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江那边,七十年代后期就有不少人使用BB机了。
在国内,其实八二年就开始搞寻呼台了,这BB机要使用,得靠寻呼台传发消息。
但是八二年的寻呼台,只是内部一些人在使用,是在沪城开通的。信息传送范围也就是传呼台的半径二十五公里范围内。
这个范围基本也就是沪城市区内使用了,出了沪城,这BB机就算没有用了。
真正出售给大家使用的,还是在八四年年底。依然也只是在沪城,弄了一千六百台BB机,被抢购一空。
可传呼范围依然只是在沪城,江成就算把香江的BB机弄过来,到沪城去开通用户也没什么用。
如果是在昌城,江城肯定会去开通户头。起码他在昌城的时候,可以让家里人有事联系的上他。
不过八四年沪城那边有传呼台开通了寻呼业务后,这对于一些有钱的人来说,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寻呼功能,也让一些人舍得购买。
到了八五年,四九城和广州深圳那边也开始有寻呼台了。昌城是内陆城市,基本什么都是比较靠后的。
城市开发,招商引资,信息发展。这些都是沿海一些城市先开始搞的,深圳那边经济特区都搞了好几年了。在昌城这边除了多了一些小商贩,饭店和小卖部。私人企业工厂什么的,基本就没看见有什么人搞。
江成在八五年年底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都投到了岛国的股市里,后面倒是不用一直去岛国,长期持有一些势头不错的股票,等到岛国经济泡沫来临之前撤退就是了。
而这BB机,江成也在香江找了一个成产工厂,直接大量下单。
然后弄到国内来卖,这东西在国内卖,又跟捡钱没有什么区别。大批量生产,香江那边的工厂也就是挣一个加工费。
几百块钱香江币的东西,弄到国内来卖,哪怕是最开始没什么功能的BB机,最少一千好几百。
这东西在后来不值钱,买一个BB机没有什么,养一个BB机开销不小。
这买了BB机,要去寻呼台开通寻呼业务的,这就跟交电话费一样,每个月都要交一笔钱。在后来BB机泛滥的时候,都出现了开通寻呼业务,直接送BB机。
这就跟在电话营业厅办理什么套餐业务直接送手机一个道理,BB机只是一个工具,长期的通信费用才是大头。
而现在BB机才是挣钱的大头,现在最简单的BB机都能卖上千。后面有了一些功能,一个这样的东西能卖二三千。甚至听说后来摩托罗拉高了一款高端的BB机,一个BB机能卖五六千。
如果说后世的一些品牌手机动不动上万,是让大家交智商税。这个时代的BB机那就简直是没把你当有智商的人看。
江成在每个‘江东来’商超都增加了一个BB机柜台,然后就开启了捡钱模式。只不过现在使用的人还不多,有些城市卖的好,能一个月挣上百万,有些城市卖不了多少,几万几十万的。
不过这只是BB机发展的初期,随时国内越来越多做生意的,一些城市的工资也越来越高。这BB机到时候一个城市就随便能挣几十上百万。
现在一年能让江成挣几千万上亿,但BB机在过几年可是百亿市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八十年代末,光一家知名的BB机生产厂家一年就生产了百万台BB机。
一台BB机最便宜也上千,这也就意味着一家公司一年的产值就数十亿。而国内BB机的品牌可不少,说BB机是一个年产值百亿的市场一点都不过分。
只不过江成也就是趁机挣一点,倒腾一点杂牌子的BB机就可以了。他现在主要的目标还是岛国那边,那边现在是真的躺着就挣钱。
而在这一年,老家的侄子江林。因为养鸡场有他娘和爷爷奶奶帮衬,在没有正式挣钱之前,吃喝都还是家里的。这养鸡的规模是在上半年孵化了很多鸡仔,下半年就成了规模,搭建了几个养鸡棚。
为了支持江林养鸡,江长河还拿出了一亩田地换了一块大一些的普通荒地。一两百只鸡,都没有地方养。
