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过来的是杨苹苹、邓桂兰、梁大成的娘等这些人。陶大强开的拖拉机,因为是看坐月子的女人,来的也都是生了孩子的女人。
他们都听说了顾晓霞生了两个娃子,一个个羡慕的不行。
陶大强虽然对生男生女概率不强,在他看来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行。
但杨苹苹的执念比他深,不知道受娘家人那边的唠叨,还是因为在四小队这边有人说了闲话,反正她是卯着劲儿,想等两年再生个娃子出来。
所以这一趟过来,她就想着悄悄和顾晓霞取取经,看看有什么秘诀没有,不然怎么一下子生两个?
要知道国家干部计划生育,只能生一胎的。
这下可好,李家有两个,也不必想那么多了。
虽然不是一子一女那么好,但两个总比一个强。
时下里大家的观念就是这样的。
杨大姐看到拖拉机拉着不少人过来,招呼着人的同时就准备煮红蛋了。
杨苹苹他们不光带来了鸡蛋、母鸡,还带来了小衣服、尿布、包被等东西,都是非常实用的。
一时间主屋中间的客厅里堆满了东西。
杨苹苹她们进里屋和顾晓霞说话,看孩子。李龙则和陶大强、谢运东、梁大成在外面说话。
关于孩子的话题在四个人这里只说了几句,倒是他们把传言里有个像顾晓霞的女孩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龙一听糟了,这事情男人都知道,那些女人可能也清楚,她们进屋说给顾晓霞咋办?
但现在想起来已经晚了,李龙有点紧张的往屋里看过去。
“放心吧,来的时候大家都洗过了,不会把病过给你家娃子的。”谢运东以为李龙担心来的人多会影响孩子,便笑着说道。
这几个男人本身对八卦就不感兴趣,很快话题就转到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上。
“再过半个月该割麦了。”梁大成说道。
“你们准备好没有?”李龙问道,“拖拉机、油、收割机,帮忙的都得准备好。”
“我是没啥问题。”梁大成笑着说,“前两天我就拉一桶油回去了。到时我家双成跟着就行,双成算术好,跟着算账。”
“我让我哥跟着我。”陶大强的话让大家些意外。
陶大勇的德性在坐的都清楚,让他跟着行不行?
谢运东甚至在劝:
“大强,不如让你爸跟着,好歹你爸和你在一块生活着……”
梁大成也点头附和:“就是就是,我看陶叔现在心气足着哩,你不如让陶叔跟着……”
“没事,我哥已经改多了。”陶大强笑笑,低下头说道,“从去年底开始,我看我哥就有变化了,变化还挺大的。我就想着——反正得带个人,那就把我哥带上吧,咋说那也是我哥。”
好吧,人家家里的事情别人管不了。
李龙看向谢运东,谢运东笑笑说:
“我打算自己干。要是忙不过来了就把我小舅子带上,他在家里也没啥事情,真忙起来也能带上赚两个钱。”
既然大家都已经有计划了,李龙便说起了下一件事情:
“最近我卖了有几十台收割机,大都是周边范围的,团场的多一些,咱们县也有个几台。所以大家出去到其他乡里干活的时候,态度要好,算的别太清,别太计较。
咱割一麦两块钱,一天咋也能进账几十上百块钱,少赚点缺不了多少肉,态度好点儿,给人割干净一些,人家心情好,还能给咱宣传一下子……”
“这个肯定,知道知道。”陶大强跟着李龙卖了两年的鱼,对这方面了解最多,“给个笑脸也不费啥钱,这个龙哥你放心。咱是赚钱去的,肯定和人家主顾关系要搞好。”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龙点头说着,“头回做这样的事情,咱们是服务赚钱的,态度好点儿不丢人,能笑着把钱赚了,还能让别人满意,那才利害。咱们做这个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割明年还要割,有好的口碑了,以后人家才会信咱。”
这一点谢运东和梁大成都没想过,所以听了李龙和陶大强的话,两个人都低头在思索。
以往他们想的就是出去找人,和人家谈,愿意收割的就割,割完收钱走人。
现在李龙所说的,这收割麦子是一门长久生意,你今年割的好,人家觉得你不错,明年大概率还会找你。
李龙给他们贯彻这个观念,本意就是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只要种麦子、稻子,以目前这里的经济情况还不会一下子找康麦因来收割。
这种小四轮带的收割机有十来年的黄金期。
他希望带的这几个人,在未来的十年里,能够积累一批资金,等收割机到时快被淘汰的时候,可以有家底,迅速的购买新机器,继续发展。
一代领先,只要踩好点子,就能步步领先。他有外挂,那么就看这些人能不能配合跟上了。
而且还有一点,收割机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市场虽然也在扩大,但户数就那么多。只有把服务态度提上去了,人家才会二次三次找你割麦,你才能挣到这个钱。
李龙需要谢运东、梁大成他们心理上有个转变。陶大强跟着自己卖鱼,这方面已经有意识了,但谢运东、梁大成这方面还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话说到这份上,李龙也没打算再多说。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几个女人从屋里出来,这时候杨大姐已经把红蛋煮好,每个人带了一份。
这是看月娃子的回礼,也不需要推辞。
李龙是想着让他们吃过饭再走的,但这些人都不留。知道人家坐月子,本身事情就多,留着吃饭,那就是在给人找麻烦了。
人走后,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整理着那些拿过来的小衣服、鞋子,笑着点评着:
“这些东西做的真尽心,看这针角多密!这布料也好,厚实,好用。这尿布……嘿,这回是真够用了……”
