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010章 陀螺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打小就清澈  书名: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更新时间:2025-03-26
 
“不只是你们要建好,你们还要负责培训好粤东船厂过来学习的同志们,如果第一条顺利,全都达标的话,我们是要东、南齐动的。”

对于这条设计指标一看就爆棚的护卫舰,海军、海装局都很满意,只要制造出来基本满足设计指标,有了足够制造经验,那是准备两边一起建造,争取能尽快形成一定的数量的。

好在当归省中间那个海峡,敌人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都被严重压缩,不存在像高振东前世所知的,因为不通航,导致只能将南部舰队的船全部放到粤东去造,零件全部靠火车运过去。

现在我们想在哪里造就在哪里造,三片海域的相互调动完全不是问题。

“嗯,你们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粤东船厂的同志在我们这里,就像在他们自己厂里一样,一定包教包会,不会的话,初期我们再调遣一批同志过去支援他们一下都没问题。”松江船厂的同志笑道。

“好啊,那我们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海装局的同志对于这条船的建造很是乐观。这条船个头不大,也不复杂,速度应该慢不了。

实际上,原本的第二型护卫舰在那么困难的年代里,建造时间也不过才一年多。后世造得慢,是要考虑总体更新计划,实际上真爆起产能来,这种1千多吨的舰造起来快得一批。

船舶研究院的同志笑道:“你们现在可以等好消息了,可是我们后面还有更大、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呢。”

海装局的同志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笑了起来:“有任务是好事啊,这件事情,在具体的细节上,我们还是建议你们在正式开始之前去京城跑一趟,想来会有不少收获的,至少能掌握电子技术的最新进展,能提前规划好舰载电子设备的配置嘛。”

“嗯,高振东同志那里,我们在启动设计之前,是肯定会过去拜访的。”都知道,高振东同志不论是在规划方面,还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都有不少的想法,提供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技术,为海军这一批舰艇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其中一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过去问问总没错。

想一想船舶电子研究所那边已经越来越有眉目的新型舰载雷达,船舶研究院的同志心中火热,那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高振东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此时的他,正在面带喜色,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上的一份报告。

坐在他面前的,是原研所的同志,负责激光陀螺仪具体工作的莫总。

此时的他,满脸的喜色:“高总工啊,历经2年多,总算是不负所托,这东西终于是搞出来了。”

除了高振东手上的材料之外,他面前还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台设备。

初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玻璃块,玻璃块的各个角和中间,装了一些附件设备,还有一些线缆连出来,初看起来就这么简单。

但是高振东知道,这是国内当前激光陀螺仪,也是世界范围内激光陀螺仪的最顶级产品,绝对领先。按照时间计算,现在花旗佬应该是制造出第一台激光陀螺仪的实验装置了,毕竟那东西是63年2月造出来的,但是这个装置抛开精度什么的不说,它的光程总长,是4米!

如果拿这个东西去导弹上用,恐怕是个人都得掀桌子。

真正实用的陀螺仪,是197275年间出现的,具体的时间没有标准说法,但是第一次用到飞机上,是1975年。

而高振东面前这个陀螺仪,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实用激光陀螺仪,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依然是。

这东西的原理全世界主要的国家都知道,可是等到做出真正实用的来,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后的事情了。

“高总工,你看,经过我们努力,这台陀螺仪的零点漂移、分辨率、标度因子、动态范围和带宽,都能满足当前的需求,甚至大大超出,是当前全世界激光陀螺仪的最高性能……”

说到这里,莫总自己都笑了起来,当前就只有这一家有这东西,自己就算是做泡屎出来,也是最高性能。

不过按照这个陀螺仪实际性能的绝对数值,和其他陀螺比起来也绝对不虚,哪怕是现在性能最好的气浮、液浮、磁浮机械陀螺。

算了,这个没啥好吹的,换个别的来吹。

“体积18195cm,重量3公斤,相比同等精度的悬浮陀螺,体积和重量大大减轻,这意味着一套三轴陀螺仪,其本体总重不超过10公斤,这无论是用在惯性导航平台还是捷联惯导系统,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对于高精度机械陀螺仪来说,要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转动摩擦还要足够小,否则陀螺别说分辨率,光是自身的零点漂移就能直接把导弹飞机导引到九霄云外去,零点漂移是陀螺仪最重要的指标,甚至比分辨率还重要。

