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553、别装了,你就是赵都安

类别: 玄幻 | 东方玄幻   作者:十万菜团  书名: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更新时间:2025-03-28
 
“放人?!”

听到孙莲英的话,赵都安还没有反应,周围几个下属坐不住了。

脸色不约而同变了。

心想朝堂上的博弈,陛下选择了退让吗?

好不容易抓的人,就这么释放掉?岂非意味着肃清行动的失败?

“下官遵旨。”赵都安神色却异常平淡,似早有预料,扭头对小秘书等人吩咐:

“听到了吗,去将无辜的那部分释放掉。”

无辜的那部分……钱可柔等人眼睛一亮,意识到了什么,她不确定地问:

“大人您说的是……”

赵都安提醒道:“名单新增的那半截。”

当初,梨花堂出手大肆抓捕清流党时,赵都安曾在嫌犯名单的末尾,手写增添了一堆名字,一起抓了回来。

这两天,这部分人虽也受了一些皮外伤,但事实上并没有被当成内奸对待。

锦衣们始终疑惑,自家大人额外抓一拨人进来做什么,直到此刻,他们猛地明白了什么,眼中流露出吃惊的情绪,眼睛亮亮的,几人扭头立刻飞奔离开了。

孙莲英意外地看着这一幕,忽然笑道:

“不请咱家屋中坐一会么?”

赵都安愣了下,展颜笑道:“孙司监请。”

二人当即往内堂走过去。

那几名跟随的小公公没有动,依旧站在原地。

等秋日的内堂中只有两人,孙莲英掸了掸袍子落座,双手交叠,饶有兴趣地看着白脸缉司给他递来一只洗好的梨子。

老宦官忽然笑眯眯道:

“能让堂堂赵都督亲自洗了梨子送上,咱家也该荣幸了。”

赵都安弯腰递梨子的动作一滞,戴着面具的脸抬起,诧异且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茫然:

“孙司监此话何意?”

孙莲英没好气道:

“别装了,你小子骗骗外头那些人还可以,但骗不过咱家这双老眼。

什么时候回来的?

咱家之前还琢磨,供奉影卫里何时出了这么个厉害人物,脑子里筛了一圈,没寻到对应的人物。方才看到你小子,才确定。”

赵都安脸一垮,抬手隔空一抓,房门“砰”地闭合,他摘下面具,苦笑道:

“您怎么瞧出来的?不会是陛下把我卖了吧?”

孙莲英看着面具下,那张熟悉的脸庞,微微恍惚了下,似也才终于确认,咂咂嘴道:

“有胆子闹出这么大动静,还能让袁立都退让的还有几人?

况且,光方才你那几个下属的态度,就昭然若揭了,梨花堂的刺头何事会对一个空降的上司俯首帖耳?”

赵都安尴尬地笑笑,也不意外。

整座京城,若论对他最了解的,就是眼前这名老人了。

贞宝虽和他负距离,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反而是孙莲英,从最早提携原主,到后来赵都安的整个人设转变,都看在眼中,何况其本身对宫里的人极了解,能看破身份,合情合理。

“回来也没太久,准确来说,也没完全回来。”

赵都安简略解释了下,自己借助镇物,得以两地分身的情况:

“此次得知清流党令人棘手,才下场操刀。至于这层伪装,倒也隐瞒不了太久。”

孙莲英恍然,忽然叹息道:

“江山飘摇,能者多劳,只是辛苦你了,又挨了许多骂声。”

赵都安浑不在意地笑道:

“我可是整个大虞赫赫有名的奸佞之臣,小白脸面首,还在乎这个?倒是今日早朝,究竟情况如何?”

提及正事。

老司监方将早朝境况叙述了一遍。

并不复杂,与设想中大差不差。

身为清流党魁的袁立火力全开,率群臣与女帝博弈,董太师拖着老迈之躯上殿调和。

最终各退一步,已查明有铁证通敌的将依法处置,无足够证据的,女帝答应释放。

“你似并不意外,方才说的名单新增是何意?”孙莲英好奇询问。

赵都安笑呵呵解释道:

“没什么,就是当初第一批抓人的时候,额外抓了一部分凑数的。现在正好放出去而已。”

这句话轻飘飘的,不显重量,可若落在外头,必会令无数人大跌眼镜。

孙莲英呼吸一紧,盯着他:“你故意的?”

