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兵洞设在城墙下的背风处,入口处挂着鹿皮门帘用于挡风隔温,洞内还点着炉火。
只是刚掀开门帘走进去,巴图便感觉一阵暖风扑面而来。
暖风中还夹杂着浓郁的土豆炖牛肉的香味。
眼见巴图从外边走进来,一旁蹲在炉子旁炖肉的苏克转头说道。
“嘿,巴图你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晚饭可以吃了。”
巴图闻言,大步走到了炉子旁,先是把手上的棉手套脱下来,丢在炉子上烤火。
回头便拿过一个碗,给自己盛了一碗土豆炖牛肉。
一口土豆,一口肉,又吸溜了一口汤汁……
随着暖烘烘的牛肉汤入肚,巴图这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你娘的,外边是真踏马冷啊!”
苏克见此,又拿了个松软的热馒头给巴图,然后说道。
“嘿,这也没办法!”
“谁叫那些天杀的英国佬这时候来犯呢?”
“如果不是那些英国佬,咱们现在应该正在金矿上淘金呢!”
“不过,就现在这天气,咱们在城里都不好过,外边的英国佬肯定比我们难受多了。”
原本苏克和巴图等人来到阿拉斯加,是准备要去淘金的。
但是,不幸的是,他们淘金的工作才展开没多长时间,英国人就来犯了。
情况紧急之下,苏克和巴图等人都被组织了起来,一人发了一把枪,暂时编成了民兵,准备迎战英军。
原本刚开始的时候,战斗还算激烈。
但是,随着大唐同英国开始谈判的消息传来,这边的战局自然而然的放缓了下来。
双方开始隔着一堵城墙对峙!
可即便如此,苏克和巴图等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也依旧没有被解散。
上面为了以防万一,在英军撤兵之前,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这些民兵解散的。
苏克和巴图虽然对淘金的事情向往无比,但面对上面的命令,却也不敢违抗。
别看他们是蒙古人出身,但在来到阿拉斯加之后,心中却是再没有把自己原来的身份放当回事。
在这一片荒芜,到处都是土著蛮夷的土地上,不管是汉人,蒙古人,满人,亦或者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如果仍旧坚持自己的民族身份,根本无法生存。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认可大唐!
抱紧大唐的大腿,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唐移民抱团取暖。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获得对抗自然环境,对抗土著,对抗洋人的力量。
在这片野蛮荒芜,危机四伏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巴图用手中的馒头沾汤吃,三口两口,一个大馒头入肚。
虽然阿拉斯加的环境艰苦,可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伙食不错。
大唐从本土通过海运运粮,再加上当地开垦打猎所得,移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肉食。
这种生活条件,是大唐本土那边几乎很难达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来到阿拉斯加之后,巴图发现苏克那家伙竟然戒了赌。
这让巴图感到颇为惊喜!
在他看来,赌博这东西实在是太害人了,人一旦染上赌博,差不多也就废了。
苏克在来到阿拉斯加之后,能把赌博给戒掉,实在是一件好事。
吃罢晚饭,巴图靠在墙壁上,眯着眼睛准备睡一觉。
只是,他才刚睡着没多长时间,便只听到藏兵洞外一阵欢呼声传来。
“万胜!”
“万胜!”
“大唐万胜!”
“英夷撤兵了……”
巴图被从睡梦中惊醒,和苏克等人一起走出藏兵洞。
抬眼便看到整个抚远城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振臂欢呼。
竖起耳朵细细辨别,巴图终于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大唐和英夷和谈出了结果,城外的英夷接到消息要退兵了。
巴图忍不住狂喜。
因为他知道,既然英夷撤了,那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放下手中的武器,继续去淘金了!
想着这些,巴图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笑容。
金子,黄澄澄的金子,他踏马来了!
随着双方和谈事宜敲定,英国的印度总督坎宁自印度动身,前来大唐准备签订和约。
海绵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只只海鸟低空掠过海面,在碧蓝的海面上投下阴影。
一支使用蒸汽辅助动力的风帆船队缓缓行驶在东海的海面上。
这支船队所打出的旗号,正是英国的国旗。
英国印度总督坎宁站在船只舰艏甲板上,眺望远处的地平线。
随着距离拉近,一座船只往来不绝,商客云集的港口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坎宁深吸一口气,然后询问身边的卡特爵士道。
“卡特爵士,前面就是唐国的上海了吗?”
