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了四天,布莱恩整理了一份完整的计划书,亲手送到了霍克这边。
之前竞选柯汶纳市长时,遭遇到了极其激烈的竞争,这为布莱恩的团队积累了难得的经验。
尤其在盘外招方面。
不过严格说起来,美利坚的选举到现在,互相进行人身攻击,抬高自己的同时,竭力贬低对手,早已属于正常手段。
不怕你烂,就怕你对手不够烂。
上一次州长罢免选举和柯汶纳市长竞选,驴党的声势都受到了影响,让象党势力明显抬头。
这让布莱恩得到了加州象党的,再加上弗格森家族的势力,顺利成为了象党内部推出的惟一候选者。
布莱恩也正式对外宣布,参加下一届洛杉矶市长竞选,组建竞选团队开始筹备选举。
竞选团队首要的工作就是搞钱,没有钱的话,也别浪费时间,可以直接认输。
霍克给布莱恩开了张支票,成为了第一位金主。
推特同样也会资助布莱恩的选举。
其他像太平洋投资公司和福克斯电视网等等,也会资助布莱恩。
办公室里,霍克看完布莱恩的计划书,问爱德华:“如果洛杉矶出现混乱,发动你的同胞们加入其中,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不难吧?”
爱德华笑了起来:“洛杉矶的混乱,怎么能离得开黑人呢?只要局势稍微混乱,康普顿的人肯定会跑出来大采购,还是不用花钱的那种,我们甚至不需要做多少工作。”
他说了一个洛杉矶街头经常出现的状况:“每次洛杉矶某个街区出现混乱状况,等第二天局势稍微稳定,附近的街头上,肯定会出现很多黑人抛售二手货物,价格低质量好,周围的商铺竞争不过他们。”
霍克听得懂,一个有成本,一个几乎没成本。
他说道:“你提前做一下准备,找些人手,如果明年洛杉矶出现混乱,好在黑人聚集区散布流言。”
爱德华想到了小弟迈克尔,还有一直生活在好莱坞地区的奇丑三人组,说道:“大丑他们很适合做这份工作,他们混迹街头,经验丰富,也会鼓动人。”
霍克在计划书修改了一些,又添加上了黑人的部分,让爱德华亲自给布莱恩送回去。
布莱恩筹钱的同时,也开始提前做准备工作。
霍克为他拟定的盘外招,是一份长期计划。
比如气象方面。
2004年即将到来,钱砸下去,自有专家站出来发言。
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分别有气象专家出来,预测未来三年南加州地区气候将会偏向于干旱。
南加州本就属于干旱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降雨量比九十年代有明显缩减,大规模山火平均每年都会爆发一次。
媒体方面也在报道。
普通人并不关心,市政厅根本就不在乎,只有利益相关的人,看到后才会留意。
相关的新闻很快传到了万德福公司的CEO办公室里。
这家控制了南加州地区绝大部分水资源的私人公司,立刻重视起来。
资本天然逐利,万德福公司与洛杉矶市政厅开始了新一轮磋商,想要拿到更多水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资源拿到手,想要再出去,没有数倍的利益,谁肯放手。
不止是万德福,推特同样如此。
经过长时间的拉扯,推特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融资一事达成了最终协议。
前者最终估值85亿美元,向后者融资17亿美元。
同时,推特现有的管理层也投资入股,成为一众小股东。
推特采用了AB两类双重股权架构,A类享有正常分红权,但表决权正常,B类在A类的正常权益之外,还享有额外的表决权。
其中还有很多限制性条款。
比如A类在任何时候均不可以转换为B类,B类可随时自由转换为A类。
比如B类转让给非公司联属人士时,则自动转换成为A类等等。
这种架构赋予霍克手里的股份以超级投票权,巩固了他的地位,使他不用担心在筹资过程中摊薄控制权,同时使他在即将成立的董事会能控制足够多席位,只要他愿意,想在公司呆多久都行。
除了融资之外,霍克还转让了一个点的股份给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这样一来,算上战略规划业务上的各种收入,他在开曼群岛的投资公司与西海岸工作室,掌控的资金流超过1亿美元。
霍克需要一大笔现金,来运作针对阿克曼家族的计划。
对付这些人,少不了花钱。
考虑到避税,霍克又向早已成立的奥斯蒙慈善基金会捐赠了一笔钱。
基金会名义上会与圣人史蒂夫成立的全美有色人种权益保障会,为患病的少数族裔提供帮助。
融资过后,霍克还掌握着56的股权,拥有78的投票权。
