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851章 紧锣密鼓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打小就清澈  书名: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更新时间:2025-02-02
 
首长转头看向其他首长:“你们看呐?”

“我觉得可能是要做这方面的准备了。”

“嗯,形势越来越急,看起来很有必要。”

“国际上的一些事情,现在也要开始做准备了。”

“现在是八月中旬,趁天气还好,再准备一下,尽量把准备做足。”

“你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直升机弄一点翻过山去,山南那边的海拔,是能够让直升机起降使用的,大不了牺牲一点性能,但是总比没有强。高振东同志建议过,以一些核心补给点为基地,使用直升机进行一线补给,我觉得这个办法就不错,还能及时转运伤员、病员,补充人手。”

空军的同志点点头:“嗯,我明白了,这个事情,我们回去就做,另外,我让安2的机组同志,练习一下低空空投补给,安2飞得慢,地形合适的情况下,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嗯,一些特种飞机,也可以考虑开始进驻了,要先练起来。”有首长补充道。

蜀都机场,一批飞机正在路过。

“这么多飞机,这是要干什么?”

地勤战士们兴奋的议论着。

“别瞎打听,做好工作,完成好任务,就是最大的支援。”

“诶,我知道我知道。”

“这轰炸机大啊,我记得几年前还来过,往西边飞的,执行轰炸任务的。”

“这回这几架也不留在我们这里,呵呵。”

这是两架经过改装的图4,但是不是改装雷达,而是照相侦察和红外、光学设备。

面对山南,雷达就没必要了,我们居高临下,找几个山头架几个就行。还有两架,才是在执行改装雷达预警机任务的。

“这么多战斗机从这里过去,可惜没有尖头的,尖头飞机真好看呐。”

“这些事儿别乱说。”另外一名同志叮嘱道。

实际上,在运动的飞机,远远不止蜀都的同志看到的这点。

兰城市的上空,两架飞机飞过。

“爸爸,你看,飞机飞机!”

“嗯,这是我们的飞机。”飞机飞在空中,看起来不知道有多大,但是细长细长的。

“爸爸,这个飞机怎么没带电风扇?”

“爸爸也不知道,反正它能飞起来就对了。你看,它的两个翅膀长长的,还向后撇着,像不像你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样子?”

“像!哈哈哈!爸爸,你看我!”小男孩一边高兴的叫着,一边弓下身子,两只手臂向后方斜伸出去,跑了起来,嘴里还发出“呜呜呜”的声音,逗得爸爸哈哈大笑。

雪域高原上,刚竣工的西线机场,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有2架组装的图16,还有十多架战6,以及4架看起来像是仿制的伊尔28,但是又不太像的飞机。

这些飞机把不大的西高原机场,挤得差不多是水泄不通。

“嚯,好多飞机啊,这个机场开张就大吉了。”一名工程兵的同志笑道。

“不止飞机,你看那边。”

机场上的一架安12运输机,正在从尾部的货舱门,向外吐着物资。

这些物资都被拆开了,一个一个的箱子,不过有一些太长没放到箱子里的,能看出来是一根一根的长钢管。

还有一些,就不大看得出来是什么了,只是觉得箱子特别的细长,战士们在那里不停的忙碌着。

类似的事情,在雪山机场等几个高原上的正规机场重现,雪山、客木,都热闹起来,只是在另外几个机场上,没有高原西机场的图16,在这些机场,战斗机更多一些。

京城某地:“同志们加班加点改装好的炸5,不对,现在应该叫攻6了,一共12架,连人带飞机可全都给你派过去了,你们可要用好了。”

这东西的改装,最麻烦的事情是发动机,所以发动机改装的工作完成后,很快就有了第一批成果。

飞行员同志虽然都是操纵伊尔28的老手了,但在攻6上面,反而是边学边练,尤其是那几种新弹药,用起来和以前水平轰炸大不一样,更别说还要适应有所变化的飞行性能。

到现在别说飞机不太多,就连合格的飞行员,也不是太多,全派过去了。

“你放心,真要是有事,绝对让他们喝一壶。”

另外一人笑道。

我们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敌人也并没有高枕无忧。

“达瓦里氏,身毒人在向我们请求获得南方同志在高原上的最新情报。”卢比扬卡,一名老毛子向另外一人说道。

“没有最新的。”

“同志,我们的卫星呢?”另一人有些不解。

“我们的卫星是有限的,价格是昂贵的,不可能时刻为身毒人准备,它们有更重要的工作。”老毛子此时的照相侦察卫星都是一次性返回式的,这意味着其使用成本和灵活性,都很有限。

“更重要的工作?”

