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明镜  第402章 四处求援

类别: 玄幻 | 王朝争霸   作者:荣小荣  书名:大夏明镜  更新时间:2025-02-04
 
大夏至圣三十六年,八月。

魏国突袭大夏,与此同时,齐国陈兵赵国边境,楚国威慑大夏边境,虽然两国暂时都按兵不动,但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整个大陆上空。

历经三百年和平之后,大陆再次迎来动荡。

又或者说,大陆从来没有真正的和平过。

今日之乱局,不过是战国的延续,几百年来,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目的。

不过,奇怪的是,魏国以雷霆之势,攻下了大夏凉州之后,便没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两国大军,相隔十里,遥遥对峙。

魏国没有进一步进攻,大夏也没有夺回凉州的意思。

凉州城外。

魏军大营,主帐之内。

作为此次东征的主帅,郑武被手下的将领团团围住。

“元帅,我们什么时候进攻啊?”

“将士们都等不及了!”

“只要您一声令下,小小夏国,我们轻松就能打下。”

“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啊,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呢……”

看着急不可耐的众人,郑武能够体谅到他们的心情。

战国时期,各国轮番大战,兵家鼎盛一时,同一时期,出现过好几位圣人,是当之无愧的百家之首。

但随着战国结束,大陆承平三百年,兵家已经衰落到无人提起了。

如今战事再起,也是兵家再次崛起的机会。

将士们都渴望着建立功业,也很正常。

不过,按兵不动,是朝廷的意思。

他伸出手,向下压了压,沉声说道:“你们的心情,本帅能够理解,夏国迟早要打,但不能让楚国坐收渔翁之利,兵法有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是朝廷权衡利弊的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楚国坐视旁观……”

不多时,众人陆续走出帅帐。

元帅说的道理,他们自然是懂的。

但大军出动,以雷霆之势拿下一州,本应趁势进攻,扩大战果之时,却只能原地待命,他们心中的憋屈,很难排解……

“不行,今晚得去城里找个娘们泄泄火,谁去?”

“一起一起,反正也没有仗可打,趁机消遣消遣……”

“算我一个!”

“记得带够银子啊!”

大营门口,几名守营的士兵,听到这些将官的话,目送他们离开,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打了胜仗,人家能去花天酒地,他们却要在这里站岗。

一名守卫想起一件事,问对面一人道:“对了,你前几天不是头痛症犯了,现在怎么样?”

那人点了点头,说道:“那天实在疼的受不了,我在凉州城找了一间医馆,那大夫为我施了几针就好了。”

那守卫问道:“嘶,一定花了不少钱吧?”

大军虽然拿下了凉州,但军中规定,他们进城之后,不允许扰乱当地百姓的生活,用将军的话说,打下来的土地,就是魏国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是魏国的百姓。

他们买东西要付钱,逛青楼也不能白嫖,如果有抢夺百姓财产,又或者欺辱百姓的事情发生,要以军法处置。

在魏国,看病是极其昂贵的,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岂料对面的士兵摇了摇头,说道:“问诊十文,施针十文,总共花了二十文。”

那守卫愣了一下,全然不信道:“怎么可能,你是不是威逼那大夫了,你可得小点心,万一被检举,你的麻烦大了……”

对面的士兵立刻解释道:“我说的是真的,我还问过那夏国大夫,他说在夏国看病就是这个价钱,夏国朝廷有规定,不允许他们收太多的医药费,说是朝廷要让夏国的普通百姓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那守卫听完,愣在原地好一会儿。

上次他带着母亲在魏国看病,那大夫只是问了问母亲的病情,连药都没有开,就要了他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啊!

是他五个月的工钱!

后来再加上药费,看一次病,就花了他二十两银子。

那些黑心的医馆,都是世家大族开的,看病贵的要死,普通人看一次病,就得倾家荡产,如果不是给母亲看病花光了积蓄,他也不会来当兵……

一个是二十两,一个是二十文,这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而且他很快意识到,夏国看病这么便宜,如果魏国打下了夏国,夏国的土地,被那些世家大族瓜分,以后在夏国看病,岂不是和魏国一样贵?

这时,对面之人继续说道:“我还听那大夫说,夏国的百姓,如果一家每年收入少于二十两的,不用向朝廷交税,在长安做工,每个月最低工钱是二两银子,干五天休息两天,这是朝廷规定的,如果哪家店铺不遵守,会被重罚……”

那守卫手持长枪,愣在原地,许久都回不过神。

如果他过的是每个月赚二两银子,干五天休息两天,还不用向朝廷交税的日子,他还当个狗屁的兵啊!

身为魏国士兵,魏国吞并大夏,他本来应该很自豪。

但此刻,他的心中只有对大夏百姓的羡慕……

该死的,他为什么没有生在大夏?