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幽邃道:

“肃清内奸一事,本不困难。其中难点,无非是袁立一人。”

“如何既把内奸抓了,又不损害袁立‘党魁’的地位和名望,才是难处。”

“我思来想去,唯有让袁立勃然大怒,率领群臣,与陛下斗一斗,一番厮杀后,各退一步,将一部分人捞走,才能同时保全陛下威严,与袁立的威信。”

“可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争斗,所以,我又必须给袁立一个堂堂正正下场的由头……就像一台戏,既然目的是不想闹大地把事情办了,就必须有个人唱红脸,有个人唱白脸。”

孙莲英愣了下,浑浊的眼眸中陡然爆发出光彩:

“所以,这一切都是你的谋划?

你上任之初,莽撞地闯进都察院,以不符规矩的方式捉人,目的就是让袁立合情合理地为下面的人出头。

并且故意留给对方一个破绽,让清流党的人有了弹劾你的借口,也就有了与陛下争斗的理由?”

赵都安点了点头。

孙莲英深吸口气,继续飞快道:

“而回来后,你额外抓了一批凑数的官员。就是在等着现在,这批凑数的人,本就是为了之后释放出去,给整个京城的人看,给清流党一个交待,给袁立一个台阶?!”

赵都安微笑颔首:

“就像两军交战,袁立若一败涂地,一个人都捞不出来,还如何能坐得稳位置?底下的人如何服他?

反过来,这批官员一释放,袁立便成了从陛下虎口中夺食的党魁,即便只捞出来一批,也足够堵住那些质疑的口了。

凡事就怕对比,李彦辅当初面对手下被抓,只能节节败退,袁立却能救下一批……至少比李彦辅强。

而对陛下而言,也达成了目的,肃清了内奸,放走无辜者,则能展示出宽宏大量……

这场戏里,唯一该被牺牲掉的,也就只有我。不过我本就只是个‘代理缉司’,等事情结束,若有人咬着不放,大不了请陛下夺了我职……

恩,杀了也可以,反正现在的我只是个替身。”

顿了顿,他平静地补了句: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袁立没有问题。幸好,经过我们的刑讯审问,暂时没有证据表明,袁公与反王有勾结。”

一番话说完。

孙莲英眼中除了惊叹,唯有惊叹。

这么棘手的一个局,竟被赵都安用这种手段给解开了,而整个过程,也不过区区几日。

而对比赵都安早期扳倒裴楷之、周丞、对付小阁老李应龙的时候,四处求援,以身涉嫌,艰难取胜。

如今的他,施展手段时,更多了股游刃有余,举重若轻之感。

抬手之间,搅动朝堂风云。

哪里还与当初那个一步登天,人嫌鬼憎的宠臣有半点相似?

“若非亲眼看你成长至今,我都要质疑,是到底是什么人了。”孙莲英赞叹道。

……赵都安沉默了下,将梨子递过去:

“下官无论何时,都是白马监使者,都是大人你的下属。”

老宦官被逗笑了:“你啊,你啊……”

笑着笑着,又有些感动:

“咱家老了,帮不了陛下什么,以后有你和莫愁在陛下身边,陛下也不会那么辛苦。”

不是……你别拿我和太监比啊……赵都安吐槽。

这时,赵都安忽然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他拿起桌上的白色面具戴了起来,挥了挥手。

房门“吱呀”自行打开。

钱可柔等几人回来了:“大人,人已放出去了。”

“好,事情已了,咱家也该回宫复命。”老司监隐晦地袍袖擦了擦眼角,站起身,拂尘一甩笑道。

赵都安忙道:“我送公公。”

二人朝外走。

秋日的衙门已显萧索,地上有黄叶散落。

二人在前走着,几名太监和梨花堂锦衣跟在后头。

孙莲英望着金黄的秋风,忽然想起来什么般道:

“最近坊间都在将你与薛神策比较,一群人明褒暗贬在打压你。咱家听闻,金秋雅集要召开,很可能找你过去。”

金秋雅集?赵都安愣了下,觉得耳熟,压榨脑力回想了下,才记起这是每年秋天,京城内登高聚会的惯用名称。

秋日登高,或“踏秋”、或吟诗论文、或聚众游戏……是虞国的习俗。

哪怕如今烽烟四起,但作为都城的京师依旧安定,哪怕为了安定人心,这种秋日聚会,朝廷也是不干预,甚至鼓励的。

去年秋天,赵都安因去太仓调查“银矿案”,缺席了京中一堆文会。

赵都安皱眉道:

“记得金秋雅集多是文人参加,找我这个缉司做什么?”

