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当徐川的想法提出来时,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M87黑洞的拖曳旋转导致的时空波动涟漪效应,可能是一个宇宙中天然的曲率引擎,也有可能是一个外星高智慧文明构建的‘时空隧道’。
通过它,地外文明可以进行快速的深空航行。
这两种猜测,无论哪一种都称得上是‘脑洞大开’。
别说是一名站在世界巅峰,对物理学有着严谨认知的学者了,恐怕就是那些写科幻的作者,都不一定能够有如此大的脑洞。
尽管在早些年的时候,物理学界就有学者认为黑洞背后可能连接着另一个‘白洞’,两者共同构成了可以穿越广袤时空的隧道。
亦或者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巨大的质量可以把周围的时空结构拉伸到极限,这意味着黑洞的另一端很可能通向一个对于我们来讲完全未知的地方,甚至是另一个时空、另一个世界。
但就目前为止,物理学界很少有人想过,或者说从未想过利用黑洞在吞噬吸积盘与暗物质的时候释放出来庞大喷流来扰动空间,制造可以利用的曲率时空或时空虫洞。
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精妙,且理论上来说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想法。
因为超大质量黑洞的相对论喷流的速度非常非常的高,能够轻易达到光速的30,也就是每秒9万公里,甚至更高。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速度可能没什么概念,但举例来说,如果你以每秒9万公里的速度飞行,只需要四秒多一点点的时间就能从地球飞到月球。
地球赤道的周长也才4万公里,超大质量黑洞喷流的速度一秒钟就能绕地球飞两圈多。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只是黑洞喷流的速度,并非它扭曲时空造成的时空涟漪速度。
但对于物理学来说,速度越快,需要的能量也就越高。
要将庞大的黑洞喷流加速到三分之一光速,每一次释放需要的能量远远超过了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后到现在所消耗的全部化学能源、电能等各种能量的上百倍。
如此庞大的能量,如果能够推动时空弯曲形成时空涟漪的话,那么时空膨胀的速度或许能达到数倍光速,甚至更快。
当然,即便是利用这种方法无法达到数倍光速的时空曲率,但只要能造成时空涟漪,也就是引力波,其速度也足以达到光速。
这还仅仅是利用黑洞喷流来拉伸时空,构造一个曲速引擎的想法。
如果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虫洞,那么它的速度,可能就是光速难以形容的了。
因为一个虫洞连接的可能是数千光年,数万光年,甚至是更为遥远的星系。
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毕竟对于三维拓扑的宇宙时空来说,扭曲的时空可能会构成任何一种人类想象不到的形状。
就像一把U形锁一样,正常的情况下从U形锁的一端前往另一端需要跨越整个U形,而时空虫洞则能直接以最短的距离链接两个极点。
如果说正常航行的距离是五千万亿公里,那么穿越时空虫洞可能就只需要五千万公里,甚至是更短。
酒廊中,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深吸了口好几口冷气,才让自己跳动着幻想的思绪平静一些。
他看向徐川,忍不住询问道:“你早就预料到了宇宙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徐川摇了摇头,道:“不,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利用黑洞来作为核心来架构时空虫洞这种事情,是你带来的观测资料带给了我启发。”
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确没想过这种事,但利用暗物质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干扰时空,制造曲率引擎和架构时空虫洞这种事情却是他思考过的。
早在当初虚空场·暗物质理论完成的时候,他就想过类似的理论和猜想了。
只不过那时候他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人工’为制造曲率引擎和架构时空虫洞提供能源,而不是借助宇宙中的天体来完成这两项技术。
现在看来,如果对于M87黑洞的猜测是对的,那么或许宇宙中的一个个黑洞,或者说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就是一座座的的时空桥梁。
那些比人类文明更加高级的外星智慧文明,在掌握了暗物质暗能量的基础上,已经做到了能够利用黑洞的强大能量来牵引时空,架构宇宙中的‘高速公路’了。
当然,目前来说这些仅仅是他个人的猜想而已。
是否是真的目前来说还不得而知。
M87黑洞的拖曳旋转导致的时空波动涟漪效应也有可能仅仅是自然宇宙现象。
思索了一下,他看向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笑着开口道:“需要合作吗?赖因哈德教授。”
“合作?”
