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
看着央视《唐诗何止三百首》主持人陈凡说出的诗圣两个字。
无数观众一瞬间默然无语。
他们被“诗圣”这两个字,一下子给刺激到了。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
还有诗人会被称之为诗圣的。
要知道。
在唐朝。
哪怕就是有人敢称诗仙,也没有人敢称诗圣。
因为圣这个词,历来都是最高的荣誉。
不过。
很快。
诗圣这个名字就已被他们接受。
特别是那些通过快抖看直播的朋友。
“大爱诗圣,我认为,诗圣就是杜甫,杜甫就是诗圣。”
“我也赞同,不服来辩。”
“不服也不行,谁还能找出一位超过杜甫的?”
另一边。
泰山风景名胜旅游管委会一众高层,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都感觉无比的沸腾。
“郑总,我觉得就是1个亿,我们也要拿下杜甫这首《望岳》。”
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仅仅是因为《望岳》这首诗是为泰山量身定做的。
更为重要的是。
这首《望岳》,是诗圣杜甫写的。
“刚才说了这么多,都是比较悲痛,没有太多开心的事情。事实上,杜甫也有开心的时刻。在杜甫迁到成都以来,他的一位朋友高适来看望他。杜甫很高兴,然后就令妻子做饭。可是,一顿饭做好。却发现桌子上只摆了四道菜。”
“或许大家以为,有四道菜可以了,杜甫原本就过得不怎么样。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四道菜是什么菜。第一道菜,盘里只有两个蛋黄,蛋黄上面放了几片葱。第二道菜,只有蛋白。第三道菜只有葱白,就是葱的白色部分,第四道菜,只有一碗清汤,然后在清汤上面放了几个蛋壳。”
当听到陈凡的解释,众人目瞪口呆。
“好吧,感情这四道菜其实就只有鸡蛋和葱。”
“至于最后一道,还只是清汤加蛋壳,蛋壳也能吃吗?”
“楼上的,给你科谱一下,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其实还是很有营养的,只不过是我们现代人不吃罢了。对于古人来说,鸡蛋壳也是不能浪费的粮食。”
没得办法。
杜甫可以说是众多诗人当中混得最惨的一位了。
哪怕就是好朋友来了,也只能有这样的菜招待。
但虽然如此。
为了让大家不尴尬,杜甫灵机一动,对着高适说:“高兄你看看,这第一道菜叫做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菜,叫做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嘛,叫做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叫做。”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这首诗,正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绝句》。
“两个鸡蛋,哈哈哈,不就是两个黄鹂嘛。”
“那翠柳呢?”
“不是有葱吗?”
“一行白鹭上青天,蛋清,蛋白,一行白鹭,我突然发现杜甫也是人才。”
“窗含西岭千秋雪,葱白不就是千秋雪吗?”
“至于,这更形象了,这一些蛋壳,那就是船啊。”
掌声疯狂传来。
这一个小故事,不只清新脱俗,而且更为有画面感。
另外这首诗写得也非常有美感,同时也非常的简单,让人一看就懂。
不得不说,这水平之高,那简直绝了。
当然。
这个小故事只是小故事。
这首绝句,并不仅仅只是说四道菜。
这首诗,虽然看起来很有画面感,但却同样抒发着诗人对于国家的感情。
正如最后一句“?”
为什么门口之处停了这么多的船?
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所以整个国家都处于战争当中。
很多的一些船支因为战争无法通行,只能停在河面上。
因为船太多了,所以一字排开好像排到了万里之外。
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说的话,也不算是一件让杜甫高兴的诗。
不过。
要说表现杜甫开心的诗,还真有一首。而且这首诗,那是杜甫真正的开心。
“公元763年,唐军在洛阳附近与叛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唐军收复了洛阳与郑州,开封等地。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在成都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一时欣喜若狂,遂提笔写下了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可以说。
这首诗与《春望》一样,都是一首饱有无比爱国热情的爱国诗。
但与春望不一样。
春望当时处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即,整个国家一步步进入衰退,民不聊生。
但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国家开始走向正常,回归到和平。
所以杜甫听到这一个消息,第一个反应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再看妻子的反应,漫卷诗书喜欲狂。
还不赶紧收拾收拾,我们要回家了。
是的。
听到这样的消息。
哪怕一生不得志,一生都没有啥高兴事儿的杜甫,这一次高兴的都有一些失态。
所以这才有“白日放歌须纵酒”。
不管是大声的唱歌,还是纵情饮酒,都不足于表达杜甫的高兴之情。
你能想象,这时的杜甫内心是多么的喜悦。
而最后一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用现代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听到这个消息,我打飞的也要往家里赶啊。
事实上。
当时的杜甫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家。
因为当时虽然有看到战争结束的苗头,但却还没有完全结束。
