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1014【了生死】

类别: 历史 | 架空历史 | 九锡 | 上汤豆苗   作者:上汤豆苗  书名:九锡  更新时间:2025-02-03
 
第1016章1014了生死

京城,承平坊。

秦王府西边有一座宅院,距离不算远,若是从后街绕过去可以直达王府的西北角门,往来颇为方便。

这里便是王府秘卫的办事地点。

尹尚辅、谭正和南屹各有一批人手,各自负责一部分职事,大体上没有重叠。

他们接受苏云青的统一调度和指挥,收集的情报和行动的反馈也是交由苏云青整理汇总,然后他再上报给陆沉,同时往王府送一份留档,其实就是交给林溪和王初珑核对。

东一号值房内,苏云青将京中最新的情报汇总成册,让人从后街送去王府,然后稍稍收拾便返回自己的府邸。

那是一座位于祥平坊内的三进宅子,面积不算特别广阔,胜在精巧雅致,尤其适合一家人尽享闲暇之乐。

苏云青并非孤家寡人,他的妻子出身平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竟然手握大权,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书吏。即便如此,她没有任何怨怼,不光帮苏云青生下一子二女,还尽心尽力地打理家事,堪称贤妻良母之表率。

后来苏云青被调回京城接替秦正担任织经司提举,这样一来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但是苏妻并未因此性情大变,她依旧勤俭持家,依旧谨小慎微,连上京投靠她、指望苏云青能帮其安排一个官位的亲弟弟都被她打了回去。

对于苏云青来说,这座三进的宅子不仅是家,亦是能够帮他遮风挡雨的港湾,只有回到这里他才能完全放松,不再理会外面的风雨坎坷。

然而今天他的心情无法平静,只因书房里出现一个身份特殊的中年男人。

秦正自顾自地翻阅着书架上的典籍,淡然道:“秦王应该不知道你如此博学多才吧?”

苏云青微微皱眉道:“大人,您不该来这里。”

秦正好奇地问道:“担心秦王会发现?”

苏云青不答,重复道:“您不该来。”

秦正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典籍,在不远处的太师椅上坐下,徐徐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我总得亲眼见你一面才能放心。”

苏云青沉默地坐在对面。

他和陆沉的故事起源于广陵春雨,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则是在雷泽平原第一战结束之后、陆沉率偏师奇袭河洛之前。

那时他对陆沉诉说苏家满门丧于景廉人之手的惨剧,因此他决定投效陆沉,只有这个年轻人才能帮他实现北伐到底的理想,从而向景廉人复仇。

但是,这世上总会有很多但是——苏云青和秦正相识更早,而且他之所以能在织经司崭露头角,基本是靠秦正手把手的教导和培养,甚至连他主动投效陆沉,都是秦正亲自发出的命令。

“那时永嘉城里盛传陆沉的身世流言,高宗皇帝顾全北伐大局,因此选择将这件事按下,但他不可能视若无睹,因此我便想在秦王身边布下一颗暗子。思来想去,当时只有你最符合要求,你和秦王有一些交情,你给他留下的印象也符合一个为了北伐什么都愿意做的人。”

秦正抬眼望着苏云青,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刺穿他的内心,继而道:“这是我们每一个从织经司走出来的人的宿命。”

“宿命?背叛么?”

苏云青神色如常,平静地说道:“大人,我不知道你究竟想做什么,但是以我对秦王的了解,织经司的谋算根本不可能完全瞒住他。”

“我知道,我原本就没想过能做到这一点。”

秦正点头道:“但是我们总得做点准备。”

“准备……大人,我最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王府秘卫只能查到一些低级官员的秘密,其他莫说两位宰相,就连各部衙的主官都没有任何动静。按照秦王的布置,朝中文官是由尹尚辅及他的手下负责监视。”

苏云青迎着对方的直视,语调微露锋芒:“所以尹尚辅也是大人放在秦王身边的暗子?”

“不完全是,只能算误打误撞。”

秦正居然没有否认,他坦然道:“秦王在去宝台山之时和奇袭河洛得手之后,与尹尚辅有过数面之缘,对他的才能颇为欣赏,所以就想将他收为己用。只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尹尚辅既然能成为当时织经司在河洛城的密探之首,我对他肯定绝对放心。我知道你查过十二位干办的底细,其中第四位干办就是尹尚辅。”

“原来如此。”

苏云青莫名喟叹一声,不解地说道:“那我更不明白,尹尚辅固然可以隐瞒很多官员的情报,秦王又怎会毫无察觉?大人为何要让他这样做?”

