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做演员  第74章 小说家

类别: 都市 | 娱乐明星 | 我没想做演员   作者:油炸大金  书名:我没想做演员  更新时间:2024-09-07
 
除了沙溢,沈良还看见了宁理…

《流浪地球2》,剧情连贯,两部连拍。

因为有第一部打底,所以,两部成本加在一起接近7亿!

没有13亿那么高…

7亿是主控方的预算,实际拍摄时候,为了拍好片会不断释放份额进行融资,因为银行不给这种ip抵押贷款,所以要以一定的价格吸引投资者。

这个价格是以你潜在的票房为标准的,比如你预估票房30亿,你卖份额就不可能超过10亿乘以百分比。

投资者,也就是买家是分阶段入场的,越早入场的大买家就越便宜,越晚入场的散户就越贵盈利线越高。

《独行月球》也这么干的,最后入场的散户投资者据说要到30亿才能略有盈余,算上资金成本等于没赚,但是早期投资者肯定是赚大了。

《流浪地球2》也是这样…

网传的什么13亿成本肯定是最后入场的买家的价格,因为他们估计球2能大卖40,对于他们来说可能确实33亿35亿才能回本。

但是沈良、吴景包括郭凡、中影这种早早入场的买家,早就盈利了。

《满江红》也一样,从欢喜娱乐发布的财报来看,制作成本也就1.5亿左右,张导调度能力超强,成本控制的非常好。

最后的卖价因为市场并不是很看好,可能卖到了5亿左右,也就是说市场估计它的票房在15亿上下。

所以,我们听到的网传成本这个数字跟真实成本不同!

每个投资者的盈利线也完全不同,所以,原时空,会有大v说《球2》要进入前十才能保证全体投资者盈利,注意“全体”这个形容词。这绝对不是说《球2》制作了13亿…

这玩意跟金融一样,分1级市场还有n级市场…

对于第一批投资而言,有二级三级市场散户投资者,份额溢价卖出去了。

收益被淡化,但回本压力会减轻…

沈良没这么玩,他不是很在乎这点钱——投了7000万,占了10,再说了,以《流浪地球2》的成片来讲,收回成本还是有把握的!

吴景看到沈良,直接打趣:“你没买饮料就过来探班?”

“…买了,待会送来!”

“…一次探班,了5000块!”

沈良摆手:“我不止买了饮料还买了汉堡。”

《流浪地球2》常驻工作人员接近两千人。

郭凡插话:“现在没有那么多人了,现在拍到后期了,基本常驻也就四五百人…”

“那小意思,我请大家喝饮料吃汉堡!”

龚格尔立刻拿了喇叭喊了起来:“良哥请大家喝饮料、吃汉堡,一会就送来!”

“…我让他们直接把材料拉过来现场做…”

“那更好!”

沈良问了郭凡:“后期有什么困难?”

“特效…我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大哥,咱特效已经很牛逼了,你别把方向弄错了,想要观众买单,最主要的是剧情,剧情节奏一定要掌控好!”

吴景疑惑:“咋了?受刺激了?”“嗯,”沈良点头:“前天,我看了《刺杀家》完成版…剧情一塌糊涂!真对不起特效!”

“很差劲吗?”

“不是差劲,就是挺平庸的…逻辑上盘不明白!主线故事太简单了,没头没尾的,经不起推敲…”

郭凡:“不至于吧,我觉得特效部分真的很惊艳!而且老路为了这个电影头发都白了…熬了两年多!”

沈良摇头:“光有特效有个屁用,现在的观众啥样的电影没看过?剧情不行,再牛逼的特效,观众也不会买账的…陆洋用心,我当然知道他用心,但电影不是你用心就能大卖的…我估计《家》最多也就10亿出头的票房…”

“那也不错了…”

“他上一部电影可是《地火》!”

郭凡沉默了一下,然后问:“你跟他说了吗?”

“没…不过《家》开拍前我就劝他要么舍弃玄幻部分,要么只拍玄幻部分…他不听!”

《刺杀家》真的能代表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佳作!

尤其是跟《封神》比较,感觉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它的影视工业真的是中国特效大片的新高,完全没有什么虚假感和不适感,哪怕放在好莱坞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电影毕竟是视与听的艺术,这部电影算是重工业电影,在视听等特效上面非常的丰富,没有明显的短板。

问题是剧本太差了!

陆洋是个很浪漫的人,他觉得烟雨迷蒙的山城得浪漫,所以,就在重庆拍了;

一笔一世界的构想,他觉得浪漫,以凡人之躯向神而行他觉得浪漫。

甚至“刺杀家”这个名字就很浪漫。

所以,他一定要拍!

所以,《家》不太在乎逻辑动机人设。

作家站上天台时,他的脚下就是整个世界,远方的山就是云中城的模样,城里光怪陆离,人和人在鼓声祭舞中厮杀,红甲武士活了,他对着神举起加特林狂轰时显得荒诞又离奇,他嘶吼着爸爸来救你!

是,这玩意不符合逻辑,可是这真踏马浪漫。

这种感觉…很像第一次看今何在的《九州海上牧云记》的时候。

其实,相比于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海上牧云记》在剧情和人设上都相当单薄,可是看完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世界——那里和现实截然不同,那里有现实没有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讲,《家》挺牛逼的,电影是一种体验,一种造梦的艺术,剧情只是影片的一部分。

电影的优秀不光在于剧情逻辑多么精致,而在于梦本身牛不牛逼。

但…电影的基调转变太快了,节奏处理的不好。

一开始的六年苦寻,阿拉丁集团的手眼通天,各种变异人高科技设备会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偏好莱坞式的电影。

但其实从带着狐狸面具的家出现在直播里,到描写他像是个不务正业的混子,观众才慢慢感觉到主旋律是荒诞和离奇的。

所以带着看正剧的期待,最后却发现是个笑话,肯定会有落差!

这也是《家》两极化评价的最主要原因。

沈良还是蛮喜欢《家》的,否则,他也不会投资7200万,占了20的投资额。

哦,沈良跟吴景聊起了《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准确的说,是聊了跟成龍合作的事情,还有好莱坞找他拍戏的事。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