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6章 巴哈杜尔沙二世大胆的想法

类别: 历史 | 清史民国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作者:听风煮雨夜  书名: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更新时间:2025-02-15
 
不光是坎宁这个总督,帐内的众人也都是一副震惊到说不出话来的表情。

坎宁深吸一口气,目光中满是威势的逼视着进入帐内报信的传令兵,开口喝问道。

“快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传令兵被坎宁目光逼视,下意识后退几步,但很快便再次站定,然后语气明显忐忑的开口说道。

“回总督大人的话,事情是这样的!”

“今天早晨,就在我大军向达卡城外围的辛盖尔要塞发起进攻的同时,由额尔金伯爵所率的印度—大西洋联合舰队,也顺利抵达达卡外海孟加拉湾。”

“随后,我军舰队与唐军舰队发生交战!”

“双方在孟加拉湾的海面上,爆发了十分激烈的战斗。”

“一场鏖战之后,额尔金伯爵的座舰中炮沉没,我大英的舰队只得撤离战场,损失相当严重……”

坎宁闻言,下意识张了张嘴,一颗心直往下沉。

因为,他是真的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原本,英军强攻辛盖尔要塞不克,他还不怎么着急。

因为坎宁还在期待着,己方舰队可以在海上击败唐军舰队。

而后进入恒河流域,配合他们进攻达卡!

但就目前来看,他的打算无疑是落空了。

打死坎宁也想不到,大英的舰队竟会在海战中输给唐军。

这个后果可就实在是太严重了!

如果他这边不能得到舰队的支持,那么他们如果想要攻克达卡,无疑就是一件非常困难。

甚至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

“上帝啊,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天啊,我们究竟该如何是好?”

大帐内,响起一阵议论纷纷。

很多人在听闻这则消息之后,一张张脸上都满是凝重和不敢置信。

他们都不敢想象,纵横无敌的大英舰队,竟然败了,败给了唐军!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的他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与城外英军大营中的气氛低沉压抑完全不同,此时的达卡城中,却是一片欢腾。

无数唐军士兵走上街头,振臂欢呼,为大唐对上英夷之后这场海战的胜利而欢庆。

“万岁!”

“大唐万岁!”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几乎响彻了整个达卡城。

指挥所内,张国梁看着手中的军报,也是忍不住满脸的笑容。

“哈哈,好啊,好啊!”

“一场海战击沉英夷蒸汽铁甲船23艘,风帆战列舰41艘,此战真乃大壮我大唐国威矣。”

“若陛下得知此奏报,定当大喜!”

要知道,英军此战一共也才调动蒸汽铁甲船56艘,风帆战列舰179艘而已。

一战之后被唐军击沉了那么多,此战英军绝对是遭受了重创。

就在张国梁为了这则好消息高兴的时候,莫卧儿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闯入了他的指挥所。

“指挥官阁下,我听说英军舰队被我军击败退兵了,此事可是真的?”

巴哈杜尔沙二世脸上满是发自肺腑的笑容。

张国梁当即点头道。

“哈哈,这是当然!”

“英夷舰队虽强,但岂会是我大唐天兵的对手?”

“不知大汗来我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强行压抑着兴奋和激动,开口说道。

“指挥官阁下,我今日来你这里拜访,除去为了恭喜大唐在这次同英国佬的海战中取得胜利之外。”

“还想要询问一下您的意见,在您看来,我军海战既然已经取胜,那陆战方面是否也可以乘胜追击,加一把火?”

“即便不能收复德里,可如果能把加尔各答给拿下来,那也是好的……”

巴哈杜尔沙二世并不甘心自己的大汗变成城主。

所以,他想要趁着大唐海战获胜的时机,来撺掇一下张国梁。

看看能不能撺掇唐军帮他收复加尔各答!

如果能将加尔各答拿下,那对巴哈杜尔沙二世来说,可就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消息。

张国梁闻言,忍不住蹙眉。

深思一阵之后他开口推脱道。

“首先,大唐海战获胜之事,乃是我大唐和印度,以及缅甸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

“大汗不必道谢,此次大胜,非我大唐独喜,而是我等同喜也!”

面对巴哈杜尔沙二世的恭喜,张国梁表现的很是谦虚。

嗯,因为他这个人骨子里本就是很谦虚的一个人。

随后,张国梁又继续说道。

“至于说反攻加尔各答的事情……”

“嗯……我大唐于印度方面兵力有限,此事毕竟事关重大,末将不好擅自决断。”

“还是应当上报朝廷,请朝中决断才是!”

其实张国梁和方海洋两人在印度方面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权的。

印度距离大唐京城可谓天高皇帝远,李奕不可能从京城遥控微操印度局面。

所以,给前线一定的放权,也就是应有之意!

也就是说,张国梁是有权力调兵发起反击,去反攻加尔各答的。

只要他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大唐那边就不会因此而追责于他。

当然,战败的话另说!

