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68章 你去研究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书名: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更新时间:2025-02-20
 
咕噜大王历尽磨难,尝尽人间苦,熬过夜漫漫……陈教授脑中响起了一段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旋律。

但作者年少时的经历都会在作品中体现,陈教授认为,在《借东西的小人》中尤其明显。

“教授,您没事吧……”学生小智见老师好像柱子一样杵着两三分钟了,不由出声提醒。

“熊智?哦。”陈教授目光的焦距逐渐回归正常,“熊智啊,你小时候对家外面,有一个什么样的想象?”

面对突如其来的教授询问,学生身体瞬间紧绷,明显是当做老师的考题了。

“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好奇和未知的,”小智认认真真地回应,“小时候对社会其实是没具体印象的。”

“是这样的。”陈教授默默点头,所以要经历了多少苦难,才会认为外面充满人类的社会非常危险?

广外陈教授,他创立“顾学”,并且还有“顾陆特殊风格的形成”这门课。是权威,但并非唯一权威,因为伴随作家知名度越来越高,投入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好比《人民文学》的主编,还有重大,也开了关于顾陆相关的课程。

“教授怎……”

小智还未问出口,陈教授就直接说,“《借东西的小人》看了吗?”

“还没有来得及,但书已经买了。”小智马上回应,并且说,“顾陆老师的作品,我感觉短篇比长篇的文学性更好。”

“这个角度不错,即便是几年前在故事会和岁月推理上发布的奇闻故事,文学性也是有的。中篇《平面国》《小王子》也好过嫌疑人、来自新世界。”陈教授对顾陆作品是如数家珍。

“可以写篇论文给我看看,”陈教授说:“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我?分析原因?小智愣神,但教授都开口了,他肯定只能点头答应。

在学生离开办公室后,陈教授打开电脑,查看起媒体朋友发给他有关顾陆的新闻。这新闻报道是直接被《雾都日报》主编压下来的。

“这是要作妖啊。”陈教授眯着双眼,想着有时间去雾都一趟。

回到图书市场。

[新童话]系列是给平静如水的市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特别是顾陆的那部作品,完美展现了什么是排面。

“最美乡村:地板下小人眼中的华夏乡村。”——华夏新闻网

“《借东西的小人》有机会被编入小学教材。顾陆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吗?”——人人日报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话,有的孩子叛逆,从顾陆新作分析儿童心理学。”——某营销号(是卖课的,不提名字了)

“天才第一步,除了纸尿裤,还有。小学语文16年级《必读》完整书单。顾陆占据三本。”——当当网

就各领域都要蹭一手热度,甚至刚开始最美乡村是讲述“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的政策,主要讲述乡村建设,也提到顾陆新书。

“乔乔,还想着要超过顾陆老师吗?”杜木垚调侃地问。

两人约着吃饭,路过一家书店,书店把[新童话]系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一个大平台。而《借东西的小人》又占据了大平台的一半位置。重中之重。

“其实,是我之前说话太大声了。”乔漫水说,“在我看来,这本书号称孩童的乡村诱捕器,一点也没夸张。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根本写不出那么有趣的农村。趣味和质量,我都是服气的。”

“其实我真的好奇,这项目是怎么请动顾陆的。”乔漫水说。

“嗯……还不是我们长江儿童出版社,三顾茅庐的邀请。”杜木垚也是敢吹。

“方便打听一下,他的版税是多少吗?放心,你告诉我,我绝对不告诉别人。”乔漫水想找一下打击。

“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比例,你还是别打听了。”杜木垚回应,两人关系特别好,所以他才悄悄告知了。

“哈?百分之二十三?!这也太高了吧,出版社挣钱吗?”乔漫水他自己拿的是十四个点,已经是相当不错。

是恐怖啊,国内最高,没有之一。

“破五十万销量就挣钱,而顾陆老师哪本书销量不破五十万?况且你是不知道,这个版税率,多少出版社想给,都还没这个门路。”杜木垚说。

版税这东西是出版社真金白银的让利,所以一个点就是一个境界。乔漫水更直观的感受到,顾陆和自己不在一个纬度。

《借东西的小人》连续数日霸榜线下书店和线上平台的图书销售榜冠军。

正是因为节节高的销量,互联网上出现许多吸引眼球的标题。

《二十一世纪最畅销的童话作家,这是为什么?》

《震惊!顾陆和两个女人、四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顾陆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难以逾越的两座高峰,大人和小孩都爱他》

营销号发挥还是一样的稳定。

21世纪最畅销,说的不是总销量。实际上,郑渊洁、沈石溪等作家上千万的累计销量,肯定超过当前的顾陆。

这么耸人听闻的标题是指“单本”童话作品累计销量最多。

至于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先把顾陆的经历列一通,基本都是百度百科能查到的。

再然后补充一句:“虽然顾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非常多读者,并且也是有目共睹的天才,但距离文学殿堂最高的奖项还差很远……”

营销号的报道大抵没什么含量,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真的写对了。

就是《小王子》和《借东西的小人》犹如大陆板块碰撞下隆起的两座高峰!