陶大强他们是上午过来的,中午吃过饭,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把两个孩子喂完,下午准备洗尿片子的时候,又来了一帮人。
这回是陆大嫂等人,赶着马车过来的。
和上午以年轻媳妇的主力不同,下午是以老婶子为主。
这些老婶子本家大都是和李建国他们关系不错,就算不是同一批人也都是在村里时间不短,算是看着李龙、顾晓霞长大的。
虽然是长辈,但这两年四小队家家户户都受着李龙的好处,这些人就算有些人酸着,但心里还是念着人家的好。
原本这些人是想着等顾晓霞回队里坐月子再来看,但上午杨苹苹邓桂兰她们到县里看了之后,就在队里传开了——顾晓霞没有打算回队里坐月子,李家婆婆大嫂也不用去,人家那边有专人照顾。
那队里这些已经准备了礼物的人,就商量一下,找了两辆马车拉着就过来了。
反正到县里,马车拉着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当上街了,顺便还能买点东西。
这些人在李龙的大院子呆的时间不长,老婶子们主要是进屋子里看了看顾晓霞和月娃子,顺便传授了一下自己坐月子的经验。
无论这些经验是否过时,顾晓霞都能听得出来她们的一片好意。
毕竟坐月子对于女人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稍有不慎,真的会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并不会像有些人说坐不坐无关紧要。
这些老婶子们呆的时间不长。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她们还要去街上买点家用的东西。
所以下午相对就好一些。
杨大姐按李龙的说法,在屋子外面台阶上喷点酒精,消毒。
原本以为这下子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下午又来了两批人。
也都是四小队的,第三天梁月梅的母亲陈秀珠和妹妹梁星梅也过来了。
杨大姐一边暗自感叹这看月娃子的人真多,一边煮着鸡蛋。
好在提鸡蛋过来的人多,提来的也都是熟蛋,只需要抹红煮上就好。
顾晓霞这两天也算是长见识了,从不同人嘴里听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坐月子经验,有些还相反着。
不过有些是一样的,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吃带盐味的东西,等等。
李龙还给加了一句不能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当然像虾这种东西就是想吃也不容易吃到。
李龙每天都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虽然这俩孩子根本不懂他们的父亲在说啥,李龙也知道他们听不懂,但他就是想说。
头回真正当父亲,李龙的新奇感一直很强,而且他真的有点慌。
上一世刷多了短视频,知道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儿没底。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
其他的事情,李龙从来没有过没信心的时候。无非赚钱,生活,让自己家人过得很好。
但当父亲这种事情,真就没办法照搬老套路。毕竟面对的是两个如白纸一样的新生命。
所以顾晓霞在月子里最大的乐趣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着李龙花样百出的和两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孩子进行交流。
就是挺好玩的感觉。
这中间还时不时的会有人过来买收割机,原本生孩子之前留下来的二十台收割机,在顾晓霞出月子之前,就卖光了。
李龙一时半会儿也没打算再去拉。麦季到了,他甚至在顾晓霞出月子之前都没打算去割麦——乡里这一片他和其他人说好的自己割,眼下就打算交给大哥了。
今年光卖收割机收入就已经快一万了,他打算那么累的活,就交给别人吧。自己干点赚中介费的钱就行了。
毕竟累死累活,这一季开拖拉机收割麦子,最多也就挣个四五千块钱。
这些钱,卖二十台收割机就赚回来了。
不过有件事情是他必须完成的。就是八月份哈里木他们会回来到冬牧场打草,到时李龙会开着拖拉机进山去帮着收割。
李龙打算到时候把哈里木他们谁教会使用收割机,自己把拖拉机和收割机交给他们就行了。
毕竟自家孩子还小,那时候也就两个月大点儿,虽然顾晓霞这时候还没上班,但李龙也想着能在家里照顾着。
这时候产女的产假是九十天,就是三个月。一般产前十五天,产后七十五天。顾晓霞产前十天请的假,生了孩子后,有差不多八十天的假,也就是两个多月。
接下来一段时间,时不时会有人过来看望顾晓霞,给孩子做的衣服、鞋子堆满了主屋东面的床上。杨大姐感慨着说,这些衣服鞋子够两个孩子穿好几年的了。
一直到顾晓霞出了月子,这样的情况才算消停下来。
李龙把人一一记下来,这些是要回礼的。
他没打算给孩子摆满月酒,这个时候四小队这边还没这个习俗,李龙也没打算打破这个习惯。自家的孩子自己疼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些形式,有心的人已经过来送东西过来了,记下就行了。
出了月子后,顾晓霞总算可以洗澡了,她让李龙和杨大姐看着孩子,自己在屋子里好好的洗了洗。
毕竟大夏天不能洗澡,真的是难受极了。
韩芳这是头一回看到两个小孩,好奇心暴棚的那种感觉。
看着小小的,可爱的,长的一模一样的两个孩子,她忍不住给杨大姐说:
“娘,这两个小弟弟真乖!”