秦正今日一改往常,诚恳地说道:“一者,隐瞒一些官员的名字确实有必要,他们不是出于私心而针对秦王,在太后没有发话之前,我总得保护一下他们。二者,如你先前所言,秦王实在太聪明了,他不会忽略我的存在,因此让尹尚辅露出一些破绽,能够更好地帮你遮掩身份。”

苏云青默然。

良久之后,他轻声问道:“大人,您究竟想做什么呢?”

“做什么?”

这一刻秦正眼中浮现几分怅惘,摇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想和能,一字之差,却犹如天壤之别。

苏云青大抵可以了解这位恩主的心态,秦正对陆沉没有偏见只有激赏,但他无法抛弃自己的忠君之道。

“再看看。”

秦正缓缓说出这三个字,然后凝望着苏云青说道:“我不会强人所难,要你做一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但是秦王若对天家母子下手,我希望你能做好心理准备。”

苏云青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很多东西,沉默片刻之后点头道:“好。”

秦正不复多言,飘然而去。

布政坊,左相府邸。

临近岁末,薛南亭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即便像今日这样的休沐之期,来府中登门拜望和请教的官绅亦是不计其数。

即便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跨过左相府的门槛,薛南亭依旧要抽出半天时间接见几位客人。

直到日落之前,府内才清静下来。

薛南亭来到内宅书房,静坐片刻后铺开纸笔,提笔却难言。

当一位中年男人迈着轻微的脚步走进来,薛南亭依旧没有写出第一个字。

“相爷。”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中年男人躬身一礼,然后略显艰难地说道:“大少爷今日又去见了吏部文选司郎中左浩。”

一个又字便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薛南亭放下笔,淡淡道:“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中年男人愧然道:“相爷恕罪,小人还在查。”

“不必查了,若谷没有大智慧却有一些小聪明,他很清楚秦王离京是主动抛出来的诱饵,不会急不可耐地咬上去,多半是要等秦王返京逐渐放下戒备的时候再动手,譬如岁末最后一场大朝会。”

薛南亭语调平静,中年男人却听得心头一颤。

他不明白相爷为何如此无动于衷,如果他看好那些晚辈能成事,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些助力,若是认为他们绝无可能成功,怎能任由薛若谷在其中越陷越深?

要知道那可是他的长子。

薛南亭没有多做解释,吩咐道:“这段时间你亲自去盯着他,如果他想胡来,你记得拦下他,就说这是我的命令。”

中年男人暗暗松了口气,连忙拱手应下,随即行礼告退。

走出书房的那一刻,他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却又想不明白何处不妥,只能摇摇头离去。

书房内再度安静下来。

薛南亭的视线落在空白的纸上。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副铁石心肠,你也不会例外。”

“因为有你,大齐能够击败强敌,能够推行新政,能够不负苍生,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没人可以诋毁和抹去。”

“然而也因有你,天家母子旦夕难安战战兢兢,若是昏君当道,你竖起大旗再造一个盛世,相信没人能指摘你,但是你我皆知,太后掌权这几年,对你的信任和支持丝毫不逊于高宗皇帝。”

“或许你不理解我这种腐儒为何如此执拗,其实只是因为你我道不同。”

“你在践行你的道。”

“而我亦如是。”

一阵自言自语过后,薛南亭提笔挥毫,不到小半个时辰便是一篇长文写就。

如果那个中年男人还在这里,并且可以看到这篇文,或许他就会明白不安来自何处。

这是一篇遗书。

薛南亭将它放入暗格,然后迈步来到正房卧室。

看着衣架上那套被无数读书人艳羡、象征着文官之首的左相官服,薛南亭负手而立,静静地站了很久。

“也许千百年后,人们会说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宰相,即便现在来看也确实很愚蠢,不想着留着有用之身扶保天家,只为溅人一身血,以为这样就能让对方生出忌惮之心,说不定就能保住天家血脉呢?”

薛南亭自嘲一笑,继而摇了摇头。

他转身朝着南方,躬身一拜到底,无比艰难地说道:“陛下,臣无能,请容许臣最后放肆一次。”

再起身时,薛南亭已然眼眶泛红,老泪纵横。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