上半年养的鸡仔,下半年就可以生蛋了。一天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鸡蛋,让江林尝到了甜头。
但江林还是不满足,现在鸡蛋从以前六毛多一斤涨到了一块二一斤。光鸡蛋的话,一天能有810块钱的收入。
可这鸡蛋还要看季节,天热下的少,冬天直接不下蛋。这高峰期间,一个月挣两百多。过年再卖掉一部分鸡补充产蛋期少的时候,平均也就是一百多一个月的收入。
这点钱在农村算不少了,但在城里不算什么。更何况江成带妹妹和妹夫去深圳打工,两人一个月都上千。
江林现在飘了,心也很野很大。在年底又跑到城里找叔叔江成借钱,准备直接把鸡棚搞成养鸡场。
打算明年开始就直接养上千只鸡,而上千只鸡其实也不算什么,市区的家禽场供应整个城市的家禽,那都是一个种类就几万的数量。
上千只的养鸡场也只能算是小型鸡场,在这个年底养的好,一年也就挣几千块。不过几千块的话,那在昌城这边,比大部分人多强了。
这次来找江成借钱,江成还真在家。江林养鸡的情况,江成也是知道的,他挣那么一点钱,还是一大家子人在帮忙弄的。
不过能挣钱后,江林也算是上心了。只不过这养鸡场扩张,说是他开的,其实江成还不如拿钱投资他爹娘,或者投资给嫂子李香兰也比江林要强。
但亲戚就这样,投资其他人,其他人可能还是帮衬江林。到时候江成反而可能还要得罪这个侄子,他倒是不怕得罪谁,就是没那个必要。
鸡养的多,江成不担心卖不出去。只要江林好好干,虽然以前对他印象不怎么好,但关系在这里,江林还说的是借,不帮也不好说。
虽然上次借出去一百五十块现在影子都没看见,现在搞养鸡场,是要搭建厂房的。在借钱的时候,江成本来想让江林她娘过来的。
但想想还是算了,江林跑城里来一趟了,再让他娘又跑一趟。反而帮了侄子可能还不讨好,可建设鸡场,在农村也得小两千。
依然欠条都没写一张,江成给他拿了两千让他赶紧回去了。
这江林目前还是小打小闹,江成的妹妹和妹夫现在算是发达了。
江燕和陈长根两人的工资现在一个月加一千都上千了,一年收入上万。然后在宿舍管理处的地方开了一家小卖部,小卖部还是江成牵头,直接拿的是‘江东来’的货源。
这小卖部一开,还是直接开两家。一家是在食品加工厂的宿舍楼下面,一家是后来的服装厂宿舍楼下面。
小卖部的生意还出奇的好,一家店一个月的收入就抵的过他们两个人一月的工资了。然后过清明的时候,妹夫陈长根一个人回了趟老家。
这在深圳开小卖部挣了钱,现在陈长根一回来,又喊他那边的亲戚合伙,在村头又开了一家小卖部。
反正现在一年下来,江成的妹妹和妹夫一年能挣几万,在村里算是首富了。
关键是妹夫陈长根也有点飘了,反而觉得江成太实诚了,不会挣钱。开了十几年的车又如何,现在就算给外企领导开车,一个月挣上千又如何。
以前陈长根在江成面前唯唯诺诺的,现在如果不是想着他们的工作和小卖部场地都是一开始凭借江城关系弄的,陈长根可能还想来说道说道这舅哥。
但就算现在没在江成面前炸刺,可私下陈长根在江燕面前没少说江成。说他给人家老板开车,也没涨一点眼力,不知道自己弄点挣钱的门道。
现在陈长根那是金戒子金项链带着,牛仔裤,休闲鞋,皮夹克穿着。出门就带一个大皮包,跟一个老板一样。
以前江燕说他什么,他就听什么。现在也开始顶嘴了,说她一个老娘们,头发长见识短的。反正就是有钱了,日子过的没有以前那么和睦了。
最关键的是陈长根在深圳还养成了打牌的习惯,他现在是食品厂的保安队长,也没人监管他。有时候打牌在兴头上,直接不去单位值班。
这到了八六年,江成也就是倒腾了一下BB机,然后一整年都比较悠闲。
江娟倒是进入了大学实习期间,给叔叔江成说了一下学校的安排后,然后听叔叔的直接拒绝了学校的工作安排。本来她是可以留在沪城工作,也有机会去四九城工作的。
现在是直接回到了昌城,在昌城的‘江东来’当实习店长,学校商超的管理模式。
到这时候,江成总算有一个能任人唯亲还有点能力的人了。
