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五百零一章 哈里发之死,大食帝国灭亡

类别: 历史 | 两晋隋唐   作者:落叶凋谢  书名:大唐天将军  更新时间:2025-02-24
 
炮火停止。

数以万计的大唐士卒源源不断入城厮杀。

负嵎顽抗的大食士卒被一队队击溃,毫无反抗之力。

数日时间,大食士卒连续被摧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又被炮火连天地轰击,身心疲惫,面对身披铠甲,手持利刃,甚至手弩、火枪的唐军,失败已是必然。

哈马丹城内乱作一团,越来越多的大食士卒在投头无路下,选择向唐军跪地求饶。

包括大食的一些达官显贵。

但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服输,他手持宝刀,宛若年轻的时候,宛若当初起义推翻倭马亚王朝的时候……

城破,而哈里发亡。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在坚持自己的宿命。

他率领近卫军,在哈马丹城的中央,与北庭副都督白元光率领的铁甲步兵相遇。

双方不由分说,战在一起。

“保护哈里发!”

近卫军对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忠心耿耿,一边与唐军鏖战,还要保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

但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身穿金甲,一眼都能看出非同一般的身份。是唐军攻击的目标。

也就是这句“保护哈里发”,让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身份暴露。

因为有唐军校官能听懂大食语。

“金甲者为大食君主,将他活捉……”

唐军的攻势更猛烈,长枪突刺,不断破甲,将这些近卫军击倒。

年轻的士卒渴望军功。

只要能擒住大食的哈里发,凡是参与的将级以下军官,皆官升三级。

面对如狼似虎的唐军,这些大食近卫军也难以招架,接连后缩。

已有大食将领被白元光斩杀,白元光率领亲卫步步紧逼。

“你们不用管我,全力杀死入侵者,与入侵者玉石俱焚……”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被近卫军围在中央,竭斯底里地咆哮。

他手持刀,是不可能破甲的。

但大食近卫军的使命就是保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

他们始终围绕在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身边,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不离不弃。

“将士们加把劲,这是我们北庭军的功劳,不能让别的军抢去……”

白元光呼喊着,持长戟的他身先士卒,更为凶狠。

白元光是汉化突厥人,父亲曾是朔州刺史道生。

他有着胡人的彪悍,战斗起来悍不畏死,多次负伤,一路凭借军功至北庭副都督,中将军衔,为北庭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

“嘭!”

身高六尺五寸的白元光虎目一瞪,长戟挥舞而出,势大力沉。一名穿着锁子甲的大食近卫军被击中脑袋,当场毙命。

随即,他在亲卫的拥护下,大杀四方,没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敌。

长戟在他手中仿若活物,左刺右挑,上撩下劈,每一戟都快若闪电,精准无比。戟尖所到之处,血花飞溅,大食近卫军的战甲、皮肉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撕裂。

白元光时而将长戟当作棍棒,横扫一片,把靠近的敌人打得骨断筋折;时而用戟尖轻点,专刺敌人咽喉、胸膛等要害,瞬间取人性命。

他唯一的缺点,就是防御能力不行。多次被大食近卫军的长矛刺到身躯。

好在白元光着三重甲,没有被伤及皮肉。

两刻钟时间,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身边的近卫军逐渐死伤殆尽。

连阿塞拜疆总督、亚美尼亚总督也被几名小兵杀死。

还有一些文武官吏没有决死的勇气,向唐军投降。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近卫军勇士死尽,目眦欲裂,眼中的血丝如花一样的绽放。

“大食国王,还不速速投降……”

唐军将最后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团团围住。

白元光踩着大食近卫军的尸体,令会大食语的校官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喝道。

“我不是国王,我是哈里发……”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把刀握得更紧,一字一顿地说道。

哈里发,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是政教合一的领袖。

这是他的尊严。

“放下刀刃,饶你一命……”

校官又喊道。

活着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比死了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能带来更大功绩。

任何一个时代,俘虏一个国家的君王,都更值得称颂。

“只有安拉能审判哈里发,所谓的天可汗也不行。哈里发又怎能被异教徒所俘虏?”

