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四百二十六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类别: 历史 | 两宋元明 | 寒门国舅   作者:天子  书名:寒门国舅  更新时间:2025-01-13
 
太子行将登基,对张延龄来说,那些搁置已久的项目可以正式启动了。

无须去征求谁的意见,本来就是他跟徽商合作的项目,之前以秦昭为首的徽商,在太子登基这件事上也算是出钱出力了,到了给他们回报,让他们感受到与权贵合作好处的时候。

张延龄随后便与秦昭见面,还带秦昭去欣赏了自己新开的工坊。

不涉及军工,只是把之前一直在说的制造纯碱的项目给搬出来,让其见到具体的生产流程。

“二公子,这么大一块场地,再加上这么多工匠,前面准备时间又那么久,却不知几时能看到收益呢?”

秦昭笑着问道,“非妾身在意有多少回报,只怕东西生产出来,就算是前所未有的好货也没人买账。”

在商言商。

秦昭不是那种盲目投资之人。

之前她交给张延龄的五千两银子,除了看中纯碱的市场前途,更多是对太子势力的一次隐形投资。

当然投资这回事,在正式见到收益前,大多数人都会给投资人吹得天花乱坠,现在她反倒对纯碱的市场前景没什么信心了……主要是这东西,一旦是皇亲国戚主持售卖,总会变味。

张延龄道:“这不过是初级产品,即纯碱本身,显然市场上对于复合产品也就是再加工产品的需求没那么大,我们得自行消化,把其附加值转移到下游工厂上,总的来说,就是自产自销自用。”

“这……”

秦昭闻言不由蹙眉。

果然是无商不奸啊!

跟张延龄合作,真就得做好被坑的思想准备。

东西卖到市场去,盈利多少,自然就会按照之前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但要是自产自销的话……那这些东西产出后,该按照什么价格进行内部消化?且别的产品,她又没有跟张延龄合作的权力。

等于说张延龄跟她合作了个产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只能让张延龄自己来收购,收购时还尽量压低价格,让她看不到利润。

张延龄笑道:“我知道秦当家在担心什么,下游产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比如说香皂这些东西,全都会按照商议好的占股比例进行分成。接下来就要展开琉璃的生产,尤其是之前制造的那种梳妆镜……再下面,就是进一步深加工。”

秦昭一听心情变好许多,笑着道:“二公子,这些情况感觉好像都是您提前计划好的,恐怕半年多前您就想到今天这一步了,实在是……难得……如果这些工坊需要继续加大投入的话,您只管说。”

“这倒不用。”

张延龄道,“前期投资已经很大,无须再追加。技术什么的也都成型……倒是下游销路方面,秦当家可以去跟其他徽州商贾谈谈了……我们毕竟要把商品销售出去,才能赚钱,光靠京城市场是不行的。”

秦昭道:“二公子无须担心,京师到南京、杭州、福州、广州都有我们的人……徽商行走天下,长江沿岸自巴蜀到江南,也都有商号。只要产出的商品好,根本就不怕销路。这次见面,还有件事……我想与您商谈。”

“请讲。”

张延龄一摆手道。

秦昭微微一笑:“现在外间都在传言,说是令尊马上要就入阁,如今已贵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后跟徽商有关的……就是盐引,不知是否……”

张延龄笑而不语。

这群商贾太懂得见缝插针了。

就像秦昭之前往张家靠拢,目的就是为了从张家这边得到政治资源的倾斜,如今外面已在传张峦要入阁,甚至已经有了左右朝局的能力,她肯定是想把利益最大化。

而现如今天底下最赚钱的行当,仍旧是盐茶买卖。

秦昭见张延龄不言语,心中一慌,低下头道:“如果有困难的话,就当是妾身失言吧。”

“不。”

张延龄摇头道,“有些事,迟早都会去做,但真要成事眼下还需要一些时间。家父如今没什么实权,位高权重什么的暂时只是传言,毕竟连太子都未登基……做事不能操之过急,不是吗?”

“二公子所言极是。”

秦昭连忙道,“不过,若是令尊能在此等事上帮到我们徽州商贾,我等必定会投桃报李,以后绝对……唯命是从。”

“能帮自然会帮,不过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商贾事最好是你们自行去解决,就算家父真有资格在朝中行使权力,那也得公事公办,一切还是得看如何运作,务求保证公平公正。”

张延龄说得很淡定。

秦昭听到这儿,心里也在琢磨,看看人家,家里还没得势呢这外交辞令说得一套一套的,就差把我给带进沟里去了。

跟张家人接触,还是得小心翼翼才行。

这一家子都是人精。

清宁宫。

周太后再一次把孙子叫来,看似只是让他过来吃顿便饭,平复一下孙子心中对父亲过世的哀伤,但其实周太后主要目的还是规劝孙子及早纳妃。

“乖孙,自古以来,想要成就君王大业,一定得让人心稳固,而如今你已经成家,马上就要登基为帝,最让列祖列宗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尚未有子嗣。”周太后旧事重提,还拿大道理来压孙子一头。

朱祐樘恭敬地道:“孙儿明白。可是……孙儿有弟弟,就算有什么事,自会有人出来撑着。”

周太后白了他一眼,道:“你倒是挺洒脱,但你可有想过,你那些弟弟,一个个都能把事做好吗?这皇嗣传承,一向最讲究法统,你没有子嗣,如何能让别人信服你?”

