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第398章 无天魔祖

类别: 仙侠 | 神话修真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点墨金蝉   作者:点墨金蝉  书名: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更新时间:2025-02-23
 
南赡部洲。

滔天的魔气涌现,肆虐,最后却又被神光压制。

神念和魔念交锋。

“二郎魔神杨戬”,最终还是重新变成了“二郎神杨戬”。

而且,杨戬的道心之坚定,更胜过往昔。

萧辰带着受伤的猕猴王离去。

而后,杨戬也带着受伤的哪吒匆匆赶往华山,找杨婵疗伤。

灌江口的上空,不久之后。

一片沉寂之中,一尊十二品“灭世黑莲”悄然自虚空之中显露了出来。

这灭世黑莲,周身散发着幽幽的光芒,那光芒既深邃又诡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

黑莲的花瓣层层叠叠,每一片都仿佛是用最深沉的夜色雕琢而成,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而就在这灭世黑莲之上,正端坐着一位身材魁梧、体格如磐石般健壮的中年男子。

他身披一袭裁剪得体的黑衣,长发如瀑,随风飘逸,双眸犹如深邃的星辰,闪烁着智慧与洞察的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世间一切的虚伪与伪装。

黑袍黑发男子的面容,看上去正义而慈悲,宛如“活佛再世”。

他的面容上,既有着不容侵犯的威严,又有着让人心生亲近的温暖。

他的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既有着对世间的包容与理解,又有着对一切挑战与困难的从容与淡定。

“可惜啊,可惜。”

黑袍黑发男子轻声叹息,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惋惜与无奈:

“杨戬,你身怀如此重的杀气与执念,却终究未能踏入魔途,成为我魔门之下的一尊护法。”

“看来,还是我太过心急了。”

“劫数未尽,一切皆是定数,无法强求。”

他的心中其实对杨戬颇为欣赏。

杨戬的善良、正义和坚持,他都很欣赏。

这个可怜的杨戬,这个被天庭几乎杀了全家的杨戬。

他知道,这个看似冷峻孤傲的男子,其实内心承载着无尽的痛苦与仇恨。

天庭几乎让杨戬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的家破人亡,他的心如刀割。

杨戬不就是想释放小小的释放一下自己的欲望,杀上三十三天,为父母兄弟报仇吗?

杨戬的愿望,他可以帮助杨戬实现。

灭世黑莲之上,看着杨戬的离去,黑袍黑发男子端坐其间,摇头轻叹,声音中充满了对三界规则的质疑与不屑:

“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禁食又禁欲?”

“什么大爱,小我?”

“这些虚无缥缈的说辞,何其虚伪!”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现行三界体系的深深不满,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

“如果这世间的人,连自我都丧失了的话,那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意义?”

“人生在世,若无自我,岂非如同行尸走肉?”

“不如让我亲手再造一个朗朗乾坤,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

说罢,黑袍黑发男子的目光转向那遥远的灵山和高高在上的天庭,心中涌起一股对现在神佛的不满:

“如来,玉帝,你们这些虚伪的神佛,食用着人间的香火,却高高在上,不为世事,不为明理。”

“你们既不尊重人心欲望,也不关心人间疾苦。”

“只知坐享其成,压榨世人。”

黑袍黑发男子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对漫天神佛的鄙夷:

“哼,漫天神佛,尽都是些无能之辈,只知坐而论道,却不知世间疾苦。”

“魔?”

说着,黑袍黑发男子轻吟着“魔”这个字眼,带着一丝玩味,又夹杂着几分深沉。

他的目光如深邃的夜空,落在江水中自己那略显扭曲的倒影上,仿佛在那扭曲之中,看到了世间万物的本质。

“鸿蒙初辟原无姓,这天地开辟之时,本就是无善无恶,无规无序。”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回响: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这不是都是你们基于利己的一面,而去定义的吗?”

“善恶之分,佛魔之别,不过是你们用来束缚他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妖魔,说白了,也就是你们不允许别人不服从你们定义的规则罢了。”

“不服从你们的,便是妖魔!”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嘲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既是在自嘲自己身处这混沌不清的世界,又仿佛在挑衅那些自诩为正道的神佛:

“如来,我在你眼中或许是魔,是破坏者,是罪无可赦的存在。”

“那如来你,在我的眼中,又是什么?”

“你又何尝不是我心中的另一种‘魔’?”

黑袍黑发男子看向灵山的方向,仿佛能穿透虚空,直达灵山之巅,与如来佛祖那庄严的法相对视:

“你用你的慈悲为幌子,掩盖着你的私欲和背叛?”

“你罔顾师恩,只为一己私利,叛教投敌,还美其名曰‘什么天道大势如此,吾实在不可抗拒’。”

“什么就当是为截教出口恶气,抢了道门之气运。”

“呵呵,如来,这些实则不过是为你自己的背叛找的借口。”

“这都不过是你内心的懦弱罢了。”

“别人不清楚你,我还不清楚你吗?”

