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2399 天山核电站

类别: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书名: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更新时间:2025-02-23
 
九部。

办公室中,老洪正在处理着文件。

杨小涛端着水杯走进来,旁边的秘书见了立马起身点头。

“你咋有空过来?”

老洪抬头看了眼,随后继续忙活手头工作。

“这不是听说上面下了任务嘛,过来瞅瞅。”

杨小涛走到跟前,然后打开一旁的电风扇,“这风扇该用了就用,否则中暑了咋办?”

老洪将手上钢笔盖上,然后吹了吹刚刚写好的文件,对着一旁的秘书喊道,“小王,将这个发下去。”

秘书小王立马上前接过,这才出去。

“你是怕我中暑了,没人替你干活吧。”

老洪没好气的说道,自刘怀民离开后,杨小涛就将刘怀民的活交给了老洪。

当然,代价嘛,计算器。

“那哪能啊。我这是关心你啊!”

“拉倒吧。”

老洪走到一旁坐下,杨小涛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烟,老洪皱眉,“黄鼠狼给鸡拜年,无事献殷勤你肯定没好事。”

“你,你这话说的。”

杨小涛坐在桌子上,“你这话说的,真对。”

然后嘿嘿笑着,“老洪,有件事跟你商量商量。”

老洪吸着烟,“你说吧,我这算是进了狼窝了。”

“哪是狼窝,这是建设革命的志同道合的,窝。”

老洪睥睨杨小涛一眼,“说吧,啥事?”

“那个,我想再搞个研究室。”

“还搞?”

老洪立马不淡定了。

这搞研究室,得花钱啊。

别看现在九部的进项很多,但开支也多啊。

尤其是那些研究室,一个个的都是无底洞,就像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别看现在做出来了,但这后面的耗费,别人不清楚,他还不知道?

就这一个研究所的花费,拿出去都够一个普通工厂养活全厂工人了。

“你看看。”

老洪起身从桌上拿起一份资料,递给杨小涛。

“这是上个季度的报表,你看看咱们的研究开支,几乎占了百分之三十。”

“这个收支可是很不正常啊。”

杨小涛接过看了眼。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后勤这一块,他还真没怎么上心。

也多亏老洪能力强,没有让他操心。

但现在看来,九部的摊子确实铺的有点大啊。

“还有,这个,建立人民医院的事还没算上,又是个吞金兽。”

“也多亏制药厂跟进门的计算器多了些进项,否则咱们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老洪还在抱怨着,杨小涛听了只能将资料放在一旁。

沉默片刻,老洪这才问道,“你又想要干啥?”

杨小涛吸一口烟,“想要搞个卫星电话.”

将跟陈芳说的那些挑重点说了下,老洪吸烟,默不作声。

良久,老洪问道,“得多少人,多大规模,用到多少东西?”

“不清楚,现在还没想好,但肯定得做这事。”

杨小涛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老洪皱着眉头有些无奈。

“对了,这方面的研究还要找其他人帮忙,可能得跟七机部合作。”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合作,得往外拿东西。

老洪再次叹息。

眼前的这位主啊,是真能作。

也就是九部这底子厚实,经得起霍霍,否则换一个机部试试?

谁能供应的起啊。

“好吧,我尽量挪出一部分款项给你留着。”

“不过,你得紧着点用,咱们不能一点不留,得准备下应急的。”

老洪最后还是妥协,杨小涛立马应下。

“你放心,我这肯定省着用。”

“那样最好。”

正事谈完,杨小涛又说起西北机械厂那边的情况。

“机械厂那边老李可是累的不轻。”

“又是搞炼钢,又是搞科技创新的,上次还跟我说,要派些人过去帮忙,将研究部门的架子搭起来.”

杨小涛说起西北的事情,老洪在一旁笑着点评。

“老李还是有能力的。这次更是想借助核电站这股东风将工厂产能提高个台阶。”

“哎,说到核电站,你知道进度咋样了?”

老洪好奇问道,杨小涛耸耸肩,“不知道,我只知道名字叫天山核电站,其他的不清楚。”

“不过听二机部的消息,说是顺利的话,今年就能做出来,年后就能供电。”

“这速度也是够快的。”

老洪听了点头,然后笑道,“到时候咱们也算是有了核电跟太阳能电的国家了,算不算是世界一流?”

杨小涛嗯了一声,“世界一流不敢说,但绝对是前列啊。”

“对了,赫总那里要搞个运动会,你知道不?”

“知道,我离开前他就有这想法,还想着让王胡子派人参加呢。”

老洪说起这个,脸上笑容更多了。

尤其是王胡子跟赫总走到一起,让他心里更是宽慰。

“你说,咱们这要不要搞个运动会?”