可即便如此,张国梁却依旧小心谨慎,没给准话。

降将出身的他,已经习惯了谨小慎微,习惯了遵从皇帝和上面的吩咐行事,并不愿意在这种小事上贸然做出决定,然后授人以柄。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明显有些失望。

但还是开口说道。

“好吧,既然如此的话,本汗便先告辞了……”

说话间,巴哈杜尔沙二世琢磨着,既然张国梁不好搞,那他便试着去撺掇撺掇方海洋去。

不同于张国梁的降将出身,方海洋那可是实打实的从龙老臣。

那是跟着大唐皇帝从广西一路杀出来的资历。

很多事情,张国梁需要谨小慎微,以免落人口舌。

可方海洋是不需要的!

他的资历,他的人脉,他从龙老臣的身份,使得他有资本去做一些较为任性的事情。

并为之兜底!

在巴哈杜尔沙二世看来,方海洋应该比张国梁更好撺掇。

天色大亮!

在孟加拉湾海战中取得胜利的唐军舰队终于回到了达卡。

舰队靠港,码头上,达卡的居民百姓们被组织起来,来到码头上欢迎舰队凯旋。

方海洋背负双手,从自己的座舰上走下来。

在他来到码头上之后,隔着老远便见巴哈杜尔沙二世迎了上来。

“司令官阁下,我要为您诵上最真挚的祝福。”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统帅,您统帅了一支伟大的军队,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您配得上这个世界上一切溢美之词!”

面对巴哈杜尔沙二世的马屁,方海洋一张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哈哈,大汗过誉,大汗实在是太过誉了!”

说话间,两人走到一起,重重的拥抱了一下。

而后,巴哈杜尔沙二世凑到方海洋耳边说道。

“司令官阁下,本汗有一件要事,想要同您商议……”

方海洋闻言,歪头脸上露出一个困惑的表情,但还是说道。

“大汗想说什么,尽管开口就是。”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在本汗看来,我军此次海战获胜,英军定然已经破胆。”

“既然如此,我军何不乘胜追击,去取得更大的战果?”

“若我军可以趁着此次大胜,收复加尔各答,甚至是德里,想必朝中定然会重重有赏。”

方海洋闻言,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如此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但问题是,我大唐如今在达卡的兵力实在太少。”

“哪怕是加上印军和缅军,总兵力也过七万人,和英军的兵力比起来,相差实在太大。”

“防守或许有余,可反击却是不足的……”

若是如果达卡的七万人全部都是唐军,那么方海洋是有信心发动反攻,以少胜多大败英军的。

但问题是,达卡的这七万守军中,正儿八经的唐军只有两万两千余。

这么点兵力,还需留下一部分据守达卡。

也就是说,能够调动起来反攻英军的兵力,最多一万多。

而英军在印度的兵力呢?

光是前来进攻达卡的英军主力就有十来万。

而英军在加尔各答,孟买,德里等地,必然还留有相当数量的守军。

双方之间的兵力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甚至是一比二十。

再加上得益于印度人的运输大队长行为,给英军送了好一批武器军械。

使得唐军和英军如今在武器装备上虽然有差距,但并没有形成代差。

武器装备没代差,兵力还差十几二十倍。

这仗没办法打的!

至于印军和缅军……

额,这么说吧,自从印军两次德里大溃败,以及缅军仰光大溃败先后给英军怒刷战绩之后,大唐从上到下都已经不再对印军和缅军这俩运输大队长有什么指望。

在有唐军督战的情况下,让他们守守城还行。

但要说主动方出击……

方海洋是真怕他们在战场上卖队友。

万一仗打到一半,唐军正在和英军激战,可印军和缅军半路逃了,把唐军给卖在了战场上,那这尼玛问题可就大了。

巴哈杜尔沙二世闻言,开口询问道。

“那不知是否可以请大唐从本土再次向印度派来援兵增援呢?”

方海洋闻言,差点忍不住给他回一句想屁吃。

但最终却也没有骂出来,只是打个哈哈说道。

“还是先向朝廷报捷吧……”

天边,夕阳斜坠!

李奕在九州清晏殿前的屋檐下,躺靠在一张躺椅上,神情悠然的眺望远方落日。

看着天边被夕阳染的一片通红,李奕打了个哈欠,眼睛微微眯起,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精神不振。

最近他偶感风寒,整个人都有些困乏,脑子昏沉沉的,处理起政务来明显力不从心。

自从穿越以来,他几乎没有生病过,如今一生病,便有些扛不住。

是故,李奕干脆先将事情放放,准备休息几天再说。

对李奕而言,朝中政务固然重要,可再怎么重要的政务,也比不过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他的身体,他的个人安危,才是如今大唐最要紧的事情,甚至没有之一。

就在李奕欣赏夕阳之际,一旁的王忠开口说道。

“陛下,时辰到了,该喝药了。”

李奕随意的点点头,示意王忠将药端来。

很快,便有两名小太监端着汤药走了上来。

之所以是汤药,而非西药,则是因为目前西方的医学也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

大概总结一下也就是哪里疼痛割哪里,简单粗暴的一批。

现阶段,中医其实比西医靠谱多了!

