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四百九十九章 兵败如山倒,大食帝国的末日

类别: 历史 | 两晋隋唐   作者:落叶凋谢  书名:大唐天将军  更新时间:2025-02-23
 
与大食士卒截然不同的是,大唐士卒看着瞬间绽放的死亡之花,血液沸腾。

他们看到炮弹从炮膛射出去的一瞬,光芒比烈日更耀眼;巨大的声音,赛过雷霆万钧。

壮丽又残酷,大食阵地已溃不成军。

如果这些炮弹落在他们头上,想来也会如此。

就连大唐士卒,也认为这是神灵的力量。

他们至尊,就是无上的天神。

有此心态,他们人人敢死,个个争先。

大食士卒在唐军士卒眼中,沦为鱼肉,迫不及待想要跨过小小的克孜勒乌赞河……

在第三轮炮弹将发射之际,李瑄向身边的李奕说道:“如今的青铜大炮,有许多缺点。通过设计,射程、威力,都能呈几何倍数提升。我们征服大食,但青铜大炮迟早会被别的国家学去。大唐要不断地升级换代青铜大炮,用大炮的射程去丈量土地。未来的世界,火枪与火炮,将成为战场的主流,会取代盔甲、弓箭。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不能挡住我们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现在是我的责任,将来是你的责任……”

李瑄的话中包含着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儿臣明白……”

李奕亲眼目睹火炮的威力,心中的震撼久久难息。

大食人未见过火炮,加之为防守唐军过河,连哈马丹城内的守军都已出动,人员密集。

另外,唐军只是隔着克孜勒乌赞河射击,距离太近。

种种因素下,使大唐有如此大的战果。

李奕似乎明白父皇曾经说过的,落后就要挨打。

大食相对于大唐,不仅制度上落后,武器上差距更大。

是以,唐军轻而易举地使大食军队溃散。

“太子发挥想象,觉得武器改革,会走到哪一步?”

李瑄又突然提问李奕。

“回父皇,正如父皇之言,火炮可以射得更远,威力更强。儿臣大胆认为,青铜大炮可以安置在船上,在某些战斗中更容易发挥……”

李奕沉吟一番后,向李瑄回答道。

“为父已经令人在蓬莱打造火炮战舰,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善战者,动于九天之上。人要有梦想,如鸟儿一样,飞在天上。我们夜晚能看到月亮,为何不登上月亮?”

李瑄可以理解李奕的保守。

在这个世界,除了他,思想都趋于保守。

或许他的话,会被认为是天马行空。

但他的这番话,不仅会对李奕说,还会在智慧宫对一众学者、科学家说。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向往苍穹,向往月亮。

“父皇之言,如同神话。儿臣难以理解。”

李奕怔怔地言道。

父亲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词,“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早已打开人们对月亮的向往。

父亲的《西游记》中,对广寒宫多有描述,那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

李奕也只能憧憬一番,不可想象。

“难而必至,易却无期。为父认为登上月亮,是人类迟早会到达的。恰恰相反,有些看似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却遥遥无期。太子要谨记!”

李瑄郑重地向李奕说道。

他在告戒李奕,要做个仁政爱民,要自律,要有毅力,要有恒心。

要听取意见,不能一意孤行,关键时刻,还要果决。

糜烂之时,还要学会快刀斩乱麻。

“儿臣谨记……”

李奕思索李瑄话中的含义,心中的大门也逐渐打开。

“轰隆隆……”

对大食军队的第三轮炮击已经展开。

仿若陨石撞地,激起土浪。

原本严整的队列被炸得七零八落,伤者匍匐哀号,未伤者肝胆俱裂。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看着不断落地的炮弹,心中渐生绝望。

对岸的炮弹像是无穷无尽一样。

时间太短,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未想到防御大炮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想到,也不可能去实施。

一代哈里发,被天降“陨石”击碎信念。

他奔马在陨落之间,曾经信仰浓烈的大食士卒,与他相反而行。

也仅有忠心耿耿的近卫军,愿意跟随他。

哲温·哈霍伊等元帅将领,见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悍不畏死,面对炮弹面不改色,才敢进前。

