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今夕何夕
刘建凯从微信公司溜回了今日资本,他在路上的时候就联系徐总,表示要召集对微信项目的分析会。
等到徐欣返回公司,会议室里虽然就差她,也基本都是刚刚落座。
“那个犟种怎么样了?”
徐欣边坐边问,估摸着这是有了确切的进展,不然不会有这样急匆匆的举动。
“105万,微信公司的用户规模截止到今天的9月15日,已经有105万!”
刘建凯正式公布来自微信公司的数据。
会议室里听到这样的数字立即出现雷同的神色,惊讶、愕然以及怀疑。
关于百晓生新孵化的项目,这在今日资本里是一条小支线,尽管先前听说有些动静,但它具体是交给刘建凯追踪,此刻猛然听到超过百万用户的数字……
是真是假的念头很自然的浮现在大家心里。
徐欣眯了眯眼,询问这个数据来源。
刘建凯没有隐瞒,也不觉那种偷家行为可耻,反而颇为得意的描述了过程。
“这个数字会不会注水?”今日资本的合伙人温保马出席了会议,不无怀疑的说道,“那位技术副总监会不会是故意这样?会不会是蒋干盗书?”
刘建凯颇为肯定的说道:“我是打了突袭,不说百分百准确,我个人认为有九成的把握。”
徐欣这时候不愿在这种问题上纠结:“先假定这个数字是真实的,回头再找他验证,另外,微信公司实际上已经获得不少来自红隼资本的资金。”
“红隼资本名不见经传……算了,刘总,你继续说。”温保马摇了摇头,知道现在的重点。
刘建凯站起来,走了几步拿过来白板,先在上面写了105万这个数字,随即又写下“华东”这个词。
他介绍情况道:“我知道俞总对于微信的市场切入是要从他熟悉的校园入手,一方面是有经验,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开企鹅的注意,所以,这个月前面几天我就带人跑了跑校园,虽然没评估出微信的用户规模,但也有些实际收获。”
“微信公司或许是受限于团队,也或者是还有自己的考量,它这次主要是做的华东区域,嗯,可能京城等几个北方城市也有发力,但华东区域是投入最多的。”
“9月这半个月是增长了差不多5760万的用户,应该都是来自校园,而抛开前面两个月冷启动的那40万不谈,这个60万很具有代表性。”
“华东区域的高校,微信公司是放在申城、江苏、浙江三地,而它们总共的大学生数量大致在351万。”
刘建凯在白板上写出三地的大学生数量,51/180/120,合计351万。
然后,他把微信9月份的用户数字当作分子写在351万的上面,又计算比例,得出结果是17。
最后,刘建凯强调的写出这17渗透的时间——15天。
60万,17,15天。
刘建凯指着白板上罗列出的数字,继续说道:“分母的351万一定是不准确的,我相信微信公司也未必能统计极其精确的数字,但它是一个相对有用的评估值,我们可以把它扩大到400万,得出渗透比例是15,也可以缩减上面60万的数字。”
“这样计算弹性空间,微信公司在15天之内对于一定区域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渗透比例大致在1317,这不影响我的结论。”
“我的结论就是,微信展现出了极其惊人的生命力!”
温保马听到这里,给了一句有限的赞同,增加前置:“是的,微信在没有对上企鹅的时候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企鹅是横亘在前面的大山。
刘建凯面对这种委婉的反对,点头道:“是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微信这种惊人的生命力应该赢得尊重,至少,在企鹅没有全力转型的现阶段,我不认为微信公司就没有活下去的概率。”
温保马皱眉道:“太轻视企鹅了,超过100万的规模对于刚成立的公司固然是很惊艳的成绩,但对于企鹅来说,1万和100万没有太多区别。”
刘建凯反问道:“300万呢?微信公司下个月月底的目标是300万,温总,你觉得300万这个数字对于企鹅来说有区别吗?”
温保马沉吟不语。
刘建凯继续说道:“另外,我认为微信公司没有火力全开,至少,百晓生超过300万的极其活跃的职场用户没有进行导入,俞兴个人微博的活跃粉丝没有宣传,而且,微信公司还没有在互联网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如果300万还不被企鹅放在眼里,那么,500万呢?”