黑袍黑发男子冷笑连连,语气中充满了对如来佛祖的不满和鄙夷:

“你的慈悲,不过是用来掩盖你无能与懦弱的面具罢了。”

“你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过是你用来束缚众生,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

“什么治世之尊,什么如来?”

“都不如我自己来!”

“如来,我会证明,你的道路是错的,我将以我的方式,打破这虚伪的秩序,让这世间重归真实与自由!”

“我将再造一个理想之世,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追求自我、实现价值的三界!”

黑袍黑发男子凝视着灵山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喃喃自语道。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的现状,他的真身尚未凝聚,只能以元神寄托于这十二品灭世黑莲之中,隐藏行踪,游走于世间。

“妖族……”

黑袍黑发男子低声呢喃,目光深邃,转向萧辰和猕猴王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天庭束缚人性,佛规要灭掉人欲。”

“而妖存人欲,魔也兴人欲。”

“我们妖魔,才是这世间最真实、最自由的存在。”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语气中透露出对妖魔本性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妖魔本是一家,同源而异流。”

“妖魔皆因心中之欲而存,因欲而兴,因欲而强。”

他微微仰头,望向那北俱芦洲的方向,心中暗道:

“或许我能从妖族中找到我的盟友。”

“妖魔联手,再造乾坤!”

“让这世间重归真实与自由!”

“当今妖族,当以‘妖师鲲鹏’为尊。”

“我且去找北俱芦洲找妖师鲲鹏一叙。”

“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新的契机,招募些妖族手下。”

黑袍黑发男子沉思片刻,决定往北俱芦洲而去。

他希望能从北俱芦洲的妖族那里找到新的契机,招募些妖族手下,为实现他心中的宏愿而努力。

于是,打定主意后,黑袍黑发男子不再犹豫。

元神黑莲在他的催动下微微颤动,散发出幽幽的黑光,化作一道黑影,瞬间消失在虚空之中。

或许,这将是一次改变三界命运的会面。

一次“妖和魔”联手的挑战,一次对天界秩序的彻底颠覆。

南赡部洲,这片被天庭神仙们视为汲取香火、修炼功德的宝地,山川秀美,灵气充沛,名山大川星罗棋布。

南赡部洲有着诸多有名山川,如三山五岳巍峨耸立,吸引着各路大神或隐居修炼,或传道授业。

萧辰深知南赡部洲藏龙卧虎,因此行事格外谨慎。

他避开了那些名声显赫的山川,在南赡部洲寻了一个荒山偏僻的无名之地,将猕猴王安置了下来。

这里人迹罕至,山势险峻,与世隔绝,正是隐蔽和疗伤的好去处。

毕竟,疗伤之时,最忌外人干扰。

一不留神,便是前功尽弃。

萧辰小心翼翼地将猕猴王安置在一个宽敞的山洞中,再布下几道结界,确保疗伤过程不会受到干扰。

“猕猴王的伤势……”

萧辰打量着猕猴王的伤势。

猕猴王的伤势极为严重,已经陷入了昏迷。

猕猴王的肉身之前便被开山斧所伤,其元神又被“二郎魔神杨戬”所伤,其肉身和元神都受伤严重。

这样的伤势,若是寻常妖怪受了,再过一会儿,就魂飞魄散了。

不过好在,萧辰有疗伤至宝“宝莲灯”在手,倒是还捞得回来。

“三哥,你就好好睡一觉吧……”

萧辰盘膝而坐,心念一动,双手结印,全力催动“宝莲灯”之力,为猕猴王治疗伤势。

在宝莲灯的滋养下,猕猴王的伤势开始逐渐好转,生命之火也重新燃烧起来。

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终于,在这一天的黄昏时分,猕猴王所受之伤尽数痊愈。

只不过,猕猴王的神色,却是有些复杂,他有一对“通风之耳”,擅长打探消息。

在疗伤期间,猕猴王虽然身处山洞之中,但外界的风吹草动却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伤愈之后,猕猴王与萧辰一同走出山洞,闲逛了一番。

猕猴王自然也探听到了,灌江口和天庭之间并未爆发战事。

这意味着杨戬已经克服了心魔,并未完全堕入魔道。

一处荒山的无名山洞。

萧辰和猕猴王对立而坐,两妖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先前杨戬所经历的“心魔之事”上。

猕猴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故此,三界之法,无论是深奥的道法,还是玄妙的佛法,猕猴王都多有涉猎,博闻强识。

其可谓“佛道”皆修,颇具智慧。

猕猴王缓缓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对修行的深刻理解:

“修行之人,内心若无道心,道心若不坚,便如同那无根之浮萍,只能随波逐流,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动摇不定。”

猕猴王缓缓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对修行的深刻理解:

“这样的修行,又怎能抵达那彼岸之境?”