在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视线中,看到数以百计的船只、羊皮筏,上面站着密密麻麻的大唐劲卒。

船手奋楫,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中、南,三个方向,越来越多的船只加入。

从船夫到士卒,脸上都写满坚毅。

“哈霍伊元帅,告诉逃跑的士卒,我准备把鲜血流入克孜勒乌赞河,以换取安拉显灵。那雷声虽大,连百分之一的士卒都没有伤害到,真就这么畏惧吗?他们有脸回到圣城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握着宝刀,向哲温·哈霍伊命令道。

他准备倾尽最后的力气,换取一线生机。

克孜勒乌赞河失守,意味着重城哈马丹失守,紧接着与哈马丹为犄角的尼哈温也会失守。

丝绸之路上的两座城池一丢,阿塞拜疆地区门户大开不说。

唐军西可进攻巴格达,南可与波斯波利斯战线的唐军里应外合,全歼其他方位的大食士卒。

一败涂地是必定的。

一天战败。

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

也没有比这更打击士气的事情。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推断,一旦大唐士卒开始靠近克孜勒乌赞河西岸,东岸的炮火防止误伤,会停止发射。

届时,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刻。

正如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说,青铜大炮对大食士卒的实际杀伤并不大。

主要是威慑力让大食士卒难以承受。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付诸行动,他令意志更坚定的近卫军到岸边防守。

“呜……呜……”

沉闷且断断续续的号角声,示意更多的大食士卒折返。

哲温·哈霍伊也派遣将领去拦阻,告诉溃兵,哈里发亲自披甲,浴血奋战,与邪恶战斗。

懦夫永无宁日!

再加上青铜大炮不再响,挽回一些大食士卒的信心。

可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动作太晚了。

原本在岸边规划的防线散乱,没有长弓手、复合弓手,无法阻挡唐军第一波的锐气。

零零星星,乱作一团的弓箭手,不可能对数以百计的船只完成大规模杀伤。

大河滔滔,浪涛拍岸。

唐军的船只临近河岸,船筏上的尉官一声令下。

强弩和手弩迅速就位,对岸边的大食士卒进行反击。

旨在让大食士卒退离岸边,给唐军士卒登陆,创造可乘之机。

“嗖嗖嗖……”

唐军先锋训练有素,稍微瞄准后,手中强弩发出低沉的嘶吼,一支支利箭如暴雨般向岸边的大食士卒。

“噗嗤……噗嗤……”

箭镞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穿透大食士卒的身躯。

即便是身穿铁甲的近卫军,也不敌神臂弩的穿透。

十几里的沿岸,不断地有大食士卒倒下,比先前炮弹造成的伤害更甚。

刚临炮火的大食士卒在弩箭之中,惨叫声此起彼伏。

弩,作为大唐向火枪过渡的重要兵器,这十几年来,更进一步发展。

大唐的弩多种多样。

公输青子又改良神臂弩,手弩。

有工匠重新改良连弩、骑弩。

从大型的重弩,到小型的轻弩,大唐的各式弩已经多达百种。

天策府选择最实用的弩批量制造,列装军队,充备军实。

在各段登陆点,唐军的弩手已经射开一道道的缺口。随着唐军战船靠岸,神策禁军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

禁军将军哥舒晃是登陆的先锋,他手持长枪,带领一船禁军士卒,最先踏上克孜勒乌赞河的西岸。

同队大食近卫军视死如归,在大食队头的带领下,持矛杀过来,欲将大唐士卒推入河中。

“杀……”

哥舒晃一声怒吼,持枪迎上去。

“噗嗤……”

他长枪斜刺,凌厉而凶狠,一下就将大食近卫军的队头刺死。

随即在敌阵之中,左突右刺,当者披靡,其勇猛颇有乃父之风。

最先登岸的神策卫禁军跟在哥舒晃身旁,他们将彪悍之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刀枪所至,血流漂橹。寒光闪烁的兵刃与飞溅的鲜血交织在一起,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大食近卫军虽奋力抵抗,但登上岸的神策禁军越来越多,在神策卫凌厉的攻势下,薄弱防线渐渐崩溃,他们的尸体,成片成片地错落在克孜勒乌赞河西岸。

