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052 老实造车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渔雪   作者:渔雪  书名: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更新时间:2025-03-27
 
随机推荐:

三月第一天,上午十点钟,IDG的章苏阳继徐欣之后也抵达了百晓生公司。

他走进会议室,意外瞧见据说与俞兴关系破裂的徐欣也在,稍微有些意外,但随即笑容满面的握住俞兴迎上来的手:“俞总,不请自来,不会打扰到你吧。”

“哈哈哈,章总,你这是哪里话?咱们之间都好说,我之所以没提,也是因为纯属个人兴趣,现在只是论证阶段,怕打扰到你们。”俞兴连连握手,脸上笑容很真挚,“章总愿意来,我是百分百的欢迎。”

今日资本的徐改之听着同样的“不请自来”,再看这不一样的欢迎态度,心里有些小小的不忿,但转瞬看到章苏阳对自己的点头致意,也就没有神色波动的保持该有的风度。

章苏阳接过秘书递上来的茶水,笑道:“俞总的这个兴趣有些出人意料,不管是投入的资源与需要的时间,都和我想象的不同啊。”

俞兴微微一笑:“这也是响应政策号召嘛,上面去年5月搞了买新能源车给补贴的五个试点城市,今年的力度又变大,改成免征购置税,我个人觉得这种政策驱动一旦开始就会持续很久的,市场方面更不用说了,国内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车市。”

“举个咱们都认同的项目来类比,这有些像从PC到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强如企鹅,它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是措手不及的,然后才有咱们的奋力一跃,最终被拖入现在的战略窘境。”

“现在的汽车市场,油车就是传统力量,那些品牌转型的速度肯定会远远小于企鹅的那种警醒,而新能源有望成为变革的一方,有希望拿到一大块蛋糕。”

“风还没有完全吹起来,但如果都看到风来了,竞争就激烈了,如果完全没有风,启动就过于困难,现在这来了一阵风又没到顶点的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没准就能切到蛋糕里最大的份额。”

“所以嘛,我想找找人来验证验证想法。”

俞兴娓娓道来。

只是,这听起来越来越不像是他口中仅仅的“兴趣”。

章苏阳倒是颇为认同企鹅的例子,企鹅还属于反应快的互联网公司,传统油车品牌想要改革无疑会遭受巨大的阻力,速度只会慢上数个节拍。

但是,电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吗?

章苏阳的念头在脑海里转了一阵,沉吟道:“近期倒是已经有不少做车的项目,不过嘛,看起来……”

这话的未尽之意是都能听出来的。

“政策一动,难免就泥沙俱下。”俞兴认真的说道,“所以,如果要做,我现在给自己先划定了四个字——老实造车。”

徐欣听到这里都想加入讨论了,“老实造车”这四个字值得一夸啊。

她忍着冲动,默默喝茶。

“嗯……老实,老实。”章苏阳念叨两遍,笑道,“俞总,明明是老实造车,我怎么听出来一股气定神闲的感觉,但是,新能源未必就是电车,我看日本那边的氢能也投入巨大。”

俞兴给茶杯加水。

徐欣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日本的氢能不太好做,至少从全球市场的政策来看,氢能的序列都在后面,欧洲去年的‘欧洲绿色车辆倡议’,给插电混动的研发是2.3亿欧元,氢能只有0.8亿,前者的定位是‘短中期减排主力’,后者是‘长期储备技术’,美国的新政府在去年把燃料电池的研发预算削减了,转到电动车上面。”

她一开口就收不住了:“咱们国内现在也是不推氢能,日本与全球大部分市场的政策相背离,那就很困难了,而且,大众集团已经宣布了暂停氢能研发,宝马的氢内燃机Hydrogen7项目也在去年终止,转成了插电混动的i8,大家都不愿意帮先一步申请氢能相关专利的日本车企做蛋糕。”

“本身就氢能的技术来看,运输和储存也都挺难解决,综合问题就更多了。”

“如果就电动与氢能的前景来看,毫无疑问要选前者。”

徐欣谈到政策、车企、技术,给了自己的理解和论断。

章苏阳听得频频点头,最后笑道:“俞总,怪不得你要请来徐总,徐总这属于家学渊源,别人说的话,我不信,徐总说电车是正确选择,那我必须信。”

徐欣瞬间做好被拆台嘲讽的心理预期,连反驳的话都是现成的,都是不请自来罢了。

孰料,俞兴点了点头,称赞道:“是的,徐总是圈里罕见的对汽车工业有了解的专家投资人,以后少不了多向徐总请教。”

徐欣这一瞬间有点愣,随即竟然颇觉受宠若惊,姓俞的居然残留了一点人性!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美国的客人到了。

下一刻,马斯克、马保国、钢铁侠、开源圣人、马部长、白宫行走、一字并肩王全都走了进来。

俞兴起身欢迎“对话”栏目的新嘉宾,虽是哑巴英语,也能打上招呼:“Wee,wee,Elon。”

