叹了一声,温言道:“你身为太常寺少卿,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不是说你不能就朝廷大事发表看法,但是本王希望你在开口之前认真想一想,你真明白你想说的话意味着什么?身为朝廷官员,若只凭着一腔血勇行事,你如何对得起身上这件官服?”

钟怀大惭,讷讷道:“王爷,下官思虑不周,行事鲁莽,还祈见谅。”

“无妨。”

陆沉微笑道:“所以方才本王说你是个好人,却不是个聪明人,但是正因为你这份没有私心的笨拙,本王才愿意给你说话的机会,并且好好跟你聊一聊个中原委。”

钟怀神情复杂地看着他,良久之后躬身一礼,诚恳地说道:“下官受教。”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陆沉站起身来,点头道:“本王很忙,就不留你喝茶了,希望以后你有事可以直接登门求见,不必再在大街上阻拦王驾。这种事若是传扬开来,本王会有不少麻烦。”

钟怀愧疚难当,连忙退到一旁,再度行礼然后匆匆离去。

马车遂继续向前,这次一直到王府门前都没有出现意外。

陆沉走下马车,驻足转头看向不远处跟在亲卫队伍里的年轻人,微笑道:“看完这场戏有何感想?”

年轻人来到近前,不疾不徐地说道:“钟少卿不会是先生安排的人,但是他能出现在王驾之前,应该是先生有意纵容。弟子不相信若无先生允许,这世上有人能够轻易接近王驾。”

“有进益。”

陆沉赞许地问道:“那你说我为何要这样做?”

年轻人略作思忖,随即答道:“先生大约有三层用意,其一是通过今日这场突发事件向世人展示仁德之心,因为世人对先生多有误解,其实先生绝非嗜杀之人,这些年先生下令处死的都是死有余辜之人。”

“继续。”

“其二,弟子认为先生这是在表明态度,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先生都不会放弃权柄尤其是军权。在如今这样一个满朝文武各怀机心、局势波诡云谲的环境里,先生若不表明态度,难免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至于最后一条,先生既然选择表明态度,肯定是要引蛇出洞后发制人,如此方能一蹴而就底定大局。”

陆沉抬头望着王府的门楼,感慨道:“可惜你晚生了二十年,否则你祖父就不必被你那个愚蠢的大伯气得少活了几年。”

一阵沉默。

年轻人垂首道:“先生谬赞,其实大伯是人在局中身不由己,弟子亦是从他的失败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

他便是毅然北上的李公绪,锦麟李氏历代最年轻的家主。

今日入城之时,他刚好遇上陆沉的王驾,因此随行前来,然后便从头到尾看了一场戏。

听到他给李适之辩解,陆沉不以为意,转头望着这张气度逐渐沉凝的面庞,问道:“那你呢?是否存在身不由己?确切一点说,你此番北上是不是要和为师当面一叙,然后划清界限?”

李公绪低头道:“弟子不敢。”

陆沉琢磨着这短短四个字的含义,随即洒脱地笑道:“走吧,今日为师不见外客,专门招待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唯一弟子。”

听到“唯一”这两个字,李公绪内心暗暗一叹。

虽说他这几年深居简出,但是宁太后请陆沉担任帝师一事,在江南是家喻户晓的逸闻,他身为李氏家主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他的先生显然不认那一位。

李公绪收起杂乱的心绪,望着陆沉大步而去的背影,迈步跟了上去。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