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三十四章 故人之言

类别: 历史 | 秦汉三国 | 慢着 | 请别叫我昭烈帝 | 世间一点咸   作者:世间一点咸  书名: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更新时间:2025-02-25
 
涿县三刘氏的宗长与族长,历经多少风雨,早就人老成精,顿时明白卢氏宗长话里面的深意。

他们是涿县当地的豪族,就算对汉王阿谀逢迎,也能比别人更占据优势,外人又能怎样和他们比较。

刘播立即抚掌击节,非常赞赏道:“卢君之言甚佳啊!”

“就依此言而行,诸位以为如何?”

而长沙定王一脉的族长,广阳顺王一脉的宗长,两人悄然对视了一眼,立马盛赞叫好。

剩下的遒县祖氏、范阳郦氏、高阳元氏、许氏、蠡吾菅氏、故安赵氏、霍氏等豪族,见此场景也只能纷纷拊掌,希旨承颜了。

各家豪族本着为客之道,吹捧的顺着涿县刘氏,因为他们身后有汉王,如何敢直言得罪。

相比于各家宗长在涿县议事迎接,乡里面的父老乡亲,听闻刘玄德已贵为汉王,而且即将归返乡里,使得众人兴奋不已。

哪怕一边除草忙于秋耕,也有人时不时歇息一会儿,坐在田埂上感叹道:“闻汉王亦出身微末,倘若能够念及我等乡人之艰辛,苟富贵,也勿相忘,那该多好。”

有人却忍不住笑了,指着他说道:“张棱,汝早年又非我涿县之人,不过从良乡逃难过来罢了,即便玄德有富贵相分,也轮不到你。”

说话的是一个头扎皂色帻巾的粗汉,说罢又擦拭着额头汗水,继续翻耕田地。

“刘君……”张棱却来了兴趣,忍不住凑过来,探问道:“听说刘君年少时曾与汉王相识,究竟是真是假?”

紧接着又摇了摇头,没好气说道:“自打汉王大破袁绍后,我在涿县见到每一个人,都说自己与汉王相识,且关系甚密。”

“就算都相识,那也总分亲疏远近吧,怎么人人都说自己关系亲近?”

“也就只有我这种外乡来的,才不敢拍胸口说自己也认识汉王。”

张棱愁眉苦脸,神色颇为无奈。

一条登天之路就摆在眼前,却分不清楚到底谁家与汉王关系亲密,想巴结也巴结不到位。

这些日子来打听出来,曾经与汉王亲近的亲属,要么早去了平原,要么为避难,不知道逃去何方。

要不是家中破落不堪,谁想整日佣耕田地。

我只想为自己找一条富贵的出路啊,为什么就这么难?

张棱不禁灰心丧气,神色有些颓然。

他本为留侯后人,可惜因先祖获罪,以至于越来越衰败。

被称呼为刘君的粗汉听见张棱的感叹,却哈哈一笑,露出追忆的神色,笑着回忆道:“玄德为人性情豁达,喜好美人、良马、美衣服,连武艺也颇为不错,也喜欢追逐打猎,每次获得猎物,都爱分给大家,常有任侠之气,以至乡里的游侠与少年,都愿意跟着他。”

突然想起什么有趣的往事,粗汉不由咧嘴的笑,对张棱说道:“记得当年乡里三老寻问玄德,为何还不娶妻。”

“玄德却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有人打趣道:莫非玄德也欲为光武乎?”

“而汉王仅仅笑而不语,没想到玄德后来真娶妻娶了阴氏女,自己也匡扶汉室……”

粗汉说到这儿,忍不住笑着摇头,有些人说话,你以为他在戏言,结果真言出必行。

把话说到一半,刘奉纳闷为什么没了声音,转头望去,只见张棱已经贴近他不足一步的距离,两眼放出精光,脸部堆满了讨好的笑意。

扑过来,紧抓着他的手,连脖颈也激动得涨红,高兴道:“刘君,果真认识汉王,何愁不能富贵?”

“若君能为郡吏、县吏,莫忘了张棱,以我之才足可为乡吏啬夫。”

他也不渴求多了,如今定居在涿县,只要能做一乡啬夫,此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子孙后代的富贵,就让他们自己去争取,眼下汉室将兴,数十年之间有的是机会。

刘奉被张棱激动的喜悦,吓了一跳,他就算有机会为郡吏、县吏,也没办法让其任啬夫。

何况他话还未说完,汉王确有仁厚之心,但发起脾气来,也叫人胆战心惊,要是这等事情,传到大王那里,就算有先前的情谊,他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滚滚滚,我不过白身罢了,岂敢应允你此事。”

刘奉立即摆手驱赶对方,脸色比锅底还要黑,他还想去巴结别人,获得面见汉王的机会呢。

在涿县的乡亲父老,为迎接汉王之事,愈发的热闹起来。

另一边的刘备也在安排中山国之事宜,就算去幽州涿郡,也不能把冀州以及其他各地之事,撇到一旁不管不问。

汉军在剿灭各地反叛豪族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粟米、小麦、布帛、细绢,以及钱财与工匠。

有的地方官吏勾结,甚至打开武库拿出甲胄、军械装备豪族部曲,在各处据城而守。

好在对方士气不高,而且兵卒训练不足,只要下狠心去攻打,往往都能攻破。

中山国除了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六县已经收复之外,还有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七县仍然在反叛。

且还联合了常山国的诸多豪族,欲意攻打卢奴,趁着此刻各地叛乱,汉军分散前往平叛,若是能击破刘玄德,令其败退而走。

或许能够彻底扭转冀州糜烂的局势,他们还打听到了中山国的南边数县,在无极甄氏的带领下不战而降。

许多部曲、僮客都被上缴至军中,使得汉军人员混杂,也有一些豪族心怀不满。

若是能里应外合,不是没打赢汉军的可能性。

刘备也获知了这样的传闻,更知道关羽与吕布联手向北攻赵国,邯郸因袁氏而主动投降。

赵国剩余的易阳、襄国、中丘、柏人四县,听说城墙高厚的邯郸直接降了汉军,也是争先恐后的投降。

收复了赵国之后,关羽、吕布又率部攻巨鹿郡的十五县。

有些地方的豪强,在汉军来时闻风而降,汉军走后,立马切断粮草,举兵反叛。

让关羽不得不回师剿灭豪族部曲,在每个地方皆留有驻军,使得手头部队少了许多,攻势也逐渐慢了下来。

在不死心的豪强看来,的确有了可乘之机。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