马斯克身着西装,微笑握手,又诧异于这个会议室里还有不少人。

他语速颇快的说了一堆话。

俞兴有种做英语听力的感觉,只听了半懂。

不过,会议室里的章苏阳、徐欣、刘建凯都听懂了。

代表俞兴欢迎马斯克过来的刘琬英言简意赅的说道:“就是说第一次来华夏,感觉和想象中很不一样。”

俞兴“呃”了一声,思考两秒后说道:“那就开始吧,我还挺好奇的,不过,我好奇的第一件事是他怎么愿意来参加我这样小网站的小栏目,还专程跑来一趟。”

众人落座,跟着马斯克过来的还有两位助理。

会议室里已提前架设了摄影机,要用视频来全程记录这次的访谈。

刘琬英优化措辞,提出了俞兴的问题。

马斯克这次依旧是一堆话,但第一时间听懂的几个人都稍微变了变脸色,也显得更为认真了一些。

刘琬英提取重点,翻译道:“他是昨天就到了,先去的京城,见了我们科技部的BOSS,万BOSS在08年去美国的时候曾经到访过特斯拉的工厂,两人见过面,聊得挺愉快,这次也是见了老朋友,然后再来的申城。”

徐欣从旁解释道:“万部在2000年就上书发展新能源车,我们刚才聊的补贴也是财政和科技两个部门下发的文件。”

俞兴有些惊讶,又没那么惊讶。

刘琬英把话说完:“他还说,他对国内现在关注新能源发展的人也充满好奇,希望你可以成为特斯拉的车主,他说,他知道你很有钱。”

徐欣插话问道:“你问问他,他在……”

俞兴打断道:“哎,徐总,是我在做栏目。”

徐欣的做事风格在这一刻略有展示,续上自己的问题:“你问问他,他见万部的时候提到俞兴这边了吗?”

俞兴知道徐欣是什么意思,强调道:“徐总,能做出来样,自然就能被注意,做不出来样,被注意也没用。”

徐欣对刘琬英坚持道:“你别管他,他轴,你问,要不,我自己问也行。”

刘琬英还是问了徐欣的问题。

章苏阳这时小声的说了句:“你们不稳定的关系是有原因的。”

片刻之后,刘琬英翻译道:“他在京城谈到了这一趟来华夏的小目标,对你的形容是很高兴看到有电动车的新兴力量。”

徐欣点评道:“还不错。”

她又对俞兴说道:“你要是真想进入这个领域,有机会去京城拜拜,他必然愿意看到,也愿意支持真正有能力做出来东西的人。”

章苏阳也来了兴趣,插队提问:“俞总在你来之前的时候提出‘老实造车’四个字,马斯克,你怎么看这种想法?”

俞兴这时候也不强调栏目是谁的了,这两人后面都有钱。

马斯克笑了两声:“我遇到过一些用空壳模型和虚假交易来做公司的创业者,相信华夏这边也会有相似的情况,造车是个环节很长的项目,确实更容易滋生骗局,不过,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提出这话的人在之前难道不老实吗?哈哈哈,开个玩笑。”

俞兴听完翻译,制止两位投资人的插队,终于问出了想问的事:“我看特斯拉的Roadster跑车是从美国电动车动力AC公司采购了传动技术,从路特斯公司采购了Elise跑车底盘,又从欧洲采购的齿轮箱,为什么Roadster仍旧受到不错的欢迎?”

路特斯是世界知名的跑车和赛车品牌。

章苏阳与徐欣不自觉的对视一眼,俞兴这样的第一个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兴趣”,至少是有一定的研究。

马斯克思考一会,点头道:“是的,我清楚你的意思,Roadster听起来就像是组合,这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我们的工程师研发了电池系统并进行了具有挑战性的整合。”

“我曾经遇到过你今天提出的问题,很多人现在也认为Roadster就是一辆电动的路特斯跑车。”

“事实上,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从路特斯采购底盘不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Roadster最后与路特斯Elise只共用了不到7的零件,这和重新设计一款新底盘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思路在于,我们需要基于崭新的电动车来工作,是电动车!”

“电动车增加的电池重量就必须重新设计底盘结构,电池包成为受力构件就必须增加刚性,所以,它的纵梁也需要重新设计……”

马斯克说到这里,伸手在空中从左往后的比划,耸耸肩:“这不是一处改动的问题,是蔓延出来的一系列的改动与设计,如果重新让我选,我们不会再购买路特斯的底盘,这是一场灾难式的工作。”

俞兴微微点头,凝神思考之后问道:“特斯拉放弃了增程技术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据我看到的信息,特斯拉在增程方面是取得一些进展的?”