听到徐川的邀请,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微微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来华国,我会针对M87黑洞的特殊现象成立一个科研项目,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个项目由你统帅。”
“我可以保证每年至少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三千万的资金。”
“三千万?”听到这个数字,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如果是其他的专业领域,三千万可能什么都不是,比如对于材料领域来说,随随便便一个好一点的项目都能烧掉十个三千万。
然而对于天文学界来说,每年三千万的科研经费,对于单个项目来说,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一个数字了。
毕竟天文学是全世界都出名的冷门专业,人少、科研项目少、科研资金更少。
没办法,作为一门高度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天文学不仅对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而且它还很难,甚至可以说,目前几乎不可能将理论上的科研成果转变成‘应用’成果。
别说拿它和材料、物理、化学这些热门应用领域对比了。
就是对比它的同门师兄弟‘航天’领域,天文学都看不到它的后尾灯。
毕竟航天虽然冷门,也可以说同样是依靠着国家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经营发展的领域,但相对比天文学来说,航天的应用相对更多。
尤其是传统化学燃料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对于各国来说稍稍转化一下就是坚实有力的导弹推进技术。
所以航天领域的投入是可以转化成国防、耐高温等多个领域的成果。
而天文学则不同,你今天探测到了什么黑洞,明天探测到了什么中子星,后天探测到超新星爆发什么。
这些成果,你想转变成具有实际价值的应用?
想啥呢。
观测宇宙和天体现象的纯粹天文学和应用天文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后者还可能在航天航空、通讯导航、气象预测等方面做出一些应用,但前者可以完全是纯理论的,比纯粹数学还要纯理论。
而一个纯理论无法转变成应用带来利益的领域,各国对其的投入和兴趣,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在听到每年三千万的科研经费后,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狠狠的心动了。
蹙着眉头,他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道:“这个我可能需要考虑一下。”
对于他这种级别的学者来说,三千万的专项科研经费的确很让人心动,尤其是这个项目还是和眼前这位世界闻名的顶尖学者开展的。
但前往华国工作同样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他手上的其他科研工作以及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很难让他短时间内做出抉择。
酒桌对面,徐川笑着开口道:“不仅仅是经费,还有设备。”
略微停顿一下,他端起手中的啤酒喝了一口后,看向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继续说道。
“前几年的时候,我从米国NASA宇航局那边制定了大型天文空间探测器。”
“按照当初的要求,这台大型望远镜的镜面直径超过了十五米,具备紫外/光学/红外/超低频波段等多种探测手段。”
“今年下半年的时候,NASA那边表示最迟明年上半年三月份左右可以交付产品。”
听到这话,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脸上满是诧异的看了过来,震撼的问道:“镜面直径超过十五米的大型天文空间探测器?”
要知道,目前天文学界排名第一,性能最为强悍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其镜面口径也不过是6.5米而已。
十五米,这已经超过韦伯望远镜的两倍之多了。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当然,它可是花费了我整整三十五亿米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资源。”
找NASA宇航局定制大型外太空空间望远镜这事还要追溯到几年前。
在当时太空竞赛的背景下,他们对米国登月的人员实施救援行动后,米国和NASA迫切的想要了解他们的航天飞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于是便借助修复被陨石撞击而损坏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为理由,和他们搭乘了一笔交易。
NASA宇航局答应帮忙协助他定制一台类韦伯的天文望远镜,最终由制造哈勃望远镜和韦伯望远镜的珀金埃尔默公司以及TRW公司联合接下了这笔庞大无比的订单。
而这其中,光是设计这台超大型的空间望远镜的各种功能就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这还是在有哈勃和韦伯等各种望远镜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否则需要的时间只会更长。
酒桌对面,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已经惊呆了。
他下意识的捏着手中的啤酒瓶,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徐川,震惊的问道:“你是说你花费了整整三十五亿米金,定制了一台镜面超过十五米的空间望远镜?”
“你自己出的钱?不是华国?”
要说华国掏出三十五亿米金来制造一台大型空间望远镜他肯定是相信的。
毕竟华国如今可是全球第一大超级经济体,三十五亿米金对于华国来说并不多。
但是徐川个人掏出整整三十五亿米金他真的会下意识的怀疑是否是真的。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是的,定制这台望远镜的资金全都是我出的。”
“上帝!嘶!”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倒了吸口气大冬天的冷气,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喃喃自语道。
“我肯定是疯了,你肯定是疯了,这个世界肯定是疯了,三十五亿米金!我的天!这太可怕了,你真有钱.”
徐川笑了笑,没在意赖因哈德教授的失态,他继续抛出条件,说道:“另外,除了这台大型空间望远镜外,别忘了华国还有着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等世界顶尖的天文学设备。”
“而对于我来说,只要我需要,这些设备基本都能申请到。”
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深吸口气,开口道:“好吧,徐,你的条件征服了我。”
“不过离开日耳曼去华国那边工作这件事,我还需要回去和家人商议一下。”
徐川笑着道:“当然没问题,我会在华国等你的好消息的。”
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笑着点点头,举起手中的啤酒瓶,示意道:“那就祝贺我们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找出M87黑洞的秘密吧!”
握着手中的啤酒,徐川笑着和赖因哈德教授碰了一下,道:“说不定这有可能是天文学界最伟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