李奕虽然能通过系统买药吃,但他不懂医术,不知道吃什么药见效快,对身体损耗小。

再加上感冒也不是什么大病!

所以,李奕也就没从系统中买药,而是找了御医来给自己看病开药。

托盘上,是一个药壶,以及两只粉白钧瓷小碗。

原本,李奕对于粉白色是不怎么喜欢的,他一大老爷们,怎么可能喜欢这种娘们唧唧的颜色?

对于瓷器,他更喜欢青花瓷。

但没奈何,他的女儿喜欢粉白色,每次来李奕这里,都坚持要用粉白色的餐具用膳。

连带着李奕也只能将自己这里的各类餐具摆件都给换了,省的折腾。

两名小太监上前,从药壶里将温热的汤药倒出,分别倒在了两个小碗里。

一名留在李奕身边随时监管病情的御医上前来,端起一个小碗一饮而尽。

在御医试药完成,并微微点头确保汤药没有问题之后,另一碗汤药才被端给李奕。

李奕伸手接过汤药,一饮而尽。

一股酸苦酸苦的味道在他的舌尖炸开。

李奕忍不住蹙眉,随手从一旁的小几上拿起一枚奶糖塞入口中。

随着奶糖融化,甜丝丝的奶香味在嘴巴里炸开,将汤药的苦涩压下,李奕的脸色这才稍有好转。

这枚奶糖是从蒙古那边送过来的贡品。

在打下草原之后,李奕不光是派兵进驻,更多的还是扶持发展。

比如说修铁路,推动基建和采矿业发展。

比如说推广青储饲料,推动畜牧业发展。

比如说推广玉米土豆的种植,推动种植业发展等。

奶糖,便是草原上有关畜牧业发展的副产品。

随着青储饲料技术的推广,如今草原上的畜牧业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集中畜牧的雏形。

连带着出现了奶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相关产业,消化了大量的劳动力。

奶制品中,各种奶粉,奶糖,便是如今的主打产业。

至于说鲜牛奶,如今的加工和运输技术还不达标,从原产地到目的地路上很有可能会变质。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能是暂时放弃,先搞奶糖和奶粉这类较为容易保存的东西。

就包括肉制品场,也是主要在搞罐头和肉干,肉脯之类的产品。

至于说鲜肉运输?

目前还没有这个技术。

而李奕这里之所以常备奶糖,并非他喜欢吃,而是因为李奕的女儿喜欢吃。

李奕很宠爱小丫头,自然也就会在自己这里备着些。

不成想,如今他喝药的时候,竟然还用上了。

将口中的奶糖咽下,李奕躺在躺椅上,准备要休息一会儿。

但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只见张之洞满脸喜色的从远处一路小跑过来。

“陛下,陛下,好消息啊!”

“印度方面传来捷报……”

李奕原本都有些眯着了,但在听到张之洞的声音之后,还是打起了精神。

他伸了个懒腰,开口询问道。

“啊?”

“出什么事了?”

张之洞一路小跑到李奕面前站定,然后开口双手将一封军报呈递给李奕,开口说道。

“陛下,这是印度方面送回来的捷报!”

李奕接过捷报,便翻看了起来。

一旁的张之洞开口解释。

“陛下,根据印度方面最新传回来的消息。”

“开泰四年六月初,英军推进至达卡城外。”

“随即,达卡之战爆发!”

“与此同时,英军舰队也是进犯恒河河口,与我军舰队发生激战。”

“在方海洋司令员的指挥下,在此次孟加拉湾海战中,我军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这一战中,我军舰队击沉英军大小战船64艘,其中蒸汽铁甲船二十三艘,风帆战列舰四十一艘。”

“歼灭英军有生力量8233人,其中杀伤2431人,俘获5802人。”

“除此之外,英军还有大量有生力量失踪……”

听罢张之洞的回报,李奕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一抹笑容。

原本因为感冒而有些萎靡不振的精神,也是瞬间振作了起来。

他忍不住拍着桌子道。

“哈哈,好啊,好啊!”

“孟加拉湾海战大胜英夷,我大唐一雪前耻也!”

张之洞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开口说道。

“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

李奕挑挑眉,询问道。

“说!”

张之洞继续道。

“印度方面的巴哈杜尔沙二世向朝中上奏,希望朝中能够继续增兵印度,趁着孟加拉湾海战大胜的大好良机。”

“一举收复加尔各答,德里等地,将英夷的势力赶出印度……”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