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六百六十二章 鱼跃龙门

类别: 都市 | 娱乐明星   作者:太极手  书名:从电影抽取技能  更新时间:2025-03-25
 
此外,第二大票仓霓虹也贡献了26亿霓虹币。

加上欧洲、国内、东南亚那些地方,全球票房已飙到2.3亿美元。

两周就这么猛,《宝贝计划》的票房铁定是海外最高的华语电影之一。

甚至能入列全球票房最高的非英语电影系列。

这成绩,不管放在哪,甚至对华影某些领导来说都是一笔功迹。

所以,庆功宴当然得搞得风风光光。

杜笙琢磨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等电影在海外下映,票房也差不多定了,那时候再办庆功宴吧。”

“行,我回去后跟花姐提一下。”

范氷冰应了一声,忽然想起什么,道:

“对了,我之前跟涛姐合伙开的量贩KTV‘潮流范’,目前已经在摩都开了第五家分店。

你的新办公室都弄好了,就在我们旁边,都是现代风格,你有空来瞅瞅?”

杜笙嘿嘿一笑,意味深长地问:

“等我回去就试试,隔音怎么样?加强了吧?”

范氷冰白了杜笙一眼,说:

“都是顶级隔音,办公室里吼破天,外面都听不见。

还有落地大窗,暗门隔间,够你折腾的。”

杜笙又抛出个关键问题:

“那你办公室呢?隔音怎么样?”

范氷冰妩媚一笑:

“你到时候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

杜笙哈哈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范氷冰见泰勒走了过来,临走前说道:

“还有,冯晓纲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联合采访,说《夜宴》的排片被我们压了,所以才票房失利。

这采访还挺哄动的,你有空可以看看。”

说完,范氷冰就走了。

她好不容易来一趟灯塔国,当然得逛一逛。

今天跟杜笙没逛够,干脆与小助理一起,顺便给姐妹们买点好礼。

杜笙担心出意外,让马姚伟跟着,然后拿起范氷冰放下的手提。

想了想,直接打开天涯、逗辨的门户网站。

一眼就看到了相关报道。

此刻还挂在娱乐版块的头条上。

采访视频里,冯晓纲居然收敛了钢炮脾气,摆出一副受到不公待遇的模样。

他说《夜宴》输给《宝贝计划》,不是因为电影本身不行,而是内有乾坤。

第一个原因,就是《夜宴》的排片被压了。

《宝贝计划》的排片是《夜宴》的2.2倍。

冯晓纲还拿好莱坞举例,说电影公司绝不能拥有院线,不然就是一家独大。

还说这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影响可坏了,更导致电影参差不齐……

他痛批奇迹院线巴结港圈,说自己遭到报复打压,对电影口碑却避而不提。

其次,就是《夜宴》电影是文艺片,拍得太超前,过于触动人心最深处。

但人都懒,不愿深入分析,就喜欢看《宝贝计划》这种爆米花的片子。

“《宝贝计划》我耐着性子看了一遍,说实话,故事有点浅薄。

看完就跟喝了杯白开水似的,一时爽快,之后就剩下满心空洞。”

冯晓纲在采访中侃侃而谈:

“要是东方人都追着这种电影跑,那东方电影可就真没救了。

而我的《夜宴》,类似于《艺伎回忆录》这种探索人性作品,可惜都是叫好不叫座。

这不是我们剧组的问题,只能说大众意识还没有彻底觉醒……”

冯晓纲这番话,说得倒是挺溜。

先拿好莱坞的院线原则当挡箭牌,说自己受了针对,又扯上张紫怡那部国际电影,想把《夜宴》往文艺片的高地上推。

可惜,最后那句话还是露了馅。

那副“我思维有点超前,你们跟不上没办法”的姿态,给自己贴了个高人一等的标签。

别说,还真有人吃这一套。

现在之所以蚣知、假洋人泛滥,就因为他们觉得凡事沾上西方,就能显得自己特别不一样。

所以冯晓纲这专访,就像范氷冰说的,的确掀起了点风浪。

不过票房就是最好的照妖镜,最多便这样了。

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杜笙压根儿没想正面理会,直接登上人人网,发了条推文:

“《宝贝计划》在北美斩获9820万美元,把三部好莱坞大片都甩在后面,还拿了单周票房亚冠!

