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零七章 再次被改变的科技史

类别: 科幻 | 超级科技   作者:新手钓鱼人  书名:走进不科学  更新时间:2023-11-30
 
“暗物质?”

听到杨振宁口中说出的这个词。

黄昆顿时神色一怔。

过了小半分钟,他才拧着眉头说道:

“老杨,你说的暗物质.是不是当年弗里茨·兹威基提出来的那个概念?”

杨振宁闻言点了点头:

“没错。”

黄昆闻言,脸上的迟疑之色愈发浓郁了。

暗物质。

这是一个如今比较冷门的概念。

暗物质观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当时弗里茨·兹威基根据光谱红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利用位力定理计算了后发座星系团的动力学质量。

结果他发现计算得到的动力学质量要远大于星系团因恒星发光而推算出的光度质量,因此他认为星系团中有大量不发光的物质没有被观测到。

后来弗里茨·兹威基对室女座超星系团也进行了研究,发现结果同样如此。

于是他便提出了一个想法:

宇宙总质能中,只有很少的部分属于可见物质。

也就是我们看得见的星系、星云尘埃、恒星、行星等等,剩下的都是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

暗物质。

这类物质不带电,不参与任何物质作用,只和引力发生关系。

不过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科学家对物质的微观性质了解甚少,且对光度质量的推算存疑,因此没有太重视弗里茨·兹威基的结论。

暗物质的概念有点类似菜市场最边缘卖姜蒜的小摊,顾客吧不至于没有,但和那些卖蔬菜鱼肉的大摊位相比就显得很冷清了,只能勉勉强强混个温饱。

结果没想到的是.

此时杨振宁和李政道所推导出的第62颗基本粒子,居然会是暗物质?

“等等,不对啊。”

接着黄昆很快想到了什么,对杨振宁问道:

“老杨,如果我记忆没出错的话,暗物质学派所坚持的暗物质特性,和元强子模型应该是存在一些差别的吧?”

“也就是暗物质如果真的存在,理论上也应该在模型之外才是。”

如今暗物质学派的领头人叫做肯特·福特,也就是后来通过计算仙女星系星系旋转曲线彻底实锤暗物质存在的那位大佬。

他通过温度涨落的球谐函数展开推导了一些暗物质特性,比如说暗物质要不带色荷、保有足够大的丰度、并且为非相对论性.也就是质量远大于动能。

这些特性表明它的主要组分不可能是标准模型中的任何一种粒子,也不可能是恒星坍缩形成的黑洞,也就是模型之外的某种粒子。

换而言之.

即便暗物质真的存在,也不应该是第62颗基本粒子。

面对黄昆的疑问,杨振宁却笑了笑:

“那可不一定,虽然肯特·福特在暗物质方面研究的很深入,但具体粒子的特性他还是有可能出错的。”

“对了,老黄,你有纸笔吗?”

黄昆闻言连忙点了点头,提着手中的公文包晃了晃:

“有,我刚在二层的会议舱和林老师聊了些半导体的内容呢,包里有纸也有笔。”

黄昆口中的林老师叫做林之平,和华山四姐妹之一的某人在名字上只有顺序的区别,也是一位在半导体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

这次林之平回国带来了不少国际上先进的知识和资料,所以在安顿好归国团的其他人后,黄昆便立马找林之平聊天去了。

随后杨振宁、李政道和黄昆三人选了一处就近的座位,拉了张放杂物的桌子,开始讨论起了内容。

“你看这里。”

杨振宁先是朝李政道要来了那册《PhysicalReviewLetters》,很快翻到了其中一页:

“这是元强子模型中描述中微子的Proca方程,沿着这里把BCH公式做个级数展开,可以得到一个一个短时效的破缺场。”

“然后引入SeiθSilimn→∞(IiθnSi)neiθ2σieiθ2σ”

“假设一个平庸分量,S12σ12(0110),S22σ22(0ii0),S32σ32(1001)”

“然后再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喏,你看,一个广域场就构建出来了。”