他一直在追踪微信项目这条线,今天一拿到清晰的数据,之前那种模糊立即戳破了,由此,也迅速拼凑出微信公司对于市场竞争的规划。
极其明显,百晓生的职场用户,俞兴的微博帐号,砸钱就见效的互联网推广,还有没说出口的但一定可以利用的企鹅舆情。
这些动作一旦能够叠加起来,500万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纵然是企鹅这种巨头,它也不能轻视迅速发展出500万用户的竞品软件。
既然不能轻视,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温保马不是为了反驳而反驳,他这个时候反而微微点头,赞同道:“如果能迅速做到500万用户,不是没有机会争一争,虽然,打赢竞争的概率还是小。”
徐欣听到这里,思虑道:“企鹅现在正和360闹着,从它上次被《计算机世界》抨击的风波来看,用户口碑有可能是一波极大的助力。”
另一位副总裁孙烨伟忍不住惊叹道:“难道,还真的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没有人能轻易给出这样的判断。
大家或低头思考,或盯着白板上的数字,仔细琢磨微信项目展现出的潜力。
凯觉得俞总对数据保密很可能也存着搞爆炸性效果的心思,如果微信下个月能做到300万,恐怕大家连一丝犹豫都不会有了。
温保马喝了几口茶,缓缓说道:“感觉微信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鹅什么时候注意到它了。”
徐欣摇头,不赞同这种说法:“照这样说,如果我们投资,企鹅一注意,它立即就死了,那这个会又有什么意义?企鹅必然会注意到,所以,微信在企鹅注意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走势,这是急需我们思考的。”
温保马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更符合逻辑。
他纠正自己的想法,修改道:“那么,企鹅什么时候注意并进行竞争,这很可能决定着微信项目的成败,如果能够任由微信这样发展半年,企鹅恐怕就很麻烦了。”
刘建凯说道:“这大概是个很奢侈的想法。”
尽管没进行投资,但会议室里的人听到这句话都在心里浮现雷同的遗憾感。
要是真能让微信再偷跑半年,那就爽了。
然而,这实际无法控制,取决于企鹅自己的警惕和对市场的观察,同时还存在悖论,微信想要保持高增长,它接下来也必然要在市场上加大推广,自然而然的就会浮出水面。
温保马忍不住说出最真实的感受:“我一想到手里的项目要和企鹅对垒,这太阳穴就想跳了,如果是争夺即时通讯这样的竞争……好吧,我的头已经开始疼了。”
“微信可以偷跑,可以做优秀的产品,可以拿到资金,问题是,企鹅也特么的全都可以啊,它跟在后面就行,完全可以进行更强大的同步推进,这一点是最难受的。”副总裁孙烨伟说着这话甚至是有点哀叹了。
刘建凯完全无法否认这一点,只强调道:“所以,高风险,高回报。”
在即时数据透明的情况下,事情已经完全摊开了。
资本厌恶风险,追逐利润,偏偏,后者就必须与前者进行权衡。
徐欣的手指扣在桌上,静静的思考了一会,忽然说道:“俞兴明显也知道这些,他做微信这样一个失败概率极大的项目,他是怎么考虑和企鹅的竞争呢?”
她看向了与俞兴关系更好的刘建凯。
刘建凯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现在面对询问,仍旧犹豫又谨慎的说道:“他肯定想过,但俞总这个人,我感觉有时候是带着一些理想主义气质的。”
“什么叫理想主义气质?”温保马笑道,“在商言商,真刀真枪,什么叫理想主义气质?”
刘建凯沉默一会,答道:“就是……都说会失败,那我要看看到底怎么失败的。”
温保马无语。
徐欣想着俞兴这个人自认识以来的表现,就说但凡是个正常人,他是不是应该对自己多一些尊重,是不是应该提前和自己通气,是不是得罪了自己丈夫之后就不应该再找上门……
她缓缓说道:“联系俞兴见面聊吧。”
p;会议室里为之一静,这是有了倾向性的决定。
刘建凯心中一振,今日资本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徐总拍板。
徐欣环顾大家看自己的眼神,给出一句对俞兴的评价:“就微信顶住压力的从无到有的这种表现,我没看错俞兴,他不愧是一个极具开拓精神的创业者。”
刘建凯抿紧了嘴,徐总进门第一句的“犟种”还言犹在耳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刘总,联系俞兴,我要尽快见到他。”徐欣仍旧把任务交给了刘建凯。
刘建凯面色认真的应了下来,心情莫名变得有些激动。
这不仅仅是今日资本可能要投资微信,更代表着真的有公司要正面挑战企鹅的最强产品。
退一万步,哪怕输,可能也会记在教科书上了。
刘建凯结束会议,没有回自己办公室,直接到了老板办公室并致电俞兴。
徐欣说是指派任务,其实就在旁边听着,嗯……自己不亲自打电话也是留着沟通的余地。
电话很快接通。
“喂,刘总。”俞兴的声音显得懒洋洋。
“俞总,恭喜你们啊,微信的发展真快啊!”刘建凯上来就露出隔空的笑脸。
“嗨,刘总,偷我们数据的手段是不少哈。”俞兴点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怎么叫偷呢?”刘建凯解释道,“我是走访,拜访,生怕微信公司缺少资金支持,所以,这次知道微信的用户规模之后立即和徐总聊了聊,她也很重视,希望大家能尽快的见面谈一谈。”
俞兴“嗯”了一声,忽然大喊道:“徐总,说话!”