长安。

凉州远在数千里外,短时间内,战火烧不到长安,这里的百姓,仍旧过着和以前一般无二的日子。

但自朝廷向魏国宣战,所有人的心里,都蒙着一层阴霾。

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迎来了孩子读的起书,自己吃饱穿暖,看得起病,不用受人欺负的好日子,他们祖祖辈辈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日子。

倘若大夏战败,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将失去。

正因为知道今日来之不易,百姓们更不愿意失去。

长安的几个城门口,征兵的队伍,一眼都望不到头。

东门口,一名征兵官员对一男子挥了挥手,说道:“你什么修为都没有,上了战场就是送死的,回去吧……”

那男子不服气,说道:“没有修为怎么了,我有的是力气,上战场用不到我,修城墙运粮草总用得到吧,大人,你就招了我吧……”

旁边另一条队伍,另一名征兵官员看着一名老妪,无奈道:“大娘,您一把年纪了,来凑什么热闹?”

老妪中气十足的说道:“老婆子不会打仗,但是做饭和缝补的活还是能干的,就让老婆子为大夏尽一份力吧……”

人群之中,抱着同样想法的百姓,不在少数。

换做之前,魏国攻打大夏,他们未必会参军。

经过这两年的各项变革,他们对大夏,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

他们好不容易才拥有了这一切,不会允许任何人夺走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这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他们的后代。

谁都想为这样的大夏尽一份力,万一这场战争,差的就是他们的一份力呢?

中书省内。

李诺一份份的翻阅着桌上的奏章。

同时面临两线威胁,朝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征兵扩军,百姓们参军报名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兵部的录取率极低。

普通人上了战场是没有什么用的。

征兵的最低标准,也要是入了境的武者。

在普通人中,这样的人大概是百里挑一。

一支军队中,第四境是中流砥柱,这些人不是来自世家大族,也必定是出自豪门,穷苦百姓,哪怕天赋再高,也没有资源培养出第四境的强者。

国家危难之时,这些大族豪门倒也没有逃避责任,早在一年多之前,右相大肆扩军之时,他们就纷纷将家族子弟送入了军中。

如今,他们已经是西南抵御魏国大军的主力。

这些豪族送家族子弟参军,未必是完全出于大义。

相比起科举,军功才是最容易实现家族跃迁,阶级飞跃的途径。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所有人都像儒家这样,可以为了别人过上好日子,而毫不犹豫的献上自己的性命。

虽然经过了数次扩军,但大夏依旧面临兵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毕竟,如今的大夏要面对的,是五大王朝之二,还是最强大的两个。

楚国想要坐山观虎,坐收渔翁之利,魏国也不傻,见楚国按兵不动之后,也停止了进攻,原地休整。

就这样耗了一些时日,楚国终于有了动静。

和大夏与楚国接壤的三个小国,凉国,晋国与周国,宣布并入楚国,成为楚国的凉州道,晋州道与周州道,这样一来,大夏和楚国便失去了缓冲,直接接壤。

短短几日,楚国就攻陷了大夏东南边境三州之地。

说是攻陷,其实是平推。

大夏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在西南防守魏国,东南边境空虚,只留有一些常备兵力,面对楚国的大军,根本连抵抗都做不到。

楚国此举,显然是为了给魏国态度。

果然,在楚国开始行动之后,魏国也停止了休整,西南方向战事再起。

被齐国死死的牵制,赵国自顾不暇,根本无法援助。

西南方向,还勉强能抵挡住魏国,东南方向面对楚国,就真的是节节败退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本无法从西南抽调兵力,如果不管楚国,他们能一路平推到长安。

望着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李诺的目光,最终停留在越国的位置上。

越国位于魏,夏,楚三国之间,如果能从越国给魏国和楚国施加压力,他们必然要抽调兵力回防,这样一来,两线的压力会有所减少。

问题在于,越国只有十万弱兵,魏楚稍稍回防,就能灭了越国。

除非,越国能有几位第六境坐镇,再加上李诺自己,哪怕是魏国和楚国的皇帝来了,也能将他们留在那里。

李允那里,也得催一催了。

他不能每天都想着怎么改造那位机关女子,飞机除了载人,还能载别的东西……

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得找几位半圣坐镇越国。

六大家族的半圣,应付魏国还显得吃力,大夏已知的半圣,还有四位,其中三清宗三位,蜀山一位,只是,武林向来不管世俗之事,李诺未必能劝动他们……

但不管怎样,他都得去试试。

蜀山。

主峰一座大殿之内,蜀山掌门对李诺抱了抱拳,说道:“李大人莅临鄙宗,老夫有失远迎……”

李诺抱拳回礼,客气道:“李某不请自来,还望掌教见谅。”

两人一番客气的寒暄之后,李诺说明来意,蜀山掌教捋了捋下巴上的长须,片刻后才道:“我辈虽一心剑道,不问世事,但今天下大乱,蜀山弟子也愿为大夏百姓尽一份心力……”

他语气顿了顿,又道:“只是,师祖他老人家近日察觉到大限将至,正在闭死关,寻求修为和寿元的突破,怕是……”

李诺挑了挑眉:“大限将至?”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