“告诉李瑄,这是我的宿命,但绝不是大食人的结局……”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说话的时候,眼神决绝。

他话音落,将宝刀架在自己的脖颈上,咬牙用力。

“噗嗤……”

鲜血喷涌,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缓缓往后栽倒。

他坚信黑衣大食取代白衣大食是正确的。

只是现在的运势,不在大食人这里。

如日月一般,此起彼落。

大唐现在是如日中天的太阳,掌握神秘的力量。

但这些他们大食人迟早能得到。

一百多年前,大食人还是一个个部落,但在大食教的旗帜下,完成统一。

短短百年,就建立幅员辽阔的大食帝国。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临死之前,祝愿族人们能顺利平安地回到半岛。

希望族人中能再次出现“安拉之剑”,能再次走出麦加。

掌握火器的大唐,强大到令人颤抖。

长安像是传说中的城池。

世人皆知大唐很大,却不知大唐到底有多大。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看着蔚蓝的天空,在意识消散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正在天中的太阳。

恍惚之间,像是有一个素未谋面的身影。

那是他幻想中李瑄的模样……

实际上,大食教内部为争权夺利,一直斗争不断。

神权共和时代,四大哈里发,有三位死于刺客之手。

黑衣大食与白衣大食之间的恩怨情仇。

更别说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是弑杀自己的堂兄艾布·阿拔斯上位。

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褪去华丽的外衣,总会令人深思。

白元光只是遗憾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自尽,但并没有过多纠结。

他们北庭军逼死大食的哈里发,也是载入史册的耀眼功绩,得到的赏赐不比活捉差。

白元光令麾下将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尸体保存好,待战后由至尊过目。

那些被活捉的大食文武官吏,除了羞愧,就是满目的悲戚。

大食帝国,在这一刻亡国,他们都是罪人,都是令人鄙视的贪生怕死之徒。

哈马丹城的四门,被由内而外地攻破。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死亡的消息,也逐渐通过溃兵传出去。

失去主心骨,大食士卒更为不堪。

东城指挥的大食元帅哲温·哈霍伊在唐军攻破东城时,被一名少尉杀死。

及午至昃,哈马丹城的战争结束。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尸体,被抬到李瑄的面前。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比尺带珠丹勇敢,值得尊敬。战后将之葬在哈马丹城东部的山麓下。”

李瑄看到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尸体后,没有过多神情溢于言表。

历史上的黑衣大食,在巅峰时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帝国。

大食的强大,不是因为开国君主,那个有屠夫之称的艾布·阿拔斯。

而是自称“曼苏尔”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奠定。

曼苏尔,是胜利者的意思。

但这一时空,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认为自己不是胜利者。

因为有天可汗!

所以才没有改名曼苏尔。

正因为如此,了解大食帝国历史的人,认为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像是唐太宗李世民。

即便他的文治武功逊色于李世民,但对大食帝国的贡献,比李世民对大唐的贡献丝毫不差。

成王败寇,李瑄注定会以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作为垫脚石,将大唐的文化,传播至地中海。

“将所有大食俘虏,押送出哈马丹。张榜贴文,安抚城中百姓,若安分守己,不追究支持暴军的罪行。死不悔改者,严厉处置。”

“另,挨家挨户搜索大食城中的大食贵族、官吏、军士。胆敢包庇者,充为奴隶……”

李瑄又接连下达命令。

攻略一座异国城池,特别是大食帝国这种宗教国家的城池,必须用以重典,镇压任何不臣服。

“遵旨……”

将领们领命后,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彻查哈马丹城。

果然捉住不少余孽。

哈马丹城中的大食人,虽然痛恨大唐,但为了保命,大多不敢吱声。

有一点,是他们意想不到的。

大唐虽然在进攻城池的时候,火炮多有误杀平民。

但攻入城中以后,并没有大开杀戒,奸淫掳掠。

只是占领官府,仓库。

普通百姓的财富、粮食,得以保存。

这使得不久后有大食人,以此为大唐,为天可汗辩经。

两日后,哈马丹城南部的尼哈温城沦陷。

李瑄将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尸体抬到尼哈温城下。

冰冷的炮管直面尼哈温。

尼哈温城中的守军也仅仅不足五千,大多还是从克孜勒乌赞河逃回来的溃兵。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死,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尼哈温城的守将还想负隅顽抗,却被一名阿塞拜疆将领弑杀,他带领战斗意志全无的大食士卒,向唐军投降。