V2导弹的精度之所以差,就是因为这货用的滚珠轴承陀螺仪,零点漂移最高可以达到15度/小时,要不是这货飞得近,它的精度甚至比不上无控火箭弹。原因很简单,瞎指挥不如别指挥。

这种情况下那就需要使用气悬、液悬乃至磁悬浮技术,一旦用上这些技术,单套陀螺仪的重量和体积可就得蹭蹭往上涨。

一套高精度三轴陀螺仪,就算抛开惯性平台,上百公斤那是家常便饭。

而且,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是压根就没有高精度机械陀螺仪用!

“莫总,你们这个已经提请验收了?”

“还没有,验收肯定是要你带头的,不过有同志已经要了几个,前几天才给他们生产好带走,哈哈哈。”想起搞导弹的同志们猴急的样子,莫总笑得异常开心。

这东西的生产速度在现在可快不起来,不过就算是手搓,供应新生产的远程导弹和战斗机、轰炸机总没问题。毕竟这些东西的产量也快不起来。

“我觉得可以了,提请验收吧,有了这一套东西,我们的飞机、导弹,总算是能靠自己找着路了。”

这东西的用途可不只是导弹,还有飞机、船舶都可以用,只是船舶相对来说确定自身位置的手段比较多,对精度、定位速度要求也比较低,大抵是暂时用不上这种高级货了。

“行,你也这么觉得的话,那我们就去操持这个事情,总算是结出果子了,哈哈。”莫总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说完,他又对高振东道:“对了,这个东西,我们写了篇文章,您是通讯作者,文章在这里,你看看,没问题的话,回头我们就把它发出去。”

对于发文章这件事情,高振东倒是没什么意见,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和部分技术细节其实几个主要大国都知道,但是也没见谁能提前搞出来。

只要把大部分技术细节抹掉或者做好处理,想凭着论文就把这东西给复原出来,没那么容易。

原研所的同志拿到了所有的理论、推导的细节和过程,还有高振东时不时的帮忙,都花了2、3年才把这东西给搞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防工委那边同意?”高振东笑道。

“防工委和我们科技院商量过了,同意,而且这篇文章的脱敏,也是多方的同志帮着我们一起搞的,这方面没有问题。至于防工委同不同意你的名字出现在上面,我们也请示过防工委的意见,因为您是激光器的发明人,是激光领域在世界上都说得出名字的科学家,在激光应用方面出现是顺利成章的事情,特别是激光陀螺这种最顶级的成果,你不出现反而会显得很奇怪,防工委也表示同意。”

该出现的地方不出现,那大概率也是有问题的。

高振东闻言点点头,既然几方都同意,那就没问题了,科技实力方面,想要取得一定话语权,还是要造势的,估计几个单位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

他迅速浏览了一遍论文,签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回给了莫总。

他主要关心的,是有没有什么不该透露的内容,这也是莫总把文章给他审的主要目的。

至于论文的行文、结构、外语翻译等等,这方面高振东还不如人家呢。

“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想法?”高振东签完字,问莫总。

“想法?就是改进这个陀螺仪啊。”莫总有些奇怪,这不是基本操作嘛。

高振东想了想:“嗯,我倒是有些想法,这样吧,验收的时候你们提一提,那样能少一点手续。”

他对着莫总他们耳语了一番,后者听着听着高兴得笑了起来,高总的操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这是想在验收的时候,顺便就当着大家的面,把下一步的计划和经费都敲定?

“行,我们回去马上作为研究展望章节,放到验收报告里面去,争取能顺利立项。”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