北面方向,李晟率领北庭锐士,在强弩的掩护下,紧锣密鼓地到达西岸。

“咚咚咚……”

东岸边,大唐玄龙旗帜下,力士持鼓槌敲击着数十面大鼓,摧动人心。

尽管以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号召力,使不少大食士卒折返。

但他们失去了先机,且良莠不齐。

大唐的大盾兵到达岸上,意味着第一波数千名士卒已经登陆。

船只和羊皮筏折返,开始运送第二波神策禁军和精锐士卒。

李晟到达岸边,立刻号令士卒,开始布置阵形,往深处推进。

这个时候,如果散乱,各自为战,有被反推的风险。

至尊最反感有优势的情况下,贪功冒进。

“儿郎们,将入侵者赶下河。此时一退,功亏一篑。我也不会退缩……”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就在战场的百丈外指挥,拼命地呐喊。

身为哈里发,能做到这一点,代表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有决死的勇气。

关乎大食帝国生死存亡,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愿意承担责任。

他已经决定,如果克孜勒乌赞河守不住,他会死在这里。

这是他与大唐天可汗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他不输李瑄。

不成功,便成仁。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用他的魅力,使不少之前溃逃的大食士卒回来参战。

但用不了多久,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就明白两军之间,力量的悬殊。

大唐清一色的明光甲,在太阳之下,闪耀着凛冽的光芒。

眼中带着炽热的大唐士卒与大食士卒进行鏖战,以少战多,稳稳压制他们。

并逐渐为西岸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在此时机下,第二波士卒渡过克孜勒乌赞河。

这其中,包括五百名神机营火枪手。

还有曾经令西域望而生畏,想之脊背发凉的陌刀军。

一千名武装到牙齿的安西陌刀军,在一名叫谢霸的陌刀将的率领下,一下船就开始组织。

然后从方阵侧面,登上战场。

最前一排的陌刀手们,长刀挥舞,势大力沉,刀光霍霍间,所到之处如割麦斩麻,如墙推进,硬生生在大食士卒阵前撕开一道血路。

两侧的强弩手,在重甲步兵的掩护下,扰乱大食军队阵脚,弩矢频发,收割着慌乱的性命。

后排弓箭手持续抛射,箭雨如织,遮天蔽日,让阿拉伯军队避无可避。

现如今,克孜勒乌赞河西岸的大唐士卒已经过万,相互配合下,能主动发起进攻。

有陌刀军加入,屠杀大食普通步兵,如砍瓜切菜。

他们提起的勇气,在明晃晃的大刀前荡然无存。

第三波、第四波以天策卫为首的军队,在接下来半个时辰内,先后抵达。

他们以一当十,骁勇善战尽显无疑,大食军的防线节节败退,丢盔弃甲。

一番鏖战,大食士卒死伤数千,被大唐军威彻底压制。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大食士卒倒下。

即便没有青铜大炮,短兵相接,唐军的战力也对大食军形成碾压。

大食士卒最后的一根稻草,也被压垮。

漏洞如决堤洪水,不可止住!

“哈里发,唐军太厉害了,请您赶紧回哈马丹……”

阿塞拜疆总督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劝谏道。

战争至此,一线生机已被夺去。

或者说,自大食士卒放弃守卫河岸,让唐军上岸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败了。

后来的一切,不过是苦苦挣扎罢了。

“回不去了……”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心在滴血,面容痛苦,难以抉择。

这一刻,他对自己产生质疑,也有深深的自责。

“哈里发,既然我们不能获胜,那就吩咐宰相带着族人撤回半岛,我们需要为他们争取时间,哪怕是一天。”

阿塞拜疆总督以此劝说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回哈马丹城。

想凭借哈马丹进行最后的防守。

“传令将士,尽可能撤回哈马丹……”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闭眼又睁眼。

是啊!

兵败如山倒,他死不足惜。

但他可以为伊布·萨拉姆争取时间撤回半岛……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