“是的,比如,花旗人那边、还有欧洲,亚洲的一个高寒高原不是我们的重点,即使它是最高的也不行,我的达瓦里氏。我们现在要重点关注的,是雪茄国那边,别忘了我们正在往那里部署弹道导弹。”

卫星即使打到了天上,也不是想拍哪里就拍哪里的,即使它的轨道能够覆盖全球,可是捉襟见肘的火箭运力,决定了能带上天的胶卷是有限的,身毒人和南方同志的问题,此时已经不在老毛子的考虑范围内,它有自己更紧急的事情需要关注。

“好的,那我回答他们,我们没有新发现。”

高振东在防工委等着此次过来的同志们,如果只是春雷厂和1274厂,那他在自己办公室就直接碰头了,不过此次还有其他单位的同志过来,那到三分厂就不太合适。

等人的间隙,他在心里计算时间。

“那件事情,必定在10月底发生,这个不会有变化。”

如果说高振东的蝴蝶翅膀能扇动很多东西的话,那他相信,我们对脏三动手这件事情是不会变化的。

原因其实不复杂,我们是挑着时间动手的,两者的时间,和雪茄导弹危急几乎完全重叠。

你们俩在互掐是吧?诶,那我也活动活动筋骨。

而导弹危机这件事情,高振东相信自己是影响不了的,甚至连时间和过程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因此动手时间大概率还是10月下旬,此时是8月底,还有两个月,肯定赶不上。

但是动手前后持续了一个月,这就是3个月。

再加上防工委透露的一些消息,也许这一次,和自己前世知道的会有很多不同。

而他准备搞的这个东西,恰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这是有先例的。

“也许能用上,能多一种手段总是好的,特别是这种针对性的手段。”高振东喃喃自语,而且这种手段,对于他的一些设想非常重要。

同志们很快就都赶到了,张总赶到的时候,尤其的高兴。

“高总,又有什么新装备想搞?”

高振东乐了:“有啊,好东西,你稍等一会儿就知道了。”

等防工委的总工也端着茶杯过来,这个高振东紧急组织的临时会议就算是开始了。

防工委领导没来,他最近工作很忙很繁重。

“各位领导、同志,此次请大家过来,是我在搞录像机的时候,发现可以搞一个副产品,对于空军的同志很有用处,所以就紧急把大家召集起来了。”

这个开场白,让不少同志很是奇怪,就连春雷厂也是这样。

按说一个新装备,不至于如此的紧急吧?慢慢搞也来得及。

只有被专门请过来的空军同志,还有防工委的总工,对此若有所思。

防工委总工想着高振东这一两年的动作,总觉得这小子像是猜到了什么似的。

至于怎么猜到的,那就不知道了,人家那脑子,能猜到些什么好像也不奇怪,就好像他不久前写的那份《关于各类新式武器在高寒条件下的使用研究及建议》,就很能说明问题。

只是他这次这么急,到底是为什么?

不管他有什么疑问,空军的同志却是兴趣十足,高振东同志又有新想法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不但有用、好用,而且还很靠谱。

有用好用不难,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这样,但是靠谱、能实现,这就陡然将事情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层面。

“振东同志,请说。”空军有些迫不及待。

高振东点点头:“本来我搞录像机,只是想丰富一下群众的精神生活,顺便出口创点汇……”

这个顺序不能反,出口创汇是顺便的。

“但是搞好了以后,我发现这里面的核心部件,能够用于一种新式武器的制导核心。”

说起制导武器,空军的同志就更来劲了,那个激光制导炸弹用起来简直不要太爽啊。

“是什么武器?”

“电视制导武器,初步的来说,电视制导炸弹吧,这东西价格现在不便宜,用在导弹上,威力小了点,不划算。”

即便是同等重量下,炸弹的装药量比导弹多得多,娘胎里结构决定的。

“电视制导?”这个新奇的东西,把所有人的兴趣都提了起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