不过江娟这丫头,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读了几年大学,气质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沪城上学的时候,就有同学追求。
但江娟在男女方面的事情还是比较保守,家长不允许,在读书期间不敢谈恋爱。虽然在这个年底大学生结婚生子的都有,谈恋爱学校也不阻止。
而江娟所谓的家长,不是指她娘,而是她叔叔和婶婶。
这倒是让江成和周灵莹有些头大了,这转眼江娟已经二十岁了。如果是在以前的农村,娃都会打酱油了。
江成和周灵莹还是第一次给晚辈物色对象,也都挺上心的。
那刘丽从香江回到深圳上班,倒是在那边找了一个不错的对象,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老师。
对于江娟找对象的事情,现在也不算太急,比较也就刚到能领证结婚的年龄。完全可以让江娟参加工作后,自己留意一下身边不错的男人。
而这两年,周灵莹也会去拜托媒人给她物色好的对象。
一九八七年,开春。
“妈,我想吃梅菜扣肉。”
“我要吃红烧肉。”
“行,吃了这样多年的肉,你们也吃不腻。”
周灵莹笑着说着,想吃梅菜扣肉的是江昭昭,想吃红烧肉的是江盼盼。
这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半大的姑娘也是一样能吃死老子的。
今年江昭昭要中考了,她的成绩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没有问题。而江盼盼现在也是初一的学生,这月事也来了。
两个姑娘都是正在发育的时候,特别能吃,大家看她们吃饭都觉得香。
这要是不吃肉呀,特别是要带一点肥的,她们晚上有时候都会起来找零食吃。
这一两年江昭昭个头是直接往上窜,就比周灵莹矮半个头左右了。看这趋势超过周灵莹的身高是肯定的,不过听说女生也就是发育的这几年长的猛,这长着长着也有可能就突然不长了的。
“爸,中午吃饭,我的肉分你一半。”江昭昭直接靠在看电视的江成身上。
“好,乖女儿对爸就是好。”江成摸了一下江昭昭的头说道。
“爸,我的也分你一半。”江盼盼也对江成撒娇的说道。
江成有点尴尬的笑了一下,这肉多了他吃不下呀。所谓的分一半,就是江成吃瘦肉,她们吃肥的。
发育中的女儿就是现在江成不怎么吃肥肉了的完美饭搭子,从没有开货车后,江成的腹肌就开始逐渐消失了。
不愿意坚持锻炼的话,就要通过饮食来控制自己了。
开货车的那些年,因为体能消耗大,江成是真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部队里出来后有的腹肌,也没刻意锻炼竟然一直保持着。
但是现在江成都奔着四十的方向去了,虽然形象看上去年轻,可身体体能怎么也没有以前好。
江成现在也锻炼,不过是想到了就练一下,没兴致的时候就不动弹。
肥肉的话,江成还得算着吃,比如几天才能吃一次。
现在有饭搭子就不一样,江成也不怕人说吃肉还把肥肉吐掉。这肥肉呀,都给宝贝女儿。吃鸡的时候也是如此,鸡皮都让女儿帮忙啃了。
“周大妹子,大妹子在家嘛。”
在江成愁饭搭子多了也不好的时候,屋外传来了喊周灵莹的声音。现在周灵莹也三十好几了,被别人喊妹子前面还得加一个大子。
其实周灵莹喊好一点,江成现在都被熟人喊老江了。他人长的不显老,可认识他的人知道他实际年龄。三十七岁了,这被喊老江很正常。
要是在农村,有些显老的人,四十岁左右的年龄,跟五六十岁一样。
“好像是刘大姐的声音,不会是来给江娟说媒的吧。”
周灵莹听到喊声,没出门基本上就听出是谁。这出门一看,还真是刘大姐,身边还带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可这年轻的小伙子看见周灵莹出来,脸红干什么。
(本章完)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