随着大唐打开国门,全面推动海贸和工商发展,上海身为长江的出海口,身为大唐东南半壁的开放窗口,非但发展速度惊人,且还开始闻名全球。
就连坎宁总督也是有所耳闻,知道这是一座发展的很快的大城市。
坎宁此次前来大唐,便是为了同大唐签订和约,彻底结束印度战事。
之所以让卡特爵士也随行,则是因为卡特爵士乃是孟加拉湾海战时英军舰队的副指挥官。
这次前来同大唐签订和约,不能光是坎宁这样行政口上的人来,军方自然也是得派人的。
再加上如今额尔金伯爵因为孟加拉湾海战战败的缘故被拿下,是故,卡特这个副手就成了最佳人选。
卡特站在坎宁身边,眺望远方的海岸线,表情复杂的说道。
“是的,总督大人。”
“前面就是上海了。”
“我们经由上海的入海口,可以经由长江直接进入中国内陆,抵达唐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南京城下……”
卡特之所以了解的这么清楚,并非他地理学的好,而是因为他曾经来过这里。
二十年前,鸦片战争爆发时,卡特爵士便曾来到过中国。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的身份还是胜利者……
在当时的卡特看来,中国和他们大英以往所征服的那些土著国家和殖民地也没什么区别。
无非也就是人口多一些,国土广阔一些,更加富庶一些。
但这都没有用!
在大英面前,统统不堪一击。
打死卡特也想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过去,当初这个野蛮落后的东方国家,竟摇身一变,变成了大英霸权的挑战者。
并且,还踏马是挑战成功了的那种!
当初,大英打赢了满清,在南京城下迫使满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如今,依旧是在南京签约,不过要签不平等条约的,却是轮到了大英……
这种事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让卡特这个骄傲的昂撒人有些无法接受。
坎宁总督闻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将目光继续看向海岸线的防线,一支舰队出现在了坎宁眼前。
正是奉命前来监视英国船队动向的大唐东海舰队分舰队。
随着时间流逝,船队在大唐东海舰队的监视下,缓缓进入了港口。
坎宁总督和卡特爵士一起通过栈桥下了船。
刚下栈桥,他们便看到一人站在码头上等候。
眼见坎宁总督下船,早早等在码头上的卜鲁斯公使快步上前招呼道。
“总督阁下!”
“您好!真是好久不见了!”
卜鲁斯主动上前见礼。
坎宁伸手和卜鲁斯握了一下,然后说道。
“辛苦卜鲁斯公使来这里迎接我们。”
“为公使阁下介绍一下,这位是卡特爵士,暂代大西洋印度联合舰司令官!”
卜鲁斯闻言,连忙转头同一旁的卡特握手。
随后,卜鲁斯在前面带路,领着坎宁总督和卡特爵士往港口外行去。
当他们抵达港口外时,一支汽车车队已经等在这里了。
当然,这支车队并非是英国公使馆的配车,而是大唐派来接待外宾的迎宾车队。
因为这年头的道路情况恶劣,开车不便,所以,卜鲁斯公使是坐船从京城来的上海。
英国公使馆的配车,目前仍旧停在公使馆的车库中。
是故,只能是由大唐来为他们安排迎宾车队。
虽然当前和约还未正式签订,大唐和英国尚处于敌对关系,但是,大唐毕竟是礼仪之邦,是讲文明的。
不至于在外交接待上给英国难堪!
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对外时应该有的态度。
一行人快步走到车队旁,卜鲁斯带着印度总督坎宁上了同一辆车,而一旁的的卡特爵士则是被安排上另一辆车。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卜鲁斯和坎宁需要就此次谈判以及签约的相关细节,在正式签约前碰一下头。
很快,几人便都上了车。
车辆启动,车队缓缓向着上海城区的方向行去。
汽车行驶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上,异常平稳。
车厢内,只有隐隐的发动机运作的声音响起。
不等卜鲁斯开口说话,一旁的坎宁便开口询问道。
“卜鲁斯公使,你简单向我阐述一下当前的谈判进程吧!”
卜鲁斯闻言,稍稍整理了一下语言,然后继续吧说道。
“回总督阁下的话,目前,我大英和唐国之间的谈判已经大致结束。”
“接下来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和约上签字。”
“至于说和约上的内容,则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我大英向唐国割让澳大利亚。”
“二,我大英向唐国支付战争赔款4200万块银元。”
“三,双方互相开放市场,我大英允许唐国商人自由往来大英的本土和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作为代价,唐国也会向大英开放他们的本土和各藩属国市场。”
“四,关税协定,大英和唐国各自派出专业人员,组成关税协商委员会,共同商定两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相关关税。”
“五,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自条约签订之日起,我唐国公民在我大英殖民地上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事情不涉及我大英公民,我大英方面就不能进行处置,必须将人移交给唐国,由唐国官员进行审判处理。”
坎宁闻言,脸色明显一沉。
各地赔款,开放通商,关税协定,治外法权……
好家伙,他心中忍不住直呼好家伙!