这句呼喊格外猝不及防!
徐欣和刘建凯尴尬的对视一眼,还是直接说了句:“俞总,咳,这个,见面谈呗。”
“谈什么啊?我们现在又不缺钱。”俞兴说道,“微信公司账目上有钱,我们没有融资需求,要看看微信还能做到什么程度再对外找钱,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哈,就不用见面了,回聊。”
徐欣脸上带着笑的说道:“俞总,不用那……”
嘟嘟嘟嘟,电话已经挂了。
徐欣的秘书这时候忍不住说道:“这个俞兴,他怎么挂徐总的电话啊!”
徐欣没有语气起伏的说道:“不是挂我的电话,挂的是刘建凯的。”
刘建凯点了点头,解释道:“俞总那个人就是简单直接,这其实是降低了大家的沟通成本,减少了无意义的寒暄。”
就像不是犟种,而是极具开拓精神的创业者。
这也不是不礼貌,而是雷厉风行的价值践行者。
“微信公司的竞争是必然需要资金的。”徐欣顾不上生气,踱
步思考道,“这种要和企鹅竞争的投资也不能只是我们,联系IDG和启明创投,我们三家一起找他。”
刘建凯应了下来,而联系另外两家的方式很简单。
105万。
一句话让IDG的章苏阳与启明创投的胡旭波连夜乘机飞来申城。
也仅仅是第二天,先前拒绝见面的俞兴也不得不会见百晓生的三家机构股东。
不会也不行了,这群人就在楼下等着呢……
一行人直上六楼会议室。
俞兴对于他们这样快速的过来,其实也有点惊讶。
刘建凯用自己的数据分析来解释了大家对微信的看好。
俞兴听完他的分析,沉默几秒后说道:“还是你们这些不做公司的人懂公司。”
刘建凯:“呃……”
“我们没有去细化渗透比例之类的东西,就是按部就班的推进市场,校园不会是微信的固有阵地,未来几个月将会迅速的蔓延。”俞兴说道,“其实,微信这种通讯工具自带裂变效果,我们有一部分用户是来自大学生的家长,嗯,章总、徐总、胡总,不是我要拒绝,是微信公司打算再过一阵才考虑融资的事情。”
他的表态没变,微信现在已经没那么急了。
哪怕企鹅现在立即关注到微信的动态,它也得研发一阵才能竞争,微信拥有那么一个短暂的空档期,当然了,姿态也是讨价还价的必备手段。
IDG的章苏阳听到这话,说道:“俞总,我得先承认我先前的看法存在问题,微信给了我一个极其惊讶的开局,但是,微信是必然会和企鹅竞争的,与其将来拿资金,不如现在就补充弹药。”
俞兴摇头笑道:“章总,我们的技术团队存在压力,用户的稳步增长也是逐渐对我们团队的磨合过程,现在拿了很多钱也没用,忽然推出来声势,这其实不利于我们对企鹅的抢跑,还是低调的积累用户再说吧。”
这话也有道理。
然而,三家机构过来就是已经统一了意见,愿意顶着风险来追逐巨额利益。
IDG的章苏阳左劝一句,俞兴便是“不急不急”,启明创投的胡旭波右劝一句,俞兴就说“我有打算”,今日资本的徐欣再来一顿苦口婆心,俞兴仍是“感谢好意,稳步推进”。
会议室里的刘建凯看着这一幕,忽然有种极强的既视感,那次自己送字“捕鹅”,俞总从百晓生谈到新孵化,会议室里的气氛便急转直下……
当时同样是章总左劝,胡总右劝,只是,苦口婆心的不是徐总,而是自己……
最终,章总和胡总连饭都没吃,章总还要求机构投资百晓生的钱要专款专用……
现在这样上赶着让俞总收钱,真是……
攻守易势,今夕何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