猕猴王继续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凝重:

“魔,无处不在。”

“它们或潜藏于暗处,伺机而动;或明晃晃地诱人堕落,让人防不胜防。”

“修行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并非他人,而是自己,是自己心中的那份魔念。”

“那魔念,如同毒藤,一旦缠绕上心头,便如跗骨之蛆,难以自拔。”

猕猴王的话语沉重而深刻,他深知心魔的可怕:

“心魔,乃修行者最大的敌人。”

“它无声无息,却能潜藏在人心最深处,一朝爆发,便能摧毁一切。”

“即便是那西天如来佛祖,拥有通天彻地之能,强近圣人,也难逃心魔的纠缠。”

猕猴王的话语掷地有声:

“倘若如来佛祖有一朝心魔难渡,那他也会彻底前功尽弃,修为尽废,转世重修,沦为凡人。”

“甚至,若心魔太过强大,还可独自分离出来,逃离本体,成为‘独立的存在’。”

“到那时,‘如来佛祖的魔念’,说不定,还会与我等为伍,并肩作战!”

猕猴王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是在警示萧辰,也是在提醒自己。

“如来佛祖,心魔,魔道……”

萧辰闻言,心中若有所悟。

他不禁想起了之前与蛟魔王的谈论,那些关于天道、命运、兴衰的种种思绪再次涌上心头。

此刻。

萧辰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背后隐藏着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操控一切,那就是天道。

天道无情,却操控着一切,无论是神仙妖魔,都难以逃脱其掌控。

如今,天道不在妖,即便是强如妖师鲲鹏,也只能偏安一隅。

即便是强如通天教主,东皇太一,这些曾经逆天而行的强者,他们虽然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他们的辉煌,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绚烂,却终究无法照亮整个天空。

终究无法与天道相抗衡。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没有永恒的主角。

龙、凤、麒麟三族,那曾经是天地间何等霸气的存在,称霸一方,威震四海,他们的辉煌如同烈日当空,照耀着整个洪荒世界。

然而,他们的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终究无法逃脱盛极必衰的宿命。

妖族、巫族、三教玄门,这些曾经统治过洪荒的势力,或外斗,或内斗,也都先后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天道无情,它不会允许任何一族,任何一方势力,长久地横强于世,这是天地的法则,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道的眼中,神也好,人也好,妖也好……这些生灵或许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生命的贡品,都是天地运行的一部分。

或者说,天道看待万物是一样的,它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不因谁而有所偏颇。

它只是一个维持天地运行的规则。

平衡,对于天道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方世界,不要诞生产生,不要有“能威胁天道的生灵”出现,最重要。

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平衡的力量,都将受到天道的严厉惩罚。

“西游,真的是天道大势吗……”

萧辰在思考着,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这世间的重重迷雾,直达那不可知的未来。

这个神话世界太宏大,萧辰深知:不抬头看天,只埋头做事,不看大局,只着眼于局部,终难成事。

他明白,按照这个神话世界的正常运行轨迹,再过大几百年,便是那西行取经,佛法东传的时代。

那时,佛门大兴,佛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信徒如潮,香火鼎盛。

然而,无论佛教如何兴旺,都无法逃脱天道的束缚和限制。

佛门再强,也无法超脱天道的掌控。

佛门一旦过强,必将受到天道的制裁!

这是“万物循环,生生不息”的必然结果。

那么,西行之后,世间又将迎来怎样的变迁?

龙族、妖族、巫族、道门、佛门……它们都曾兴旺过,辉煌过。

而“魔”,在三界久未现世也!

“魔”,仿佛被天道遗忘在世间的角落,长久以来都未曾有过什么动静。

许久都没有什么强大的魔头在三界出现了。

然而,杨戬的此次入魔,却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萧辰不禁思考:

“杨戬经历封神大战无数,战功赫赫,他的心神何其坚韧,怎能轻易被撼动?”

“猕猴王真的有这么强,能撼动杨戬的心神吗?”

萧辰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其实很难相信,仅凭猕猴王一人之力,就能让杨戬陷入魔障。

“杨戬的此次入魔,是猕猴王的‘谛听无相,神鬼皆惊’所引发的一次意外吗?”

“真的只是猕猴王一手造成的吗?”

“还是背后有其他人的窥测和相助?”

“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亦或是天道大势,这个掌控着三界命运的无形之手,已经悄然出手,引杨戬入魔,意图将他塑造成一尊盖世魔头?”

“助魔道一臂之力?”

想到此处,萧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毛骨悚然。

他深知,这个神话世界的背后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杨戬的入魔,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魔?”

萧辰的思绪在神话传说的海洋中飘荡,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后西游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名字——“无天佛祖”。

“无天佛祖,也可以称之为‘无天魔祖’……”

萧辰回想起自己记忆中的那段西游之后的神话传说,并非一片空白。

后西游时代,同样是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一段神话历史。

在后西游时代。

三界之中出现了一尊盖世的魔头,他自号“无天佛祖”,以无上的魔威横扫四海八荒,三界六道,斩神诛佛,令漫天神佛为之震颤。

当然,后人更喜欢称呼他为“无天魔祖”。

因为“无天魔祖”这个名字更能体现出他那“魔性滔天、无法无天”的气质。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