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四百六十章 用新不用旧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寒门国舅   作者:天子  书名:寒门国舅  更新时间:2025-01-15
 
李府。

庞顷正在跟李孜省讲述如今朝中的严峻形势,以便让李孜省做好随时应对危局的思想准备。

“……最近光是有意参劾道爷,并在私下串连的官员,就有上百人之多,这还只是京师的官员,不算地方官。”

庞顷道,“如果再加上地方上曾经被您阻挠升迁,还有那些因道爷而丢官去职的官员,他们的门生故旧,加上南京在任官员,少说有二三百人参劾。只是现在陛下不允许节外生枝,所以您暂时……还算安全。”

李孜省听到这里,无奈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我现在去银台司,都没人待见我了。亏我还挂尚书衔,但除了支个尚书俸,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还是来瞻这官当得舒服惬意……”

“您可比不了。”

庞顷苦笑道。

“他是国丈,我能不知比不了?”

李孜省满面悲苦之色,唉声叹气道,“我乃旧人,他是新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他至少能风光个十年八载,甚至有可能未来直到他死都会很风光……唉,我怎就没他这般好运气呢?”

庞顷点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陛下并无纳妃的意向,短时间内张家不虞失宠……不过据说现在朝堂上有人打算让陛下充实后宫,繁茂子嗣……后续很可能会大力推进。”

“你看,这不机会就来了吗?”

李孜省好似找到方向一般,振作精神道,“我若是帮来瞻的女儿,也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保持后宫独宠的地位,那岂不是大功一件?”

庞顷揶揄道:“道爷,都这会儿了,你怎还这般天真呢?”

“怎么说话呢?我为官这么多年,也算见多识广,用得着你来教训我?”李孜省黑着脸喝斥。

“那道爷你到底是希望陛下广纳妃嫔还是独守皇后一人呢?”庞顷问道。

李孜省不假思索道:“这不是废话吗?若陛下坚持不纳妃,后宫就只有张家小女一人,还能有我表现的机会?”

“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庞顷道,“可要是陛下真纳了妃,到时候宠幸谁,又或者厌弃谁,你能帮得上忙?还是说你打算给陛下敬献什么房帏术之类的秘术?”

“这倒也是。”

李孜省苦着脸道,“好像确实没啥机会。”

庞顷再道:“这里就要提到万阁老了……据说他正在潜心研究房中术,打算择日就将给陛下上一份这方面的奏疏。”

“啥?”

李孜省很惊讶。

“房中术。”

庞顷又强调了一遍。

李孜省大吃一惊,道:“咋遇到大事时,朝中最奇葩的那个反倒是本该最沉稳的首辅?他万安莫非不想继续留在朝堂上了?他还以为乃先皇时,当今陛下会对他会抱以极大的宽容呢?”

庞顷笑道:“太子宽容也得看对谁。不过……也许这房中术真的有用呢?话说,咱这位首辅,好像除了这个也不会别的。”

“哼哼。”

李孜省道,“就算有一日我要退出朝堂,万安也一定会走在我前面。这两天朝会,居然都没传我入宫……看来,我的日子真的快了……唉,要是有一天我真的退出朝堂,就该到彻底清算的时候,我得想个办法如何才能自保。”

清宁宫。

周太后又见到自己的大侄子张峦。

不过这次她还别出心裁,知道孙子要来给她请安,便特地让人去乾清宫通知,请孙子早点儿过来,陪她跟大侄子一起吃顿饭。

“皇祖母,岳父。”

作为皇帝的朱祐樘,来到清宁宫后,丝毫也没有九五之尊的威严,就好像个寻常晚辈一样,先给面前二人行礼。

对周太后来说,这礼数她完全可以接受。

但张峦却赶紧回礼,差点儿都要跪下了,不过最后在皇帝女婿的强烈要求下,只是简单地俯身拱手作揖。

“孙儿,此番你岳父入宫来,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周太后笑道,“乃哀家让他来的……听说他会写戏本,最近宫里没什么意思,便让他写几个本子来看看。”

朱祐樘吃惊地道:“皇祖母,现在岳父忙于朝务,又肩负了几个皇差,怎么能让他做私事呢?”

“啧啧,果然啊,还是你这个女婿关照你岳父,哀家才让他做点儿事,你就心疼了?”周太后笑眯眯地道。

“没有。”

朱祐樘道,“孙儿也希望皇祖母心情开朗,福寿延年。”

周太后叹道:“是啊,你父皇走了一些日子了,想起来就好像近在眼前。哀家也不是不知分寸,是让你岳父拿几个以前的本子来排戏……听说宫里就有精擅唱戏的戏班子,乃李孜省等人送到宫里来的,左右没事就叫过来,给哀家唱戏得了。”

“是。”

朱祐樘可不会介意这种小事。

张峦却道:“听说,这些人已经被安置到了宫外,随时都会被遣散回原籍。”

“哦?是吗?”

周太后有些惊讶,不无惋惜地道,“那倒是挺可惜的,大费周章才送到京城来,还没怎么表演呢,就又要送走?但花钱养这么多闲人,也的确太过奢侈。如今朝中开销很大,孙儿,是这样吧?”