孙莲英看了他一眼:

“你坐在这个位置,早被许多人判定是‘赵少保’的鹰犬走狗了,真以为这几日外头骂你的读书人,骂的只是你?”

好家伙,我成了我的走狗……赵都安啧啧称奇。

孙莲英叹息:

“你如今可是整个京城的风云人物,不知多少人想要摸清楚你的底细,这次哪怕清流党的事暂时有了个过得去的结果,但那些文人的气可没撒出去,依旧会盯着你。”

赵都安笑呵呵道:“大不了我不去就是。”

这时,二人走出了衙门,结束交谈。

目送老司监乘车朝宫里去了。

赵都安舒展腰肢,对小秘书道:

“备车,我也得进宫一趟。”

这场权力斗争既然有了个结果,他也松了口气,准备进宫见贞宝。

同时,他也需要神魂回临封那边,安排针对徐敬瑭和赵师雄的第二步计划。

很快,侯人猛和沈倦牵了马车出来,小秘书抱着一堆梨子蹭进马车,给自家大人当零食吃。

只是在一行人拐过街角的时候,赵都安忽然扭头,看了眼对面街道旁停着的一辆宽大的马车。

赵都安眼神略一停顿,收回目光,继续走远了。

马车内。

一袭青衣的袁立手持玉如意,将窗帘挑开一条缝隙,望着“白脸缉司”走远,消失在人海中。

远处,御史陈红走了回来,钻进车厢,禀告道:

“袁公,诏狱放了一大批人。和您猜测的一样,这个新缉司好像早有准备,要不要想办法调查一下,此人身份?”

袁立放下玉如意,脸上疲惫之色稍缓,轻轻叹了口气:

“唱的好一个白脸。”

他扭头,眸光温润地看着陈红:

“总之,这场乱子有了个还过得去的结果,不是么?何必横生枝节?何况……如今京中想查,在查此人身份的已经够多了。走吧。”

车夫甩鞭。

马车走动起来。

陈红默不作声,心中有种预感,袁公非是不想查,而是心中早已知道了这白脸缉司的身份了。

可究竟是谁呢?

陈红脑海中,掠过一个人的身影,但旋即被他摇头掐断了。

那个人坐镇临封,无数双眼睛盯着,不可能出现在京城。

马车沿着朱雀大街,往都察院去。

忽然,远处传来马蹄声,百姓纷纷朝大街两侧退让。

袁立也让车夫靠边停下,掀开帘子往外看,只见从城门方向奔来一名传令兵,扛着火红的令旗,纵马速度并不快,边跑边喊:

“东线大捷!薛枢密使率兵大破建成叛军!大破反贼靖王!”

车厢内,袁立愣了下,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陈红大喜过望:

“袁公!东线大捷!朝廷又打了胜仗了!薛枢密使不愧是我大虞军神,这才多久?就有喜讯?”

袁立捋着胡须颔首,冷静点评:

“以薛神策的作战才能,配合神机营新火器,三千营,神机营,以及临封军府的兵力,能战胜靖王不意外,只看这次大捷是胜了多少,夺回多少地盘。”

街道两侧的百姓们也是精神一震,欢呼起来。

有人高呼“军神!”

赢得众人附和。

一场胜利,可以解决很多内部矛盾,对整个朝廷而言,刚刚经历了肃清清流党的动荡,正是渴求胜利的时候。

另外一条街道。

赵都安的马车也被逼停。

“大人,东线打胜仗了!”钱可柔惊愕。

车厢内,靠着柔软的靠枕的赵都安笑了笑:

“理所应当,薛神策若带着那么多兵马,都打不赢靖王,就真该怀疑他有没有问题了。咦,打了胜仗,你们怎么不开心?”

小秘书苦着脸,有些幽怨地说:

“坊间一直在拿您和薛神策比较,如今东线大捷,您在西线却没什么大动作,可想而知,肯定有一群人要借此事贬低大人您了。”

排版先更后改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