前者销量不必多说,后者也快突破百万,看销售情况,两周内妥妥的。

山峰看起来,好像能够攀登上去。

可真的开始攀登,开始仔细思考,写出比小王子更适合成年人的童话,写出比小人更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话……

好像郑渊洁在今日的评价,“你可以小时候看《借东西的小人》,长大了看《小王子》,老了还有《四大名捕》等着,完成闭环。”

最明显的是,互联网上来自同行的进攻瞬间就清空了。好比攻击力非常强悍的五家人,把自己开的小号都注销了,眼神都清澈。

关于这一点,顾陆没什么感觉,因为他本身被攻击的消息根本没看。

顾陆唯一有体感的,还是姚小驹的电话“轰炸”。姚也是没办法,恰好近期有好多事需要打电话沟通,有时还要视频电话。

若不是欧洲的业务太忙,姚小驹真想回国。

要知道姚小驹是动作很快的,已请来三位合适的译者,将新作翻译成英法日三国语言。

“汤姆先生,书里很多道具,很难翻译,比如蓑衣,suoyi然后以注解的方式解释,还是意译成雨衣、棕叶衣?”负责翻译成英文的译者询问。

顾陆是国内文化输出的一面响当当的旗帜,越厉害,站得就越稳。

“用suoyi来直译,影响阅读吧。”姚小驹说,“有个折中的办法,翻译为棕叶衣,并注解一下,说明这是什么样的雨具。”

《借东西的小人》的翻译有些麻烦,但一点也不影响,姚小驹一个个解决。

“阿美莉卡的电话?”姚小驹接通,然后进行了好一会的英文沟通。

打了两三分钟才挂断。

“我估计小顾哥没时间去阿美莉卡。”姚小驹喃喃自语。

什么个事儿呢?《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也拍摄成功了,电影首映礼想要邀请原作者。

“希望票房能给力点,在美利坚名气这么高,应该没问题的吧。”姚小驹祈望。

电影改编,若能有霓虹改编动漫那么火爆就太好了。

当事人顾陆在看[开卷有益]统计的童话的累积销量排行榜。第一名是小王子,感觉努力一下,第二名也能拿下。

“两座高山才能够让同行感受到绝望,就好像我实际上可以再写一篇科普文。”

再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和《平面国》达成前后包夹芝士。

当然,要等一段时间。

因为顾陆下一步是写出欧维,“孤立”美利坚。

“虽然但是,真的没办法啊,茨威格在天之灵能不能保佑,《世界的建筑师》快现出来吧。”顾陆思维跳跃,又瞬间转到了还未合成的作品上。

互联网上买了好多东西,都没能触发,此外,连让顾佳渝帮忙要的签名球衣,都从国外寄回来了。

“应该多出去走走,否则光是关家里,不容易触发。”顾陆这么想着。

接下来的一小时,顾陆用来处理邮箱堆积的文件和微信消息。

哦对了,窦科的微信还发来了一个小作文——主要是窦父在一次外出修理之中摔伤昏迷了。

[窦科:当时就很害怕,想着万一我爸醒不过来了怎么办。我的道歉还没有说出口,万幸并不严重,只需要修养两三月就行了,我就在医院道歉了。我说对不起,我心中能够修好很多东西的父亲,一直是非常厉害的。我爸嘴上没说什么,但能够看得出他非常高兴。

原来不只是很多孩子在等大人的道歉,原来很多大人也在等。顾哥真不愧为是作家,说得太对了。]

一旦一个人的标签太出名,那么一切就会被归结于他身上标签。比如天才的标签,就会让很多人忽略努力。而是不是作家,和顾陆之前的开导也没什么关系。

[顾陆:那就好,一句话说出来,解开的是两个人的心结。]

也挺为老同学开心的。不过坦诚真的好难,若不是受伤的契机,也不知道窦科什么时候才会说出来。

邮箱和微信的事也没处理完。

“得出门了——”顾陆用极快的时间梳洗打理。

近期咕噜大王的安排得非常紧密,上午还参加了组会,下午就得去参加[新童话]签售会,在首都图书馆举行。

具体位置是十里河桥南,就在三环开外,并且交通非常便利。关于场地,多补充一句,签售会的地址是在新馆,新馆的空间很大。

新馆共10层,也是因为座位非常多,所以每到假期,就有不少学生过来学习,特别是八楼和九楼。

新童话系列书籍作家签售会顾陆和作者们期待读者们

实际七位作家都有各自的海报,只是新馆一楼拉的两个横幅,就是这样的。

“看看,好多读者,还没开始就已经排长队了。”乔漫水是有点话唠的性格。

就如果在一个人多的场合,找不到交流的人,他就浑身不自在。

这不,你看看,都逼得他去找死对头诺米姐姐说话了。

说是死对头也有些夸张,就是两人曾经打过擂台,并且打出真火。乔漫水觉得诺米姐姐赢得不光彩,全靠性别优势。而诺米姐姐觉得乔漫水数据造假,两人对喷了好久。

“嗯?”诺米姐姐前后左右张望,确定对方是在对自己说话,才回应,“许多都是顾陆老师的读者,现场至少一半都是顾陆老师的读者,剩下一半我们六个分。”

诺米姐姐这样说是有逻辑支撑的,“很多排队的人都是大学生和二十来岁的青年,你觉得你的书,读者对象是他们?”

懂了,这群人基本是被顾陆吸引过来的。剩下带着孩子来排队的,才是他们的读者群。

之前说过,新童话系列是八零后到九零后的童话作家,所以他们的粉丝还没长成大学生的年龄。

“感觉也还行,我们六个加起来,可以和顾陆老师五五开。”乔漫水说完,还补充,“当然我感觉我们六个之中,我的粉丝可能会更多。”

这个有什么好争的?诺米姐姐翻了个白眼。她不想再理会这货,而是和另一位女性作家周静聊天。

五家人原地站着没说话,也没和人聊天,就一言不发的装高手,同时目光在搜索,他在寻找和自己“四六开”的顾陆。

是这样的,五家人承认了现实,伴随着他看了《借东西的小人》,觉得对方胜过自己一分。

他目光没搜寻到顾陆,不是因为重要人物最晚才出现,主要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馆长和安保人员在紧急布置,因为有大批“读者”,还在往首都图书馆赶……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