“唔,特斯拉的使命就是加速电动车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星球需要减少碳排放,增程技术做不到这一点,而且,纯电的能源效率更高。”马斯克认真的说道,“Roadster的全周期充放电效率是86,这是最好的选择,俞兴,我们需要共同为地球负责。”

章苏阳与徐欣不需要翻译过程,喝着茶,琢磨着这话。

俞兴听完翻译,想了想,问道:“既然这样,特斯拉为什么在一开始还要规划增程?我和你一样关心地球,但先把这个正确放在会议室之外,还有别的理由吗?”

马斯克往后仰了仰,伸手仿佛真把绝对正确的言论推到门外,然后笑道:“纯电更具有品牌性,就像我刚才说的,效率是关键,而且,发动机与电机共存的一套半系统增加了复杂性,这是人为制造的挑战。”

他说到这里,最后耸耸肩,笑道:“当然,这和特斯拉需要集中资金没有任何关系。”

马斯克说完这个似是有些找补式的说道:“增程技术是燃油与纯电的过渡,即便资金充沛,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上面深入研究。”

俞兴问道:“增程技术绕开了传统厂商在变速箱上的专利围堵,这不是价值吗?即便是过渡,这个过渡时间从目前看起来也至少是以十年来计算的,这十年里的用户里程焦虑不是焦虑吗?”

马斯克笑道:“我们只需要找到不焦虑和能接受焦虑的用户,难以接受焦虑的可以继续选择燃油车。”

俞兴摇头:“OK,你的话反倒是证明了价值,难以接受里程焦虑的用户又想享受电动车的进步,他们会是不错的用户群体。”

马斯克没有否认这一点,聊到这里就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一套半系统的复杂性存在问题,你怎么看电动车在内部整合上对传统汽车的区别?”

“冗余?低效?”俞兴试探着说了两个词,又想到马斯克刚才提过的“基于崭新的电动车”思路,沉吟道,“只用纯电系统而抛弃燃油系统,这样内里结构的焕然一新就是最大区别吧,传统汽车拿到的供应商零件像是一块块颜色不同的橡皮泥,然后把它们捏在一起用,最后是一团乱七八糟颜色的橡皮泥。”

“电动车可以用一块纯色的,全部都是黑色或者白色又或者红色之类的,这样来设计和整合零件、系统,最终完成电气化的进步。”

马斯克看了两眼提出比喻的俞兴,用英语对旁边能听懂自己话的章苏阳与徐欣笑道:“他可以造车了,至少可以骗到你们的钱了。”

章苏阳:“……”

徐欣:“……”

俞兴问刘琬英:“他说什么?”

刘琬英想了想,翻译道:“他说你的这个想法超出他预期的正确。”

两位投资人听着这个翻译……行吧,也算翻出精髓。

很显然,俞兴所说的兴趣远不止于兴趣,从与马斯克的交流来看,他至少进行过全盘的思考,虽说马斯克的公司还未必能活多久,但是……

徐欣接下来都没有再插队提问,只默默聆听这两个人的问答。

她听着听着就觉得有种奇怪的既视感,马斯克肯定是跟完造车全流程的,而俞兴谈论起来则像是把玩过电动车这种产品。

徐欣仔细回忆,确认特斯拉的汽车没有进入华夏,转而又想到俞兴之前去拜访过比亚迪,不知道是不是有来自王川福的考量。

只是,这两人的聊天在后半程已经完全偏离了电车的范畴,聊医学,聊能源,聊PPT换钱。

马斯克在午餐之前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既然有医学背景,有没有看过《黑客帝国》,你怎么看脑后插管那种技术的未来应用?”

“AI肯定是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快速发展的技术,脑后插管或者说脑机交互更像是人和AI的深度共舞。”俞兴笑道,“我看现在很多实验室都尝试把机器拟人化,让机器向人靠近,但脑机交互像是另外一种思路,是把人的脑袋向AI靠拢。”

“电脑啊,芯片啊,它们像是一辆承载信息的大货车,人脑是狭窄的路口,是让大货车七扭八扭的进入这个路口,还是把路口扩宽,提高人脑的带宽,加快交互速度,两种方向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俞兴发散思维。

马斯克对此的评价是:“投资人有时候被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俞兴起身邀请客人去共进午餐。

徐欣这时候最后问了句:“马斯克,你觉得他如果造车能取得成功吗?”

马斯克想了想,答道:“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就好像他提到增程技术的价值,这必然存在愿意接受的用户,如果我有钱,我愿意投资一笔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徐欣感谢了这位电动车上市公司总裁的解答,但心情莫名有点沉重。

另一边的章苏阳已经在和俞兴握手:“俞总,我能感受到你去验证想法的认真,IDG愿意投一笔来一起验证有没有合适的切入点。”

俞兴笑道:“章总,不要,你这一定是小钱,我要大钱。”

章苏阳松开手:“嗯……老实造车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只要能略微出来一个章程,你就随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

俞兴再次握住老朋友的手:“章总,你肯定排在最前面,我们先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章苏阳认真的说道:“好的,好的,俞总,就算别人给的太多了,你也一定要给我打电话,不给我打,给熊总打也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