“这个……”

朱祐樘虽然登基有几天了,但涉及财政方面的事情,他仍旧很懵懂。

一个从来没花过银子的人,让他去接触花样繁多的开支明细,还让他把账目打理好,实在是太过难为人了。

所以涉及到钱财方面的事,基本上是户部怎么报,怀恩怎么批,最后朱祐樘都会照准,因为他是真的不懂。

周太后好奇地问道:“来瞻,你来说说看,养这些人,一年得花多少银子?”

“这个……”

张峦为难道,“臣并不知晓具体有多少戏子,也不知他们的具体情况,得回头细查过,才好给您答案。”

“嗯。”

周太后微笑着点头,“孙儿啊,其实你岳父乃勤俭持家之人,对账目什么的很了解,是个负责任的人。”

朱祐樘附和:“是的,内子曾在我面前提过。”

“你看,连你的贤内助都夸赞她父亲,这正好说明她父亲是会办事的。”周太后建议道,“朝中再有什么涉及到用银子方面的事,你就多问问你岳父,总好过于被别人蒙蔽。最近有很多事,你不太明白,以至于很苦恼吧?”

“是的。”

朱祐樘苦恼地点了点头,心里还在想,你老人家是怎么知道我正为钱财用度等事发愁呢?

不是说有多缺钱,而是因为真的不懂。

周太后笑道:“哀家随时会叫怀恩和覃昌他们过来,问问最近朝中发生的事情……你放心,哀家并没有干涉朝政的意思,只是想知道你当上皇帝后顺不顺利,顺带敲打一下那些内臣,他们很容易像梁芳那般恃宠而骄,甚至有奴大欺主的可能。”

“皇祖母您有心了。”

朱祐樘当然不会介意。

他的性格本来就很软弱,能当上皇帝,全都是自己祖母力挺,人家帮他敲打一下宫里边的人,也是在帮他。

“孙儿啊,这礼部侍郎,哀家总觉得,来瞻做起来没什么意思。”周太后道,“你斟酌斟酌,让他到一个更能发挥其才能,也更容易帮到你的地方任职。”

朱祐樘当即便问:“难道是户部?”

张峦赶紧道:“太后娘娘见笑了,臣实在没那能力……”

周太后笑道:“当初万和寺之事,你做起来可是手拿把掐,很是得心应手哪!当时我还在想,你这样的大才怎就没考上进士呢?不过话又说出来,非得有进士功名才能做官吗?太祖太宗时,朝中有几个进士?许多时候,英雄还真不能问出处啊!”

“太后,您莫要言笑。”

张峦很尴尬。

叫我来,就是为了把我推荐给小皇帝,让他重用我?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你这里展开游说呢,但其实我真的没那意思啊!

什么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只要给我个侍郎当,我就心满意足了,何况这礼部侍郎做起来无比轻松,我自从坐上这个位置后一共才去过礼部衙门两回,每次都是无所事事,没待多久便优哉游哉离开。

这会儿让我换个衙门……真的适应不了啊!

朱祐樘一脸期待地道:“岳父,其实我也有这层意思……有些事,我真的不懂,急需你来提点一下。”

“陛下,您莫要抬举微臣。”

张峦继续婉拒。

周太后笑道:“我说大侄子,这可不是哀家在帮你说话,而是我孙儿确实需要有人辅佐,你去户部难道不行吗?连吾儿……也就是先皇,都看好你在辅政大臣的位置上能有所作为,这事你得顶起来啊!”

“这……”

张峦一脸为难。

“另外。”

周太后道,“孙儿啊,你得在朝中多安插一些自己人。哀家知道,你刚把东宫讲官徐溥抬升入阁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司礼监你也得安排一些新人进去……

“怀恩是有本事,但自从他发配出京再回来后,我就觉得他有些生分了,没以前那么忠厚可靠……”

张峦心想,不是人家怀恩不够忠诚,而是你们曾伤害过人家,现在再用他,就会觉得心里有隔阂。

但其实,怀恩仍旧跟以前一样,全心全意为大明做事。

朱祐樘也在竭力为怀恩解释:“怀大伴处处为我着想,能力尤其强,我跟他学了很多东西!”

“那你为何不把东宫时的老人,也提升进司礼监呢?”

周太后笑着道,“这里我就得提覃吉一句了,你这老伴,我是里里外外看得透透的,他是有真本事,但也很会装糊涂。你把他提到司礼监,先让他跟着怀恩学几天,以后有什么事,就让他去办,这样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朱祐樘惊喜地问道:“这样可以吗?”

周太后听了皱眉不已,反问道:“你这叫什么话?连大明江山都是你的,更何况是基本的人事任免……你想用谁就用谁!就好像你用你岳父,谁敢说三道四?咱大明不说别的,这根基还是很稳固的,随便折腾也没事。”

张峦在旁又琢磨开了。

这话听来好像很有道理啊,要说折腾,还有比先皇更能折腾的么?

宠溺万贵妃,任其霍乱后宫,谋害皇子,又重用奸臣、佞臣乃至神棍,卖官鬻爵,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但咱大明不照样好好的?

“那……就让老伴进司礼监吧。”

朱祐樘脸上满是笑容,显得很欣慰,一时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张峦一看,原来陛下早有此意,只是刚当上皇帝,不太敢越级提拔曾经的东宫旧人……还是我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先皇把我要走的路全都给提前铺好了,所以才一路青云直上。

不然真要等到新皇心安理得来提拔,还不知得候到几时去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