看着杨振宁面前所写出来的广域场表达式,黄昆的呼吸霎时都停顿了几拍。

广域场。

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连续自由度的势能场,属于一个高能格点理论的低能有效理论,也就是人造场。

不过这个人造场并不是随意杜撰出来的,而是根据拉氏量推导出来的势能场。

人话来说就是有迹可循,有理可导。

不同情况的广域场表达式并不一样,而杨振宁此时所写的这个广域场的特殊之处在于

它的旋量场只有左手场。

众所周知。

数学上的旋量是指Spin(p,q)群基本表示中的矢量,有时也指自旋主丛的截面。

物理上的旋量是指自旋空间的对称群SU(2),或复化4维Minkowski时空对称群SL(2,C)的表示空间中的矢量——有时也指时空上的旋量场。

而在杨振宁的推导过程中。

这个旋量场的w单位转轴保持不动,R(2θ)和R(θ)R(θ)相乘是一样的,内积中存在唯一的反对称旋量εAB。

把这个情形引入赵忠尧论文中的质量场模型(也就是希格斯机制),就会发现破缺还会产生一个无质量的激发模。

换而言之.

在元强子模型中,还存在一种除了引力作用外,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电磁相互作用的粒子。

也就是.

元强子.或者说基本粒子模型框架支持的暗物质粒子。

想到这里。

黄昆的眼中早已尽是骇然。

居然真的存在第62颗粒子?

诚然。

这种所谓的“存在”主要来自数学上的推导.直白点说就是数学预言,但问题是其他那几十种基本粒子同样是基于这种数学语言的逻辑才存在的。

更关键是元强子模型还附加了双喷注图,也就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反驳这个模型的错误,反倒是支持的数据有一大堆。

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所说的第62颗基本粒子,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存在的。

只是它的寻找难度要比普通粒子高很多就是了——因为它只参与引力作用。

想到这里。

黄昆忍不住抬头看向了杨振宁与李政道,对他们问道:

“老杨,老李,计算出这个粒子的人有多少?——我是指海对面。”

意识到数学框架支持暗物质粒子后,黄昆的注意力立马从二人的赌约跳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现在有多少人计算出.或者说知晓了这颗粒子的存在?

如果海对面能够计算出这颗粒子的人有很多,那么他就必须立马把这个消息汇报上去,争取让国内同步上马相关研究。

毕竟兔子们在论文中已经或明或暗的预示了61种粒子存在的证据或者数学推导,唯独暗物质粒子没有任何提及。

如果海对面、欧洲或者霓虹那边抓住这个机会开展研究并且取得成果,那么兔子们的风头多半也要被抢走一些。

这对于强迫症晚期的兔子们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儿。

听到黄昆的问题,杨振宁思索了几秒钟:

“应该不是很多,霓虹那边的南部阳一郎和汤川秀树应该是有能力计算出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最近的行为有些奇怪。”

“比如南部阳一郎直接辞去了在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职务,匆匆回到了霓虹国内。”

黄昆眼神微微一动,不过没有说话。

作为华夏如今的学部委员以及徐云名单上的可靠同志,黄昆在不久前已经被告知了霓虹那边的相关真相。

南部阳一郎回霓虹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大一统模型的研究,如今可是霓虹的“国策”了。

在这种情况下。

且不说汤川秀树和南部阳一郎有没有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痕迹,即便他们真的推导出了相关内容,与可能掀翻物理学界的大一统模型相比,暗物质的存在也只会显得无关紧要。

至于汤川秀树他们把这消息告诉海对面如今这对父子正处于矛盾的巅峰期,至少这两年内是没啥可能的。

想到这里,黄昆的凝重顿时消退了一些:

“那么海对面呢?”

“海对面啊.”