推特仍然在他的完全掌控下。
长期管理公司的彼得·蒂尔和雷德·霍夫曼在资金之外,还会为推特的推广与提供平台资源。
推特的快速,让这两人不想再等下去。
因为其他投资公司已经虎视眈眈,扑了过来。
随着融资完成,推特也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采取两位创始人、加一位公司高管、再加投资人和独立董事的方式。
霍克、代表太平洋投资公司的玛丽·弗格森、推特管理层代表卡洛琳·琼斯和彼得·蒂尔确定进入董事会。
独立董事则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决定权也在霍克手上。
充足的资金让推特的进一步提速,尤其是海外推广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推特有序的扩大规模,招募人员,拟定规划,与其他公司合作等等。
到了2004年新年,推特的全球活跃用户数,一举突破了4000万。
随着用户数增加,公司业务也在发力。
新年过后,仅仅北美一地,推特就新增了12家合作商。
不同国家的市场,也有相应的签约。
另外,霍克打算成立手机程序研究部。
智能手机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实际上早在九十年代初,IBM就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
进入2000年以来,摩托罗拉推出了A6188,爱立信推出了R380sc等等。
智能手机同样在快速。
用不了多久,苹果就会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了。
手持智能终端,才是社交媒体的未来。
目前推特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不够,霍克决定要挖人。
陪着艾丽卡渡过了新年假期,他刚一上班,就联系了在圣莫妮卡20街的邻居杰特·布朗。
这位光辉国际的猎头,立即赶来推特见霍克。
会客室里,面对新年第一笔大单,杰特做出了最为热烈的回应:“推特需要什么人才?哪怕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席和白宫的幕僚长,我也能帮你挖来!”
霍克摆了摆手:“没那么夸张。”他简单说道:“我听人说起过,有一家叫做安卓的公司,专门做手机系统与软件开发,其团队很有能力和创造力。”
杰特问道:“有更为详细的资料吗?”
“我只是听人提过,具体资料没有。”霍克在网上查过,没有查到安卓的资料,却隐约记得这家公司在2004年之前就成立了。
至于更加具体的人员或者公司地址,他就不太清楚了。
一般人没事也不会记这些。
杰特了解了,说道:“做这种业务的公司,八成会在硅谷那边,我明天就赶去旧金山,从那边着手调查。”
霍克强调道:“最为重要的是把开发团队全部挖过来。”
“明白。”杰特专门在便签本上记下了安卓的名字。
霍克说道:“你有一个月时间。”
杰特点点头:“没问题。”
霍克随即离开,萨莎过来与杰特谈费用问题。
杰特第二天一早乘坐飞机离开洛杉矶,赶到了旧金山,找熟人打听的同时,又委托一家调查公司,寻找那家叫做安卓的手机开发公司。
熟人这边没有消息,调查公司在三天之后提供了一条线索。
硅谷位于山景城的区域,有一家2003年10月份刚刚成立的公司叫做安卓,但公司目前不做手机系统与程序开发,正在开发设计的是相机的高级操作系统。
杰特·布朗立刻赶往山景城,在两间打通的车库当中,见到了只有四个人的小公司。
负责人叫做安迪·鲁宾,曾先后在苹果与微软工作过。
得知杰特的来意,安迪问道:“你说的是推特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公司?”
杰特说道:“没错,我受推特的委托而来,如果你们对推特的招揽感兴趣,可以去洛杉矶与推特创始人和董事长霍克·奥斯蒙面谈。”
安迪非常清楚,公司想要起来,大公司的必不可少。
他征求过三位合伙人的意见,同意前往洛杉矶一趟。
随后,杰特带领安迪的团队一起来到洛杉矶,在推特与霍克进行了面谈。
双方聊了很长时间,对于霍克所说的手机系统与软件开发,安迪很感兴趣,也认为这项业务比相机系统更有前途。
安卓公司的四位创始人简单商议过后,一致同意加入推特,开发一款叫做安卓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