此外,霓虹、高丽、新嘉坡、越萳等8个国家地区,也摘得票房榜首!

上映至今,全球票房1.9亿美元!

为了庆祝《宝贝计划》这大好成绩,我决定来个抽奖回赠。

评论区里抽999位粉丝,每人送99元暑假大礼包!

希望大家开开心心,过个好节日!”

《宝贝计划》的总体票房数据,媒体还没有确切数据,

杜笙这条推文算是自爆了,还带着抽奖福利,一发出去,评论就像潮水一样涌来。

“我靠,真的假的!”

“一出手就豪砸千金,笙哥牛掰(破音)!”

“呜呜,我是二十年铁杆粉丝,务必要抽中我吖!”

“啧啧,杜笙今年才23岁吧,你这铁杆真是够硬啊。”

“笙哥,抽中我有黒丝福利,让我中个奖!”

“《宝贝计划》太牛了吧,竟然把同期好莱坞大片都压制了,这含金量无敌!”

“是啊,就是《宝贝计划》在海外上映的时候竞争太激烈,不然票房肯定还得再涨!”

“据说‘终极格斗’帮了大忙,可惜没能到现场观看……”

杜笙粗略扫了几眼,便笑笑不再关注。

若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宝贝计划》到下画时保守都能达到2.5亿美元。

换算回来,起码15亿RMB!

这个数字,无论是对他,还是对程龙来说,都是一个了不得的荣誉。

远的不说,以后再有担纲的电影上映,这份加成作用可就大了。

若暂定在圣诞档首映的《无间行者》一如前世那样,票房口碑双丰收外,还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

这迭加的影响力,可就不止11大于2这么简单了!

说不定,在程龙打不动后,他有可能继承那份余荫。

继续将东方动作片发扬光大,甚至成为一个活招牌!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有点远……

正当杜笙沉浸在感慨之际,泰勒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没聊几句,她便将手机轻轻一推,递到杜笙手边,笑语盈盈地说:

“是《时代周刊》的来电,八成是为了我们之前拍摄的封面事宜。”

杜笙心领神会,接过手机。

耳边随即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是曾采访过他和泰勒的记者吉莉:

“嘿,大明星,你们在灯塔国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啊!”

“哈哈,说起来还得感谢吉莉小姐你呢。

灯塔国,的确是梦想者翱翔的天堂”

杜笙笑着回应,透出几分揶揄。

“不得不说,你在北美这边的确受欢迎!

OK,言归正传,因为你和泰森的拳赛在灯塔国引起的巨大轰动,

我和主编都觉得你的影响力已经跨越亚洲边界,所以……”

吉莉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

杜笙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想,却还是好奇地问:

“所以呢?”

“所以,我们决定把你们放上北美版的封面!

恭喜啦,你和泰勒现在是真正影响世界的腕儿了!”

杜笙有些意外,道:

“那真是太感谢了,吉莉小姐,有机会一起吃顿便饭。”

之前对方许诺的,是内页封面。

虽然只是内外之差,但曝光效果却是天渊之别。

如今拳赛余热还足够,《时代周刊》或许不是急需的那把火,但这份添彩的礼物,分量同样不轻。

登上《时代周刊》北美封面,对杜笙来说,无疑是一次拓展名气的机会。

让北美开始正视他这位突然崛起的亚裔新星!

这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不燥。

老陈是内地一家报社掌舵人,如常踏入办公室,桌上已备好一壶热腾腾的茶。

他坐下后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满口生香。

这时,秘书小赵走了进来,老陈笑着夸赞:

“小赵,今天的茶泡得不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那还不是领导调教有方。

这是今周的报刊,给您放这儿了。”

小赵将刚取来的几本杂志,整齐地码在老陈的办公桌上。

老陈作为媒体界的老人,看报早已成了日常的一部分。

他先翻阅了几家国内重要报刊杂志,看看值不值得留意的,然后拿起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

这玩意虽然是国外的,但影响力却远超所有国际新闻媒体。

被誉为全球新闻界的领航者。

特别是它的封面形象,总能引发无数焦点和热烈讨论。

在某种意义上,它海是国内了解国际大事的重要窗口。

甚至许多高管权贵都将《时代周刊》作为国际风向晴雨表,定期阅读。

老陈翻开杂志,目光落在封面上,顿时一愣。

只见蓝底封面上,竟是一张黄皮肤的脸庞。

年轻、英俊、充满活力,洋溢着阳光气息!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张脸他竟然认得出。

这不是杜笙吗?!