杨振宁轻轻的“嘶”了一声,这是他在思考时常做的动作:

“海对面的顶尖人才要比霓虹人高不少,但暗物质这个概念在海对面却长期都是被打压的——因为很多科学家不相信地球和太阳在公转运动中穿越了看不见的暗物质媒介物。”

“比如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这些顶尖高校中,都不允许讲师提及暗物质概念。”

“当然了,这也和肯特·福特的政治立场有一定关系。”

上头提及过。

暗物质的提出者是弗里茨·兹威基,如今的掌门人则是肯特·福特。

肯特·福特在政治立场上非常的特殊,他经常抨击海对面迫害印第安人的事情,还当着麦克阿瑟diss海对面无耻的发动半岛战争,基本上就是个喷壶。

而科学家一旦和政治尤其是非主流的政治倾向挂钩,他的日子多半就不太好过了。

加之暗物质确实因为设备精度的问题存在难以服众的逻辑漏洞,所以在海对面确实没啥市场。

后来如果不是维拉·鲁宾从卡内基科学学会拉来了一笔投资,肯特·福特压根就没可能改进观测设备,最终也不可能证实暗物质的存在。

而且就算是暗物质发现后,维拉·鲁宾的名声也要远大于肯特·福特。

维拉·鲁宾后来被小克Clinton亲自授予了国家科学奖章,成为第二位入选海对面国家科学院的女天文学家,而亲自计算出仙女星系星系旋转曲线的肯特·福特却荣誉缺缺,由此也可见政治倾向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了。

当然了。

如果从华夏人的角度来看,肯特·福特倒也算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

接着杨振宁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种情况下,海对面还有很多顶尖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到了粒子验证上。”

“比如说威利斯·尤金·兰姆、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耶诺·帕尔·维格纳,都已经申请了很多粒子的相关项目——毕竟这些粒子要是研究的好,说不定还能给他们带来一个诺奖。”

“所以反倒是一些课题权限没那么大、同时能力又很强的学者,有可能会发现暗物质的存在。”

“比如说给赵忠尧同志他们这篇论文写评价的默里·盖尔曼,还有一个叫做史蒂文·温伯格的年轻人,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谢尔登·格拉肖,这三个人应该有能力计算出暗物质的存在。”

“另外巴基斯坦的阿卜杜勒·萨拉姆应该也有可能,不过巴基斯坦那边的科研环境想要验证暗物质还是太难了。”

“欧洲那边的情况和海对面应该差不多,倒是毛熊老大哥那边可能会有些科学家发现暗物质的迹象,毕竟他们的黑科技实在是有点多。”

黄昆缓缓点了点头。

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正如杨振宁所说,暗物质本身就是一个很冷门的概念,同时相关推导过程对于一个人的物理以及数学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又将中心放到了其他粒子的验证上,能够完全静心计算推导的其实相当有限。

纵观华夏之外,大概毛熊那边的学者数量反倒要多点儿。

不过毛熊的内部情况同样很复杂,况且退一大步来说,暗物质真要被毛熊发现,造成的影响肯定也要比被欧美日韩发现低很多。

当然了。

黄昆并不知道王淦昌他们早在之前就发现了4685超子存在的迹象(见六百二十九章),更不知道这个暗物质就是与4685超子伴生的孤点粒子.

没错。

杨振宁和李政道推导出来的第62颗微粒,正是代号为“盘古”的孤点粒子。

这其实很正常。

因为论文中附加了4685超子的结合能,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通过这个结合能做的级数展开。

这种情况下发现的暗物质,自然只能是孤点粒子。

随后黄昆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诸多想法尽数抛到了脑后,又问道:

“那么老杨,你们括号里的那个63又是指.”

这一次。

杨振宁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看向了李政道:

“还是写下来?”

李政道自无异议。

随后杨振宁将算纸撕下了一小块,递给了李政道。

二人这次就没转过身了,而是同时将左手挡在纸前,写下了自己所想的内容。

十多秒钟后。

二人同时将这纸片推到了桌子中心。

黄昆探了探脑袋,数秒钟后,整个人的声音骤然拔高到了青藏高原的量级:

“卧槽,引力子?????”

请记住本站域名:大风车小说, 搜索 "大风车小说"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