要知道,以往这些条件,可都是大英开给别国的。
不成想,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大英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了。
坎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印度方面呢?”
“唐军答应从印度撤兵了吗?”
身为印度总督,坎宁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
卜鲁斯苦笑一声回道。
“撤兵唐军倒是答应了,不过,在停战协定上,唐军要求以目前双方的实控线停火。”
“唐军会叫停向印度发动的攻势,而我大英也要停止进攻莫卧儿汗国。”
如今大唐要保住莫卧儿汗国的态度依旧没有变。
还是那句话,身为大哥,你可以利用小弟,但关键时刻,你必须得能罩得住。
大唐要是前脚才利用莫卧儿汗国和英国撕逼获取利益,后脚就把莫卧儿汗国给卖了,坐视英国覆灭莫卧儿汗国。
那从今往后,大唐的那些个藩属国再面对大唐这个宗主国时,心里肯定会犯嘀咕。
到时候,即便大唐还能坐稳东方世界老大哥的位置,底下各国只怕也是要离心离德。
当然了,也就仅仅只是保住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覆灭而已。
至于说反攻英国?
呵呵,大唐不是没给过你支持,但你莫卧儿汗国自己不中用,在英国人手上接连吃了败仗,做了运输大队长,那也怪不得大唐撤手,停止给你的援助。
大唐能在你莫卧儿汗国风雨飘摇之际,出兵力挽狂澜,保住你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灭掉,这就尼玛能够算是仁至义尽了。
就冲着一点,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大哥?
还有就是,如今莫卧儿汗国的国土范围,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国的地盘。
别看后世的孟加拉国穷的底掉,那是因为孟加拉人口太多,再加上贫富差距太大的缘故。
孟加拉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
别的不说,光是恒河入海口这一点,就决定了,这地方的农业资源肯定很不错。
嗯,适合种粮食,成为大唐继南洋之后的另一个大粮仓。
坎宁闻言,松了一口气道。
“如此,倒是也可以接受!”
“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不同于身处后方的大英本土,或是卜鲁斯这边,身处前线的坎宁,是真的能够切身感受到来自大唐的军事压力的。
在孟加拉湾海战之后,驻守达卡的唐军陆军虽然没什么太大动作,只是在英军撤军后,让印军出击收复了一些失地,
但是,唐军舰队在完成补给之后,却是借着孟加拉湾海战大胜的余威,在印度沿岸好好耀武扬威了一把。
前后接连炮击了巴拉索尔,金奈,古德洛尔等印度东海岸的沿海重镇。
甚至舰队一度突破英军炮台封锁,杀入胡格利河,威胁加尔各答!
而英军舰队却是只敢龟缩港口内,不敢出战迎敌。
别提唐军给坎宁造成的心理压力究竟有多大了!
所以,他才觉得大唐这有些过分的条件,还可以接受。
唯一让坎宁感觉有些心塞的就是,大唐方面竟要求在南京签订和约。
这一点,实在是让英国上下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就在迎接英国代表团的礼宾车队离开上海港口后不久。
又有一条船只在上海港口靠岸。
莫卧儿帝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通过栈桥下了船。
大唐外交部同样派来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礼宾车队迎接。
这次大唐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2.0版本,参与签约的,不光是大唐和英国。
莫卧儿汗国身为战争的参与方,也被允许在和约上签字。
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自己的侍从阿里搀扶着上了汽车。
随着汽车开动,他的目光穿过窗户,打量着四周的景物。
一眼望去,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个船只停靠的泊位和栈桥。
栈桥两侧,是一个个蒸汽吊臂,用于装卸船只上的货物。
码头内,道路清一色全部都是平整的柏油路。
路上,随处可见满载货物的牛马车辆行驶,装卸货物的工人如同一只只渺小的蚂蚁,汇聚在庞然大物般的货船旁,通过蒸汽机械吊臂,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或是装上。
整个码头上,少说也有数千上万名工人,在为了码头的正常运作而付出自己的劳动。
但令人惊叹的是,港口繁华的同时,还相当的有秩序。
工人在装卸货物时,车辆在运输集装箱时,都在港口管理人员的指挥下排队等候。
并无插队行为!