老陈心中惊讶,又仔细看了看杂志的名字——《Time》。

没搞反,的确是《时代》!

可杜笙怎么可能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在老陈心中,《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都是当时各界的大人物,影响力非凡。

之前国内登上封面的,基本都是显赫人物,比如开囯领袖。

程龙、周星弛、舒琪等人之前也上过《Time》,但那只是亚洲版。

而杜笙这次,可是全球版啊,这什么情况?!

老陈当即打起精神,琢磨起其中的深意。

身为传媒口的中高层,他很清楚宣传和口碑的重要性。

甚至连上头,都对舆论格外上心。

更别说这次是内地人登上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杂志封面,那影响力,简直了!

老陈已经没心思再翻内页,直接就抓起电话,拨通了社里上层领导的号码。

“领导,早啊!我是小陈啊!

有个事儿,我得赶紧跟您汇报一下,今天那期《时代周刊》您瞅见了吗?

对对,您不妨瞅瞅,这期封面人物,可是咱们东方国度的人!

就是前不久给水灾地区捐献近亿那位,杜笙…”

老陈挂断电话,抿了口茶,稳了稳心神,这才翻开《时代周刊》内页,直奔杜笙那篇文章而去。

文章一开头,就给人一种震撼感:

“要是你在灯塔国还没听过杜笙的大名,那你可真是out了…”

接着,文章细细道来了杜笙如何用拳击、音乐、电影等才艺,在灯塔国掀起了一股狂潮!

往后看,杜笙的过往经历、曾经的辉煌成就,还有专访内容,一一呈现。

老陈看完,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整篇文章非但没有贬低东方国度,反而杜笙在采访里,明里暗里夸了东方国度不少好话!

看来,这小伙子思想觉悟挺高,难怪会被上头高看一眼!

老陈这会儿已经隐约明白过来,应该是杜笙和程龙合作的那部电影,在灯塔国大火了一把。

不过,就凭这似乎还不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吧?

老陈对文章里提到的票房数据,十几个国家地区排名靠前,心里没个准数。

不清楚杜笙这成绩到底牛在哪儿。

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老陈一看来电显示,赶紧接起来:

“是,是,我明白了,一定办妥!”

原来,灯塔国的《时代周刊》昨晚就出炉了,上头于几个小时前就已经通过大使馆得到消息。

老陈挂断电话,心里感慨万千。

这杜笙,真是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了。

以前再火,大家也就把艺人当个娱乐明星看看,

毕竟在国内这环境,有权有势有学问的,社会地位都比他们高。

不过这一次,老陈对上面的动作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东方国度自加入WTO以来,东方之国正渴望着那份国际舞台的聚光灯。

从上至下,都怀揣着走向世界的梦想。

期盼着国际的赞许与认同。

却在这时,杜笙在灯塔国爆红,竟一跃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瞬间名声大噪。

官方怎能眼睁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更何况,杜笙在访谈中流露出的那份赤子情怀,如此完美的形象大使,不加以利用,那岂不是太愚钝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星的引领输出,往往比官方的硬性宣传更容易触动外国民众的心弦。

昔日有体坛搭起的友谊桥梁,未来或许也会有娱乐搭建的外交纽带!

老陈晃了晃脑袋,不再沉思,急忙召唤秘书小赵:

“立刻召集会议!

把有关杜笙的所有资料都给我搜集齐全。

凡是了解杜笙的,特别是听过他专辑、观赏过他电影和拳赛的,统统都来参会……”

《宝贝计划》几乎是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公映的,起码亚洲和北美相差不大于一个月。

尽管这是一部纯华班作品,但凭借着杜笙与程龙之前累积的深厚影响力,在华语地区依旧掀起一股票房狂澜。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