至此,大唐获得哈马丹城、尼哈温城内大量的粮食。

足够大唐远征军延长半年,为大唐布局争取有利时间。

“报……启奏至尊。李将军和李都督两面夹击,于波斯波利斯大破五万大食士卒……现李将军请命,率领兵马迂回至波斯湾,配合马都督清剿巴士拉城最后的残敌……”

尼哈温城刚落幕不久,传令兵至哈马丹城向李瑄禀告道。

“准许李将军的行动……”

李瑄心中的石头落地。

大军渡过克孜勒乌赞河以后,李瑄令李光弼率领一万神策骑兵、一万附属胡骑,迂回包抄波斯波利斯的军队。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波斯波利斯虽然位置重要,但城防远远不及哈马丹城,不能容纳大量士卒驻守。

他们只能依靠地势防卫。

只是他们没想到唐军铁骑会突然出现在他们侧后方,失败已是必然的事情。

波斯波利斯战线沦陷,大食人不可能再有机会逆风翻盘。

李瑄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听到巴士拉城被攻破的好消息。

李瑄率领的主力大军在哈马丹城驻扎半个月后,李瑄令北庭都督李晟,率领五千北庭精骑、五千天策铁皮、五千吐蕃精骑,从哈马丹区域出,北上攻伐阿塞拜疆地区。

这一役,他一定要将坐落在里海西,富饶的高加索揽入怀中。

阿塞拜疆是大食帝国的大省,其总督在大食帝国德高望重。

同时,也是大食帝国脑生反骨的地区,多次背叛大食,那里的原住民不是大食人,不服从大食人的统治。

现阿塞拜疆空虚,正是攻略的时候。

李瑄让李晟以清剿大食教余孽的名义,进入阿塞拜疆。

任何包庇大食教的贵族、平民,沦为奴隶,资产充公。

同时,尽可能让阿塞拜疆的耕地不被破坏,能在明年为远征军提供一些粮食。

阿塞拜疆地区的广袤牧场,也是远征军的补给之一。

阿塞拜疆西部的亚美尼亚地区,与罗马帝国接壤,李瑄也没有留情。

待李晟攻略完毕阿塞拜疆后,立刻入亚美尼亚。

实控曾经属于大食帝国的地盘。

李瑄要让李晟望见黑海。

阿塞拜疆北部有哈扎尔汗国,李瑄令李晟便宜行事。

不与哈扎尔汗国起冲突,但也不会允许哈扎尔汗国趁火打劫。

罗马帝国不争气,就不能怪大唐野心大。

在李晟出发后,李瑄留下一部分士卒镇守哈马丹和尼哈温,看押俘虏。

他亲自率主力,继续西征。

一路上,罕有抵抗。

甚至有的村落,十室九空。

李瑄明白,大食帝国的百姓被迁离。

大食人会去哪里,李瑄心里一清二楚。

乾元十一载,十月下旬。

唐军到达底格里斯河。

正式进入两河流域,这个曾经属于古巴比伦的故土。

同一时间,马璘将波斯湾和巴士拉的大食军队被剿灭的消息,传到李瑄耳中。

马璘与李光弼配合,一番大战,将四万多大食士卒留下。

并突袭攻破波斯湾沿岸最大的城池,巴士拉城。

现大食帝国仅剩下叙利亚地区,防守罗马帝国的一支孤军……

底格里斯河对岸的渡口,没有守军。唐军搜集船只,渡过底格里斯河,兵临巴格达。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苦心经营的巴格达,已经空无一人。

大食人撤离的时候也带走巴格达的大量财富。

这也宣示着大食帝国灭亡……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