看着这繁忙的港口,巴哈杜尔沙二世心中忍不住惊叹,不愧是大唐啊。
这上海港的繁华程度远远不是他曾见过的达卡,甚至是孟买港能够比拟的。
很快,车队驶出港口,沿着柏油马路向着上海城区的防线驶去。
港口连接城区的道路是专门修缮过的,道路平整宽阔,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竖立着一杆路灯。
道路两侧,是一颗颗间隔整齐种下的小树。
如今虽是冬季,可上海的气温并不冷,这些小树依旧翠绿。
沿着道路前行,很快,车队便抵达了上海城区。
首先映入巴哈杜尔沙二世眼帘的,就是一片高楼大厦。
一栋栋高层建筑规划整齐,高耸的仿佛要直入云霄。
巴哈杜尔沙二世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高的建筑。
除此之外,最令巴哈杜尔沙二世震惊的就是,大唐城市中的街道干净的有些让他不敢相信。
柏油马路上,别说垃圾了,甚至连任何的杂物都看不到。
和印度那些屎尿遍地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路两侧,一间间临街店铺也是规划的整整齐齐。
终于,车队停在了一间院落外。
这里正是大唐用于接待外宾的驿馆。
车子停下,车门打开,巴哈杜尔沙二世迈步从车内走出。
一名大唐外交部的官员上前来招呼道。
“大汗,请到这边来!”
“我们已经提前为您准备好了房间。”
巴哈杜尔沙二世点点头,跟着大唐官员往驿馆内走去。
在进入驿馆大门后,巴哈杜尔沙二世开口询问道。
“敢问这位大人,不知英国人被安排到哪里住了?”
带路的大唐官员闻言,笑着说道。
“回大汗的话,就在隔壁!”
“距离您的院落不远!”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点点头说道。
“好!”
“对了,不知大唐这边准备何时签订和约?”
大唐官员闻言,开口回应道。
“回大汗的话,按照计划是三日后。”
“您可以在上海先休息一日,然后再乘坐火车前往南京……”
目前,大唐已经修通了连接上海和南京的铁路。
身为江南腹心,真正的繁华之地。
联通南京和上海的铁路,修起来效率很快。
而在铁路修通之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填补了一部分长江航运无法满足的货运和客运需求。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点头应下。
大唐开泰四年,十二月初一。
南京!
太阳高照,阳光洒满大地,带走冬日里的些许湿冷寒气。
今日的气候非常宜人!
长江江面上,停泊着一条老旧的风帆船只。
船只甲板正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桌,甲板四周一名名背负着步枪的唐军士卒守卫着。
两波人分别座在长桌两侧。
长桌的桌面上,则是摆着一份文本条约。
虽然当初满清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那条船找不到了,但大唐还是另外找了一条风帆战列舰来。
嗯,不为别的,只求尽可能的一比一复刻当初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
在几名摄影师的镜头注视下,郭嵩焘穿着一身绯袍,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英夷无道,贩鸦片以谋利,毒害我大唐子民之身心,侵害我大唐之利益,兼以侵略我大唐藩属,损我大唐国威……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朕为大唐皇帝,万民君父,岂可坐视英夷残虐?故以振奋义师,吊民伐罪,讨伐无道……”
“幸我大唐士卒英勇,将帅果毅,各藩属应者云集,共讨英夷,方得大胜。”
“而今,既英夷知错求和,愿为自己之暴行赎罪,那我大唐便网开一面,不再追究。”
“当尽快签订和约,以保万世太平。”
“钦此!”
郭嵩焘话音落下。
船只甲板上,一名名大唐外交部官员,英国代表团,甚至是包括莫卧儿汗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在内的众人纷纷起身下拜领旨谢恩。
嗯,是真跪,三跪九叩的那种!
虽然由于李奕不喜欢臣子们在自己面前跪来跪去,大唐已经废除了跪礼。
但是,谁叫这次是给英国人传旨呢!
这跪礼,他们必须得行!
用郭嵩焘的话来讲也就是,如果英国派来的代表团跪不下去,那这和约也就不用签了。
还有就是,不同于满清皇帝用赏赐英夷的口吻下旨和谈,是强行给自己挽尊。
李奕的圣旨,可是真正的写实派。
因为,这次的和平,真的是他赏赐给英夷的。
以李奕开国皇帝的威望,以他对军队,以及朝政的控制力度。
如果他下定决心要打,那么印度的战事大唐是有能力继续打下去的。
所以,英国人领旨谢恩,实在是应有之义!
至于说巴哈杜尔沙二世?
他身为藩属国的国王,还是刚刚才在大唐的庇佑下,保住社稷的藩属国国王,给李奕下拜谢恩,那就是理所应当的。
就在众人齐齐跪下接旨的时候,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了起来。
咔嚓!咔嚓!