“可是……”

朱祐樘仍旧在提困难,“很多事不能勉强。就好像现在父皇刚走,我一心他老人家守孝,旁的事暂时不会去想。”

周太后道:“民间有一句话,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现在身边只有太子妃服侍,若太子妃不能生养,以后你岂不是连个子嗣都没?就算你要为你父皇守孝,也大可先纳几个妃子入宫,这样……以后诞下子嗣的机会……不就可以大一些吗?”

说到这里,周太后竟笑了起来。

大概是觉得这么诱导孙子,颇有点为老不尊的意思,但她并不在意。

现如今,满皇宫上下,还能在人前笑得出来的大概也就她一个。

且没人敢说什么,毕竟这是死去皇帝的亲娘,人家想笑就笑,你能把她怎么着?

朱祐樘面色拘谨:“皇祖母,孙儿知道您的意思,但孙儿眼下真不会去想这些事,哪怕只是有个念头,都是对父皇的不孝。

“其实对孙儿来说,妃子多少都一样,孙儿无心贪恋这些事。更何况……太子妃对孙儿真的很好,孙儿觉得,有她在身边就够了。

“还有……孙儿想的是,以后尽可能让身边安宁一些,不让宫里边变得乱七八糟的,让人头疼……”

周太后皱眉不已,问道:“孙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莫非是说,哀家让你纳妃,是给你添乱?”

朱祐樘解释道:“孙儿是想,身边人多了,总会起争执,且在一些事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孙儿现在一心为父皇守孝,心情郁结,实在承受不了那些事。”

其实朱祐樘更担心的是跟陌生人相处。

当然这话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而这时代的人显然做不到同理心,就好像周太后实在理解不了患有自闭症的人会有什么心态,她只会觉得,你身为男人,身边有一堆美女簇拥,不挺好的吗?谁不想自己妻妾成群呢?

在这种思维驱使下,她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孙子多么渴望单纯温馨的生活。

甚至当初张玗入宫,都是提前用了一点手段,才能敲开朱祐樘心扉,现在随随便便就给朱祐樘强塞女人,他能接受就怪了。

周太后道:“也不用惊扰别人,就先前遴选太子妃时,你见过的那几个丫头,如今没出嫁的,找几个回来服侍你,不挺好吗?”

“不了。”

朱祐樘回绝得很干脆,在这种事情上,他的态度异乎寻常地坚决,“请皇祖母成全孙儿的孝心,暂时不要提这个,不然孙儿真的有很大的负罪感,总觉得对不起父皇……再说了,孙儿真的没心思招惹其他女人。”

周太后很着急。

又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她心里在想,这孩子怎就不开窍呢?

难道是被他的小娇妻给缠住了,是太子妃让他这么说的?

还是说张来瞻心机重,我见过他后,他立即就跟他女儿提到我说的事,让他女儿提前给太子进谗言?

“哦,这样啊。”

周太后拿出开明的态度,继续跟孙子吃饭。

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周太后才又突然问道:“这两天,你跟太子妃见面多吗?”

朱祐樘摇头道:“这两天我就跟太子妃见过一面,一起吃了顿饭。”

“说什么了?”

周太后赶紧问道,“这两天没见到她人,你又在奉天殿守灵,她既然不用陪你,为何不过来请安呢?”

朱祐樘摇头道:“就是简单嘘寒问暖几句,我让她不要担心。皇祖母,孝顺的事,让孙儿自己来做就好……玗儿对父皇过世也很伤心,做什么都没精神,这几天她清瘦了不少,看着就让人心疼。”

“哦。”

周太后再问,“她没说帮你纳妃什么的?”

“啊!?”

朱祐樘疑惑不解,随即好奇地问道:“皇祖母,孙儿不明白您的意思,她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个呢?”

周太后道:“她就一句没提?”

“没有。”

朱祐樘断然摇头,道,“我跟她都还在悲伤难过中,连话都很少,为什么要说那些有的没的?皇祖母是要跟她说及此事吗?”

“那倒不用了。”

周太后心想,要是让你未来的皇后知道,我这个做祖母的要给你纳妃,她非得把我当坏人看待不可!

我还得维护一个慈祥祖母的形象呢!

至于张来瞻……还有他女儿,真是运气好……为啥我这孙子就这么愚钝,竟对一个宫外的小姑娘,如此死心塌地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