两个孩子现在已经不是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了。虽然眼睛还没发育好,看东西可能有点不是很清楚,但已经开始观察这个世界了。
韩芳在好奇他们,他们同样也在好奇韩芳。
“拉了。”李龙在边上提醒了一句,“小芳,你离远点儿,我得给他们换尿布了。”
李龙的嗅觉和听觉视力一样要好不少,很快就闻到了一股子屎味儿。
韩芳并不嫌弃两个孩子拉屎的事情,谁不拉呢?
杨大姐在厨房,李龙给明明换尿布的时候,昊昊等不及就哭了起来。
“叔,要不要我抱他?”韩芳在一边看着有点着急,她似乎听不得小孩子哭。
“不用,哭一下也好。”李龙在上一世看多了类似的视频,知道不能孩子一哭就抱,边换边说道,“他一哭你就抱,以后就习惯了,那到时就放不下了。”
放不下,这边方言说尖勾子,对大人对孩子都不好。
哭一哭,锻炼一下肺活量也好。
“咋啦?”正在洗澡的顾晓霞在问。
“拉了,没事。”
“好。”顾晓霞应了一声。
外面的杨大姐听到了,也听到了对话,问道:
“拉了吗?我现在……”
“不用过来,换好了。”李龙说话的时候已经给明明换好,开始给昊昊换。
屁股那里舒服了,也就不哭了。
现在两个孩子略微比在月子里要调皮一点儿,会自己玩,会两个人互相玩,除了拉了或者尿多了,基本上是不怎么哭闹的。
用杜春芳的话说,比李龙小时候好太多了。李龙小的时候经常哭,一有不顺心就哭。
李龙心想,那时候是饿的哭吧?自己出生的时候,老家那条件多差?别说那时候,就是眼下,老家有些家庭还没达到温饱呢。
已经出月了,顾晓霞能出屋,李龙也要活动活动,第二天上午他提着一包红蛋去供销社那边,给魏主任、李向前以及各股都送了一些。生孩子是大事,不摆满月酒是不想让大家随礼,但给大家说一声是有必要的。
给社里人送完,接下来还去了大肉食堂和收购站,给钟国强和陈红军也送了红蛋。
在收购站李龙顺便问了陈红军关于蘑菇的收购价。
“羊肚菌的干货在三十到三十五之间。”陈红军对这个很清楚,“黑虎掌菌在二十五左右。当然品质要好,不然的话价值就得降。”
李龙心想,如果孙家强能多搞点儿,这蘑菇上面他肯定会比贝母赚的多。
这段时间李龙没进山,也不知道他在山里怎么样。
李龙也没空管那么多,眼下就是孩子最重要。
可能也是懒了,也可能是这段时间真就没打算干,加上前段时间贝母和编抬把子挣的钱不少,李龙这个割麦季愣是没出去干活。
就连他给自己留下来的那个收割机,都让他给卖掉了。
平时就是照看孩子,偶尔回四小队看看。顾博远在顾晓霞出了月子之后才开始来这里吃饭,之前他是为了不麻烦这边的人,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吃的。
而李龙也看得出来,顾晓霞似乎并不知道,或者并没有因为那个可能是她妹妹的女孩过来而心情有什么影响,每天乐乐呵呵的奶着孩子,心情不错。
李龙这就放心了。
真要整个抑郁啥的,那他真就不知道该怎么弄了。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女人可能不知道那么多,有了心理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是硬扛,但李龙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媳妇在身体上受了罪之后,心理上再受罪。
眼下看来,挺好。
顾晓霞还没收假的时候,李龙就被她给赶到了山里。
用顾晓霞的话说,大男人家的别一天窝在家里,要有自己的事业。
好吧,那就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