杨小涛心中一动,老洪立马摇头,“拉倒吧,都忙的不行,哪有时间搞这个啊。”

“再说了,搞运动会不要钱啊,不要物资啊。”

“省点过日子吧啊。”

老洪虽是如此说着,但心里还是很认同的。

毕竟这是拉近各个工厂之间关系的最好手段。

天南海北的,大家聚在一起,说一说各自的情况,通过运动会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九部的团结。

“这事我跟老李和老陈他们商量商量去,看看他们的主意。”

“要是可行,咱们就办一个。”

杨小涛也想到其中好处,老洪也没再多说。

两人简单聊了会儿,杨小涛就端着搪瓷缸子离开。

老洪揉揉肩膀,坐回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

西北,红星机械厂。

自从继承这个名号后,李成军、方圆等机械厂的高层就一直在心里端着,生怕给这名字抹黑。

所以,任何下发的任务,众人都是尽全力完成。

办公室里。

李成军看着眼前一众机械厂的高层,语气沉重。

“同志们,我知道眼下面临的困难很多,但这不是理由。”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低头。

这场会议已经开了半上午了,众人各说各的,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

意见不统一,劲就用不到一块去。

李成军说完就扫视下方众人,随即严肃说道,“我的意思很简单,不管如何,都要保证天山核电站的建设,这事,没商量。”

“你们别给我说这个困难,那个困难的。”

“我不听这个。”

李成军拍着桌子一句句的喊着,众人低头不敢出声。

“钢铁厂!”

下方钢铁厂的厂长立马抬头,吞咽着唾沫。

“你们要保证铁轨的生产,我不管你们怎么干,要人,我给你人,要材料,我让人给你送。”

“要是出现钢铁供不上,我拿你们是问。”

钢铁厂的厂长跟书记听了,捏紧拳头咬牙点头,“厂长,您放心,我们钢铁厂就是砸锅卖铁,也保证完成任务。”

事到如此,他们没别的选择。

“其他部门,按照要求,执行任务。”

“这点,谁也不准给我打折扣,更不准给我掉链子,我找他算账。”

手拍在桌子上,同样的也拍在人心里。

会议终于结束,李成军冷着脸离开会议室。

回到办公室,赫总跟祝老正在喝茶。

见到两人,李成军走回座位上,脸色苦笑。

“这干件事,真难。”

赫总笑呵呵的给倒了杯水,“你啊,就是心太急了。”

“同志们还是很不错的,催促越急,同志们越是紧张。”

一旁的祝老也开口劝说着,“操之过急,容易适得其反啊。”

李成军喝着水,然后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两位,我能不急嘛。”

“东边的核电站要是建立起来了,有了电,就有了产能啊。”

“这时候不趁着还没完成将自身健全起来,就会错过发展的机会。”

“机不可失啊。”

说道这核电站,两人都是一阵心神驰往。

从王胡子那里了解到,这核电站是一座小型的,但即便如此,一旦建立成功,西北这边的电力供应将得到直线提升。

发电量将是眼下的两倍到三倍还多。

如此富余的电量,他们要是不抓住机会,那就是个棒槌。

“行了,一张一弛,才能调动起工人的积极性啊。”

“我这运动会可得照常举办啊。”

赫总笑呵呵的说着,李成军听了露出苦笑。

不过答应的事,还是得干。

“行吧,到时候拿出点奖励,让老方看看库里还有啥东西,到时候提振士气。”

戈壁滩上。

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

烈日下,一座座房屋就跟石头一般错落着,四周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

而在这错落的居所不远处,一条河流奔腾向东,为在此驻扎的人们提供水源。

这是一条长流河,夏季的时候,水量尤其充沛。

即便是到了枯水期,也会有水流淌。

正是因为这条河的存在,让驻扎在这里的士兵坚守下去。

而现在,大量的工人、物资、建筑材料开始向这里汇聚,原本平静的戈壁上,开始响起整齐的号子声。

“一二,嗨哟!”

“加把劲啊,嗨哟!”

远处,烟尘升起。

一辆装甲车快速驶来,然后在工地上停下。

从车上跳下来两个人,为首之人身高超过一米八,跟这个年代一样的身材,目光扫过正在建设的工地,随后点头往指挥部所在走去。

“老柳,你怎么来了?”

刚到指挥部,里面的人看到来人立马停下手上工作,来到跟前询问。

来人正是二机部的当家人,柳老。

而屋子里的人,正是二机部负责核定站建设的相关人员。

柳老上前,跟屋里人一一握手,“我过来看看,老钱在四九城可是忙的走不开,没办法,我只能亲自过来了。”

“怎么样,这里还顺利吧。”

为首的胡主任点点头,“还好,地方上非常支持。”

“而且咱们有先前建设的经验,这次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吧。”

“不过,这核电站跟我们想的不一样,里面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设计,包括这水泥,就跟咱们平常用的不一样,还有这发电机,也需要重新研发.”

胡主任将实际情况说了下,柳老接过桌上的资料翻了一会儿,随后问道,“这么说,对方给咱们的核电站材料没有问题了?”

胡主任点头,“现在看来是没有问题的,但不敢保证一定没事,还是得重新论证。”

柳老点头,然后看着黑板上的‘天山’两个字。

“同志们,这次任务,是国内第一次尝试,上级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所以,咱们不仅要做出来,还要将经验吃透了,将来建立更多,更大的核电站。”

“将来,咱们要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用上电,都能点亮灯。”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