所以杜甫也不敢轻意回家。
但这首诗,却无比的表现出了作者爱国思乡之情。
“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陈凡老师为什么称杜甫是诗圣了。”
“陈凡老师不是说了吗,杜甫之所以被称之为诗圣,那就是他的思想高度。”
“是的,确实是思想高度。但,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下比较。比如,我们拿这首诗与孟郊登科后相比。当时孟郊考上进士,也是欣喜的发狂,然后他就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这仅仅表现的是他个人,而且这样的喜,才真正有一些放荡,有一些得意忘形。但是,杜甫这首诗里面,就算他高兴的再怎么得意忘形,我们内心也是极度的佩服。”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不比不知道。
一比较。
你就会发现,为什么诗圣是杜甫,而不是别人。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此前多方照顾杜甫的严武去世。杜甫又开始了飘泊,还好夔州都督与杜甫是旧识,他让杜甫帮官家看管一百倾的公田。这时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一些,然后杜甫也买了一些田,并买了一个四十亩的果园,还请了一些工人帮他做事。这个时候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许多,所以创作热情也高了许多。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杜甫先后创出了四百多首诗作。”
“只是可惜,虽然杜甫这时生活稍稍比原来好了,可是,杜甫的年龄已经50多岁。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过得并不怎么样,所以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他55岁的时候,某日他登高望远,创作了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
意思也很简单。
前面四句写的是登高望远看到的风景。
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是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看到却有不同的感受。
原本这个风景其实还挺不错。
可是在年老的杜甫眼里,就显得有一些孤寂,萧索。
后四句,写的是杜甫自己。
万里形容的是这一生。
这一生怎么样呢?
从东走到西,从北走到南,不断的飘泊不定,不断的作客人家。
这里的作客可不是像我们现代人作客别人家一样。
古时的作客,那完全是投奔别人,还得看别人眼色。
更为悲剧的是,杜甫不是一两次作客,而是经常作客……经常投奔别人。
这还不只。
除了生活作客的窘迫之余,现在的身体也不怎么样了,经常生病。
而且,人也老了,白发也长了起来。
更为郁闷的是。
因为生病,年老,连酒都不能喝了。
那怎么办呢?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写一首诗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慨。
“唉,杜甫这一生,当真是过得太惨了。”
“嗯,好不容易生活过得好一些了,又身体不行了。”
“也就只有最后的爱好,写写诗感慨感慨。”
不少观众又是叹了一口气。
当然。
这首诗可不是这么简单。
杜甫这一首《登高》,历来被无数文人评为七言律诗之最。
这个之最,那就是《登高》这首诗可谓是无一不对仗,无一不工整。
不过。
因为节目的原因,陈凡也没有时间去分析这首诗。
但他相信。
就算是陈凡不去分析,这个节目之后,无数看客他们也能发现这首诗的不同凡响。
“768年,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的五年,杜甫再也忍不住思乡之情,准备回乡探亲。途中杜甫经过不少地方,还去了岳阳楼。只是半路当中碰到了臧玠作乱,杜甫只能改变行程。当来到一个叫做耒阳的地方时,河水突然暴涨,一下子将杜甫给困住了,5天没有吃东西。好在当地的县令听到杜甫被困的消息,然后就派人送来了酒与肉。5天没有吃肉的杜甫终于获救,但没过多久,杜甫在一条小船上突然去世,享年59岁。”
关于杜甫的死因,有好几个说法。
有的说是被赐死。
也有的说是病死。
也有说是掉到水里死了。
还有的说食物中毒而死。
另外还有一个说是消化不良死了。
对于此。
陈凡更倾向于消化不良说。
因为各个版本当中,都有提到杜甫5天没有吃东西。
然后当地的县令得知,就送来了大鱼大肉。
试想一下。
别说是老年人了。
就是年轻人。
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下子吃大鱼大肉,身体绝对受不了。
“唉,一代诗圣就此陨落。”
“是啊。搞得我现在即喜欢大唐,又有一些痛恨大唐。”
“为什么?”
“喜欢的是大唐诞生了一位诗圣,痛恨的是,大唐却并没有珍惜诗圣。”
“别说了,说得我都想哭。”
关于杜甫这一期节目差不多也要结束。
回想杜甫这一生。
人们即佩服杜甫写出史诗般的诗作。
但又哀其人生过得实在是痛苦。
这种心理陈凡也是感同深受。
不过陈凡在最后补充了一句:“诗圣杜甫的离世对于当时的大唐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因为他本身在当时就不是很知名,但是,待他死去之后,他写下的那些诗作,却焕发了别样的风采。后期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几乎在杜甫之后所有的诗人,都受到了杜甫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看,杜甫,千古长存……”
《唐诗何止三百首》到此结束。
无数的观众站了起来。
他们嘴里念出了一致的声音: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杜甫,千古。”
请:wap.shuquge