眨眼功夫,摄像师们接连拍了好多张各个角度的照片。
准备将来用于登报宣传!
在宣旨结束之后,众人各自从船只甲板上起身。
郭嵩焘率先提笔在条约文本上签字,用印。
然后,又将条约文本推向了对面的坎宁总督道。
“坎宁总督,该您了!”
坎宁笑笑,同样提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便是莫卧儿汗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缅甸派来的特使奈温等人,先后在条约上签字。
在所有人都完成签字之后,郭嵩焘命侍从端酒水上来。
各位代表各自举杯,郭嵩焘开口说道。
“为了和平,让我等共饮此杯!”
众人见此,齐声高呼。
“为了和平!”
就在众人各自举杯之时,照相机镁光灯的咔嚓声再度响起。
将这一幕定格!
在条约签订之后,仅仅只是第二天。
大唐日报便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
《英夷主动求和,南京新约签订,战争结束!》
《莫卧儿大汗远道而来,除去签约,还有何目的?》
《南京新约与南京旧约的差别何在?》
《和约具体内容,大唐一雪满清留给中国之国耻!》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大唐日报,不只是在大唐境内发行。
而是整个东亚范围内,大唐的那些藩属国几乎全部发行!
南洋,马六甲城!
在大唐拿下南洋之后,便在南洋设了南洋总督,统管一切南洋事务。
而南洋总督府,便被设在了马六甲。
因为,大唐设南洋总督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控制南洋,更多的,其实还是为了马六甲航道。
只要马六甲航道在大唐的控制下,那么,大唐便能够控制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海权。
这对大唐来说,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因为,大唐只有先经营好东亚东南亚地区,将来才能有底气,将自己的脚步迈向全球。
年关将近,马六甲城内年节的氛围越发明显。
虽然马六甲城中有不少西式建筑,但是如今这些西式建筑中所居住的,则大部分都是华人。
总督府内,李鸿章坐在窗边的一张躺椅上,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手中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
看着大唐日报上,有关南京新约签订的内容,李鸿章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这一仗,总算是打完了!”
李鸿章语气颇为感慨的说道。
一旁的秘书王正见此,笑着附和道。
“大人所言甚是,这仗总算是打完了!”
“既然仗打完了,那我南洋总督府这边便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实在是一件好事。”
虽然打仗的是印度,但南洋身为大唐距离印度最近的地盘,同样承受着不少压力。
虽然达卡方面的粮草需求,有将近大半是由缅甸就近提供的。
可剩下的各类物资,则是需要大唐从南洋地方上采买收集,然后运往前线。
这也就使得,南洋方面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在搜罗筹措物资,支援印度战事上。
被战争所拖累,南洋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自然也就放慢了。
李鸿章喝了口茶,听罢自己的秘书所言,笑呵呵的点头说道。
“此言不错,确实如此。”
说罢这些,李鸿章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开口询问道。
“对了,本官之前向朝中申请,请求朝中批复南洋总督府组建治安队,专门用于维持治安,清缴南洋地区的土著的报告,朝中可有回复?”
大唐要开发南洋,首先最大的阻碍是南洋地区湿热的气候,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
可除去气候和自然环境之外,就是土著了。
这几年的功夫,在大唐开阔南洋的过程中,土著是真没少给大唐添堵。
地方上经常会有土著袭击大唐移民的消息传来。
对此,李鸿章也没什么好办法。
除去让地方上的移民组建民兵自保之外,也就是组织专业的治安队,去绞杀南洋的土著了。
嗯,抓到的土著自然不会全杀掉。
大唐不管是开垦良田,还是挖矿,那都是需要人手的。
王正点头说道。
“回大人的话,内阁方面已经就您的申请做了批复,通过了您的申请!”
“不过,军机处做出指示,治安队的指挥权要归于军方,军方会派遣人手来搭建治安队的骨架,负责治安队的组建工作。”
李鸿章闻言,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
“我们这边要尽量配合治安队的组建工作,尽快把治安队给组建起来。”
“那些土著实在是太嚣张了,如果不能将那些土著给处理掉,大唐的南洋开发计划就无法实行下去。”
李鸿章对于治安队指挥权归于军方,由军方来负责组建工作并没有什么想法。
因为,他现在所想要做的,只是尽快将南洋的土著给清理掉,进而好推动南洋发展。
而非是想要借着治安队的名义来涉足军权,谋求独立。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皇帝可是开国皇帝,他老李得多脑残,才会想着在开国皇帝在位的时候搞军事独立啊!
他李鸿章又不傻,才不会自己找死呢!
今天还完,又成还欠五章了……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